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一章 核試驗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一章 核試驗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更多精彩閱讀請收藏 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

    “這里比我想象的雖然好一點,但還是太艱苦了。”

    張蜀生站在整個基地群門口,能看到最外圍的一大圈建築還有不少是石屋,倒不是基地沒有鋼材和鋁合金來建造好一些的建築,只是這種大規模建造的建築,必須要防熱,相比來說,石屋和鋼筋混凝土的屋子,更適合居住。不過由于基地工程實在是太大,最外圍的部分警衛部隊,還只能暫時住在石屋中。

    而基地內的重要建築物,還是有優先保障,比如最大的主實驗室,就修得很高規格,為了讓昂貴的儀器在高溫環境下也能長期運行正常,耗費了巨額資金。

    “委員長,大家的生活還是有保障的,剩下的那些石屋也會在半年的時間內全部改造成鋼混結構。”12號基地司令鮑伯山少將是基地軍官出身,早年就是西南某基地的官員,如今升任少將軍餃,調任12號基地司令官。“我們的計劃是,爭取五年內,能夠給所有的主建築按上空調。”

    空調這種東西倒不稀罕,中國目前有好幾個牌子的空調,雖然能耗是個問題,但依舊賣得很好,和海虹電視機、海耳洗衣機這些國產家電王牌一起遠銷歐美,即便戰爭來臨,也沒有影響它們的銷量。

    “走吧,進主實驗室去看看。”

    雖然這里不是太陽計劃的科研基地,但卻是核試驗的基地,關系到兩百公里外的試驗場是否能夠正常工作,同樣很重要。

    與熊鶴明、愛因斯坦、奧本海默這些剛來到12號基地的人不同,這里也是有常駐科學家的。他們長期在基地搞科研,以便保證實驗能夠順利進行。

    如今,太陽計劃已經進入最後的實驗階段,這里更加忙碌,實驗室群總共有12號基地和核武研究中心的2000多名科學工作者在為兩天後的核試驗進行最後的準備工作。

    “熊教授,各項準備工作都如何了?”

    站在基地主實驗室的側室里,通過玻璃能看到主實驗室中的B號大廳,這里擺放著數台中國自行制造的計算機,而它的旁邊則圍著許多工作人員,借助它進行一些數據分析。

    熊鶴明是太陽計劃的總負責人,雖然平時的核武研究都是在雲南、四川兩省境內進行,但到了實驗前夕,一切工作都剩下12號基地的事情了。

    “由于我們的計劃開始的非常早,各項科研工作其實在三年以前就基本在研究中心完成了95%的工作。隨後,我們主要是把精力投入核試驗準備階段和鈾濃縮環節,目前幾家鈾提煉和濃縮廠的生產都進入了正軌,12號基地的科研準備也進入了最後的沖刺階段,兩天的試驗,沒有問題。”

    熊鶴明如此有信心的原因,是因為中國的太陽計劃已經開始了15年了,這十五年,為了絕對保密,中國從未進行過哪怕一次驗證性的核試驗,而是由最高科技委員會給定的研究方向,不斷地攻克難題,直到太陽計劃得到了張蜀生的首肯後,才進行核爆實驗。

    張蜀生點點頭,中國的核武科研隊伍算得上非常強大,除了通過各種手段吸引來的世界各國科學家外,本民族的核武科學家也在這十五年間完全成長了起來,涌現了包括錢三強在內的一大批核科技專家。

    而同期,德國人的核試驗在1937年才秘密上馬,美國人的核工程甚至連班子都還沒搭起來,只要這次中國核試驗的消息不泄露出去,他們依然會在1942左右才在德國人的核威脅下上馬曼哈頓工程。

    不過,張蜀生也清楚,美國人的能量有多大,那可是能夠動輒投入幾十億美金,招攬上萬名各國優秀科學家參與曼哈頓工程,就算自己憑借先知先覺搶了不少高端的核物理專家,但他們依然會搭起來班子,美國人,從不缺人才,全世界都是他們的人才寶庫。只是因為中國的迅速崛起,以前超高的待遇、前沿科技對世界範圍內優秀科學家的吸引、或者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使得中國有了美國人的架勢,從西南時期就開始積累人才,擁有不少外國科學家。

    不過,張蜀生也清楚,美國人的曼哈頓工程之所以龐大,完全是因為他們摸不清方向,甚至不知道分裂鈾235的3種方法哪種最好,只得用3種方法同時進行裂變工作,這是極其耗費精力與時間的。

