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 正文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中日談判 下

正文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中日談判 下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更多精彩閱讀請收藏 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

    1933年12月10日,以松岡洋右為首的日本戰敗談判代表團抵達上海,與中方全權代表,外交部副部長周國來領餃的中方代表團進行停戰談判。

    此時此日的新中國,再也不是九一七事變時,那個孱弱、無力、任人欺凌的第好幾等不入流國家。在中國人心目中,自己的國家日益變強,由于西南的強勢崛起與鐵血統一,新中國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坐上了西南大發展帶來的順風車,經濟形勢一片大好。

    在西方人眼里,新中國通過與英法日等國的一系列邊境戰斗、海疆戰斗、大兵團戰斗,地位也得到了迅速地提升。西方人也許比較高傲,也有著對東方人的傳統種族歧視,但並不代表西方人愚昧,反而,他們擁有著發達國家所獨有的經濟、軍事與政治嗅覺,一個類似獨裁者式的東方政權,一個在對內對外上都取得了不俗表現的新政權,一個正在進行國家工業革命的非歐美政權,無論如何都會進入他們的視野。

    相反,窮兵黷武的日本,工業產值卻已經被新中國的一個雲南省超過了,這意味著,中日的差距開始倒過來擴大。日本人從明治維新時代積累起來的一點點優勢,被中國人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快速超越。就算不提鋼鐵煤炭石油這些資源類的經濟指數,其他如紡織、日化品、機械、電子、航空等等,都在被快速超越。造船業方面,日本或許還有一些總噸位的優勢,但新中國在建國後立即開工的幾大船廠,一旦完成第一期建設,那種生產落後,機械設備落後,設計理念與制造技術全全面落後的造船業,也將被中國迅速超過。

    許多日本家庭,在不知不覺中,早已被中國制造攻破了心理防線,服裝、化妝品、日化品、食物、飲料、小型家電等等,這些看似為日本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卻被攝走了巨額的利潤。

    中日的和談,從兩國的爭端,已經上升到了亞洲和平的地步,這一場談判,不但吸引了中日媒體的目光,更是吸引了全球不少知名媒體記者的聚集。因為,這是目前世界上,尚未結束的最大規模局部戰爭。

    上海黃浦江邊的萬國大酒店,共有10層,是如今上海最大的現代化酒店,全玻璃化的建築外牆,大廣場酒店式的大氣設計理念,在這個如今也是寸土寸金的外灘,絕對是大手筆。在外國人看來,或許這家酒店更應該改名叫環球酒店,因為它的英文名稱就叫做“TheEarth”。其實這是一家新誕生不到1年的連鎖酒店,全稱正是寰球酒店集團,背後的母公司正是蜀生公司,作為‘全球中國’計劃的一部分,在預期中,這個‘萬國酒店’將在未來遍布全球,與‘全球美家連鎖銷售集團’與“易家國際”,麥當勞、肯德基等全球連鎖公司一起,在全球各地開花結果。

    在談判開始的第一天,萬國大酒店門口就被來自中日與世界各地的記者們圍滿了,直到雙方談判代表來到萬國大酒店,氣氛達到了最**。

    由于萬國酒店地處外灘,旁邊不遠處就是英國人在上海灘時期的老使館,不少記者還特意跑到那邊去合了一個影,準備作為新聞稿中調侃大不列顛帝國之用。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我們是帶著解決爭端與分歧,共同走向和平的心願來到中國的。”

    在中日聯合新聞發布會上,日本談判全權代表松岡洋右面對記者的圍堵時,始終面帶微笑地耐心回答。

    “請問松岡洋右先生,這次談判,各國並不看好日本,請問您怎麼看呢?”

    “我相信中日兩國的友誼會證明一切的。”

    周國來站在一旁,面帶微笑,但心中卻充滿了不屑,沈陽那邊幾十萬士兵和武裝僑民還處于包圍中,這邊就高唱中日友誼了,應該是中日仇恨才對。

    “請問周副部長,您對于此次和平談判,有什麼特別期待呢?”

