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亂清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海戰之三十二︰狂暴加特林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海戰之三十二︰狂暴加特林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巴斯瓦爾號”無遮無蔽的一百六十毫米艦艏炮炮位上,頓時血肉橫飛;擊中鋼鐵炮身的大口徑子彈,則成為可怕的跳彈,隨機在甲板上尋找二次殺傷目標。

    “陸軍版”加特林機關槍每分鐘射速超過四百發,“海軍版”的,口徑較大而射速略慢,不過,也達到了一分鐘三百發,即一秒鐘五發;“陸軍版”加特林機關槍有三種型號,“海軍版”的只有一種五管的型號,即是說,一秒鐘之內,“海軍版”加特林機關槍的身管即完成一次旋轉,將膛內的五枚大口徑子彈全部發射出去。

    目下,“射聲號”和“巴斯瓦爾號”的距離之近,簡直可以進行接舷戰了,在如此近的距離上,短短十幾秒種之內,便有近一百發的大口徑子彈,傾瀉到不過幾個平方米的“巴斯瓦爾號”艦艏炮炮位上,炮長、炮手,非但無一幸免,且景象之慘,已不能用“血肉橫飛”來形容了已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尸體了。

    完成了對“巴斯瓦爾號”艦艏炮炮位的屠戮之後,“射聲號”前桅桅盤上,兩個加特林機關槍的射手微透一口氣,接著,略略抬高還在冒著白煙的槍口,對準了“巴斯瓦爾號”的位處前桅和煙囪之間的艦橋。

    除了大副,“巴斯瓦爾號”的艦長、航海長、炮術長等高級軍軍官皆在彼處。

    十幾秒鐘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被加特林機關槍瞄準的時候,“巴斯瓦爾號”的艦橋上,艦長以下,人人卻都還是一個瞠目結舌的狀態還沒有一個人真正反應過來,艦艏炮炮位那兒,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人甚至冒出了這樣一個念頭︰炮手操作不當,引燃藥包,發生了……殉爆?

    沒有一個人想到趕、緊、躲、避!

    一個射手壓下擊發桿,另一個射手搖動手柄,加特林機關槍再次怒吼起來。

    大口徑子彈削斷了一端系在前桅上、另一端系在右舷牆上的繩梯後,暴風驟雨般的撲上了“巴斯瓦爾號”的艦橋。

    木制的艦橋,頓時四分五裂,碎屑飛迸。

    銅、鉛的暴風雨中,同時分裂開來的,還有人的身軀艦橋上血霧彌漫,“巴斯瓦爾號”的艦長、航海長、炮術長,皆歿于是輪掃射;其余官兵,十亡**,就一時不死,也是開膛破腹,斷手斷腳。

    唯有一個站在艦橋左端的信號官,因為加特林機關槍的彈雨由右而左橫掃,而艦橋的長度,遠超艦艏炮炮位,給了他反應的時間,加上其身手也甚敏捷,一躍翻過欄桿,跳到甲板之上,逃過一劫,只扭傷了腳踝。

    驟被暴擊,“巴斯瓦爾號”固然昏天黑地,“射聲號”上,也是一片驚喜交加,因為,戰前並未想到,“海軍版”加特林機關槍,居然介麼好用啊!

    “海軍版”加特林機關槍設計之最初衷,並不為艦隊決戰,而只是為了給“海晏”、“河清”等“全甲炮艇”抵御“火攻船”使用。

    蒸汽艦船對付傳統的“火攻船”,主要並不依靠火炮大炮打蚊子,效費比太低了;除了依靠自身的機動性躲避之外,一般的做法,是派出蒸汽小艇,以長桿將“火攻船”一一推開。

    “全甲炮艇”主要在內河和海口活動,受到“火攻船”攻擊的概率是比較高的;可是,“全甲炮艇”機動性既差,加上本身就是“艇”,限于體量,也不可能再另攜小艇,因此,抵御“火攻船”,必須另闢蹊徑。

    最好有一種武器,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便能夠對“火攻船”船體造成根本性的破壞迅速破損,入水沉沒;或者,沉沒之前,便已四分五裂。

    于是,理所當然的就想到了加特林機關槍。

    因為對付的是單一目標小型木制船只,“海軍版”加特林機關槍的射速,可以適當降低;與此同時,口徑必須增大目標不是人體,而是船只,必須增加子彈對目標的破壞力和停阻力。

    就這樣,口徑更大、射速每分鐘三百發的“海軍版”加特林機關槍誕生了。

    後來,“海軍版”加特林機關槍搬上了大艦這倒是為了艦隊決戰了,不過,應對的潛在目標,不是大型艦只,而是法國人的一種神秘武器“桿雷艇”。

    究其竟,還是和抵御“火攻船”同一個思路。

    沒想到,“海軍版”加特林機關槍之首戰,既不是抵御“火攻船”,也不是打擊“桿雷艇”而是打擊大型艦只!

    更加沒有想到的是,效果竟如此之好!如此之……爽利!

    “清掃”了艦橋之後,加特林機關槍並未停止咆哮,彈雨一直左延,直至艦橋最左端的舵房“巴斯瓦爾號”的神經中樞。

    這個時代的軍艦,還沒有後世“裝甲司令塔”之類的設置,舵房只是以橡木構建,而“海軍版”加特林的大口徑子彈,不但可以輕松將小型木船撕成碎片,更可以擊穿“桿雷艇”的薄裝甲,“巴斯瓦爾號”的舵房壁雖厚,卻又如何抵擋的住?

    “射聲號”的前桅桅盤上,黃澄澄的彈殼,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爭先恐後的跳出槍膛,跳進槍身左側一個專門用來收集彈殼的布囊,發出了密集的、叮叮當當的撞擊聲。

    在這種清脆的撞擊聲中,不過小半盞茶的光景,“巴斯瓦爾號”的舵房便被打成了蜂巢,里頭的人、物掌舵兵、八柄水壓舵、車鐘、磁羅經、傳話筒等等,皆一團稀爛。

    一時之間,“巴斯瓦爾號”就像一個既瞎且聾的呆子,手腳雖還在,卻已茫然不知所向了。

    在這種情形下,“巴斯瓦爾號”若要繼續航行,就得啟用備用的人力舵了。

    問題是,“巴斯瓦爾號”有這個機會嗎?

    確定“巴斯瓦爾號”的舵房經已徹底報銷之後,“射聲號”前桅桅盤上,加特林機關槍的射手開始將槍口轉向下一個目標“巴斯瓦爾號”前右舷炮炮位。

    壓下擊發桿,搖動手柄

    他娘的!搖不動!

    卡住了!

    *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