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文魁 -> 七百九十四章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七百九十四章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見幾個百姓帶頭後,不少百姓都是出聲喝罵。

    身為一府知府,甦嚴幾時遭到這樣的羞辱,只能拂袖離去。臨走前甦嚴對守城把總道︰“本府先行下城,爾要給我守住城池,開封府那邊的援兵馬上就到,你若守城有功,本府必在上面給你請功。”

    這把總苦笑,這功勞怕是有命拿,沒命享了。

    二人走下城樓。

    讓師爺道︰“東翁,看這架勢,應是黃河凍底後,山東來的響馬。”

    甦嚴對讓師爺道︰“響馬不過是求財,饑民乃是求糧,從府庫里那一筆錢贖城,讓響馬退去。”

    讓師爺道︰“東翁,府庫沒錢了。”

    甦嚴道︰“那就抄余大忠的家,若不是他浪戰遇伏,全軍潰敗,就算給響馬十個膽子也不敢圍攻府城。”

    讓師爺明白甦嚴要讓余大忠來當這替罪羊,點點頭道︰“不錯,余大忠罪責難逃。”

    就在這時,就見南門方向,城頭的旗幟倒下了,而城外亂民一陣興奮地發喊。

    讓師爺見這一幕驚道︰“怎麼了,城塌了?”

    甦嚴立即道︰“去看看怎麼回事?”

    不久吳通判,周通判二人一並返回,焦急地道︰“府台,把守城北的高把總,竟棄城逃跑了,城門大開!”

    幾名官員聞言駭然道︰“什麼?”

    而眾官員們都是面無血色,下面饑民雖叫嚷的凶,但都是烏合之眾,沒本事真的攻城。但是城門大開又是另外會事,若城門一破,甦嚴就是收刮滿城,拿出金山銀山堆在他們面前,也是無用了。

    眾人現在在城頭上看去,但見一名明軍將領騎著馬,帶著手下的士卒,從北門逃離商丘城。

    未戰先潰,臨戰而逃,這都是軍紀敗壞的明軍常有之事。

    守將棄城而逃,亂民們大叫著︰“殺貪官!”

    “殺為富不仁的大戶!”

    一時咆哮聲四起,亂民踏過結冰的護城河,朝城門奔來。

    府衙里通判,推官,經歷都是站著束手無策,眼見饑民輕而易舉闖進甕城,露出絕望之色。

    “完了,完了,城池一破,我們都要作階下囚。”

    “階下囚還好,沒听見亂民喊說殺貪官,我們哪有命活下來!”

    “我乃朝廷命官,怎麼能受辱。”

    甦嚴這時看向這些人微微冷笑道︰“爾等真是沒出息,今日之事唯有一死而已。”

    說完甦嚴起身,站到城頭上,欲墜城自殺,以身殉城!

    眾官員心知,甦嚴為本府知府,就算城破不死,也難逃朝廷追責,罷官下獄,倒不如今日死了,朝廷念在他死節上,不會追究。

    但讓師爺帶著左右之人,皆將甦嚴拉住道︰“東翁,不能守,咱們就退,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甦嚴大怒,欲死而不得。

    就在這時。

    “府台大人!”

    “府台大人,有一隊人馬沖至北門。”

    吳通判等人聞之幾乎喜極而泣。

    甦嚴推開讓師爺等人問道︰“城里哪里還有兵馬?”

    城中似侯家,楊家這樣的大族,都扈養著不少看家護院,此外他們家中還有商隊,商隊的護衛也是武夫。

    林延潮親自去侯家拜訪,去借家丁護衛。

    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作不作又是一個心思。

    明末時國庫無錢,國家將亡,崇禎向北京城內高官貴戚借遍了錢。崇禎的岳父周奎富可敵國,卻一毛不拔,他女兒周皇後拿了五千兩給他充面子。結果周奎將女兒五千兩里只交了三千兩,自己私吞了兩千兩。最後李自成進京,嚴刑拷打周奎,從他家里僅白銀,就搜出三百萬兩之巨。

    林延潮拜訪侯家時,侯執蒲卻是二話不說,將家里家丁,商隊護衛盡數相借給林延潮。又陪同林延潮一並去相熟的楊家相借,最後湊了兩百多人。

    有了這股人馬,林延潮,孫承宗,侯執蒲率人正趕往城頭,卻見到北門守將棄城而逃一幕。

    城門洞開,城外亂民,正蜂擁而來。

    眾人牙關打顫,都有退縮之意。

    千鈞一發之際,林延潮也想轉身而逃,但想到城破慘狀。他胸中熱血一陣陣上涌,站出身來幾乎吼道︰“諸位,城破之時,滿城百姓都要遭馬賊涂炭。而今進是死,不進也是死,倒不如為家鄉父母而死。”

    “若是守住城門,我林延潮願拿上奏朝廷表彰各位,無論是死有撫恤,入忠烈祠,受香火供養,生者每人都有犒賞。”

    侯執蒲听了林延潮的話道︰“司馬老爺乃當今狀元,說話還會騙你們嗎?”

