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吾爱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暮日王朝之再起波澜 -> 正文 第五章巧遇

正文 第五章巧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更多精彩阅读请收藏 吾爱文学网www.x2552.com

    大概过了有半个小时左右,在我们的通力合作下,终于把一张完整的熊皮剥了下来,那血淋淋的场面几乎让我要吐出来,但想到自己也是个男人以后还要做大事呢,才强忍着呕吐。随着最后一块熊皮剥离,看着胡啸那熟练的手法,我心中感慨一个如此优秀的军事人才弃之荒野,变得如屠户一样,可见大明王朝当权者有眼无珠。怪不得后来八旗二十万大军能入主中原定鼎天下,是大明无人吗,恐怕不是吧。想到这里听到胡大哥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行了,再生一堆火就行了。”

    我推开篱笆墙,在附近找了一些干柴禾,现在天光已经大亮,太阳东升阳光照在身上消去了初秋清晨的寒意。

    “哗啦”我把拾来的一大堆枯枝和枯叶扔在院子中,胡啸已经把熊肉分割成几大块并用一根根的木棍穿了起来,我蹲下来把柴禾拢成一堆,胡啸走过来从身上拿出两块石头和一块绒绳,“叮叮”的互相敲击着有火星迸到绳子上点燃了绳子,他很小心的用手护着绳子上那微弱的火焰小心翼翼的走到柴禾前,凑到枯叶上把枯叶点着了,火焰一跳跳的仿佛随时都有可能熄灭似的。看到这里我心中笑道:“看来这就是古代的引火的东西了,好象叫燧石,这要敲到什么时候才能点成一堆火啊。”这时胡啸已经用枯叶引着了一根枯枝,火焰逐渐的燃烧开来。一股青烟枭枭的升起,我在旁边不断的把枯枝向火堆上添,不一会儿火越着越旺,胡啸拿了两块穿着棍的熊肉递给我一根,示意我向他那样在火上烤。

    胡啸边烤边告诉我如何做才能让肉块儿熟得更快,肉里的脂肪滋滋的滴在火堆里发出一阵阵的肉香,闻到这股香味我的肚子里“咕噜”的响了起来,口水也几乎要顺着嘴角滴出来了,我不好意思的看了胡啸一眼道:“大哥,我还从来没有吃过熊肉呢,闻这味道倒是挺香的。”胡啸笑了笑道:“味道相当不错,不过我觉得还是兔肉好吃。娘子啊把盐拿来。”“来了”我伸手从大嫂手里接过来一把盐均匀的撒在正烤着的肉块上。问胡啸:“大哥,现在可以吃了吧。”他点了点头,我现在已经馋得不行了,实实在在的咬了一块儿,满嘴的油滴了下来,味道真是不错啊,比我吃过的羊肉串还好吃,这可是纯正的野味烧烤啊。这时胡啸用我那把瑞士军刀从肉块儿上割了一块儿递给孙氏,三个人席地而坐边聊边吃了起来。

    通过聊天我才知道,原来孙俪的娘家可是相当的了不起啊,他的父亲是当朝大学士孙承宗的大哥孙承祖,本身也是京城的名门望族,由于当时胡啸随熊延弼回京述职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旗牌官,由于偶然的机会她与胡啸相遇,两人一见终情私订终身。不过她的父亲对这门亲事是相当的不同意,孙俪因此与她的父母还大吵了一场(看来这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在哪个时代很少有人敢违抗父母之命的,倒是令我颇为佩服),孙俪毅然与胡啸私奔远赴辽东,并在熊廷弼的主持下举行了婚礼,后来由于熊廷弼的极力再加上胡啸本人武艺超群谋略过人,在与后金的大战中屡立战功才升为参将,孙承祖才勉强同意了这门亲事。

