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玄幻魔法 -> 限制級末日癥候 -> 2096 過去的秘密之“江”

2096 過去的秘密之“江”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在桃樂絲的口中,“病毒”、“江”、“LCL”、“高川”、以及其他的末日癥候群患者形成了一種十分緊密的聯系,而在這種聯系中,“高川”和“江”正是可以被觀測到的最接近一切惡性源頭的存在。比起“病毒”的不可觀測和理論性上的存疑,當然是從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信息入手更加可靠。然而,要說桃樂絲對“江”的研究到底有了多大的進展,對方卻又語焉不詳,表現出一副“雖然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但一切才剛剛開始”的態度。盡管不作夫想要把對方想得更加陰暗一些,例如一些可憎的陰謀論之類,可如今他已經什麼都沒有了,獨自一人戰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只能去相信桃樂絲所說的這些——無論桃樂絲在私底下是否有別的想法,是否有所隱瞞和欺騙。

    更何況,對于自身狀態的研究,讓不作夫認知到,自己必須找點事情做,去想點別的事情,讓自己陷入不那麼容易思考的忙碌中。所有深入“病毒”的思考對自己而言,都已經是極為危險的事情了。那不斷膨脹又無法控制的思緒和情感明顯讓他覺得自己每況愈下,如墮深淵。末日癥候群患者在精神狀態上的惡化,他在過去的病院里就已經看得夠多了,平日里他會對這些病人表示憐憫,可如今一想到自己也要變成這種過去自己憐憫過的對象,他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如果你不是說‘高川體內才有的東西’……”不作夫沒有說下去,他無論如何都想要避開“病毒”這個字眼。

    “只是找到了一部分,高川體內才有的‘江’是二次感染的源頭,但就像是量子理論一樣,在缺乏決定性前提的情況下,完全不能單純視之為真理。”桃樂絲這麼類比到︰“你知道的吧?量子理論是一直處于假設狀態的理論,而並非是實證理論,它也許可以從理論上解釋許多現象,也讓人看到了大一統理論的潛力,但是,從理論成立的基礎上,它一直都沒能完整證實,而更像是一種哲學。我相信我們的成果是有意義的,是成功的,是有潛力的,就如同量子理論的研究者願意相信量子理論一樣。”

    “因為量子得不到證明?”不作夫對桃樂絲所說並不陌生,“假設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在物理量化之後,都會有一個無法再分的最小的基本單位——這是量子理論成立的基礎。也就是說,你們的成果和這個哲學意義更重的基礎擁有相等的份量?”

    “是的。”桃樂絲沒有任何猶豫地回答到。

    “這和我沒關系,我不是物理學專家。”不作夫繞開了這個話題,他不想去思考太過深入的事情,也不試圖去否定自己所知道的任何一種理論。所有的質疑都會引發末日癥候群患者的精神病癥狀,尤其是在涉及自身的固有認知時,那種思維膨脹,世界崩塌的感覺會極為強烈,只讓人覺得連死亡都不能從那種痛苦中解脫出來。

    “按照你的說法,‘江’和‘病毒’一樣危險,在對患者的最終影響上,甚至更加致命,因為它能夠徹底崩潰LCL的性質和構造,讓患者的自我資訊徹底毀滅。”不作夫如此說到︰“那麼,從你的角度來看,‘江’究竟是血清的來源,還是‘病毒’的異化?”他想要確認一下桃樂絲對待‘江’的態度,說到底,之前桃樂絲的說法實在太曖昧了,放在平時沒什麼問題,但如今可沒有這種曖昧的時間。在不作夫自己看來,要不就徹底把“江”視為解決“病毒”的解藥,要不就徹底把“江”視為助紂為虐的新病毒。而對待前者和後者所需要做的事情看起來類似,但實際上會在細節有諸多的不同。

