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一章 沈陽大捷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一章 沈陽大捷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更多精彩閱讀請收藏 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

    1933年10月31日晚,錦州機場,沈陽戰役空軍作戰指揮中心。

    10月10日,最高作戰部的作戰命令下發到國防部,隨即東北三軍開始了戰前總動員。一晃21天時間過去了,31日,戰役三軍各主要負責將領接到了國防部下發的補充命令,明確了11月1日早上6點,總攻將正式打響。

    為了確保總攻戰役的順利打響,各方面的準備都在最後檢查中。

    錦州機場作為最前沿機場,將承擔起90%的空中作戰任務。是夜,人民軍空軍副司令員李向紅,空軍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劉亞洲兩人坐鎮錦州機場空軍作戰指揮中心,舉行了臨戰前的最後一次會議。

    “同志們,根據剛剛收到的作戰命令,總攻行動將在十個小時後打響!

    在最高作戰部下達後的21天時間里,我們總共對沈陽戰區的日軍發起2455架次的空中襲擊,對日軍的炮兵陣地,防空陣地,暴露的指揮中心,物資補給點等進行了反復的轟炸。不過,不得不提的是,在經過與我軍長期的戰斗後,日軍總結了許多經驗,比如,炮兵在戰前分散布置,各陣地精心偽裝,增加防空火力單元,重要的兵力布置在夜間完成等。

    這說明,日軍不是一只任人宰割的魚腩隊伍,他們的最後反抗必然是猛烈的,頑固的。由于我們的偵察機發現,日軍將剩余的陸軍航空隊分散布置于中朝邊境的野地機場,使我們徹底殲滅沈陽戰場上空的作戰預想無法實現。

    在總攻發起後,各出戰部隊必須以頑強作戰之精神,擊潰日軍飛機的最後頑抗。”

    空軍副司令簡短地總結了總攻作戰準備期,空軍取得的一些戰果,對明天凌晨將要發起的總攻,進行了著重強調。

    在李向紅簡單發言後,空軍參謀部副參謀長劉亞洲走上台,將黑板上準備好的空軍作戰示意圖拉下來。

    “此次總攻,空軍主要有三方面的作戰任務。第一,確保摧毀日軍的最後陸軍航空隊力量。第二,完成對機械部隊的空中掩護。第三,重點拔除一些敵人堅固陣地、堅固工事,暴露的炮兵陣地。

    第一個任務方面,日軍的主要殘存機型為川崎九二式戰斗機和中島式戰斗機以及少量的川崎雙翼轟炸機。根據情報,日軍秘密轉移了一批最新式的中島Ki8戰機,這是一種新式的雙座戰機。眾所周知,日軍沒有**的空軍部隊,而這種Ki8戰斗機原本是一種被陸軍拋棄的機型,並沒有被選入陸軍航空隊,可是,隨著與我軍的深入戰斗,日軍發現此型單翼雙座戰機在一些技術方面,歪打正著走對了路,于是……”

    晚上10點,錦州機場飛行員宿舍A棟304室。

    雖然總攻的命令還沒有最後下達到基層部隊,飛行員也不知道明天凌晨就將開始總攻,但是,連日來愈來愈嚴厲的總攻準備和思想動員等,讓飛行員意識到,總攻就在這一兩天了。

    “華子,華子……”

    睡在角落的童天明掀開被子,看到對面床華子的被子隱隱還透出一絲亮光,不由壓低了聲音,伸出腳踫了踫他的被子,輕聲喊道。

    “沒干什麼,隊長,你還不睡啊?”

