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吾爱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559章:恩怨由来

第559章:恩怨由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TRL+D 收藏:吾爱文学网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阅读

    “这样的废物窃居王位,着实可耻。依我看,渊大人不如学一学杨坚!”扶余璋说着

    渊大祚心下甚喜,嘴巴里却一派正气凛然道:“武王此言差矣。渊氏得先帝之恩宠才有了今天,我渊氏对皇室之忠心日月可鉴,天下对渊氏误会甚深。渊氏,实则是迫于无奈矣,若非荣留王逆行倒施,若非有先帝之重托,渊氏怎能如此行事?好在,新主天资过人,等他成长后,定然是英明神武之大帝,到时,我渊氏自然学一学古之周公,还政于帝。”

    渊太祚有野心么?

    有,绝对有。

    想篡夺王位么?

    做梦都想。

    轰走荣留王高建武后,便与渊盖苏文商议着夺权之事。

    渊大祚平庸,却喜中原文化,对于中原发生的事情是倒背如流,而杨坚从一个孤儿发展成为一个伟大帝国之大帝,无疑是一件十分励志的史实,而渊大祚也一直有着这样的梦想。

    此时的高句丽与北周末期十分相似,北周武帝宇文邕英年早逝。他的儿子不争气。荒淫无道,二十二岁就死了。只留下一个七岁的儿子,以及一群孤儿寡妇。身为大周的丞相,集军政大权于一体杨坚,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先是骗北周宗室五王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到长安,雍州牧毕王宇文贤及赵、陈等五王一起被杨坚杀掉,杨坚又任用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大定元年(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不然也不会有今天这种独揽朝政之举了。

    事实上,他也确实意欲效仿大隋之杨坚,只不过让渊盖苏文说服了。渊盖苏文曾说:今之天下,感念皇室之恩者甚众,若行夺位之事,天下文人百姓必将口诛笔伐。当务之急是让百姓对皇室失望,其次,我渊氏为高句丽立下一场涛天奇功,等百姓只知渊氏,而不识高氏为何者,便是父亲登基之日。

    渊大祚深以为然,故而在民众面前一直维护着皇室的威望,把自己当成了忠诚孝子、高氏的奴才。

    渊盖苏文野心勃勃,他向渊大祚所说的不世奇功,绝对不是一统高句丽半岛那么简单,也绝不是北方的高建武。他的梦想是在辽东的基础上,拿下中原的整个北部地区,甚至是整个中原。

    今天三国秘议,完全是渊盖苏文一手促成,渊大祚不过是自享其成而已。

    渊盖苏文见自己的父亲有些飘了,轻咳一声道:“都是志同道合的自己人,客套的话就没必要说了。我们还是直入正题吧。”他稍加措辞,道:“高建武是一个无能的懦夫,是一个安享其成、沉缅于先辈无限荣耀里的蠢货,是一个扶不起来的废物,他是不会同意跟大家合作的。既然他已经腐朽了,那么,我渊氏顺应民意,扶持一个伟大的帝王也是情有可原。”

    渊盖苏文乃是渊大祚的次子,他的启蒙老师不是别人,而他他的祖父渊子游,渊子游对儿子渊大祚大失所望时发现了孙子的不凡,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导渊盖苏文。渊盖苏文不负所望,武道方面,如莽张飞一般,凶狠骁勇;文事方面精于三韬六略、孙子兵法,深得渊子游的真传。尤其难得的是小小年纪却工于心计,一般政客都远不是他的对手。

    “当前的局势大家心中有数,也无须赘言。武王阁下、苏我将军想要与我们合作,想要让我高句丽与你们一同对付大唐、对付新罗,这个没有问题。首先你们帮我渊氏夺取高句丽的全部控制权,只要我们掌握高句丽实权,我们便有把握让你们走出当前的困境。让李唐付出代价,让他们知道我高句丽是他们中原王朝的克星。隋朝因为我们而亡,李唐也讨不了这个命运。”他眼中透着一股自信。

    苏我仓麻吕、扶余璋互望一眼,眼中透露着一股震撼。他们的本意是联合起来想法子打破僵局、三家共同瓜分新罗,从没有想过能够对大唐造成什么威胁……

    苏我仓麻吕是倭奴权臣苏我虾夷的弟弟,此次来高句丽可以全权代表苏我虾夷,代表整个倭奴的意思。

    苏我仓麻吕收起了之前吊儿郎当,他沉声道:“我日出之国这敬重有志之士,最鄙夷的是漫天瞎话之人。渊公子若真有灭唐之计,我可以代表我兄长大人做出决定,日出之国愿付出举国之力助渊氏夺取高句丽的全部控制权,包括对付北方的高建武与乙支文德”

    倭奴对于大唐是十分的痛恨的。

    他们通过留学僧慧隐与留学生安倍进土收买了大唐的一些卖国贼,通过这些卖国贼窃取大唐大量的机密,这其中包括了大唐最先进的冶炼术、锻造术、医术、学术,只是他们万万不没有想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马周代表的朔方势力的掌控之下。当他们在朔方自由集市,与卖国贼交易的时候,马周也便行动了起来,带领着骁勇善战的虎贲军在途中将他们拦截了下来,借口失窃,要求查抄。

    安倍进土无奈,只能假口送些书给远方的亲戚,表示箱子里装的全是书。

    这一搜查确实是书,但马周随意挑了好几本以作验证,立刻发现了端倪。书不是那些讲知识文化的大众书,而是治病的医术、教人耕种的农书还有一些工具的制造方法。

    证据在手,马周当即下令展开架势,将他们擒拿。安倍进土等人也奋起反抗,但是不敌尽数被擒。此事传到了长安,李世民震惊之下,也立即展开了行动,将长安所有的倭奴鬼子全部下狱,并下令彻查到底,这一查之下,触目惊心。涉及官员级别之高出乎李世民的想象,其中包含了夏州长史刘旻、司马刘兰。

