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亂清 -> 第九十八章 辜負?

第九十八章 辜負?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這個時代,西洋諸強的閱兵式,最可觀者,要算普魯士。[但即便是普魯士的閱兵式,也只能夠說“初具規模”,還遠不能跟後世的德**隊、特別是小胡子元首的那套東東,相提並論。

    關卓凡用原時空二十一世紀資料開掛出來的這個閱兵式,放到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不但獨一無二,而且逸群絕倫。本時空任何一個人看到了,都必然要目瞪口呆的。

    慈禧對兵事一道,所知十分有限,但愈不懂軍事的人,愈容易被這樣的閱兵式打動,眩于聲色,五感俱迷,一心一意,以為眼前乃天下強軍,必舉世無敵。

    如此雄師既為己所用,則天下何事不可為?

    正所謂︰身懷利器,殺心自起,天下我有!

    倒不是現下就要拿誰“試刀”,而是將來自己和他謀干“大事”,必不能一帆風順,對于可能遇到的各種阻礙,御姐充滿了“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莫名的信心。

    這件“大事”,就叫做“雙宿雙飛”。

    國初之時,不是有“太後下嫁”嗎?雖然年深月久,個中曲折,早已**難明,但未必就無其事!若確有其事,老睿親王和孝莊文皇後能夠成此驚世駭俗之行,不就是他們倆的力量足夠強大,異議者無以反對嗎?假以時日,自己加上“他”的力量,未必比不上一個多爾袞!

    對了,世祖即位後,孝莊文皇後和其姑孝端文皇後。也是“兩宮並尊”;孝莊文皇後。也是稱“聖母皇太後”呢!

    御姐是迷信的。她覺得這實在是一個“吉兆”——兩百年前本朝那一段“佳話”,也許就要重演于今日;這個“吉兆”,也許就要應于自己的身上了!

    至于多爾袞身後情形,大開腦洞的時候,御姐自然自動予以“屏蔽”。

    可是,按照原計劃,過不了多久,他就要迎娶公主了——難道自己要出爾反爾。壞他的好事?

    他會樂意嗎?

    他對自己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可要他放著兩個如花似玉的公主不娶,一直巴巴地等著不知哪年哪月才會實現的“太後下嫁”,是否還願意,慈禧可就沒有把握了。哼,男人,不就是那麼回事麼?我還不知道他?

    唉!

    好吧,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不“下嫁”,可也不能像來天津之前那樣。一年半載才能千辛萬苦會上一面,那。怎麼受得了?

    曉得了龍肝鳳髓是什麼味道,回過頭去吃山芹野菜,滋味就難受了!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啊。

    就是說,就算不能“雙宿雙飛”,也要往來從容,相會方便!嗯,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住在一塊兒自然辦不到,那麼,能不能……住的近一些,甚至是……彼此相鄰?

    自己是不能搬出紫禁城的,那麼,他有沒有可能……搬進紫禁城?

    這真是“靈光乍現”!

    此端一開,靈台明澈,御姐一發不可收拾,腦洞愈開愈大︰

    他現在只是一個貝勒,自然沒有任何可能入住紫禁城的。但他終究是要封王的。嗯,先郡王,後親王,直到……攝政王?!

    到了那個時候,“攝政王”儀制尊崇,又……獨秉國政,日理萬機,這個,若每天都在王府和禁宮之間跑來跑去,未免太辛苦了,也說不定會……耽誤國事。嗯,能不能拿這些個由頭說事兒,在紫禁城內擇一宮殿,為攝政王暫居之所?這樣,議政之外,晨昏定省,彼此往來,幽會歡好,就方便得多了!

    當然,也不一定叫“攝政王”——這個稱呼畢竟太敏感了,叫“議政王”、“監國”什麼的都成啊。

    御姐這個看起來異想天開的腦洞,在原時空,卻幾乎成為事實。不過,那個時候,慈禧已經去世了,這樁公案,和她本人倒沒有什麼直接關系。

    那是德宗、聖母皇太後先後崩逝,溥儀繼位,本生父醇親王載灃成為攝政王,朝臣議攝政王的禮節,大學堂監督劉廷琛上了個折子,其中有一段,和咱們御姐的腦洞,堪稱隔時空而桴鼓相應︰

    “順治初,攝政王以信符奏請不便,收藏邸第,其時辦事,蓋多在府中。今按︰國事朝旨,豈可于私邸行之?”