    華子冒出頭來,卻是關了手中的小手電。童天明是他們這個殲—2作戰小隊的隊長。更早的時候,童天明是長機,華子是僚機,兩人配合很密切,從西南時期一直走到了建國。

    幸運的是,他們沒有在空戰中被日本人擊落過,反而將從航校中學到的空戰格斗技術鍛煉的如火純青,兩人的飛機上都貼了好幾個星星了,那代表擊落的日機數量。

    “你小子,又想你那未婚妻了吧。”

    童天明自己是結婚了的,孩子都好幾歲了,因為他是四川宜賓人,孩子正在宜賓市立幼兒園上學。半年前,他回過一次家,親自送了小家伙去幼兒園報名。那幼兒園可真是大,足足好幾十個班,學校公開對外招生,不論是農村的學生還是城鎮孩子,只要願意送去,就能上學。(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統計人口等數據,施行了暫定的戶口登記制度,沒有實行戶籍制度。)

    飛行員的休息時間很早,華子抬頭瞅了瞅另外幾張床,發現都有鼾聲了,也就壓低聲音說道,“誰說不想呢,上次去他們學校看她,那叫一個黏人,哎,搞得我這百戰雄心,差點就沒回得來。這不,又寫信了,你說這學生咋那麼多情啊愛的,不就是結個婚嗎。”

    “你呀,這叫新時期的新潮流,解放婦女運動,你未婚妻思念你這個未婚夫,還不是理所當然啊,人家可是堂堂的大學生,你這個航校畢業的,數文化,你比人家差遠了。你嫂子倒好,每次寫信都是柴米油鹽,早過了肉麻話的年紀嘍。”童天明搖搖頭,這小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不過他倒是知道,華子是個灑脫的人,不習慣那些甜言蜜語也是正常。

    “隊長,你說明天會打嗎?這狗日的日本人,飛機咋那麼少,一次交手,一人一架都攤不上。”

    “打,明天肯定打。”

    “為啥隊長?”

    “因為我失眠了。我的經驗告訴我,戰前失眠,就是戰斗臨近了。早點睡吧,明天見分曉。”

    7個小時後……

    “嗚嗚……”

    淒厲的作戰警報聲在飛行員宿舍響起,早已醒來多時的飛行員飛快地穿上衣,這種級別的警報聲,是一級戰斗警報聲。

    “隊長,你真是神了,哈哈……”

    早已穿戴整齊華子听到警報聲一個翻身就下了床,想了想,手伸進枕頭下面,拿出了一張照片,狠狠地親了一下,還自言自語道︰“媳婦兒誒,男人出征了,哈哈!”

    童天明搖搖頭,這個華子就是這德行,不過空戰格斗技術倒是沒的說,和他的為人一樣,有些癖性。同樣穿戴整齊的童天明,隨即沖出了飛行員宿舍,只見外面的場地上居然站著空軍的一些高層領導。

    兩分鐘的短暫訓話,隨即空軍副司令員李向紅親自宣布總攻作戰開始。接著是各中隊舉行戰前會議,由昨晚就得到了作戰通知的中隊長對各小隊隊長進行任務講述。很簡單的命令,分配作戰任務,劃定空中作戰區域,十分鐘時間完成。剩下的十分鐘,是各小隊長對長機和僚機飛行員們講述一些戰前的常規注意事項,這是一種慣例了,主要是提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其實,如果特工能夠早點拿到日軍新戰機的作戰參數,這些飛行員還會更早地開會研究。不過,少去了這個對敵戰術講解環節,為了保密,總攻的命令也就到了最後時刻才下發。

    不為別的,實在是日本人在中國的情報滲透確實很成功,一些中國人為了各種誘惑,走上了漢奸這條路。

    當時間走到5點30分整的時候,空軍正式出擊。

    “登機!”

    一聲令下,飛行員們迅速地跑步登機,早已被拉出來的各式飛機,已經提前一個小時檢修完畢,裝好了彈藥,加好了航空油料。

    “編號259準備完畢,飛機正常,請求起飛。”

    童天明很幸運地排在了第一起飛位置,他身後就是小隊的其他四架飛機,華子從舷窗後面豎起了大拇指,他排在第二的起飛位置。第三是他的僚機,整個小隊2架長機,2架僚機,四架飛機又能掩護隊長童天明。

    “塔台收到,編號259可以起飛,祝你好運。”

    “編號259收到!”

    童天明迅速啟動飛機,飛機慢慢地向前方跑道滑行,隨即螺旋槳的速度越來越快,拉動操縱桿,飛機終于仰頭離開了跑道,沖入了空中。

    在他身後,三條野戰跑道上,將陸續會有幾個航空大隊的飛機起飛。戰斗機和轟炸機編隊將飛過200公里的空中距離,于總攻發起的前一刻,出現在日軍沈陽防御工事圈上空。

    “開始!!”

