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亂清 -> 第五十七章 形勢比人強

第五十七章 形勢比人強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慈禧渾身一震,倏然睜大了眼楮,臉上露出了難以掩飾的驚愕神情。

    隨即,長長的睫毛垂了下來,蓋住了眸子中劇烈蕩漾的光芒。

    放在膝蓋上的兩只手,卻不由自主的捏在了一起。

    “呃,這個,”慈安說道,“倒不關他的事兒,是我自己個兒的主意”

    不關他的事兒

    “他倒是跟我說了,”慈安繼續說道,“麗妞兒登基之後,不必急著馬上親政,可以……嗯,‘承繼穆宗毅皇帝時代之格局’,請皇太後繼續垂簾听政,這個,‘三宮並尊’,直到……麗妞兒年滿十八歲。”

    慈禧的身子,微微顫了一下,下垂的睫毛,抬了起來,雙瞳剪水,漣漪之下,深不見底。

    “他這麼說,自然是好意”

    頓了一頓,慈安輕輕嘆了口氣,說道︰“可是,有句話說的好人家客氣,咱們不能當做運氣,麗妞兒做了皇帝,咱們繼續垂簾,我覺得……不合適。”

    慈禧還是不說話。

    “你在天津,”慈安說道,“不曉得京里的情形”

    微微一頓,“大伙兒都說,麗妞兒已過……呃,這個‘及笄之年’了,且早已經出了閣,左看右看,都是……呃,已經成年的了,這個,既然已經成年,登基之後,自然就該親政,不然”

    不然什麼?

    慈安嘆了口氣,“不然,大伙兒就該……胡思亂想了。”

    胡思亂想?

    大伙兒?

    “康熙爺大婚之後,”慈禧說話了,聲音很低,“過了兩、三年,才親政的。”

    “是,”慈安說道,“可是,順治爺大婚的當年,就親政了,所以,他們說,康熙朝的情形特出,不足……為後世子孫師法。”

    他們說?

    他們是誰?

    世祖大婚當年親政,聖祖大婚後兩、三年親政,“一比一”嘛;而若說聖德廟謨,足為後世子孫“師法”者,聖祖當然遠邁世祖,那麼,為什麼在何時親政一事上,要“師法”世祖,而不“師法”聖祖?

    哼!

    慈安好像知道慈禧在想些什麼,說道︰“康熙爺大婚的時候,不是那個……鰲拜還在嘛!順治爺呢,大婚當年就親政,那是因為,老睿親王去了,這才能夠……唉,如果麗妞兒登基之後,不馬上親政,他們說,免不了有人就會想,如今朝堂之上,是不是……還有個鰲拜?還有個老睿親王?”

    鰲拜?老睿親王?

    方才你說的什麼“胡思亂想”,就是指的這個了?

    什麼意思?難道……暗指關卓凡是鰲拜?是多爾袞?

    這個口風……好生奇怪啊……

    支持麗妞兒登基之後立即親政的,自然都是和他穿一條褲子的人,怎麼會暗指他是鰲拜、多爾袞呢?

    突然,慈禧反應過來了,這個“鰲拜”、“多爾袞”,根本不是指關卓凡,而是指繼續“垂簾听政”的皇太後!

    雖說“三宮並尊”,可是,大約沒有人會把“東邊兒”和麗貴太妃兩個,同“鰲拜”、“多爾袞”聯系在一起,那麼,所謂“鰲拜”、“多爾袞”,其實就是指自己一個人了!

    慈禧的臉,“刷”一下,漲紅了。

    什麼“大伙兒都說”,什麼“他們說”,這些話,他自然都是曉得的他為什麼一個字兒也沒有跟自己提過?!

    還有,“大伙兒”、“他們”其中,有多少是他自己的人?這些話,又有多少是……他和他的人散播出去的?

    當著我的面兒,說一套;轉過身去,做另一套他到底想干什麼?!

    慈禧細白的牙齒,微微的咬著嘴唇,臉色忽紅忽青。

    “外頭有那麼一種說法,”慈安說道,“如果……麗妞兒登基了,卻不能親政,整個局面,就是一鍋夾生飯了,到時候,這鍋夾生飯,只怕……誰也吃不下去!就算硬著頭皮吃下去,也得鬧肚子!”

    微微一頓,“這個,‘上頭’也得鬧肚子,‘下頭’也得鬧肚子,上上下下,誰也安生不了!”