    不过后来熊廷弼被害,胡啸被贬两家又断了来往,而胡啸与孙俪又不是那种肯仰人鼻息的人,更由于对朝局失望心灰意冷,两人一商量才远离京师回到胡啸的家乡从化府牛头镇,祭祖之后遁入深山准备远离尘世,终此一世做一对神仙眷侣,不过由于我的到来才又让胡啸又起了出山之念。这顿饭吃得很长,我们三人越聊越投机,而孙俪也不像书上所描写的那种大家闺秀一样腼腆,说话之间对天下局势竟然有超人的见解决非普通女子可比,而且当胡啸给我讲在关外如何与后金撕杀的时候,孙俪对于战局的分析竟比胡啸更为细致,可见在关外的时候,当胡啸与后金兵接仗时孙俪肯定帮他出谋划策。我不由得对孙俪是刮目相看,两个如此优秀的人才,竟然不入朝野遁入深山不得不说是大明的悲哀。其实他们俩个人对于我这个异人(因为我是仙人之徒嘛,所以在他们俩个眼中,我肯定是异人了)对于天下局势的分析也是频频点头(毕竟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古代更为透彻一点儿,而且我所说的大部分词都是套的专家的话,这都是跟历史书或百家讲坛上学的,这可是几百年沉淀的jīng华当然比那个时候的人分析的更jīng辟了)。相信他们俩人对我肯定是佩服的五体投体,看着他们崇拜的眼神,我飘然若仙(吐,我自己都觉得有些脸红了)。

    我咽下一口烤肉,才觉得我已经饱了,我拍了拍肚子,用烂袖子擦了一下嘴,对胡啸接着说:“大哥,我看嫂子谈吐不凡,腹有珠矶,胸有良谋,决非普通官宦之家的女子可比,大哥好福气啊!”孙俪接口道:“兄弟,不要取笑嫂子了,听兄弟刚才一席话,才知道兄弟虽然在山中修道对天下局势竟也了然于心,真是天生异人,奴家敢断言不出数年,叶飞叶天鹏之名当振动天下!举世侧目!”胡啸嘴角带着微笑望着自己的夫人,微微的点着头,显然很赞同夫人所说的话。

    “嘿嘿,这些都是师父教给我的,我哪里会懂得这么多啊。”我笑了笑。

    正在此时,我那奇异的耳朵竟然清楚的听到远处有几匹马急驰而来,和昨天晚上的感觉一样非常清晰的知道距此大概有三里地那么远,我心中想道:“这大概是那条大路上的行人吧,不对,怎么拐弯了?”,这时竟然听得那蹄声越来越近是奔着我们这个方向来的。他们两个看我似乎在倾听着什么,胡啸和孙俪相互望了一眼,他们俩个也是一脸疑惑,胡啸正要问我刚张了张嘴,我摆了摆了手,把手指放在嘴上做了个禁声的动作,一会儿他们俩个也听到了马蹄声,显然这几匹马的脚程很快。

    过了有几分钟,远处的山丘上出现了几匹马,马上的骑士停了一会儿好像说了些什么,又催马奔了过来。这时我心中倒有几分怯意“他妈的不会是马贼吧”。刚转过这个念头,几匹马来到了面前,我们三人对望了一眼,站了起来,我仔细的打量了着来的这几个匹马,只见当先的一匹马上坐着一个四十左右岁文士模样的人身穿着一领青袍,三绺长须飘摆,细眉大眼,目光凛然炯炯有神,闪电般的眼神在我们三人的脸上转了一圈儿,一身的正气令人不敢逼视,胁下挂着一柄带鞘的长剑,火红的剑穗迎风飘摆,后面六个大概是随从之类的(二十岁左右,一个个英气勃勃),青衣小帽也都带着刀剑。只见那文士跳下马来拱了拱手说道:“两位兄台,在下是邵武县知事袁崇焕(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回乡省亲,路过此处口中干渴,劳烦两位讨口水喝。”话声虽然不高,但在我的耳边恰如一声霹雳般震得我几乎坐倒在地上,“袁崇焕,这就是那位用兵如神,杀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铩羽而归的袁督帅,怎么看上去倒像个文官。”我心中大惊飞速的转动着念头“现在是天启五年(1625),那么他明年才能出关外定辽东,哦,原来他在取得宁远大捷前只是一个县的官员,知事是个什么官儿啊?”我疑惑而崇拜的看着他,这个人就是那个被自己所效忠的人毫不留情的杀掉而又被天下百姓的误解的那个明末第一名将吗,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领兵打仗的人要说是个丞相之类的我倒是相信,我既然碰到了他就一定想法让他避过后来的那一场千古奇冤,我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定。

    (这一会儿我也顾不上什么平行历史问题和时空错乱之类的事了,反正我即然遇上了就不能再让这段让人扼腕的历史发生。)

    作者语:虽然现在的网络上有很多人对袁崇焕不屑一顾,但我觉得那些人的理由都是比较牵强的,他最大的悲剧就是遇人不淑,而明朝的灭亡是由于崇祯皇帝朱由简自毁长城,我每想到这段史实都觉得为袁崇焕鸣不平。

    本小说有些YY,在与真实历史相触的时候希望各位不要挑理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