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都市言情 -> 重生九二之商業大亨 -> 第六百九十九章 考校

第六百九十九章 考校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

    韓國這邊,三星的一幫人在為難,而爾必達、美光,以及包括海峽對面的那一幫廠家,因為並沒有三星那麼強力的情報收集體系,此時還不知道,自己的美夢,即將破碎。

    而就是連三星的那幫人此時也不知道,那個本該掛掉,但暫時還沒有掛掉的奇夢達的ceo,此時和他們一樣的為難。

    這大概就像一首老歌里唱的那樣,站在天平的兩端,一樣的為難。

    對此時的羅總而言,他最希望的,還真是曾經說過的話煙消雲散。

    如果一開始,態度就積極而又誠懇,不像是他剛剛表現得這樣,明明已經無路可走,連賣身都沒多大希望,卻還要擺出待價而沽的範兒,或許,馮一平他們就不會是現在這樣的態度。

    奇夢達,確實已經在生產中導入了疊加式技術,而且在去年9月就已經利用疊加式技術實現了量產,還保持了非常高的成品率。

    從根本上來說,內存就是通用產品,內存廠家的成敗,最主要的就在于成本的控制,疊加式這樣目前更主流的技術,顯然更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

    失誤,失誤,自己不應該一開始就試圖拿這一點來抬高自己的身價,這反而激起了他們的逆反心理。

    應該等到真正開始談價時在平和的指出這一點。

    羅總相信,馮一平他們對溝槽式的優勢,應該還是會比較看重,他也看了出來,馮一平應該是想圍繞著智能手機,打造一個關鍵部件的產品鏈。

    而以馮一平一貫的風格,他對未來的安排,一定是無論前道後道工序,一定都會放在中國大陸,那人工,以及用地方面的成本,抵消三星等因為通用工藝而帶來的規模成本,那是綽綽有余。

    羅總此時對自己的策略,相當自責。

    看著臉色有些不太好的羅總,馮一平和康明斯之前還覺得有些困惑的事,現在也都清楚起來。

    彼得鮑爾和羅總的拜訪,那都是設計好的。

    彼得鮑爾拜會的重點,應該是“奇夢達一定是你們最好的選擇,”

    其它的那些,不過是他忍不住夾帶的私貨。

    一個受奇夢達拖累已久的人,在見到可能的接盤俠之後,說幾句心里話,那也完全能夠理解。

    而羅總來拜訪的重點,就在于“為什麼說奇夢達是你們最好的選擇,”

    所以,他們倆的拜訪,可以說是前後呼應,渾然一體,計劃得很不錯。

    只不過,羅總沒有控制好,架子一時擺得有點過。

    說起來,這也並不讓人意外,這位形象很好的羅總,雖然說話不急不躁很溫和,但實際上,他屬于那種客氣點說,叫做喜歡大鳴大放,成就夸大最大,過失說成最小,或者干脆和自己無關的人。

    科恩向馮一平補充的那一點,就是在向德國和葡萄牙政府要求3億多歐元的貸款以外,還額外要求3億歐元的運營資金,就是一個非常具體的例子。

    馮一平之所以對他有這樣的印象,還來自于他的很多其它的言論,比如,在當初ipo的結果不如預期的時候,他表示奇夢達其實很受投資人的歡迎,只是遭受到了全球股市大環境不佳的挑戰而已。

    在07年,不過是按原計劃向中國工廠增資,他卻對媒體說,那是奇夢達在逆市投資,而那次增資,不過區區2000萬美元,對半導體公司來說,那麼點投資,還真有些不好意思拿到台面上來說。

    就說一台光刻機吧,也要1億美元呢。

    去年中,奇夢達中國的工廠,明明已經減產一半,他對外界說,“不,我們好著呢!”