    隨著沈陽戰役指揮中心的電話,沈陽戰區西南方向的炮群終于開始了炮擊,近2000門各式大小口徑的火炮,終于在幾公里到十幾公里的距離上,發起了梯次炮擊。

    “轟轟轟轟……”

    旱天雷聲,象征的是新時代的東方大炮主義。

    2000門各式火炮一起開火,場面震撼的只要抬起頭,能夠清楚無比的看到天空全是炮彈飛行的軌跡。

    “太壯觀了!!”

    在一個最大的105mm重炮群附近,負責采訪的戰地新聞記者們紛紛操起早已架好的蜀光牌照相機,記錄下了這個璀璨的時刻。

    另外一群人則操縱起更大型的專業攝像設備,每個人都穿著一件類似背心的夾克,上面隱隱地印著“蜀生影視”四個字。

    “快,捕捉好這幾個鏡頭。”

    一名導演模樣的人,揮舞著手中的電喇叭,在低沉的隆隆炮聲中,大聲地吼道。看著手下工作人員迅速地操作好幾種攝像機器捕捉到了這一炮擊時刻,導演不由點點頭,對身旁的一名工作人員說道︰“這幾個鏡頭都不錯啊,我們的這部絕地反擊可是集團總部點名督辦的影視項目,真希望另外幾個攝制組也能捕捉到大戰的真實場面。”

    絕地反擊是蜀生集團旗下蜀生影視的年度大作,這是一部以沈陽戰役為背景,反映中**隊勇敢反擊日本侵略,揭露日軍侵略面目,頌揚人民軍鐵血戰斗的影片。在最大限度地防止泄密前提下,這部主要由戰場實際場景制作的戰爭大片,將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在全國上演。除了記錄炮擊場面,還有多種戰斗場面,非常宏大。

    “裝甲部隊,出擊!!”

    隨著重裝甲旅旅長彭忠懷的一聲令下,**第一重型裝甲旅和第二裝甲旅的坦克、裝甲車滾滾如潮地駛出了戰車陣地。

    這場戰役,同樣將由裝甲部隊負責撕開某一段防線,然後步兵跟進,實行範圍突破、範圍殲滅的局面。

    日軍在沈陽戰場修築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比起在天津城下時,他們有更多的時間構築陣地,而且沈陽被日軍佔領的這幾年時間內,僑民的數量很大,陣地修築的速度要快得多。

    放眼整個沈陽城外,全是日軍的連環陣地工事。一層又一層,除了常規工事、永久工事外,甚至修了許多防戰車溝,裝甲部隊都無法直接迅速突破。

    根據既定作戰計劃,人民軍四十余萬大軍將在二十多公里的日軍防線上,發起全面進攻,而裝甲部隊將有三到四個師的後續步兵跟進,如果作戰順利,這一只主力將撕開日軍防線,突入日軍防御帶內部。

    一支軍隊對另外一支數量相同,裝備略差,佔據防御優勢的軍隊發起總攻,只有采取這種全面進攻+點突破的方式。各個方向上能突破最好,否則就只能依靠這個攻擊力最強的點來突破整個防御工事集群。

    “葉山君,你還有多余的煙嗎?”

    日軍戰壕里,一名了望手小心地從望口看了一眼後,縮回戰壕,掏出自己撿到的那個中國產打火機,問旁邊正在抽煙的機槍手葉山小林。“給我5支煙,這個打火機就送給葉山君了。”

    “咳咳……”葉山小林笑的嗆道了,“宮本,你這個家伙,打火機在我這,你還不是可以拿去點煙。給你吧,最後兩只了。後勤運輸越來越緊張了,後勤隊的那些人也弄不到煙了,再過兩天,有打火機也沒煙點了,該死的。”

