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文魁 -> 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

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馬光言語不忿。

    林延潮心道,這時候你還與我頂嘴,這糧捕通判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你當了。

    林延潮面上不動聲色,反而笑著道︰“馬知州誤會了,本官至歸德到任日淺,對于下面官員的才能不甚了解,到底誰能勝任,誰不勝任,不好妄自決斷。但糧捕通判之位事關重要,放在此時討論,是望大家謹慎推舉,倒不是對馬知州有所成見。”

    這時何通判道︰“司馬說得不錯,推舉之事事關重大,謹慎一些總是沒錯。”

    儀考通判何通判一貫是三位通判中最沒存在感,前任知府總攬大權時,周,吳二位通判都是緊跟正堂步伐,故而頗為得勢。他卻門庭冷落。

    在衙門里從來都是得意得意的一路,不得意不得意的一路。

    何通判不得意,林延潮也是如此,故而他們關系頗為不錯。眼下林延潮得勢,何通判自也是順理成章站在林延潮一邊。

    何通判出面反對,林延潮也是點點頭然後道︰“眼下正有一件難事,開春之後漕糧就要起運,這本乃糧捕通判之職,但眼下周通判告老還鄉,通判署無人主持。故而此事令大家議一議。”

    眾官員們揣摩出,林延潮話里的意思,他要以此事來考較馬推官,馬知州二人。

    馬光本對林延潮不滿,但轉念一想就佩服他的手段。

    漕糧起運,關乎到正堂官的考核,林延潮若辦不好,一定會吃漕運衙門的掛落。既是如此,大家就舉能為之。誰能將漕運之事解決,誰就來當糧捕通判。

    馬推官則是目光一閃,他想起日前在二堂拜見林延潮時。二人閑聊,林延潮曾拿過這個問題考較過自己,這算不算是開後門呢?

    馬推官沉吟不語,馬光以為他無計可施,于是微微一笑,漕運之事可是大事,雖說歸德府不是江南產糧大省,但每年幾萬石漕米卻是一斗都少不得。

    就算是去年遭了災,朝廷撥款賑濟,但該運至通州倉場的漕糧卻是一粒米也不能少。由此也看出朝廷對漕糧的重視。

    眾官員議論紛紛。

    “唉,漕糧北運不是那麼簡單,首先漕糧開征,地方官要能從老百姓手里將漕糧收上來,有錢有勢的人要繳,老百姓也要繳,這一碗水必須端平了,還要小心下面征糧之人的貪污。”

    “你說是開征,還有運船呢,漕船運兵,你要能鎮得住,否則今年的漕運,你拖到明年運抵京師,那麼烏紗帽就不保了。”

    “這都不算是事,漕運衙門,倉場衙門都有一群喂不飽的人要打點,若是朝中無人,等著被他們敲骨吸髓,還要被罵一頓。”

    馬光听著眾官員的議論,故意不接話,他自己身為睢州知州,在本州之中一貫很有能量,沒人敢不賣他的面子。運兵鬧事,他也有手段鎮壓的住。

    就是漕運衙門,倉場衙門不是好相與的,但也是孝敬銀子多些少些的事。

    但馬光的優勢,比只通曉刑名案例的馬推官強上不少。所以馬光故而拿捏架子,如果馬推官不說話,他也沒必要答。

    “馬知州可有良策?”

    上首林延潮發問了。

    馬光暗中一笑,心道這時你終于有求于我了。

    馬光當下道︰“諸位大人方才說得都是在理,但其他不怕,可今年本府漕運之事又與往年不同,甚至更加艱難。要知道本府漕糧北運一貫是從下官治下的睢州起錨,走一段黃河,然後在徐州入運道背上。”

    “但是去年黃河大水,本州的河道早已是淤了。就算沒淤,水也淺,漕船吃水深,船行不得。”

    何通判道︰“既是如此,先疏通河道就是,如此漕船就能開了,有何之難?”

    馬光冷笑道︰“何別駕有所不知,本州足足有二十里河道要麼淤了,要麼水淺,要疏通河道,征發民役不說,少說還要萬把兩銀子,這錢從何而來?”

    何通判聞言失語道︰“這。”

    吳通判見馬光掃了何通判的面子,心底高興,面上卻裝作神色凝重的樣子向馬光問道︰“漕糧乃朝廷正用,絲毫耽誤不得,馬知州可有何策解決此事?”

    馬光故意為難了一陣後,沉吟道︰“我也知此事事關在座諸位烏紗。征發本州民役,本官可設法解決,主要是錢,本州看看能不能墊付部分,然後請府里再行劃清。如此本官可擔保最少五月前,漕船可以起運。”

    吳通判不由撫掌贊賞道︰“馬知州為漕運之事賣力到這份上,著實令吳某欽佩。司馬大人,這河道疏通,即可解決了漕船起運,于河運而言也是一件利事。此一舉兩得,下官以為馬知州此議可行。”

    林延潮點了點頭,對馬光著實夸獎了幾句。

    馬光謙讓了一下,心道疏通河道費得不過是人工,哪里花得多少銀子呢?但能從林延潮那摳下一萬兩修河的河工銀,自己才是賺到了。

    林延潮看向馬推官問道︰“帳干有何高見?”

    馬推官思索片刻然後道︰“下官除了刑名,還分掌本府計典,以下官所知疏通河道,所費之大在于征調民役,再劃這一萬兩銀子疏通,所費太大。”

    馬光聞言色變道︰“馬大人,這是哪里話?難道民役工銀不同貼補嗎?”

    馬推官道︰“回別駕,那就不是征發民役,而是雇佣民役。”

    馬光勃然大怒道︰“好你個馬大人,竟與本官摳起字眼來了,本官既征且貼不行嗎?到時你只知說風涼話。給你一萬兩銀子,你若是能讓漕船起運,那麼這糧捕通判就由你來擔當。若是不能,就給我閉嘴。”

    見馬光動怒,眾官員都是連忙起身相勸。

    馬光卻怒不可遏,當堂冷言冷語,數落起馬推官起來。

    馬推官初時尚臉色鐵青,一言不發,後被逼起了性子,意欲反駁,于是先看向林延潮。

    林延潮給他點點頭,當下馬推官道︰“若依我的辦法,這一萬兩都不用花。“

    馬光一愕,氣笑道︰“不花一文錢如何讓漕船起運呢?你說出辦法來,我拜你為師好了。”

    馬推官搖頭道︰“拜師倒不用,依本官之見直接在臨清買糧,再雇商船北上。”181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