    “唯一日萬機,監國攝政王代皇上裁定,若每日入直,不惟力不給、勢不便,且體制不肅,非所以尊朝廷機要不秘,亦恐或滋流弊。皇上沖齡典學,尤賴隨時護視,以端聖蒙。應請擇視事偏殿近處,為監國攝政王居所之處,俟皇上親政時,仍出居邸第。”

    這里邊雖然夾了一個小皇帝,但那只是給攝政王往紫禁城里搬找借口,不是問題的重點。

    載灃搬這個家,他自個兒樂意,隆裕太後卻不樂意。這叔嫂二人都是沒腦子的,都沒往“體制”、“祖制”什麼的上面想。載灃樂意,是因為住在紫禁城內確實方便,不用再跑來跑去了;隆裕不樂意,是因為醇王搬進來,醇王福晉自然也得跟著一塊兒進來。

    前文說過,這位醇王福晉,乃是榮祿的嬌女,她和載灃的婚事,是慈禧太後親手“拴”在一起的,來頭硬得不能再硬;為人也是出了名的傲嬌,一向把載灃吃得死死的。這樣一位妯娌,隆裕可沒把握自己能夠壓得過她——她搬進來,以後這紫禁城,不變成了她才是太後?

    由于隆裕太後的堅決反對,載灃到底沒能搬進紫禁城去。

    扯得稍有點遠了,咱們回到聖母皇太後的奇思妙想上來。

    任由各種念頭縱橫來去,在腦海中,天馬行空地狂奔了一大輪,慈禧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這個事情,如果真的要做,就得趕快,不然皇帝一親政,就沒有可行性了。又或者今年做了,明年皇帝就親政,就“享用”那麼一年半載,也沒啥意思!

    皇帝今年十歲,十八歲親政,嗯,距今還有八年光景;至遲二十歲親政,距今也不過十年光景。自己今年三十歲,今後八年、十年,正是人生最後的花信,務必不能虛擲了!

    皇帝親政之後呢?自己還沒到四十歲,還算“盛年”,又該怎麼辦呢?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先不想那麼長遠了!

    至于“他”那邊,兩個公主,該娶還是叫他娶去,對自己和他的相會,應該沒有什麼妨礙。宮中的宿處,按他們軒軍的話,只是一處“宿舍”。沒听說住“宿舍”,還要帶上老婆的?再說,兩個老婆,帶哪個不帶哪個,都不大好,索性就都不帶了吧!

    這里邊,還夾著一個母後皇太後,怎麼才能說服這個姐姐呢?嗯,其實這還不算難,這個姐姐的腦筋不大好用,只要大伙兒一起哄,她就算心里覺得有什麼不妥,也說不出個子丑寅卯,終究還是得同意的。

    問題是,“他”如果真的搬進來了,這個姐姐在那兒杵著,礙手礙腳礙眼啊。自己和“他”相會,也算是在“她”的眼皮子底下了,這,行得通嗎?

    唉,紫禁城里,如果只有一位太後就好了!

    這個突如其來的念頭,刺激得慈禧打了個激靈︰我想什麼呢?!

    她搖了搖頭,努力把這個可怕的念頭從腦海中驅趕出去。

    可是,這個念頭卻不大肯出去!

    慈禧的心劇烈地跳動起來。

    不不不,我不能再這麼想下去了!

    這些個煩心事,回頭讓“他”想去!要他把辦法拿出來!他是男人,本來就應該想的多些,擔待的多些,不能把啥都放在我一個人肩上啊。

    慈禧再也呆不住了,她直起身來,長長地吐了口氣,然後扶著浴缸邊緣,小心翼翼地站起身來,抬腿跨出了浴缸。

    雖然有暖氣和水汽,瓷磚地面還是涼的,慈禧踮起腳尖,輕盈地走到盥洗台前。

    她拿起一條大毛巾,拭淨了大鏡子上面的水霧。鏡子里,一具欺霜賽雪的酮體,顯露出來。

    剛剛出浴的美好酮體,白里透紅,散發著異樣的魅惑氣息。慈禧看著看著,自己都為之心動了!

    這真是上天鐘靈毓秀之作啊。

    蔥管樣的縴指,輕輕撫過自己的胸脯,扯動著體內最隱秘的神經,**的身軀微微顫抖。

    此時,慈禧的頭腦無比清晰︰這樣的一個身子,我決不能辜負她了!

    *(未完待續。。)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