    葉山小林抬手一扔,將一支煙扔給了宮本,這種煙沒有過濾嘴,是日本國內仿制中國人的外銷過濾嘴香煙生產的,只是,普通貨色是去掉了昂貴的過濾嘴的。

    打火機已經沒有油了,宮本搖晃了半天才啪的一聲打燃打火機,點燃了手中最後的一根煙,“該死的戰爭,早就應該結束了。帝國是無法戰勝中國人的。”

    “宮本君,有些話不是我們能夠說的,讓軍曹大人听到了,有你受的。”帝**隊等級森嚴,也只有這些貧下出身的士兵們能走到一起,找到共同語言。

    戰爭,確實失敗了。葉山小林雖然還能夠躲在戰壕里抽煙,但卻知道,帝國和中國人的戰爭,完全看不到希望了。

    “往常這個時候,中國人的飛機應該出現了,怎麼還沒來。”

    宮本又探頭看了看戰壕前方,安靜的有些嚇人,一個中國人的影子,甚至是一個人的影子都看不到,天空也沒有傳來飛機的轟鳴聲。中國人最喜歡凌晨出擊,將帝**隊熬夜修好的工事,一大早就炸掉。

    “中國人或許做禮拜去了。”

    葉山小林自嘲地亂諷道。

    當宮本第三次小心翼翼地將頭湊到望口,準備觀察陣地前方的情況時,卻見到前方的天空仿佛變紅了。

    “葉山君,你看這朝霞真是漂亮啊。”

    葉山小林一愣,隨即爬過來,湊到望口一看,頓時驚得大喊道︰“炮擊,炮擊!!”

    兩個人隨即連滾帶爬地撲回單兵反炮洞,望著近在咫尺的頭頂石壁,葉山小聲地說道︰“希望能夠活下去,或者投降……”

    “叮鈴鈴……”

    沈陽,日軍關東軍司令松井石根的指揮部,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一名日軍兵飛快地拿起電話,隨即放下,對值早班的參謀大聲報告道︰“報告,中國人發起了毀滅性的炮擊!”

    “叮鈴鈴……”

    值班參謀還沒有起身去向松井石根報告,電話鈴聲再次響起,隨即,通信兵再次報告︰“報告!中國人的空軍部隊對我11號,15號,19號,22號炮兵陣地發起了毀滅性的空襲。”

    “報告!中國人剛剛轟炸了我軍前沿指揮部!”

    當通信參謀終于走進作戰室時,松井石根手中的飯團都還沒有吃完。

    “報告司令官閣下,中國人以陸軍炮兵,空軍飛機對我發起猛烈進攻,根據初步預計,這種前所未有的進攻勢頭,疑似中國人的總攻開始了。”

    松井石根微微一愣,隨即不動聲色地兩口吃完手中的飯團,鎮定地說道︰“按照既定防御計劃,準備迎敵。命令陸軍航空隊全力出擊,命令殘留炮兵部隊,做好隨時開火的準備。”

    對抗性的炮擊嗎?帝國的火炮沒有中國人的火炮射程遠,炮擊精度和火炮威力也被中國人的同口徑火炮超過。火炮反擊,只會遭到中國人的火力覆蓋。

    坐回位置,旁邊的關東軍參謀長武藤章彎腰說道︰“司令官閣下,二號和三號作戰計劃,是否準時實行?”

    松井石根微微閉眼,二號計劃和三號計劃,都是軍部準備好的防御反擊殺手 ,也是軍部高官們進行沈陽防御作戰的最後決心。

    “準備的如何了。”

    武藤章打開手中的文件夾,說道︰“司令官閣下,731部隊已經制出了200多發炮彈,無法達到預期作戰數量。由于中國人強大的情報組織,我們的這支部隊無法在東北立足,轉移到朝鮮後,又因為中國特工的數次放火等破壞,進展極為緩慢。”

    松井石根眉頭緊蹙,本來在計劃中,這些加裝了細菌彈頭的化學炮彈將在經過兩年的初步研究後,用于中國戰場的最後一戰,但不知為何,中國人卻提前發現了這個苗頭,一只中國人的精銳小部隊在1932年初就襲擊了731在哈爾濱的基地,那時候,基地剛剛建立就遭到了襲擊,設備和人員近乎全毀,不得已731部隊最終搬到了朝鮮境內,利用朝鮮人和少數的中國俘虜做實驗。

