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亂清 -> 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亂清》已經寫了兩百四十萬字了,獅子總結了一下,讀者對《亂清》和獅子最多的批評,兩點︰一,“水”;二,“滿遺”。

    如鯁在喉,不吐不快,說兩句吧。

    先說“水”。

    關于這個問題,獅子是很惶惑的,因為,凡是被指“水”的章節,恰恰是獅子最花心思、最費精力的章節,事實上,平均算下來,被指“水”的章節,成文所花時間,要兩倍、三倍于其他章節。

    獅子最用力之處,卻最不討好?

    這是怎麼回事呢?

    回過頭來,獅子發現,“水”的指責,始現于關卓凡任江甦巡撫、召集部下幕僚、盤自個兒的“家底”的時候。之後,凡有改革、建設,只要涉及來龍去脈、規劃設計、條分縷析的,就會出現“水”的指責,交代的愈詳細,“水”的指責就愈多。

    大致明白怎麼回事了。

    我理解大多數的書友們,更喜歡看情節、對話、動作,可是,《亂清》不能只顧著權斗、戰爭、男女,還得改革、建設、發展不然,關卓凡穿回去干嘛?

    關卓凡穿回去,不是僅僅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不是僅僅為了自己的大頭快活小頭爽,更不是為了要中國人流更多的血!

    他要做的是“改變”,改變中國變落後為先進,變恥辱為榮耀,變農業國為工業國,變老大帝國為當世強權。

    他希望,在“改變”的過程中,中國能夠付出盡可能小的代價,中國人能夠遭受盡可能少的災難。

    怎麼“改變”呢?通過權斗、男女、戰爭,拿到了權力,就該改革、建設、發展了吧?

    有的讀者會說,改就改吧,可是,那些“來龍去脈、規劃設計、條分縷析”神馬的,你就不能一筆帶過?高明的歷史小說,涉及歷史背景的時候,不是應該“潤物細無聲”嗎?

    問題是,亂清是一本穿越小說,不是傳統的歷史小說,書中的大多數“規劃設計”,不是“歷史背景”,是獅子的腦洞,不存在于真實歷史之中。如果不把“來龍去脈”交代清楚,這些“規劃設計”,就是無本之木;不“條分縷析”,讀者就不知道,這些“規劃設計”,是否建立了可以自洽的內在邏輯?是否真的具有可行性?

    關卓凡不是上帝,他不能夠豎著根金手指,說“俺要光,于是就有了光”你得告訴我,你這“光”咋來的呀!

    至于“滿遺”,獅子只能說,凡是認真看書的書友,絕不會給獅子扣上這樣一頂帽子書中該交代的,都已經交代了,還要怎麼“畫公仔畫出牆”?

    給獅子扣“滿遺”帽子的,要麼沒有仔細看書,要麼根本就沒有看過《亂清》。又或者,出于一些什麼特別的目的吧。

    *(未完待續 。)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