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亂清 -> 第一二一章 大海戰之十一︰好大一個坑!

第一二一章 大海戰之十一︰好大一個坑!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計劃是這樣子的︰

    我艦隊抵達甦竇山海域後,在島嶼西側即橫“t”頭上的那一劃附近下錨;“北京—東京”艦隊進入“黃李水道”後,我艦隊即起錨,繞過甦竇山西南端的馬跡山,左折而東,駛過甦竇山南側海域,進入“甦黃水道”。

    根據情報,“北京—東京”艦隊分為第一、第二兩個分艦隊,另外,還有兩只軍艦負責後衛主要的責任,是為位于隊列最後的運煤船等後勤輜重船只提供保護,整支“北京—東京”艦隊,可以分成第一分艦隊、第二分艦隊以及後衛或後勤分艦隊三個部分。

    一路上,由始至終,“北京—東京”艦隊都維持著一個單縱隊的隊形,從馬祖出發的時候,這個隊形,還是比較緊湊的,不過,愈往後,隊形愈是松散,尤其是三個分艦隊之間的距離,愈拉愈開,進入台州府海域的時候,三個分艦隊之間,已經露出了明顯的空檔了。

    照理說,以世界第二海軍的素質,不致如此,可是,事實既擺在那里,也只好說,法國人驕狂囂張,視中國東南海防如無物,以為這一路的航程,說到底,不過一次大型武裝巡游,並不需要出之以最高戰備狀態,這個弦兒,並不需要繃的那麼緊……

    不過,你們愈張狂,愈為我們所樂見。

    事實上,這一路,“北京—東京”艦隊也確實沒有遭受到任何的挑戰,于是,愈往後,這個弦兒,就愈松。

    “黃李水道”和“甦黃水道”之間,只隔一個黃龍山,當“北京—東京”艦隊的第一分艦隊駛出“黃李水道”,盡數進入甦竇山東側海域時,第二分艦隊的旗艦,應該剛剛從“黃李水道”冒出頭兒來,彼時,我艦隊即出“甦黃水道”,予其攔腰一擊,將整支“北京—東京”艦隊,斷為首尾不能相顧的兩節。

    這個計劃是否能夠成功實施,關鍵在于兩點︰

    第一,必須準確掌握敵蹤。

    對于“北京—東京”艦隊的航跡,已經做了足夠多的跟蹤、監視和預判的工夫;四只“福星級”炮艦統統撒了出去,也是為了這個“敵蹤”。

    不過,當“北京—東京”艦隊進入群島北部海域之後,單靠四只“福星級”炮艦傳遞消息,就不夠及時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節點,就是“北京—東京”艦隊進入“黃李水道”之時,泊在甦竇山西側海面上的我主力艦隊,必須第一時間收到相關消息。

    偵知“北京—東京”艦隊何時進入“黃李水道”並不困難派幾個偵查兵到黃龍山上盯著就好了;可是,黃龍山距甦竇山西側,還有相當的距離,如何能夠“第一時間”將相關消息傳給主力艦隊呢?

    這個時代,沒有電話,無線電報也還沒有發明出來啊。

    當然,有線電報是有滴。

    那麼,臨時架設一條“軍線”?

    趕不及啦。

    昨天下午五點半,作戰會議方才結束,而甦竇山遠在八個小時海程之外,島嶼作業,又不比陸地,一半的作業時間,還是黑燈瞎火的,要求“軍線”于今天上午十點鐘之前投入使用,明顯是不現實的。

    咋辦涅?

    沒關系,俺們還有一種雖然頂頂原始、卻是頂頂有效的手段狼煙。

    狼……煙?

    是滴。

    今天凌晨四點半前後,主力艦隊的士兵們剛剛起床,搭乘“揚武號”、“振威號”的偵察兵,就登上了黃龍山和甦竇山。

    接下來,一俟“北京—東京”艦隊進入預定位置,黃龍山最高點的大嶴崗上的偵察兵,即點火為號。

    “甦黃水道”不算多麼寬闊,黃龍山頂的大動靜,甦竇山頂是看得清清楚楚的甦竇山的最高點、西南端的插旗崗上的偵察兵,一看見黃龍山的煙火,也即點火為號。

    西側海面上的主力艦隊看見了,就曉得,“北京—東京”艦隊即將進入“黃李水道”了。

    當然了,“狼煙”特別是黃龍山頂的“狼煙”,“北京—東京”艦隊也會看得見,但是,法國人一定不會將之當回事兒,或者以為那是“炊煙”,或者以為不過是島上漁民自相告警罷了。

    閩浙沿海一路耀武揚威的駛過來,這種告警的“狼煙”,法國人已經見的多了,上上下下,都是當做飯後笑談的,他們絕對想不到,這一次的“狼煙”,告警的對象,竟是蟄伏在不遠處的中國海軍主力艦隊。

    第二,我艦隊必須真正做到“蟄伏”,在出“甦黃水道”之前,都不能被法國人發現行蹤。

    做得到嗎?

    海面遼闊,蒸汽艦船航行之時,濃煙滾滾,十數海里外即可見啊。

    做得到的。

    首先,我艦隊泊在甦竇山西側海面的時候,發動機並不轉動,煙囪里冒出來的,是灰白色的淡煙同今天的天色,幾乎是一個顏色,加上甦竇山的遮掩,法國人絕不可能發現,島嶼的另一側,竟停泊著一支龐大的艦隊。

    一俟“北京—東京”艦隊進入“黃李水道”,我艦隊即起錨,繞過甦竇山西南端,左折而東,沿甦竇山南側前行,這個時候,白煙變成黑煙,曝露的可能性大增,但是,“北京—東京”艦隊依舊很難發現我艦隊的行蹤,因為,甦竇山、黃龍山,同時為我艦隊提供了絕佳的遮掩。

    因為甦竇山西寬東窄的特殊地形,位處甦竇山東南的黃龍山,同甦竇山的西南端,幾乎在同一條緯線上,“北京—東京”艦隊進入“黃李水道”後,黃龍山便隔在我艦隊和“北京—東京”艦隊之間,擋住了“北京—東京”艦隊西望的視線。

    因此,航行在“黃李水道”中的“北京—東京”艦隊,很難發現,有一支龐大的艦隊,正沿甦竇山南側海域和“甦黃水道”,奔襲而來。

    駛出“黃李水道”的法**艦,能夠發現西方海面的異樣了,可是,因為黃龍山距甦竇山不遠,“甦黃水道”不寬,因此,這個“發現窗口”其實窄的很,一駛過這個“窗口”,就進入了甦竇山東側海域,彼時,法國人西望的視線,又被甦竇山擋住了。

    就看彼時法**艦桅盤內的望手,是否會對西方這個窄窄的“窗口”,保持足夠的警醒了。

    就算有法艦發現了我軍的蹤跡,也很難第一時間判斷出這是一支龐大的艦隊我艦隊以單縱隊由西而東行駛,法艦隊以單縱隊由南而北行駛,雙方的航線,幾乎是一個直角,我艦隊的前艦擋住了後艦,對于我艦隊艦只數量,法艦不易做出準確的判斷。

    反正,不管法艦能否準確判斷,當他們發現我艦隊的時候,留給他們的反應的時間,已經很有限了。

    具體如何“攔腰一擊”,將法艦隊截成兩斷之後,接下來又怎麼打,暫且按下不表。

    這,就是整個作戰計劃啦。

    *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