    這個最初的細菌化學戰是本莊繁司令官最早提出來的,預計動用2000枚左右的化學炮彈,用于作戰。然而,到了如今,帝國在中國大陸已經日落西山,直到現在也沒有存夠2000枚化學炮彈,只有區區不到200多枚。

    200枚,是無法抵擋中**隊的。最多只能遲緩一下重點方向中**隊的進攻勢頭,但根據帝國特工匯報,中國人的主力部隊,普遍裝備了防毒面具。這可是帝國化學炮彈的大克星。

    731部隊的研制情況極為緩慢,根本研制不出來高效的化學武器。這一批趕工出來的化學炮彈,全是芥子氣。

    “三號計劃呢。”

    “我們已經從城里搜捕了一萬多民中國人,他們可以第一批就被押上去。一旦計劃開始,我們還可以搜捕更多的中國人作為人質,押上前線。”

    武藤章頗有信心地說道,這個計劃他倒是信心十足,畢竟,化學武器不容易制造,只有區區200多枚,但中國人卻是一抓一大遍,沈陽城內還有近二十萬中國人。

    松井石根擺擺手,示意道︰“你先出去吧,我仔細想想。”

    參謀長武藤章出去後拉上了門,松井石根這才拉開抽屜,從里面拿出一個信封,從里面掏出那封他看了很多遍的信,再次看起來。

    良久,松井石根長嘆一聲,喃喃自語道︰“戰爭的失敗已經難以阻擋了,是做困獸之斗,將沈陽全體帝**民玉碎,還是默默背下罵名,為帝國的將來留一線生機呢。或許一開始,帝國選對了對手,卻沒有選對未來。事到如今,再看十年後,中國人和甦聯人,誰最適合做帝國崛起的墊腳石呢。”

    這是一封半個月前收到的信,信是用日文寫的,但寫信的人卻是一名中國人,一名自己在陸軍士官學校時的學生,寫給自己的信。

    寫信的這名學生,松井石根已經記不清他當年的長相了,但他卻被信的內容所震驚了。這是一封極具戰略視角的信,里面對遠東地區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對中、日、甦三國進行了獨到的對比分析,並根據目前日本面臨的問題與機遇,進行了一些前瞻性的分析。

    “各機注意,發現日機,重復一遍,各機注意,發現日機。正前方20公里,高度3900米,速度445公里,數量75架!數量75架。”

    當空中作戰部隊的雷達機終于報告出剛剛計算出來的數據時,機群頓時按照既定作戰計劃,開始準備攻擊。

    這種雷達機雖然很笨重,由運輸機改成,效率也不高,偵察距離在天氣良好的狀況下也就25公里的極限距離,但是,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雷達機,它配備了由成都生產的第一代軍用計算機,這種計算機,體積已經控制在運輸機能夠承受的規模,整個運輸機,一共就載了一台雷達,一台計算機,甚至連防空武器都沒有空間安放了。雖然造價昂貴,但是,在提供短距預警中,這種新式雷達機卻能夠取得驚人的戰果。25公里,對于當今時速只有4-500公里的飛機來講,需要以最大航速飛行5、6分鐘,提前5、6分鐘發現,意味著空戰的絕對優勢。

    “拋掉副油箱,第一中隊第二中隊拉高高度,轟炸機編隊減慢速度,第三中隊負責誘敵與掩護!”

    機群的指揮官是一名空軍上校,迅速地根據來犯敵機數量下達了作戰命令。

    頓時,一架架飛機迅速地拋下副油箱,飛機頓時一輕,開始迅速爬高。相對于此時日軍普遍裝備的5000米以下中低空作戰飛機,對于人民軍空軍裝備的主力戰斗機殲—2式戰機那8700米的極限爬高來說,只要能提前發現,就能爬高到一個絕對優勢的作戰高度。

    童天明的作戰小隊,是第一批爬高到8000米高度的戰機,看著飛機下方的雲層,機群開始根據雷達機的提示,準備俯沖作戰。

    “隊長,這次看你的了!”