    一名英國鏡報記者問道。

    周國來擺擺手,用一種獨有的微笑,向記者們說道︰“中日兩國確實是友誼之邦,這一點從唐朝時期就能看出來,日本多次遣使朝唐,就是友誼的見證。當然,這期間也有一些爭端,不過作為中方談判團團長,我相信日本政府和人民,會勇敢地承擔起戰敗的責任,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和平願望。”

    听到周國來的話,旁邊的松岡洋右笑的兩眼都快眯在一起了,但心中卻是苦的快滴出水了,這一番話,把日本損的夠厲害了。

    “周副部長,在12月3日的華夏日報經濟版,有一個數據引起了我的注意。根據歸國統計部發表的初步統計數據,雲南省的多項產業指標是超過了同期日本政府公布的經濟指標的。對于這一點,請問您有什麼看法。”

    周國來擺擺手,說道,“這位記者同志,術業有專攻,這個問題,我認為最好留著下次問統計部部長和商務部部長。我作為外交部的一名公務人員,是外行啊。不過,作為一個中國人,我還是樂意看到這樣的經濟大省出現的。尤其對于日本政府,這也是一件好事。剛才松岡洋右專使也說了,中日一衣帶水,中國經濟越發達,日本也能受益嘛。”

    “松岡洋右專使,根據歸國讀賣新聞報道,在東京圈附近,有近300多家工廠和企業破產,請問您對這一經濟事件有什麼看法。”

    “很抱歉,這位德國日報的記者先生,正如剛才周副部長所說,這個問題,我是外行,呵呵……”

    所有人都能看出來,松岡洋右雖然全程都腆著笑臉,但誰都能看出那笑容後面的苦澀和尷尬。

    在場的記者,甚至已經有人想到了晚報或者明天日報的新聞標題“日薄西山!”

    談判從一開始就陷入了很大的困難中,中日雙方雖然都非常重視這一次談判,但雙方卻極難在各自提出的問題上達成一致,三天的談判寸功都沒有。

    而在西方世界坐觀中日談判,全球華人拭目以待的時候,有的人卻急了,或者說,有些人卻急了。

    台灣,台北汐止公學校

    1895年4月17日,因為甲午戰爭滿清戰敗,日本野蠻地搶奪了寶島台灣,到如今1933年底,已經38年多了。在這四十年左右的時間里,日本人在台灣實行了種族滅絕一般的奴化教育。習日文課,唱君之代,推行日式禮,向台灣民眾灌輸殖民地思維。

    相對于日本侵略者對台灣的殘暴統治,這種奴化教育更為嚇人,相當一部分台灣人,尤其是年輕人,以去日本留學為榮,以說日本話,行日本禮節,甚至回到家中,還要做日本人那一套。這是一種**裸的種族滅絕行為,試圖從精神和文化上消滅台灣人民的華夏烙印。

    “下課!”

    當日文老師終于宣布下課時,學生們總算是結束了這極其難熬的一課。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對這種日奴式教育感到高興,反而許多人對于學習這種父母輩嘴里的‘老祖宗都能被氣死’的東西,感到惶恐和不安。也許,這些小學生不如中學生甚至是大學生們有思想,但他們卻知道,自己成天學習的東西,回到家,父母親人一個字都看不懂,他們也從不說這種嘰里呱啦亂七八糟的話。

    不過,有的人卻恰恰相反,在家中長輩的思想灌輸下,對日本政府持有相當好感,對學習日本的那一套,極其努力。

    這些人,大多都是台灣公務員或者上層階級,他們傾向于日本統治,習慣性地維護日本統治,對于子孫後代滅絕般地學習日文,學習日本文化,反而進行積極鼓勵。

    “下課嘍!”

    一些學生見老師走了,當即一把將狗屁的日文課本隨手一丟,所謂的作業也不管,就要撒腿跑回家。

    “你們,你們怎麼能這樣。我會向藤井老師告狀的。”

    一名帶著帽子的小屁孩,作勢攔住其他的同學,氣憤不已的指責道。

    “李登輝,你不要仗著有日本老師就欺負我們,我爸爸說了,以後我們再也不用上該死的日文課了。”

    一名12歲左右的孩子氣得一把推開面前這個戴著帽子,活脫脫一副日本小孩打扮的李登輝。這個家伙平時就經常仗著日本老師,欺負同學,總拿自己當回事,仗著日本人,欺負同學。雖然只有12歲不到,但卻是一個小鬼靈精。

    “你們,你們不要亂說,小心我去告訴藤井老師。”李登輝臉一怒,想起在警察局做事的父親平日教導自己的,要以日本人為尊,日本人在台灣是指導了台灣的經濟發展,如果沒有日本人,台灣連非洲都不如,孩子們上不起學,更吃不上飯。

    “李登輝,你還不是仗著你老爸跟日本人做事。現在誰不知道,日本人戰敗了。”

    雖然這些孩子只有11、12歲,但在如今,都比較早熟,尤其是一些坊間傳聞已久的事情,學生們也從家長那里听到了。日本戰敗的消息,早在大陸特工和台灣地下活動人員的推動下,成了人盡皆知的事情。

    “你,你們胡說……”