    而在去年第三季的財報公布,三季一共虧損近15億歐元以後,他再三表示,公司將從淘汰生產力較差的代工產能、提高生產工藝、精簡人力資源等方面著手進行調整,隨後,從第四季度開始,公司將以每季度4500萬歐元的速度降低收支平衡點……然後,第四季度虧了近5億歐元。

    前幾天,在康明斯他們沒有介入,奇夢達就要宣布破產的時候,面對記者的采訪,他都不提破產那個詞,他說的是,“我們將讓公司回歸扎實的基礎,”——你看看,多厲害!

    要知道,去年一年,奇夢達的股價,就已經跌掉了超過百分之九十,到現在,更是已經跌掉了97%,哪還有個什麼扎實的基礎。

    老實說,這位“說話”的水平,真和當年伊拉克戰爭時,薩達姆的那位外長薩哈夫有得一比。

    尤其是和之前來過的不會文過飾非的彼得鮑爾一比,他這風格,就真不太受馮一平的喜歡。

    對一個企業負責人,大嘴巴吧,說沒問題,也沒問題,比如老馬就出了名的大嘴巴。

    問題的關鍵在于,你吹過的那些牛,多少總要有一些最後能夠實現。

    如果你說過的話,最後沒有一次能踐諾的,那這自然會影響你個人和公司的形象。

    但考慮到今後的一些安排,馮一平覺得,還是應該給他一個新的機會,“羅總,坦白說,我們都明白,奇夢達之所以走到今天,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為市場的緣故,”

    “內存行業的規則,就是投資,產能過剩,供過于求,廠家退出,供不應求,然後又投資這樣的循環游戲,在當前的局勢下,一定會有一家會推出,之所以是奇夢達,主要是因為奇夢達在關鍵時刻,沒有得到政府的支持而已,”

    羅總馬上像剛才的彼得鮑爾一樣,見說了這樣的話的馮一平,也像是見到了親人,見到了知己一樣,“是的馮總,你說得太對了,其它內存廠家,之所以現在還能支撐,就是因為他們從各自身後的政府得到了支持,”

    馮一平看向旁邊笑了笑,果然是這樣。

    這當然不是他期待的答案。

    如果羅總此時能哪怕是客套的順便說一句,這樣的結果也有自己的原因,那他也會對他的印象有所改觀。

    據他所知,在去年6月底的時候,奇夢達因為手里依然持有6億3000萬歐元的現金,而在這場燒錢大賽中,比海力士和爾必達都還要底氣。

    但他們沒有節制,導致現在反而要死在那兩家前面。

    在行業已經進入比賽燒錢的第三個年頭,恰恰又遭遇了金融危機的情況下,企業負責人還不著緊手里的現金,這樣的企業不死,也真是沒有天理。

    羅總敏銳的察覺,自己好像是又說錯話了,但我沒說錯啊,況且,我不過只是附和你的觀點而已。

    馮一平收拾了一下心情,決定問他另一方面的問題,“羅總,對外界來說,內存行業的成敗,在于比拼膽力和財力,”

    羅總听到這里,輕輕點頭,顯然深以為然,好在他沒有急著插嘴。

    “那麼,從業內人的角度,你覺得在這背後,還有沒有什麼其它的原因?”

    “日本廠商的衰落,和韓國廠商的崛起,以及奇夢達陷入如今處境的背後,有哪些關鍵因素應該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

    羅總也微微思考了一下,“成本的控制,是內存行業的第一要務,內存公司的優勢,從美國轉移到日本,從日本轉移到韓國的背後,成本因素,是決定性的因素,”

    說的是,不過這同樣是外界都知道的原因,不出奇,也不是馮一平期待的那個方面。

    見馮一平依然看著他,羅總又補充了一句,“這同樣也預兆了大陸,未來必定是內存市場最終的贏家……”

    “謝謝你,”馮一平站了起來,“接下來的工作,還得麻煩你,”

    羅總見狀也說道,“我就不打擾了,你好好休息,我們晚上見,”

    馮一平笑笑,不管這位羅總自己有沒有放棄自己,他都覺得,這位羅總已經沒有挽救的必要。

    現在就應該為並購之後的奇夢達尋找新的負責人。請大家關注威信“小 說 全 搜”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