    而對于張蜀生來說,不但有核武器研究的相關資料,也能夠避免去走許多歪路。而整個太陽計劃花掉15年的原因,是因為他希望通過這個計劃,為中國培養大批高尖端的科學家。整個太陽計劃,涉及到核物理學、物理學、材料學、航空航天學、自動工程學、計算機學等等,實在是太龐大了。

    而這十五年內,這個被分成了若干部分執行的太陽計劃,在全國各地都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比如在四川、雲南兩地的核心核物理研究中心,在宜賓的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在廣西的高能材料研究中心,以及數個鈾濃縮工廠,提煉基地等等,都是未來中國的龐大財富,而更為重要的,參與到這個龐大太陽計劃中來的數萬人,他們或許在未來多年內也無法意識到自己是在為原子彈、甚至是氫彈項目工作,但是,成長起來的他們,卻能在更多的行業發揮巨大的作用。

    可以說,張蜀生走的是美國的路子,科學研究帶動科技整體發展,培養更多的科學家。

    想想如今中國核武研究不但走到了世界前列,而且條件比之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和後來共和國用手搖式計算機輔助研究的時候,都要好上許多。這也是太陽計劃能夠開花結果,成功達到張蜀生預期目標的最重要原因。

    有投入才有產出,十五年從無到有的等待,並不漫長。

    “目前我們的幾家鈾提煉和濃縮工廠,產量都在逐步上升,只要這次核試驗順利,明年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儲備五枚制造好的核彈。這些第二批正式生產的原子彈,威力將比這一枚三萬噸TNT當量的‘帝俊’大一些,達到了五萬噸級當量。不過,根據整個太陽計劃,原子彈的產量將會不斷增加,而明年早些時候進行的氫彈實驗,將決定明年是否開工制造當量更為驚人的氫彈。”

    觀察室中也沒有外人,熊鶴明就將計劃簡單地向張蜀生匯報了一下,雖然這些情況,張蜀生平時也能夠及時關注到,但每次听到,還是能讓他產生無限的遐想。

    “真是令人期待中國核武庫建立起來的那一天。”

    一年多的時候,到明年也就是1940年,二戰將拉開真正的序幕,德國入侵法國,巨頭間的戰爭將正式爆發。

    而那個時候,經過一年的臥薪嘗膽,中國將擁有五枚原子彈。

    至于當量的問題,雖然後世的核武器,動輒就是百萬噸級當量,但如今的城市規模不如後世,對于特別大當量的核武器需求不是那麼急迫。

    而最關鍵的原因是,核彈小型化的問題沒有解決,幾萬噸級的核彈依靠轟炸機投放已經是個問題了,如果制造出十幾萬噸級,甚至是幾十萬噸、百萬噸級的核彈,拿什麼投放呢?

    當然,放在地上,等待敵人沖過來了再讓它自己爆炸,這樣也是可行的……

    “核彈小型化的問題還是要抓緊,平衡當量問題和重量問題的關系,是接下來除了氫彈項目、核彈與火箭項目外,你們應該重點進行的工作。”張蜀生著重強調道。

    “委員長放心,這些都在太陽計劃的日程表里,進度非常快。氫彈項目明年正式試驗,核彈上火箭的技術則要等推進實驗室那邊拿出符合高要求的火箭,小型化與當量的平衡問題,明年底就會有大的突破。當然,如果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太陽計劃,項目會更順利的。”

    熊鶴明對太陽計劃是再熟悉不過了,中國核武工程太陽計劃也是傾注了他所有心血的親生孩子,他不僅僅是項目總負責人,還是總工程師和首席科學家。

    “下個月將會有一批非常優秀的物理學生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加入這個項目。”張蜀生保證道,龐大的太陽計劃經過細分後,那些還沒有完全歸心的外國科學家,即便他日後離開中國,也無法猜到自己曾經為中國的原子彈項目工作過,因為太陽計劃涉及的項目太廣了。

    當然,以張蜀生的性格,既然來了,好吃好喝好招待好福利,不過想要離開,那是不行的。

    “這次的‘帝俊’號試驗,主要是試驗原子彈爆炸,五個月後將進行轟炸機空投試驗。”熊鶴明不僅僅是個科學家,還是個狂熱的民族主義者,對于兩天後的核試驗,他比別人更期待,

    “真是期待啊,兩天之後,我們中國人將爆發出空前的力量。有了核武器,華夏民族的生存空間也將得到巨大的提升,從而一躍成為世界級巨頭。”

    兩天後,張蜀生起了一個大早,他這些年已經很少住在外面了,不過這一次,他卻在基地待了兩天,為基地解決了幾個科學上的問題,並且參加了兩次基地會議,由于他在科學上的極高素養,以及後世的一些經驗,他對試驗提出了許多的最後提問。