    盡管這麼做很極端,但是,一旦確認目標,認定方向,竭盡全力去超這個目標方向行動的話,說不定可以趕上已經依稀可見的“世界末日”。

    盡管距離預估中的末日期限還有理論上的時間剩余,但是,不作夫可不敢把希望寄托到只在理論成立的時間剩余上。

    理論始終只是理論而已,按照理論做出的預估,往往都會在實際情況中有出入,而且往往是變得比自己所想的還要糟糕。

    對不作夫的提問,桃樂絲沉默了一下,才用一種讓人毛骨悚然的平靜語氣說︰“我始終認為,江就是病毒的一種體現,是它在特殊情況下,能夠被人類觀察到的部分;也有可能是病毒的誘餌,是病毒的用來進食的器官,亦或者是病毒的一種子體,甚至于,就是病毒本身。”

    “……也就是說,你其實已經放棄了用‘江’開發血清的選項。”不作夫終于可以用肯定的語氣說出這句話了。在這之前,桃樂絲的話中,就表現過對“江”在血清上的功效避而不談的態度——她是這麼說的︰“也有考慮過。”

    是的,這個說法沒什麼毛病,曾經的屬于曾經,如今則已經放棄了,其做出這個決定的根源在什麼地方,不作夫也不想深究,他只是需要這個未來的合作伙伴有一個肯定的一致的態度。兩面下注可不是如今的情況可以玩得起的。

    見到氣氛有些緊張和沉悶,不作夫便轉開話題,用盡量輕松的口吻問到︰“說起來,你們為什麼要稱呼高川體內的特殊物質信息為‘江’呢?听起來更像是一個人的名字——”說到這里,他突然頓了頓,因為他已經想起來了一些和這些特殊的末日癥候群患者有關的背景資料。的確,在這幾個男孩女孩進入病院之前,他們的小團伙中確實還有一個人,而且,是從倫理關系上對她們意義重大的人。

    一個叫“真江”的女孩,是這個小團伙中年齡最大,也最有威望的頭領,在孤兒院里結成的關系,讓他們彼此之間有著一般的家族親人都沒有的深厚感情。而且,這個叫做“真江”的女孩也是他們之中最早感染“病毒”的人。只是,在病院發現並接納這幾個孩子前,就因為真江的病情惡化,導致這個小團伙陷入一個極為危險的狀況。末日癥候群患者都算是精神病患者,而且是會在某些條件下,對他人充滿了攻擊性的重病患者,真江在一場暴亂中死亡了,而這個小團伙所在的孤兒院也徹底被大火燒毀。之後,盡管男孩女孩們來到了孤島病院,卻在種種表現中,流露出對死去的“真江”的執著——從心理學來說,真江在他們心中的分量如此之重,影響力如此巨大且深刻,卻又是合乎理論的。

    既然這個時候,這些孩子都已經是末日癥候群患者了,那麼,同時也是重度精神病患者的他們自然會對關系密切的死者有著不同尋常的心理。只是,即便變成了如此的模樣,整個存在形態的生理構造都已經徹底異化的桃樂絲也仍舊受到這種心理的影響嗎?明明連產生人格思想的物質基礎都發生了那麼大的變化。

    不作夫猛然回過神來,緊緊蹙起眉頭,他又一次過于深入了。其實,真江會否就是“江”這個名字的起因,並不是什麼值得深究的事情。

    “……”桃樂絲沉默了許久,讓不作夫覺得她會不會就這麼沉默下去,亦或者直接改變這個話題,但是,在他主動避開談論的時候,桃樂絲開口了︰“你知道真江當年死亡的具體情況嗎?”

