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文魁 -> 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

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漕船至通州最後一段路,即是惠通河。

    惠通河也稱為里漕,乃是元時郭守敬開挖的,但這一段河也是最難走的,經常枯水,每到枯水時非雇佣縴夫拉船不可,如遮洋船這等五百料大船,一艘船非幾十名縴夫不可。

    故而過這一段河也不容易,漕船要自己找縴夫,兩個字不行,一定要雇佣當地縴夫方可。

    這些縴夫都是有‘堂口’的,平日都好勇斗狠,要過運河非他們不行,若是漕船請外人拉縴,會被他們打跑,屬于本地壟斷行業,故而這些縴夫坐地起價是少不了的。

    不少漕船逼于無奈,都不得不請了縴夫,楚大江舍不得這錢,還是決定帶著自己的運兵拉縴過河。

    林延潮見漕船下,楚大江與他的運兵們一並下船在船邊拉縴。

    上百運兵,在火辣辣的太陽下,揮汗如雨拉拽著千斤重的漕船,一步一步地在運河上拖行。不少運兵咬著牙,背上身上被繩索都拉出了一道道血痕來。

    一旁的幾十名運河縴夫坐在壩上,雙手籠在袖子里嘴里挖苦道︰“弟兄們,前面還有幾里路呢,你們這樣到什麼時候,讓雇咱們幫你得了,不久費點錢嗎?”

    楚大江和他的運兵咬著牙不理會。

    一旁的縴夫繼續道︰“當兵的,別被那些當官的騙了,他要把雇縴夫的錢省下來,自己好入京城逛窯子呢。”

    眾縴夫你一言,我一言就是要打擊運兵拉縴的信心。

    林延潮身旁展明哼了一聲,當下跳下船幫忙拉縴。

    楚大江見展明幫忙,連忙道︰“這展兄弟,使不得。”

    展進二話不說。埋頭拉縴。

    過了一陣,陳濟川笑了笑道︰“展兄弟一身蠻力,可頂得過兩三個大漢吧。我與他比比。”

    于是他也下了船,加入了拉縴的運兵之中。

    林延潮見了心想。就當作是收買人心吧。

    于是他也脫去長衫下船去,這下楚大江不干了,他道︰“林解元,你是斯文人啊,怎麼可以作這等事。”

    林延潮不顧楚大江,將繩子背在身上道︰“都是一條船上的,什麼解元不解元的,過了這條河。我趕著進京呢,你可別看不起我讀書人氣力不夠啊!”

    楚大江含淚道︰“林解元,這怎麼使得。”

    林延潮笑了笑,對身後的高聲道︰“弟兄們加把勁啊!”

    “加把勁啊!”眾運兵一並呼應。

    眾人都是忙得脫力,但總算是駛過了這淺灘,通州的碼頭就在眼前。

    林延潮三人見到了目的地都是十分高興,不過他轉過頭見楚大江臉上卻沒有多少喜色。

    “楚把總為何苦著臉?到了通州將漕糧交送至倉場,你就完事了。”

    楚大江搖了搖頭沒說話,一旁的綱司道︰“解元郎,有所不知。糧不是送進倉場就完了,我們需去倉院投文,按常例每船要十兩銀子。這錢我們不能親自給要托保家,保家還要每船再索三兩,取了投文再去交倉,交倉也要找保家,每船再索要四五兩,還有衙門官辦書吏馬上馬下各色都需打點,往年時候,都要拿我們運兵自己的貼備,羨余來抵。”

    一旁一名運兵道︰“我們方才拼死拉縴省下來的錢。都入了這幫人的手里,這世道公平嗎?”

    見屬下抱怨。楚大江斥道︰“你與林老爺說這個作什麼,說出去讓人見笑。再大的苦,能自己吞下去,這才叫爺麼!”

    說到這里楚大江向林延潮抱拳道︰“林解元,到了通州,咱們就分手了,我的是粗人不會說話,就望你明年春闈高中吧!”

    林延潮知自己也幫不上什麼。一路走來,他也不由自問。

    這每年四百石漕糧,每一粒上都是運兵和老百姓的血肉,再被那些食肉者層層瓜分。

    僅僅是這漕運一道,就可見得當今吏治**到什麼程度。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路,看來還有很遠很遠啊。

    林延潮也是拱手道︰“楚把總,以後若是有難處,就來福州會館拿著我的帖子來找我。”

    楚大江拱手道︰“某就不多說了,說了就矯情了,這情記在心底。”

    展明,陳濟川二人與楚大江亦是惺惺相惜,眾人說了後會有期的話,當下在碼頭上作別。

    林延潮從船梯上下船,在碼頭上雇了一輛馬車,當下往福州會館去了。

    從通州碼頭至皇城還有老遠,去的時候,天還亮著,到的時候天已是擦黑了。

    馬車顛簸,加上漕船最後那幾十里,令林延潮疲乏不堪,無暇看什麼風景,只一腦門子想找個枕頭睡個好覺。

    下了馬車,抬起頭就是皇城城牆了,城牆上燈籠掛了一排,還有一大城門樓子。

    一問車夫得知這是宣武門,林延潮心道原來福州會館就在宣武門外。

    上一世他北京不是很熟,但是忍不由還是腦補,這是幾環啊?房價多少錢一米啊?

    住這個地方,要不要一個月幾十萬啊?

    三人拿著行李,來到會館門口,但見福州會館四個字招牌掛在門匾上,三開間的大門,看上去有些破舊,里面也是冷冷清清的。

    林延潮走進大門當下用俚語問道︰“有人嗎?”

    半響一人用俚語答允道︰“有人,有人。”

    此人從樓上屁顛屁顛地跑下來,走了幾千里路,終于听到熟悉的家鄉話,林延潮頓感親切。

    對方道︰“我是會館掌櫃,不知公子高姓啊?”

    林延潮道︰“在下姓林,是來京師趕考的舉子,想在會館里借宿。”

    掌櫃听了不由奇怪道︰“原來是老爺,你真是要來會館住宿?”

    林延潮道︰“是啊,不是說本地舉子可在本地會館住宿嗎?”

    這時候會館就是同鄉官僚、縉紳和科舉之士居停聚會之處,也稱作試館。

    這掌櫃道︰“話是如此,但本地會館有些年久失修,怕是不合老爺的意思啊。”

    林延潮也是心底有數,自從林和龔用卿從朝堂上退下來後,京師里本地籍官員沒有三品以上的大員照看,故而這福州會館也是沒落下來。(未完待續。)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