    就在旁邊空域,華子架勢的殲—2輕微地搖擺著自己的機翼,引起了童天明的注意,華子在舷窗後面做了個豎大拇指的手勢。童天明也還以同樣的手勢。

    “A組下降高度,正前方4000米,準備迎敵!B組迂回從後方突襲!”

    由于每一架戰機都裝備了實用型無線電,人民軍空軍的空中聯絡與指揮比同期的世界空軍強國來,還稍佔優勢。尤其是日本空軍,除了轟炸機,戰斗機都是裸奔,沒有裝備機載無線電。

    此時,日飛機機群雖然小心翼翼,但奈何沒有雷達機,只能靠目視來搜尋敵人。在多次空戰完敗後,日軍猜測中國人有一種神秘裝備,能夠對空戰起到莫大的輔助作用。因為,每次空戰,中國人的戰機總是神出鬼沒,即便日軍以機群出擊,也會遭到中國人從高空,甚至是航向後方發起的突襲。

    日軍也試過上升到極限高度,對抗中國飛機,結果,上升到極限高度後,由于飛機性能急劇下降,反而更容易被擊落。所以,日軍選擇了中低空飛行,這樣,目視距離夠遠,中國人習慣于躲在8000米高空突襲,也能讓日軍擁有一點反應時間。

    “發現中國飛機!”

    當看到頭上天空密密麻麻的飛機飛來時,日軍機群指揮官立刻帶頭迎擊,按照預先的作戰任務分配,開始迎敵。

    而這名指揮官駕駛的,正是日軍最先進的ki8中島戰機。

    “噠噠噠……”

    人民軍飛機率先開火,沖在最前面的童天明,狠狠地摁下了航空機炮的發射按鈕,一串機炮隨即向下射去。

    隨即,殲—2兩翼下方的航空機槍也開始射擊,在晴朗的天空,卻拉出了兩道電鞭一樣的射擊軌跡。

    一場由200架飛機發起的空中決戰,在4000多米的空中上演。

    “支那人的坦克!!”

    在天空上演空中決戰的同時,地面戰場上,兩軍也開始交鋒了。

    日軍的戰場觀察兵輕易地就發現了幾百米外那輛從小土丘後面爬上來的中國坦克,那龐大的車體,高昂的炮管,給日軍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中國人的坦克,打不穿,炸不壞,火力凶猛,這幾乎是每一個前線日軍的共識。從錦州戰場撤退下來後,日軍中就瘋狂地傳聞中國人的坦克如何厲害,那種轟然如鋼鐵巨獸的坦克,比帝國的小型鐵甲車強了幾十倍。

    “瞄準,準備發射!”

    日軍飛快地操起陣地上唯一的一門30mm反戰車炮,這種從法國進口技術後緊急生產的反坦克炮,雖然是第一次被日軍派上戰場,但卻被寄予了很高的希望。

    畢竟,法國人都使用這種反坦克炮,並且能夠擊穿德國人的坦克,中國人的坦克,不可能比德國人的更強。

    “轟……”

    一發反坦克炮,在300米距離上命中了一輛中國坦克,結果,爆炸的煙霧散去後,日軍看到了讓人失望透底的一幕。

    轟隆隆

    坦克屁股後面冒起一股黑煙,隨即坦克再次開動起來,而與此同時,在短暫的停歇中,炮管一震,向上一跳,向剛才暴露的日軍反坦克炮陣地發射了一發炮彈。

    轟,劇烈的爆炸聲中,88mm坦克炮的高爆炮彈爆炸的彈雨掃過日軍反坦克炮陣地,連人帶炮全部炸飛了。

    隨後,一輛接一輛的坦克才開始翻過那一條土丘,出現在日本士兵的面前。

    “板載!!”