    一大早,天氣清朗,但並不太熱,太陽也還沒有那麼毒。

    基地的科研人員,以及受到特別邀請的部分警衛部隊代表,基地工作人員代表都集中到了基地禮堂里,張蜀生沒有坐主席台,而是和基地的工作人員們坐在一起,整個禮堂都被基地的工作人員坐滿了,整個12號基地,能夠前來觀禮這場盛會的人,達到了上千名,當然,這其中大多數都是科研人員。

    禮堂較高的講台上,擺放著一台由海虹電視機廠制造的軍規21寸顯示器,通過一條通信專線,顯示屏上正清晰地顯示著一個小鎮的樣子。

    顯示器中的就是實驗小鎮。

    “居然是我們建造的那個實驗小鎮。”

    姚自力和溫長安剛剛從實驗小鎮撤回來,整個營都被安排休息,而不用執勤,兩個人和警衛部隊的其他幾十人一起受到了基地的邀請,正好也坐在了觀眾席中。

    兩人和所有的基地人員一樣,都對前面二十幾米外的那個背影投去了崇拜的目光,那就是委員長,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能離委員長如此的近。

    哪怕直到現在,在場的基地人員中,除了核心的基地科研人員外,大多數人都還不知道基地的真正內幕,也不知道接下來要在顯示器中看到什麼。雖然他們是基地的科研工作者和保衛者,建設者,但是,保密條例就是那麼的冷酷無情,

    21寸的顯示器雖然不算大,至少還沒有張蜀生前世家中的40寸液晶電視大,但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領先技術了。平日里,何凝就喜歡拉著澹台小丫頭,在那台21寸的電視面前嗑瓜子。

    顯示器中的畫面,是一個呈俯角拍攝的小鎮,科研用攝像機大約在三十米的高度記錄著小鎮中的一切。

    在顯示器中,小鎮透著一股詭異的寧靜,空無一個真人的小鎮,卻有著一個個假人在街道上,有的是在自行車上,有的人是在汽車里,有的人則是拿著報紙在街上保持著邊走邊看的樣子。建築推開的窗戶中,還依稀能看到站在窗前的人。

    一個看似寧靜的小鎮,此時卻顯得不那麼寧靜。

    “委員長,按照計劃,試驗將在漢京時間7點整開始!離試驗開始,還有十五分鐘。”熊鶴明低聲對旁邊的張蜀生提醒道。

    “嗯,你向大家簡單宣布一下吧。”張蜀生點頭道,能進入12號基地的人,都是百分之百通過了安全考驗,而到了核試驗的今天,再對他們過于保密就沒有必要,也沒有保密的可能了。所以,在考慮了安全保密的前提下,邀請了少數的警衛、建設者,以及大多數的科研人員觀禮這一次直播的試驗。

    熊鶴明點點頭,隨即起身走到講台,對著話筒,向下面的數千名基地人員說道說道,“同志們,在這五年的時間里,你們為12號基地的建成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作為SS級保密基地,參與進來的你們也全部是共和國最忠誠的一員。

    根據委員長的指示,今天,大家將有幸在這里觀看共和國一項新武器的試驗。

    這五年來,你們的基地司令總是向我訴苦,大家吃得苦很多,大家過的很累,大家的科研條件有多差。而今天,你們所見到的一幕,將是你們這些年辛苦的回報,這將成為一種歷史的見證。而你們,將作為共和國的代表,觀摩這一盛事。

    這將是一場屬于中華民族的紀元盛世,多年以後,再回首今朝,你們會發現,原來,歷史是從這一天開始改變的。

    至于保密條例我就不多說了,SS基地的規定,對外也對內,大家能夠知曉一些機密,但不代表能夠將它們外傳。委員長特別下令,讓大家來觀看直播試驗,這是一種至高的榮譽,我希望大家以共和國為重,以不辜負委員長,切實遵守各項安全保密規定。

    現在我宣布,某新型武器試驗將在十三分鐘後正式開始!!”

    或許這些觀眾在多年以後才會知道,自己能夠親眼目睹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帝俊’的核爆試驗,是多麼令人難忘的經歷。

    張蜀生與其他人一起在基地禮堂等待試驗來臨的同時,另外一個地方,卻發生了戲劇的一幕。

    五個小時前,凌晨兩點左右,距離試驗小鎮四十多公里的地方。

    “噗!”