    不作夫愣了愣,他仔細回想了一下,才確認到︰“不,只知道一些大概。”頓了頓,又說︰“不過,我听說高川把她給吃了?在檔案里沒有記錄,但私下里有這樣的流言。”他的確對這個流言有點興趣,雖然“吃人”是很獵奇的行為,放在精神狀態上,也被認為是病態的象征,但是,“江”在高川體內的存在,卻又讓他不由得聯想到這個流言上。

    從過去到現在,為了得到初步合格的疫苗,也有研究人員也會反復利用患體作為溫床,通過不同的患體逐步降低病毒的威脅,馴服疫苗的暴烈,培育出真正適合人體的疫苗。當然,這些患體並不都是人類,也有牛羊之類的動物。

    “高川”為什麼會吃人?在他的心理診斷中,他其實並不具備吃人者的特征,在道德和生理上都沒有這種扭曲的欲求。相關的情報不知道為什麼被封鎖了,亦或者從一開始就沒有詳細的記錄下來,不作夫和其他研究者雖然對這些問題感興趣,卻知之不詳,最有可能入手的情報應該掌握在阮黎醫生手中,但是對方的保密工作做得極好,之後又因為她也患上了末日癥候群,不久後就獨孤又怪異地死掉了,試圖從她的資料庫中找到點什麼東西的人都失望而歸,因為她似乎明白自己的下場,又出于某些外人無法理解的原因,故意將自己的大部分研究資料刪除,只留下了她認為對病院有用的東西——但那並不包括她所了解的“高川”的過去。

    “高川”的過去被藏在人為制造的黑暗中,而另一個現在看來也十分重要的人物“真江”則從一開始就沒有太多有用的資料。

    在不作夫的猜想中,如果高川體內的“江”是他有別于其他末日癥候群患者的原因,而“江”又在蛛絲馬跡中有著和“真江”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那麼,最初“江”的誕生,會否就源于“高川”吃掉了“真江”?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病毒”經過兩個人體的變化,才形成了“江”?而這個過程看上去是那麼的符合疫苗血清的成型過程——仿佛在證明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其實在“病毒”感染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放在全人類的範圍內,末日癥候群患者的群體數量之多,只出現了一個“高川”,也不能說是奇跡——因為在這個基數下,按照正常的邏輯,人體是應該有很大可能自發誕生對“病毒”的抗體。這本身就是生命理所當然的力量,是生命對外界環境變化本應該具備的適應能力。

    “我猜,你知道我在想什麼。”不作夫這麼對桃樂絲說,他的眼中始終只有這個房間以及那明顯不是人類,但也不知道是什麼設備的巨大存在。雖然說是設備,但也讓人覺得它有生命,它的呼吸就是那閃爍的燈光,而它的蠕動讓藏在視線外和陰影中的部分都在搖晃,雖然無法直接看到,卻能夠切實地感覺到。

    是的,不作夫到了現在,仍舊無法從整體上觀測桃樂絲如今的模樣,而且,對方也說過了,這里是屬于她的幻夢境,所以,那奇異怪誕的整體輪廓也有可能是某些幻覺假象在發揮作用。正因為無法判斷這個巨大輪廓中的哪一部分是真實的,哪一部分是虛幻的,所以,根本就無從對桃樂絲進行認知。

    但是,他也同樣不懷疑,這個可怕的已然非人的,似乎是和自己同一條戰線的存在,有能力對自己的想法進行探知——不提其他,僅僅是擁有和系色中樞接近的計算力,就足以通過觀察人體的每一處細節,將具體數據填入理論中,以這樣的方式獲取他人的想法了。在現代科學中,這種讀心術早就被應用了。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不作夫清楚,桃樂絲到現在為止所說的,都是她想要說的,是她想要讓自己知道的,而沒有任何受迫于惡劣環境的可能,哪怕對方從一開始就表明“她已經沒有人手了,她這台設備無法做更多的事情”。

    “我知道。”桃樂絲果然不怎麼回避這個話題,“用大量的數據說話,從來都是科學的硬道理。我知道你想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麼。我可以告訴你,是的,高川吃掉了真江,正是我們將高川體內的那東西稱為‘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這兩件事之間的確擁有直接的關系。但是,‘江’是否真的是經由‘真江’和‘高川’兩人之後孕育出來的血清疫苗,我對此抱有極大的疑慮,關鍵在于,我們仍舊對‘病毒’一無所知——反過來,不作夫,我問你,你願意相信‘江’就是針對‘病毒’的疫苗,把由此產生的藥物注射到自己體內嗎?”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