    說到這兒,嘆了口氣,“我想,這個話,倒是……挺有道理的。”

    夾生飯……

    “還有的話,說的更加直白,”慈安繼續說道,“說是‘如果登了基,卻不能親政,又何苦折騰一大輪,整一個女皇帝出來?隨便從哪兒抱一個小娃子過來,放到寶座上頭,不也是繼續‘垂簾听政’?”

    慈禧的臉色,愈加不好看了。

    “甚至,”慈安說道,“還有這樣子的話頭寧肯‘攝政’,也不‘垂簾’!”

    什麼?攝政?

    攝政自然是他攝政,真這麼搞的話,自己先前提議的那個“攝政王”,就弄假成真,變成現實了!

    方才還拿鰲拜、多爾袞說事兒,真要“攝政”了,那他不就真成了……多爾袞了嗎?

    一張嘴,兩張皮,怎麼說,都是他們的話!

    “有些事兒,”慈安緩緩說道,“你在天津,不大清楚……”

    這個話,您方才不是說過了嗎?

    “呃,我說的,是他遇刺那天的事兒……”

    遇刺那天?

    “事兒是在內閣公署前出的,”慈安緩緩說道,“他挨了一刀,掙脫了刺客,在前頭跑,刺客在後頭追,刺客後頭,又跟了一大班的大臣、侍衛……”

    這是慈禧第一次听人說起關卓凡遇刺的詳情,立即豎起了耳朵。

    “出了協和門,刺客追上了他,兩個人在地上扭在了一起……”

    慈禧莫名的打了個寒顫。

    “千鈞一發之際,後邊兒的人趕到了,摁住了刺客。他爬起來,繼續跑,不論文祥他們怎麼喊,他都好像沒听見,就這麼一直跑出了東華門……”

    慈禧身上的寒栗起來了。

    “他回來的時候,帶了一大群的衛兵……啊,不對,是軒軍先進了城、進了宮,什麼都布置好了,他才回來的……”

    “就是說”慈禧的聲音,微微的顫抖著,“軒軍進城、進宮……之前,並沒有……奉旨?”

    “不錯。”

    慈安的聲音,頗為苦澀,“我給了文祥、曹毓瑛他們口諭,可是,那個時候,軒軍其實已經進了東華門,城,更加是一早就進來了……”

    就是說,這是……不折不扣的兵變。

    慈禧覺得,自己的血液,慢慢兒的凝結起來了。

    她的聲音,依然在微微顫抖,“就是說,我看到的諭旨,都是……後來補的……”

    “不錯。”

    寢臥之內,一片靜默。

    過了一會兒,慈安說道,“他帶了衛兵,到了鐘粹宮……”

    什麼?!

    “什麼?!”慈禧失聲驚呼,“他……帶兵進了後宮?!”

    “是。”

    慈禧真正震撼到了!

    我……我還說他不是董卓!

    “當時的情形,”慈安微微苦笑,“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刺客是大內的侍衛,誰都不曉得,宮里邊兒,還有沒有刺客的同黨?會不會……”

    頓了頓,“唉,其實,也……怪不得他。”

    怪不得他……

    “可是,從內右門,到鐘粹門,都是他的兵,”慈安微微的搖了搖頭,“也是……唉,夠瞧的了……”

    東一長街上,刺刀閃著寒光……

    慈禧的心,不自禁的縮了起來。

    “這些兵,”慈安說道,“好歹沒進鐘粹門,我是沒有親眼看見。”

    頓了頓,“後來,喜兒和孟敬忠兩個,悄悄的跟我說,那些個兵,臉色都難看得很,一個一個……怎麼說呢?沒有一個人說話,可是,個個都好像吃了槍藥似的,似乎,扔一個火星過去,整個人,就會炸了開來……”

    慈禧緊縮的心,先顫了一顫,再沉了一沉。

    “現在,這些兵,可都還在宮里,也不曉得,什麼時候才會搬出去?或許……再也不會搬出去了?”

    西一長街上,也有刺刀閃著寒光……

    “這種情形下……唉,麗妞兒也大了,也出了閣,你說,咱們繼續‘垂簾听政’……合適嗎?”

    慈安未盡之言,慈禧已是全然明了,她的心境,沉重而茫然,可是,決不能甘心!

    不過兩刻鐘之前,我還以為……大事定矣!

    轉瞬之間,便自雲端跌入泥涂,這……這……這叫人如何接受得了啊!

    *(未完待續。)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