    一聲輕響,一個沙丘下發出了一陣輕響,隨即一個人影在月光下小心翼翼地爬了出來。

    “杰森,你這個膽小鬼可以出來了,外面連一只老鼠都沒有,真是奇怪,那些該死的中國人,平時不去打仗,跑來守著沙漠做什麼。”

    那個人影小心地張望了一番後,朝身後沙丘那個洞穴內喊道。

    “噗~噗,該死的羅格爾,你只是負責探路,憑什麼叫我膽小鬼。”

    又一個人從洞穴里爬了出來,兩人望了望四周寂靜的夜空,以及身後那個中國人崗哨的位置。

    兩人是從印度進入中國的探險家,還有個身份是考古學家,在進入中國後,他們一直老老實實地發掘絲綢之路文化,並且一直在試圖向樓蘭方向靠攏。

    而在他們抵達樓蘭附近時,終于撕下了偽裝的面具。

    與其說他們是考古學家,不如說他們是盜墓者。

    他們對中國的古文化垂涎很久了,尤其是對于中國西北,這個世人注意極少,但卻充滿著文物的地方,抱有極大興趣。所以,他們選擇了從印度報關登記進入中國,然後利用他們擅長的偽裝,把自己偽裝成考古學家。

    中國政府對于考古學家還是比較歡迎的,但對于這些西方人,都抱著一種懷疑的態度,在他倆來到中國以後的工作中,都有安全人員一路陪同,直到兩人終于抓住一個機會,利用他們熟悉的辦法,逃脫了。

    當然,兩人很快被列入通緝名單,警察和安全部門在整個新疆通緝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兩人完全沒有向任何人口密集的地方逃竄,而是朝著樓蘭方向深入。

    然而,他們卻沒想到,在他們前進的方向上,居然被中**人設崗戒嚴了。

    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沙漠上,騎著駱駝的兩人是絕對無法跑過汽車的,中國人以崗哨為單位封鎖沙漠,每隔半小時還有固定的沙漠巡邏車巡邏,光靠兩腳,哪怕是靠駱駝,也是絕對無法闖過這看似稀疏的封鎖線。

    于是,通過自己扎實的盜墓和冒險經驗,兩人順利地找到了一個沙漠地穴,通過這個地穴,兩人再加以挖掘,順利地通過了封鎖線。

    “希望不要踫到中國人的巡邏隊。”

    大晚上是不需要擔心的,兩人擔心的是天亮以後,會不會在沙漠中踫到中國人的巡邏隊,畢竟,中國人的沙漠車非常適合在沙漠行駛,比人的速度快多了。哪怕是鑽過了這個崗哨,二人也只能憑運氣穿過這整個一帶的封鎖。

    然而,運氣似乎好的有些非同尋常,直到天蒙蒙亮,兩人也是安然無恙。

    “羅格爾,如果這一次能夠發財,我不介意送給你十個甦格蘭美女,你這個該死的色狼,哈哈。”

    “杰森,我或許可以給你買下一個莊園,該死的,中國的樓蘭可是從未有盜墓者涉足過,不知道會有什麼特別的發現。”

    兩個盜墓者是很專業的,同樣也對接下來的收獲充滿著期待,他們按照當年發現樓蘭的英國人所著的關于樓蘭的書,找到了前往樓蘭的辦法。

    “真是奇怪,天都亮了,也沒有發現中國人。”

    兩人一邊在沙漠中艱難地步行,一邊透著蒙嘴的紗布小聲交談著,天都亮了,還沒有一點中國人的影子,剛才通過的一個崗哨,甚至沒有人。

    不過,很快,兩人就開始變得小心起來。

    “前面居然有一個小鎮?該死的,沙漠里的小鎮?”

    就在一公里多外,杰森通過手中的望遠鏡,發現了遠處沙漠中的那個小鎮,而一陣隱約可听到的廣播聲正從小鎮中傳來。

    “是一首歌曲。”

    兩人的中文是突擊學習的,算不上好,但也能隱約听到,對面小鎮的廣播中播放的是一首中國人的歌曲,歌詞中都是一些關于‘晨光、早上好’的詞,應該是一首大眾化的民歌。

    “羅格爾,你看,這個小鎮很奇怪。”杰森雖然看不太清楚小鎮的情況,但作為盜墓者的直覺告訴他,這個小鎮有些非同尋常。

    “你這個膽小鬼,有什麼的西難道比墓穴更可怕?這里不是埃及,沒有地上金字塔。”羅格爾不以為意地接過望遠鏡,看了看,隨即說道,“應該是中國人的一個小鎮,或者是基地,但是卻空無一人,難道基地被他們放棄了?噢,居然還有羊。”

