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亂清 -> 第一七九章 非常之世,非常之君

第一七九章 非常之世,非常之君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不,不,恭王暗自叫道,這怎麼可能呢?我不可以這麼想……

    “話音”未落,腦海中響起了一個更高亢的聲音︰怎麼就不能?怎麼就不可以這麼想?這個天下,原本就是你愛新覺羅.奕?的!

    氣血翻涌,腦子中,好像有一甲一乙兩個小人兒,一白一黑,一聖一魔,相互辯駁,天人交戰。

    甲說︰“天命早定,目下經已是第二代了,不可另生妄念……”

    乙打斷甲︰“什麼天命早定?那個奕,文不如你,武不如你,唯一比你強的,就是戲做的比你好!天子系四海之重,怎麼,系來系去,系到了一個戲子身上?這叫天命?這叫天不開眼!氣運流轉,天道好還,如今,老天該睜開眼楮了!”

    甲︰“唉,這都多少年了?回過頭翻舊賬,必致社稷動蕩,祖宗不安……”

    乙再次打斷甲︰“什麼叫翻舊賬?這個舊賬,如果早早的就翻了過來,何至于有辛酉年的大亂?才叫‘社稷動蕩’!何至于有圓明園的大恥?那才叫‘祖宗不安’!”

    甲︰“你!……”

    乙︰“我什麼?這個舊賬,如果早早的就翻了過來,又何至于……大權旁落至婦人和外姓手中?”

    甲︰“唉,什麼婦人?什麼外姓?人家現在掌控機樞,手握重兵,咱們……有什麼?”

    乙︰“咱們有天道,有人心!再者說了,什麼機樞,什麼重兵?比董卓如何?太陽一曬,冰山就倒……哼!”

    甲︰“魔怔了!魔怔了!……”

    文宗之得大位,確實有投機取巧之嫌。

    宣宗暮年,考量立儲的人選,只有兩人︰一個皇四子奕,一個皇六子奕?,奕“長且賢”。奕?才具出眾,余子或者年紀太小,或者德才不符人君之望,皆不足道。

    實話實說。個人感情上,宣宗更喜歡奕?,但奕似乎更符合他自己的“好皇帝”的標準,因此,一直猶豫難定。

    這個情形。為奕的老師杜受田所洞悉,他深知,才具上面,不論是文是武,皇四子都不及皇六子遠甚,奕唯一長于奕?的,除了年紀,就是詩詞曲賦可是,這個玩意兒,在宣宗哪里不但不值錢。還可能減分,提都不能提。

    能下功夫的,只有一個“仁”字,一個“孝”這兩個字,也是最能搔到宣宗癢處的。

    于是,就發生了廣為人知的兩件事情。

    某次校獵南苑,諸皇子皆從,皇六子奕?獲擒最多,皇四子奕卻由始至終,未發一矢。宣宗很奇怪,問之,奕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悅︰“此真帝者之言!”

    一個“仁”字,奕佔得先機,儲位的天平大大的向皇四子傾斜了。

    接下來,就是那個“孝”字了。

    道光之季,宣宗老病侵尋,一日。詔皇四子、皇六子入對。奕、奕?本人,以及他們的師傅,都曉得最關鍵的時刻來到了。

    奕?的師傅卓秉恬,叮囑奕?︰“上如有所垂詢,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杜受田卻謂奕曰︰“阿哥若條陳時政,智識萬不敵六爺。唯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將不久于此位,阿哥惟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誠而已。”

    奕照做,他精擅曲藝的表演才能派上了用場,聲情並茂,效果極佳,宣宗大悅,謂皇四子仁且孝,儲位遂定。

    這就是恭王腦子里的那個“乙”嚷嚷的“戲子”之謂了。

    本來, 踉繚緋黽蹋 輝詮 芯幼。 漵嗟牡艿埽 曇吞 。 舜慫擋淮笊匣埃 ㄓ形淖諍凸 趿礁觶 曇拖噯簦 羈拔 攏 率瞪希 叫值芤踩肥凳僑胊蟯  鱸蟯 校 斡安煥耄 腫闃 榧 疲 墑牽 諢飾幻媲埃 裁炊疾壞貌槐涔耍br />
    如果文宗的皇帝位,來的光明正大,恭王還會服氣些,可是,文宗用的,卻是這種近乎欺騙的手段,恭王就無論如何,不能甘服了!

    我明明是更有資格承繼大位的不,一個“更”字,說的還不夠,我的資格,比他好的不是一丁半點!

    結果

    唉!

    我的不甘,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國家!為了社稷!為了祖宗!如果當初父皇選的是我,真的何至于有辛酉年的大亂?何至于有圓明園的大恥?又何至于有今日大權旁落至婦人和外姓手中的尷尬局面?

    恭王心潮起伏,神色變幻,兩只手,不由自主的捏了起來,微微抖動。

    這副情形,對于極重形象的恭王來說,已經算是“失卻常度”,寶看在眼里,曉得他已經心有所動,心下暗喜,慢吞吞的說道︰“宣宗成皇帝,不及聖祖仁皇帝,遠矣!”