    在坦克炮和車載機槍的瘋狂壓制下,日軍連抬頭的機會都沒有,一名日軍小隊長終于忍不住這種逼瘋人的壓抑,舉著指揮刀,沖出了戰壕。

    “噗……”

    一聲輕響,一輛中國虎毫無壓力地從他身上壓了過去,越過戰壕,停在戰壕上,一名中國坦克車長推開艙蓋,操著車載重機槍向戰壕里的日軍士兵就是一通猛烈的掃射。

    五分鐘後,中國坦克終于停了下來。

    “向連長報告,發現日軍的反坦克壕塹。”

    車長賈正漢鑽出艙蓋,看著前面寬達五六米,深達四五米,總共有上百米長的一段反坦克壕塹,郁悶無比地對坦克艙里喊道。

    隨即,坦克車開始掉頭,準備從另外一個沒有反坦克壕塹的方向,繼續向沈陽推進。

    “噠噠噠……”

    “砰砰砰……”

    當賈正漢的這輛坦克跟著連隊來到另外一個方向時,正好踫到一個坦克連帶著一個團的中國步兵,在進攻一處日軍固守的陣地,兩個坦克連隊匯合,幾乎是一個沖鋒的時間,就拿下來了。

    “沖啊!!”

    士兵們紛紛從地上爬起來,舉著老華夏式步槍,或者半自動步槍,抬著機槍,開始向更前方突進。

    在陸地戰爭和空中戰爭開始的時候,人民軍海軍特混艦隊也正式進入渤海灣,漢京號航空母艦,中華號航空母艦,成都號航空母艦,紛紛起飛了艦載機機群,分別執行兩方面的任務,一、海上搜索日軍艦隊、後勤補給艦隊。二、海上突襲,轟炸日軍位于沈陽後方的炮兵陣地和機場,補給基地。

    “老楊,有發現沒。”

    僚機廖小剛睜大了雙眼,在中低空努力地搜索著空中和海面,試圖發現海上的日軍艦隊或者空中戰機。

    然而,讓他失望的是,整個大海上波光粼粼,除了偶爾發現幾艘漁船外,根本沒有任何異常。

    這是一個兩機艦載機編隊,一架艦載戰斗機和一架殲擊機改裝的攻擊機。這樣的組合,既擁有一定的空中格斗能力,又能擁有對海攻擊能力,在沒有日軍大機群的渤海灣,這樣的搭配是完美的。

    “我們的任務是搜索日軍的運輸補給船隊,或者偵察機。有艦載雷達在,日軍的艦載機機群一旦出現,只會成為我們的肉。”

    長機楊治對著無線電麥克風說道,“小心搜索,沈陽戰役總攻打響了,日軍將比我們更急,我們一定會有收獲的。”

    再次飛行了兩分鐘後,正要返航的艦載機小隊卻有了新發現。

    “哈哈哈……老楊,看看前面海域。”

    楊治也發現了,在幾海里的前方,兩艘沒有懸掛任何旗幟的船正在小心翼翼地航行。這是兩艘平頂船,裝滿了集裝箱一樣的東西,看起來不太像日軍的軍用艦船。

    “媽的,這里現在是戰區,除了我們中國人的艦船,見誰打誰。”

    老楊一聲令下,率先俯沖,根本不用任何警告射擊,航空機槍就將甲板上的集裝箱打的木屑橫飛。

    渤海灣由于中國與日本的戰爭,一直是對外禁航的,如果不是懸掛中國國旗的人民軍艦只,那就只能是漁船,或者日軍的運輸補給艦隊。

    “媽的,果然是鬼子的運輸船。”

    空中的機槍一響,兩艘運輸船上就熱鬧了,甲板下涌出一大群身著泥黃色軍服的鬼子,操著輕機槍就朝天空射擊。

    “小剛,看你的了,我掩護你。”老楊一拉操縱桿,飛機再次進入俯沖,戰斗機的俯沖性能不錯,瞬間工夫就再次降臨兩艘運輸船上空,航空機槍和機炮幾乎同時開火,炮彈爆炸,將甲板上引起了大火。

    “噢吼,看我的!”廖小剛小心翼翼地駕駛著戰機改裝的對海攻擊機,雖然它只有兩枚魚雷,但這種娃娃頭魚雷,一枚就有500公斤重,用來對付運輸船,幾乎是必殺。

    “魚雷,魚雷……”