    這時這些漢子道︰“既是司馬大老爺說了,我們還有什麼不信,就算為了妻兒老小,咱們也拼了!”

    說著眾人也是搶城門而去。

    兩邊都是狂奔而去,但家丁護衛們卻快了一步,堵住了城門。

    倒也不是家丁護院跑得快,而是整個商丘城,也就七里見方,他們趕過去也不過半個街。

    城門被關上,亂民們被堵在甕城里,他們用木棒敲打著城門,然後大聲咒罵。

    林延潮見城門堵住,心底大喜,立即兩三百號人分作兩撥人,一撥人堵門後,一撥人從馬道上了城頭後,就搬起城頭上的滾木擂石朝下砸去。亂民們哇哇一陣亂叫,即抱著頭退出城去。

    林延潮氣喘吁吁地登上城門時,亂民已是退去。

    守住城池的家丁護衛們,不僅一次拯救全城的壯舉,而且還各個毫發無傷。

    “哈哈,竟將城池守住了,剛才只顧跑得快了,鞋子都丟了。”

    “鞋子算什麼,要不是這些兔崽子們跑得快,我肯定砍翻兩個。”

    “是啊,本以為有一場廝殺,沒料到我老張這一胳膊肘子的氣力還沒用上。”

    “老張如此了得,我們吊你下城樓,殺個過癮!”

    “誒,饒過他們一條狗命,我老張不是好殺之人。”

    他們相互吹噓,各種夸張的表情,林延潮看在眼底,只覺得這些耿直大漢,有幾分可愛。

    林延潮對城上之人一個團揖正色道︰“此番能守住城門,多虧各位出死力,我林延潮代全城百姓謝過諸位壯士,犒賞一文都不會少你們的。”

    眾人聞言都是大笑,向林延潮抱拳道︰“司馬老爺無需客氣,小事一樁!”

    “咱連命都不要了,要錢做什麼?”

    “有什麼要出力的,叫上我等就是。”

    城頭上歡聲擂動,眾大漢覺得這輩子從未這麼吐氣揚眉過。

    孫承宗,侯執蒲一臉喜色。孫承宗道︰“東翁,我們搶回了城門。”

    侯執蒲一臉敬佩道︰“先生臨危不懼,學生佩服。”

    林延潮點點頭,城外亂民退去,而甦嚴以及府城官員卻來到城門下。

    甦嚴見城上一片歡聲,知方才林延潮力挽狂瀾,頓有幾分顏面無光。

    方才林延潮攜家眷離開府城時,甦嚴聞之大怒,在眾府衙官員面前怒叱林延潮臨陣脫逃。而過了片刻,林延潮不僅沒有逃,還借兵救了一府百姓的性命,甚至他甦嚴的性命,這令他如何不羞愧。

    見林延潮下城樓迎接,甦嚴面上卻若無其事地道︰“司馬,城上現已如何,亂民可是退去?”

    林延潮拱手道︰“府台,亂民已是退去。這些亂民乃是烏合之眾,連勾索,雲梯這等攻城之械都沒有。天寒地凍下,只要我們募集民壯守城,再令各坊坊長嚴守坊內。只要嚴守內外,不用拖至援軍到來一刻,待大風大雪一起,亂民在城外無處棲身,也自會退去。”

    林延潮這一番話,是方才請教孫承宗,以及自己以往看兵書得來的。

    眾官員見林延潮退敵之後,沒有半點自得之色,鎮定自如與知府侃侃而談,如何守城之事,心底對他都好生敬佩。

    在這一刻,吳通判,周通判都在心底想,林延潮為知府那該多好。那麼今日這樣的危局不會出現,甚至連亂民攻城之事都不會發生。

    甦嚴卻冷笑道︰“余大忠與城里能戰的兵馬已是全軍覆沒,憑著老弱殘兵如何能守城,方才你能奪回城,是因那些響馬未動,一時僥幸而已。不要以為奪回城門就能退敵,一城百姓生死之際,司馬且不可自以為是。”

    不說林延潮救下全城百姓之功,這合情合理的建議,在甦嚴口中卻成了自以為是。

    眾官員都在心底為林延潮不平。

    那知林延潮沒有絲毫動氣之色,反而心平氣和問道︰“那是下官冒昧了,請教府台退敵之策。”

    讓師爺道︰“當今之策,唯有分化響馬與饑民,響馬要錢,饑民要糧,我們擇錢糧之一給之,響馬饑民必鬧翻而去。”

    林延潮心道,這是贖城啊,以糧草資賊,若被御史風聞,必遭彈劾。

    甦嚴解釋道︰“我們也不是真給,乃權宜之計罷了,拖延至朝廷援兵趕到就好。”

    林延潮心道,這也不失一個辦法。

    讓師爺道︰“可是府庫現已是空虛。為今之計只有向府中大戶募錢。沒料到司馬與侯家,楊家關系如此不錯,那就請司馬出面募錢。”

    甦嚴點點頭道︰“正是這個道理。”

    林延潮心道,真是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