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吾爱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十国天骄 -> 第三十章暗流

第三十章暗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TRL+D 收藏:吾爱文学网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阅读

    定阳府城。

    王煜正端坐在书案后面,这个时节,王煜原本身体就不好,虽然还未到卧床不起的地步,但是,却数次咳血,这可吓坏了府中的医官,细细检查,然后又开方子好好调养着,方才稍稍见好。

    这一天下午时分,临近夏天了,微风带起了一丝丝凉意,李贤从外面进来,就见这位节度使大人正倚靠在椅子上,端坐在窗户那里,微微可是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自从这位大人降所有的县令都调了位置后,短短时日,府城中已经有几位官吏被先后贬黜,如今这定阳府上上下下的官吏,俱都人心思危。

    而这李贤乃是王煜之心腹亲信,倒还不必惧怕这些事情,说道:“大人,有军情从王都指挥使那里传来。”

    “念。”王煜头也不回地说道,声音轻微得仿佛只要自己可以听见。

    “诺。”李贤拿着邸报,开始念了起来。

    当念到王直凭借一己之力击退柳镇的疯狂扑击,并且听到王直的理念“我军后退,柳崇义和刘崇明之间的龌龊就掩盖不住,只要他们认为我们不足以构成威胁,那么依照刘崇明的性格就绝不会甘心屈居于柳崇义之下,谋反是迟早的事情,然后就是我们坐收渔翁之利的时候了。”

    “精辟,精彩,真是我王家的麒麟儿啊。”王煜连上浮现了许多的笑意,连忙叫停,王直如今不过及冠之年,却有如此见解,真是令人嫉妒啊,生儿知之。王直给他的惊讶是如此的巨大,不过弱冠之龄看事情却是如此的透彻,洞察天机。

    “恭喜大人,如今我定阳郡有添一县。”李贤现在说道,李贤有一次确认地说道。

    “哈哈哈,直儿真乃是我王家的千里驹啊!”王煜大喜过望,忍不住哈哈大笑,可是,这一激动却令身体支撑不住了,他眼前一黑,却只觉得头一晕,晕倒了过去。

    “大人。”李贤人不住惊呼道:“快叫医官,快。”

    一群人七手八脚地,一阵忙碌后,王煜被抬到床上,好一会儿,他缓缓醒了过来,虚弱地摆摆手:“没事的,我歇一歇。”

    “大帅,您的身体,现在来看问题不大,的确是无碍的,只是这以后情绪上恐怕需要多加注意了,万万不可在有太大的起伏。”床榻前一名医官小心翼翼地诊过脉,温言劝说道。

    这名医官已经跟随王煜二十余年近三十年了,情意自然不能和寻常医官相比,若非如此,王煜也不可能安心让他我自己把脉,就算把脉完之后,能不能活着离开恐怕就的两说了。

    听到这话,对方的话里面多是关切和安抚,王煜身为病人,自然知道自己的身体到底如何,而且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大帅,对事情的判断和看人也是极其准确的,他的猜测和怀疑恐怕十有**都会成真。

    因此,王煜也不避忌什么,只是淡淡地笑了一下,说道:“你我相交近三十年了,你就少说这些话来安慰我,我这身体,我自然比你们都要清楚你也无须在讲那些宽心的话来安慰我,下去忙吧,我这里就不需要你来伺候了。”

    :P更*●新mU最}、快&上P{酷匠网1%

    说着挥挥手,示意他下去,打发他下去的同时,还不忘记看似随意地提醒了一句道:“出去以后,莫要多说些什么,知道吗?”

    这就是府中老人的待遇了,若是普通的医官,自然也没有人叮嘱什么话,但是若是出了什么岔子,自然也难逃身死族灭的下场。

    原来这医官叫做赵翼乃是上一代大帅时期便已经是医官了,三十多年了,一直跟随着王煜南征北战,可谓是劳苦功高。

    一旁的李贤见了,连忙把赵医官送到门口。

    回来后,面带忧色,不无担心地劝说道:“大人,你的身体还是需要静静地调养一阵子方可。”

    “我这身体我自然是清楚得很,莫要多说什么,把那份邸报给我在看一下,我想在看一遍。”王煜想起了刚刚的事情,连忙吩咐着说道。

    “邸报”是最早的报纸形势之一,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一说源于唐代进奏院状报)。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作“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邸”原是指古代朝觐京师的官员在京的住所,它最早出现于战国。颜师古注:“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归至也。”“邸”后来成为地方高级官员驻京的办事机构,为传递沟通消息而设。“邸报”之称即由此而来。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据历史记载,汉代的郡国和唐代的藩镇,都曾在京师设“邸”,其作用相当于现今的驻京新闻机构,重在传达朝政消息,凡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迁等都是邸吏们所需收集抄录的内容。

    “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

    大约到了宋代,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官员们为求省事,都乐于花些钱去购买。大概后来由于花钱即能购到,无须再去缮抄,因此到了清代末期邸抄之外又有了“京报”,“京报”已有了专门的报房来管理经营,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发行部门了,开始有了初步的报纸的雏形。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内阁在北京的东华门外设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名谓“抄写房”、每天由报房派人去那里抄取当天发布的新闻,称“宫文书”,这就是当时清政府发布的“邸钞”的地方。报房人取得抄件后,为了争取时间,即刻排印,除被称为“宫门抄”的朝廷政事、动态的报导和谕旨全部照登外,奏折的数量因较多则加以选用。这种被印刷成单页不加封皮的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