    當看到那架中國飛機降低高度,以水平角度近距投下了兩枚魚雷後,日軍再也無法還擊,紛紛跳水。

    運輸船遇到魚雷,不用想都知道是什麼結果。

    二十分鐘後,兩艘滿載著緊急物資的日軍運輸船在渤海灣沉沒。這再一次證明,日軍的物資只有從朝鮮上岸,通過漫長的陸路運到中朝邊境,才能避免被擊沉。

    “各小隊注意,發現日海軍艦隊,各小隊立即返航。”

    當楊治二人正在慶賀的時候,卻從耳機里听到了艦隊指揮命令,頓時掉轉機頭,高速返航。

    ……

    沈陽戰役持續了一周,日軍從剛開始的頑抗到逐步被擊潰,最後,日軍只能選擇退入城中。

    持續一周的沈陽戰役,中**隊再次取得了大捷,共計消滅、俘虜近30萬日軍,幾乎掃平了整個沈陽戰場除沈陽城在內的所有日軍陣地。

    海陸空全方面佔優的中**隊,以絕對的勇氣,摧枯拉朽地將日軍逼進了城內。

    讓日本軍部大發雷霆的是,沈陽戰區的日軍司令官松井石根非但沒有執行細菌戰,更沒有將數萬中國人趕出城去攔阻中**隊。

    按照原定計劃,關東軍將武裝押解2萬到10萬的中國人出城,以中國人作為肉盾,抵擋中**隊的進攻。

    這個計劃是由軍部的幾位軍國要員提出來的,認為戰爭到了這一時刻,在華日軍可以全體玉碎,但是,中國人也要給帝國日軍陪葬。

    至于細菌戰計劃,日本軍部卻沒有提及,畢竟,全國的庫存也不足以給中國人哪怕一次有記憶的教訓。

    就在日本軍部總參謀長南次郎即將親自前往朝鮮,準備以最後的朝鮮軍團為北上部隊,同時免除松井石根的司令官職務時,以松井石根為首的東北日軍司令部居然集體向中國要求停戰談判。

    談判的前提是,人民軍兵止城下,日軍保證不對沈陽的任何中國居民實施暴行。

    面對二十多萬躲入城內的日軍,以及更多的日本武裝僑民,和二十多萬城內中國人,日軍談判的要求上陳到最高作戰部後,由張蜀生作出親筆批示︰視情況進行談判,完整的東北主權和台灣問題是我們的底線!!

    張蜀生明白,幾十萬沈陽居民看似是日軍的撒手 ,但是,幾十萬最精銳的日軍,以及更多的日本僑民,也是自己的甕中鱉。一場符合中國長遠利益,符合中國在遠東地區的長遠利益的談判,是時候舉行了。

    如果不是為了更大的利益,更長遠的利益。如果不是因為後世的經驗,知道日軍確實敢于發動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如果不是擔心沈陽的幾十萬中國居民成為日本最後瘋狂下的死難者,張蜀生很想命令軍隊直接沖進沈陽,打巷戰,人民軍不怕,犧牲大,人民軍也不怕。換一個領導人,可能會下意識地以為日軍不敢對那二十萬中國人動手,但他卻知道,日本人一定敢。或許換一個領導人,會直接忽視他們,以戰爭傷亡為借口,但張蜀生做不到。

    他作為最高委員長,需要考慮的東西更多,幾十萬國人的性命,瘋狂的日本畜生,就算在城破後全部被殲滅,戰地槍斃他們,死了也就算了,中國人死了,那才是大事。

    而北方那頭巨大的北極熊,也是阻礙中國徹底崛起的障礙之一。是時候提前布局了。如果是個人立場,他希望屠戮整個日本,但如今,卻顯然不是時候。

    1933年11月13日,在沈陽日軍司令部要求與中**進行停戰談判的消息傳到東京兩天後,天皇終于發表告國民書,在詔書中對自己進行了深刻檢討,並明確認為松井石根的做法是正確的。

    1933年11月14日,日本方面正式提出了比沈陽停戰談判更高一級的——全面的中日停戰談判!

    同日,中國政府外交部回應日本︰談判必須是以日本承認戰敗為前提!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