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文魁 -> 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

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林延潮走至廳里後,原本吵著鬧事的眾官紳們,一下子子都靜默。

    雖說趙家的案子最後結果怎麼樣,眾人還是不得而知,但是在結論未出來前,絕對不能惹眼底這位一府之宰。

    古代稱知縣為百里侯,百里侯已是了得,而知府相當于過去的郡守,用千里侯都不足以言其尊貴,一般尊稱以'五馬諸侯,大尹,黃堂太守'等。

    知府掌握一府政令,對于他們這些官紳,握有生殺大權。

    林延潮坐在主位上,以手按案,也不見得言語如何激烈,目光掃過眾官紳後道了一句︰“方才見諸位對于朝廷繳納夏糧之事,似乎頗有意見。”

    眾官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方才他們欺負吳通判這樣的'厚道人',自是有什麼說什麼,但眼下林延潮一來眾人卻都啞巴了。

    有的時候,不得不承認官員與官員之間,人與人之間是不一樣的。

    眾官紳們繼續裝聾作啞,吳通判心底大罵,好啊,這群劣紳,真會看碟子下菜,在他們心底,自己一個通判與知府地位居然差了這麼多。

    我堂堂正六品通判,在他們眼底就不算事官嗎?平日自己可是沒少照看他們啊。

    林延潮目光掃過眾人道︰“怎麼都不說話?柘縣的盧員外到了沒有?”

    一名五十余歲樣貌十分富態的老者,听到林延潮點名,就站起身,勉強立定,身子還有一些顫顫巍巍。

    林延潮道︰“盧員外,本府問你,今年你準備納多少糧?”

    盧員外左看看右看看,方才他還當面吐了吳通判一臉唾沫,歸德府眾官紳,差役,官員,人家盧員外是有名的要錢不要命的主。

    眼下見林延潮第一個點他的名,是滿心的忐忑。

    他眼珠一轉,滿臉恭謙地道︰“蒙府台老爺垂問,僕……僕今年繳納多少糧?當然是府台老爺要僕繳納多少,僕就繳納多少,不敢有違。”

    啊?

    眾官紳開始滿地撿眼珠子。

    哪知林延潮臉一沉道︰“盧員外!本府是問你能納多少,不是要你納多少!”

    盧員外一驚,額上滲汗道︰“納,僕當然納,只是窮啊,我們也是寅吃卯糧,去年大水一過,就算是地主家也沒有余糧,現在僕也是干一頓稀一頓的過日子,懇請府台明鑒。”

    林延潮道︰“本府看過萬歷九年重造的黃冊,你這柘縣老家雖有五百畝良田,但又在虞城,寧陵,商丘各縣買田設立田莊,記有六千余畝。”

    “虞城等地官員催科時,你不是以為人不在當地為推脫,就是以本籍憂免,又在客籍重復濫免,此舉堪稱衣冠之虐!”

    盧員外這樣的逃稅的手段,在明朝時稱為'寄莊'。

    盧員外利用自己官紳優免稅賦的權利,不僅在本地享受優免,還跑到外地買田莊,然後用本地的優免權利,再去外地冒領。

    眼見這事被查出來,盧員外嚇得直打哆嗦。

    “盧員外,本府再問你一句,今年納多少糧?”

    盧員外一顫立即道︰“太尊,僕願繳,願繳!不僅今年,積年一並繳清!”

    見此林延潮點點頭道︰“坐下吧,永城縣的周員外?”

    一名中年男子起身,面有難色地道︰“啟稟府台,小人的情況與盧員外有所不同,一條鞭法確有弊端,黃冊若不重造……”

    林延潮打斷道︰“我不是來听你來議論一條鞭法的,本府只問你納多少糧?”

    眾官紳沒料到林延潮道理也不講了,竟如此粗暴直接!談判?談什麼?林延潮身為一府知府如何征稅?要與你們商量?

    這名周員外汗如雨下,當下道︰“小人願全繳!”

    “葉員外!”林延潮繼續點名。

    一名官紳顫巍巍地站起,但見林延潮目光掃過,對方立即道︰“小人願意全繳!”

    “願繳!”

    “全繳!”

    幾十名官紳,林延潮一一點名過去,方才的理由一下子都不存在了。

    一個個表示願意補齊,全繳,沒有一個人敢拿理由推搪。

    林延潮見官紳一個個都表態了,于是道︰“這夏糧,漕糧乃朝廷正稅,無論是百姓,還是士紳都要一體納糧。各位都是本地有頭有臉的人物,官府已是給了你們優免,切莫身在福中不知福。”

    “今日用完酒飯,各位回家,以十日為限。十日一過,再有延誤不繳者,本官也不多說,不管他家里是做官的,還是有舉人進士,就算他是皇親國戚,就算是當今天子的親舅舅,親弟弟,本府也一律拿來重枷,嚴懲不饒!”

    眾官紳們都是面面相覷,林延潮這樣的知府也是太獨斷專行,皇親國戚都不放在眼底,他當官就不怕得罪人嗎?

    等等,天子親舅舅,那不是武清伯兩個兒子,親弟弟,那不是潞王。

    我等明白了,人在屋檐下,那是不得不低頭啊。

    眾官紳們一並答允了,這頓酒宴吃完了後,于是離開了府衙。

    大家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待行至府衙大門時,卻是一並停下了腳步。

    這一次府試弊案中涉及到的官紳們,走出府衙門口時看到了不可置信的一幕。

    但見趙老太爺,趙大公子以及趙家十余口跪在府衙大堂上,上呈狀紙。

    “趙家是來的自首的!”

    消息一出,眾官紳們一片嘩然。

    趙家跪在這里,即是表示趙家認輸了?趙家就這麼倒下了?趙家可是有一名五品員外郎,人家可是堂堂進士出身,前首輔張四維的門生啊。

    但是眼前這一幕,令他們卻是不得不信。

    歸德府趙家已是被林延潮輕而易舉地扳倒了。

    眾官紳們這一刻不由都是嚇到了,眾人在心底掂量起來,自己的分量與趙家相比如何?

    掂量之後,大家都已是頭皮發麻了。

    “諸位,先走一步,家里有要事。”

    “不錯,我要立即趕回永城老家,安排一下,免的誤了期限。”

    “周兄你也要趕著走嗎?”

    “是啊,雖說要出一大筆錢,但至少命還在。”

    “沒錯,沒錯,真是萬幸了。”

    眾官紳們相互拱手,然後各自上了馬車,轎子,沒有半刻停留地離開歸德府府衙。

    府衙門口,只剩下幾名牽涉進府試弊案的官紳看著趙家自首的一幕,眼楮里淚水也是留下來了。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