    李登輝想反駁,想罵他們,甚至想打他們,但卻不敢,因為,他發現,平時那些害怕自己的人,如今都變得氣勢洶洶。

    他不許別人罵日本老師,更不許他們對日本不尊敬。在他的心目中,日本是一個開遍櫻花的神聖國度,自己不但要學習劍道、柔道,還是遲早要去日本留學的,怎麼能容許這些人污蔑日本。

    “我回去找父親,他一定能說出一個讓這些人心服口服的道理來。”在他看來,能夠給日本人做事,讓街坊四鄰都嚇得不行的父親,是高大偉岸的。

    回到家時,李登輝看到父親李金龍正和許多人在屋子里說事情,矮小的自己推門進去,還嚇了他們一跳。

    “父親,他們說我們學校以後不能學習日文了,嗚嗚……”

    見人太多,李登輝也不敢多說,只是一句話就哭了起來。

    啪!

    李登輝的父親李金龍,當場臉色就極其難看,一巴掌扇他臉上,怒斥道︰“混賬,誰讓你听那些沒家教的人亂說,台灣安全得很,日文課自然是要學的。”

    李登輝被打了一巴掌,非但沒有哭,反而因為父親斬釘截鐵的回答,破涕為笑,回去寫日文功課了。

    其實,11歲多點的他,並不太明白日本和中國有什麼區別,他只知道,自己生長在台灣,對日本充滿了向往,那里有自己向往的文化,向往的櫻花,向往的大學……

    父親是偉大的,既然父親說了,那麼就一定是對的,是那些同學騙人,自己明天就去告訴老師。

    “李大哥,怎麼辦,現在連那些該死的小孩子都知道了。日本人究竟是怎麼說的?”幾個男子,都是一臉蠻狠樣,帶著黑色的日本式警察帽子,腰間鼓鼓的,還塞著木棍。

    看來,這些人都是李金龍的同事,台北當地的日治機關下屬的警察局警員。

    “日本人的態度很晦暗不明,我早上去請示福田長官,他只是讓我控制好治安。不要發生大的事情就行了。”李金龍搖搖頭,有些氣餒地說道,這些日子,民間傳言越來越猖獗,昨天說日本人要投降了,今天說大陸要打過來了,明天可能又謠傳大陸的軍隊已經上岸了。

    作為日本人任命的警員組長,李金龍有自己的忐忑,平日里欺壓同胞的事情做多了,錢沒少拿,手上的人命更是不少,這要是真發生什麼不可忍見的事情,自己這些人總歸是要吃虧的。

    “李大哥,這樣不行啊。要是日本人真的投降了,我們怎麼辦。”

    一丘之貉,往往所憂所慮也是一般的,這些警員,平日里仗日本人的勢欺負中國同胞,如今卻憂慮起來了。

    “看來,只能演一場戲,逼日本人不要答應大陸的條件。”李金龍作為警員頭子,鬼點子不是一般的多,很快就想到了一個辦法,“我們只需要……”

    1933年12月14日,在中國談判團正式在談判桌上提出要將收回台灣作為談判條款之一時,整個台灣都沸騰了。

    三十多年的奴化統治,根本無法消除成百上千萬台灣人民的中國心,就算在日本人的刺刀和槍炮威脅下,台灣人民不但進行了多次的起義,還經常進行游行示威反抗。雖然這些反抗都遭到了駐台灣日軍和偽軍、偽警察的血腥鎮壓,但卻猶如一個高壓的鍋,壓強越大,越有爆炸的危險。

    寶島台灣雖然一直多災多難,但一直都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華夏的神聖領土。

    當大陸提出要收復台灣的消息從周國來副部長口中親自得到證實時,整個台灣人民陷入了巨大的驚喜中。

    39年,這是一個能讓襁褓小兒變成中年人的時間。39年,這是一個能讓青少年,變成白發老者的時間。39年,這是一個長到能讓人將所有的愛國心轉化成仇日情緒的時間。

    在消息傳來的時候,台灣人民舉行了規模空前的游行示威行動,尤其是在台北,更是達到了十萬人的巨大規模。

    “日本人滾回去!”

    “回歸大陸!”

    “懲治漢奸,反對奴化統治!!”

    ……

    台北街頭,近十萬台灣群眾手拿著各種各樣的抗議標語,沿著主干道前進,一直來到了日偽警察局門前。

    看到全副武裝地中國人,卻穿著日寇下發的警服,拿著警棍、手槍甚至是三八式步槍,氣勢洶洶地瞄準游行隊伍時,游行的台灣人民頓時憤怒了。

    “打倒漢奸走狗!!”

    “寧死不做亡國奴!!”

    “打倒漢奸走狗!!”