    從他們的地方,看小鎮是看不到有太多異常的,他們並沒有看到走動的人,但羅格爾卻發現了幾只羊。

    “走吧,過去看看,如果是他們放棄的基地,或者別的原因,我們正好可以…嘿嘿。”杰森頗有氣勢地說道,其實,這個小鎮剛好卡在了他們的必經之路上,兩邊都是更荒蕪的沙漠,而這一片,倒是淺戈壁,更好走一些。過去看看,能夠補給一下也好,當然,可以順手劫掠一下,找到一只駱駝或者馬,就更好了。因為要穿過中國人的戒備線,他們可沒有帶過來駱駝。

    當兩人走進小鎮時,終于感受到那股越來越強烈的詭異氣氛了。

    “該死的,羅格爾,你看,他們擺放這麼多假人做什麼?”

    “杰森,你太緊張了,來,喝點水,你瞧,還有隻果,哈哈,真是太好了。”

    兩人的態度迥異,一邊听著小鎮廣播,一邊隨手摸摸那些四處擺放的假人,一邊吃著找來的水果和食物。

    “杰森,你看,那里還有一輛坦克,噢,該死的,中國人真是太浪費了,怎麼把這麼一個生活齊備的小鎮都拋棄了。”

    杰森臉色越來越不好,說道,“杰森,你看,這里的建築基本是全新的,證明是剛建立的,而這些假人,以及一切的生活物品都透著詭異,最詭異的地方就在于,這樣一個看似正常的小鎮,卻沒有真人,全是假人。還有外面那些該死的坦克,飛機,這里,絕對不簡單。”

    “行了,杰森,我們還是找一找,看看有沒有什麼特別值錢的東西,如果有大量的黃金珠寶,或許我們可以不用去樓蘭了。中午還能吃一頓大餐,烤全羊,哈哈。”

    兩人的感覺截然相反,杰森是覺得大有古怪,羅格爾則覺得再古怪難道能和墳墓相比?沒有人正好,可以看看有什麼值錢的東西沒有。

    然而,很快,在屋子里翻箱倒櫃卻沒有找到金銀珠寶的二人,卻听到廣播中的歌曲停了,卻而代之的是一個倒計時的聲音,他們兩人都听清楚了。

    “10,9,8……”

    “該死的,這是什麼?”

    兩人還在疑惑中,倒計時已經到“3,2,1……”

    隨即,兩人只覺得一陣猛烈的爆炸伴隨著巨響聲,然後就徹底失去了意識。

    “啪啪啪……”

    12號SS級基地,也就是中國羅布泊核試驗基地,當禮堂中的觀眾們看到顯示器的一幕時,終于全體起立,猛烈地鼓掌起來。

    “萬歲!!萬歲!!共和國萬歲。”

    “萬歲!!萬歲!!委員長萬歲。”

    “萬歲!!萬歲!!復興黨萬歲。”

    不知道是帶頭,大家都在狂呼,剛才看到的那一幕,讓他們永世難忘。

    最先是一個一切正常的小鎮,雖然透著詭異,隨即,人們看到兩個西方人走進了小鎮,在四處走動,但是,五分鐘後,他們在現場工作人員的倒計時演示下,看到顯示器上的小鎮中心,忽然發生了一次劇烈的爆炸,隨即是一道白光傳來,顯示器就變成了一片黑暗。

    工作人員提前切換的備用攝像機,給顯示器提供了一段超過多了五秒的畫面。只見畫面上,依稀可見的小鎮,爆發了一次驚天動地的大爆炸,隨即一團劇烈的火光,猶如太陽五六倍亮度的光芒升起,一片慘白後,一個巨大的蘑菇雲從原來小鎮的位置升騰起來。

    一次完美的巨大的爆炸!!!

    所有人都明白,這是一種何其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能夠產生那麼驚天動地的爆炸,蘑菇雲甚至好像遮蓋了整個天空一般。

    而對于兩個誤闖入的英國人,則沒有人去追究,事後,或許會有人去查吧,但這沒關系,至少此時,這兩個盜墓者,在爆心位置,早已化為了核爆的飛煙。

    雖然還有許多後續的采樣和科學分析工作,但核彈能爆炸,並且向世人第一次宣示了自己的威力,那麼,此次試驗就是成功的。

    張蜀生沒有找到熊鶴明,他已經去負責後續的進場采集試驗,以及為分析那些收回來的觀測儀器做準備工作去了。

    1939年10月25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帝俊’在羅布泊核試驗基地成功爆炸,中華民族最高權力委員會委員長張蜀生,在基地觀看了現場直播。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