    二刘都是功利心极重的人物,也是如此。他们当年才出了毁田的阴损招式,要逼梁师都无路可走,无路可退,不战而降。这样他们就能获得独功。只是他们就要功成时,柴绍在李世民的命令下,突然空降朔方,与秦风直接接收了刘旻、刘兰多年的心血。由于战事太过胜利,二刘连汤都喝不到,更不要说是吃肉了。两人心怀不满,时常聚在一块说李世民是如何如何任人唯亲,如何如何的处事不公,一次,二人在中华楼大声喧哗,引起了安倍进土的注意。安倍进土查到两人的官职与来历后,刻意交结,又是钱财、又是美女往二人府里送,二刘没有秦风的本事,心甘情愿的中了倭奴媚女的媚术,沦落为小鬼子的忠实走狗,大量出卖大唐之军情。

    刘旻、刘兰是秦王党,曾经是秦王党的一员。因为二人才华出众,所以李世民登基后一直让二人在边境历练,如果刘旻、刘兰不玩这一出,必将受到奖励重用,可偏僻心术不正,搬了石头,砸向自己的脚,自作自受。证据确凿之下,二刘无从分辨,成为了刑部大牢中的一员。政治前途更是一片昏暗。

    李世民对曾经的属下都公事公办,对付起包藏祸心的倭奴更没有理由客气了。他屠尽了所有参与之徒,还在秦风的建议之下,下了一道圣旨:曝光倭奴的行径,同时将倭奴纳入了黑名单,禁止倭奴与大唐有任何往来。同时公告天下,将倭奴视为我大唐敌人。任何倭奴人只要踏入大唐境内,便视为入侵。任何与他们有邦交往来的国家,都不受大唐欢迎,都将受到大唐的制裁。

    秦风其实最想的并非是怎么制裁倭奴,而是直接领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奔赴东洋四岛,直接将那岛国给收拾了……出一口恶气。

    心头之患?

    千年以后的倭奴或许可以用这个词,现在的倭奴就算跳起来也挨不到大唐的脚板底,一天一地,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的。

    只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尤其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是关乎着天下万民的重大关键。

    所以战事不能乱开,也不能乱打。不然就如秦末汉初的项羽一样了……西楚霸王项羽崛起吴中,率八千江东子弟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举灭秦,垓下战之前,可谓未逢一败。论及军事水平作战能力,即便是兵仙韩信也要避之锋芒。但项羽之败,便是败于他的百战百胜。太过好战,打了太多没意义没必要的战役,导致西楚越胜越弱。反之他的对手刘邦,虽是百战百败,可是在谋圣张良的辅佐下,便是败战也败得有价值有意义,从而越败越强,逼得项羽不得不鸿沟和议,最后兵败乌江。

    倭奴悬壶海外,大唐若要征伐,必先逐渐强大的水军,还要逐渐运送粮草的战舰后勤,要付出巨大的投入,才能打这一仗。就算他们跨海一举灭了倭奴,也得不到多大的利益。只会因为没有战略价值,自伤身体,得不偿失。

    大唐到目前为止,立国也不过十年。一统天下也不过几年,正是百废待兴的局面。对外战争本就受到国力的限制。不可能贸然莫名的去打没有足够回报的战役。

    就算秦风有这个想法,也只能藏在心底。等时机成熟了。大唐有余力的时候,在行请命,分个三五万的兵力足够踏平日本岛了,现在确实不是这个时机。

    现在能做的唯有制裁……

    秦风因个人关系对于倭奴是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也就特别关注,从一些辽东人里得到了倭奴的情况,他们日子并不好过。他们现在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这种跨时代的改革需要大批的人与各种先进制度的支持……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每一个跨时代发展的国家都会涌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精英。便是这群精英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倭奴文化低下,没有正统的制度根基,想要完成这个跨时代的过渡,只能不断的向先进的国家取经,从而改变。

    历史上多次派遣遣隋使、遣唐使学习便是这个原因。

    这个时候。唐朝断绝了与倭奴的一切往来,连同他的盟友百济一起制裁,直接会断了他们发展的基础,让他们进进不得退不得,陷入前后两难的悲催局面。

    灭不了你。也要将你钉死,为以后灭你做准备!

    秦风的这翻谋算得到了“愤青”魏征的大力支持,两人在朝堂上也不顾什么身份不身份的,跟魏征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以各种惨无人道的手段。说着如何制裁倭奴。

    大唐立国不足十年,又存着尚武之风气。满朝文武绝大多数都经历过战争的考验,大多杀伐很重。极少有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

    魏征、秦风在朝堂上的地位不低,对于倭奴的做法。满朝文武也是同仇敌忾,对于他们的制裁轻些重些,并不是特别在意。见他们两人如此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心中戚戚。

    他们两个一个以顽固出名,能将死的说成活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另一个擅于损人诡辩,能将稻草说成黄金……

    面对他们两个人,满朝文武就算个别有着不同的想法,面对这两中二组合,也不敢自讨没趣的提出反对意见。

    李世民见这二人出面,大感头疼,生怕两人头疼脑热之下来一句出征讨伐倭奴,然后就是种族屠杀什么什么的,赶忙应了下来。

    正巧新罗使节团前来朝拜,受某不良人士的教唆之下,在太极殿诉说着百济、倭奴如何如何的狠毒,如何如何的野蛮。于是乎,有史以来,第一份制裁公告隆重的面世了,而百济、倭奴则悲剧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