    ……

    警察局前,不僅有兩百多名日偽警察,甚至還有憲兵隊帶著機槍來支援,面對中國人前所未有的怒火,日本人也慌了神。不過,或許是因為談判正在進行的原因,得到嚴令的日軍並不敢主動開火。

    而這時,警察人群中的一名警察,正壓低了帽子,不是那李金龍又是誰,只見他朝示威人群的一個角落點頭四次後,那人終于抬起了手,手中赫然拿著一枚手榴彈。

    他看到了李金龍的點頭示意後,手握著手榴彈微微後仰,隨即猛地向警察人群中扔去。

    手榴彈打著旋,眨眼就飛到了偽警察人群中。

    “轟!”的一聲爆炸,橫飛的彈片頓時掃倒了七八名日偽警察。

    然而,不等台灣人民慶賀死了幾個漢奸,只見那李金龍呼啦一下舉起手中的手槍,大聲喊道︰“暴民扔炸彈了,大家快開槍!!”

    “砰砰砰……”

    原本和平的街道上,忽然響起了密集的槍聲,整個日偽警察局門口的警察和日軍,都在用各種軍械向台灣人民開火。

    密集的人群,因為漢奸走狗的作祟,因為日本人的殘忍,迅速地造成了很大的死傷。

    “跑,快跑啊……!!”

    手無寸鐵的台灣人民,哪里會想到,事情會變得如此混亂。

    翌日,台北警察局局長向日本人請示,台灣局勢不穩,恐不宜作為談判對象,宜保持現狀為上。

    日本隨即在談判桌上以台灣局勢不穩為由,要求暫時擱置爭議,將台灣問題放到以後再說。

    隨即,台北發生台北慘案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大陸,傳遍了整個華人世界,傳遍了西方各國。這是一場慘厲無比的血案,一場由漢奸和走狗們,勾結日本人發起的慘案。

    這個來自日本人的提議遭到了周國來的強烈反對,在緊急停止談判一天後,第二天,周國來代表中央向日本談判方傳達聲明,任何談判都必須以台灣問題為根本之一。如果台灣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朝鮮問題同樣將得不到‘很好的解決’。

    如果談判無法解決問題,中國政府將在最短地時間內,派兵登陸台灣,徹底解決這個懸而不決的大問題。

    艱難的談判,同胞揪心的死難,這都把新中國政府逼到了一條最正確的道路上,那就是對內維持忠誠統治,對外實行鐵血政策。

    五個師的兵力,迅速地在福建開始集結!

    航母特混艦隊,分派了一支以漢京號為首的分艦隊南下,趕赴台灣海峽。福建靠近沿海的幾個機場,全白天戰斗值班,隨時準備發起空襲。

    “台灣問題,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如果政治談判無法解決,我們就用武力,日本人成不了氣候,不主動交出來,我們就親自登陸去拿。”

    這是張蜀生對黨政軍高官們的親口訓話,嚴厲無比,雖然沒有長篇大論,但卻表明了新中國政府對日本將采取的強硬態度。而與此同時,軍事行動解放台灣也在快速準備中。

    作為對台北屠殺事件的回應,中**方立即執行了懲罰行動,在短短的三天時間內,日本海上貿易船只被擊沉了八艘,俘虜了兩艘,損失達的船只達到了十萬噸,船只被擊沉了,一千多日本航海人員也全部被集中關押。

    由李金龍等人聯合其他漢奸一手上演的這一場游行日屠殺事件,造成的結果和他的預想差了很遠。在他看來,日本是強大的,只要以治安未穩為借口,就能搪塞掉大陸的政府人員。但事實卻是,這次游行示威慘案,幾十名學生和工人用他們寶貴的生命,換來了台灣問題的加速解決。

    在內外逼迫下,這次日本人並沒有能夠借助台北慘案的順風車,像他們經常做的那樣,阻礙台灣問題的談判,反而加速了台灣回歸的節奏。

    經過長達1個月的談判,在1934年春,中日兩國終于達成了基本的和談條款,其中有非常重要的兩條︰ヾ日本作為戰敗國,應該賠償巨額的戰爭賠款,作為賠償。不過考慮到如今日本即將破產的經濟形勢,周過來暗中表示,這些資源都是可以用同級別或者更好的資源來換的。

    1934年1月15日,中日雙方正式簽訂停戰協議,雙方在公開的數條重要條款基礎上,還簽有一份台灣問題特殊協議。

    其他協議暫且不提,在這份特殊問題協議上,日本向中國政府承諾將在2個月內,從台灣撤走所有的僑民和日本公民,並且將逮捕有關幕後凶手,交給中國政府審判。

    台灣將有序地回歸中國。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