    “……啊?”

    “我說,宣宗成皇帝,不及聖祖仁皇帝,遠矣!”

    恭王回過神來,怔了一怔。

    寶這句話,沒頭沒腦,從何說起?

    宣宗自然不及聖祖,這是不消說的,可是,都是“列祖列宗”,都是“列聖”,直捅捅的,揚一個,抑一個,這,也……不大妥當吧!

    恭王畢竟是一等一的聰明人,一轉念間,已曉得寶其意何指了同他方才所思所想,竟是分外契合!于是不由自主,對這句“不大妥當”的話,竟微微的點了點頭。

    “若易位而處”寶還是慢吞吞的,“我是說,假如聖祖仁皇帝、宣宗成皇帝換個個兒,宣宗成皇帝擇定的儲君,一定是皇八子胤;聖祖仁皇帝擇定的儲君,一定是皇六子六爺你。”

    恭王心頭一震。

    這種“類比”的說法,他是第一次听到,之前,他自己也從來沒有生出過類似的念頭。

    恭王用探詢的目光看著寶,目光,有著他自己意識不到的熱切。

    這份熱切,寶可是看到了。

    有門兒,有門兒!

    “皇八子胤,”寶“格格”一笑,“那可是‘八賢王’,上上下下,哪個不說他的好話?說到一個‘仁’字?哪個比得過他?眾口鑠金,別的不說,單就這一點,宣宗成皇帝大約就不做他想了!”

    頓了頓,“世宗憲皇帝呢,龍潛之時,已是孤岸不群,鐵面無情,已有……鷹視鷲顧之像!朝野內外,除了一個怡賢親王,哪個會喜歡他?哪個不怕他三分?照著宣宗成皇帝的脾性,哪里會將大位托付于他?”

    “可是,”寶繼續說道,“若是大位真的傳給了皇八子胤,以他的‘仁義’、‘賢德’,如何能夠破除情面,矯治康熙之季的弊政?康熙朝的盛世,還能不能夠延續下去?嘿嘿,我看,難說的很了!”

    恭王終于開口了。

    他悠悠的嘆了口氣,說道︰“世宗憲皇帝,實在是一條錚錚鐵漢!非常之世,非常之君!聖祖仁皇帝選他來繼承大位,不但是繼往開來,實在是……扭轉乾坤!”

    寶一拍大腿,說道︰“六爺,你這‘非常之世,非常之君’八個字,說的太好了!如今就是‘非常之世’!道光、咸豐之交,更是‘非常之世’!”

    頓了頓,“真不是我說先帝的小話他的才力,放到太平盛世,也許勉強夠得上一個‘守成之君’,可是,怎麼應付得來‘非常之世’?”

    恭王輕輕的吐出一口氣來。

    “‘非常之世’”寶說道,“宣宗成皇帝還只一味盯著‘仁’、‘孝’,嘿!嗯,自然,‘仁’、‘孝’是沒有錯的,可是,誰在唱戲,誰是正經的‘仁’、‘孝’,都看不出來,這個眼神兒……唉!”

    恭王在心底,也無聲的、長長的嘆息了一聲。

    “聖祖仁皇帝就不同了!”寶說道,“他雖然倦政,可如何矯正時弊,如何扭轉乾坤,如何繼往開來,心里面是‘門兒清’的只是自己既狠不下心、也沒有精神頭兒去做這個事兒了,只好留待後人。”

    頓了頓,“這個‘後人’里邊,到底誰才能夠‘矯正時弊、扭轉乾坤、繼往開來’?其實,聖祖仁皇帝一樣是‘門兒清’的!”

    說到這兒,加重了語氣︰“所以,我斷定,若他和宣宗易位而處,必定會立你為儲!庶幾不負祖宗,不負天下!”

    不負祖宗,不負天下。

    恭王覺得,自己的血,開始滾沸。

    “六爺,”寶緩緩說道,“我再大著膽子,說一句犯忌的話,宣宗成皇帝立皇四子為儲君,其實是……違背祖制的。”

    寶今天晚上說的話,夠得上“犯忌”的,多了去了,不過,“違背祖制”四字,還是叫恭王心頭再次一震。

    但是,恭王沒有任何驚愕和指責的表示,反而問道︰“怎麼說?”

    心里想,你指的是“楊梅”這個事兒嗎?文宗是否罹患“楊梅”,尚在未定之數,即便是真的,宣宗也不可能知道知道了的話,是絕不可能立文宗為儲的。不知者不罪,似乎,不能因此指責宣宗在立儲一事上“違背祖制”吧!

    寶好像知道他在想什麼,自己先微微搖了搖頭,說道︰“我不是指‘楊梅‘這個事兒,宣宗成皇帝,不可能知道‘楊梅’的事兒。”

    那是什麼?

    *(~^~)手機用戶請訪問://m..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