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玄幻魔法 -> 人皇紀 -> 第九十九章 節度使事件!

第九十九章 節度使事件!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什麼東西都是要是要適可而止的,王沖敢肯定,就憑自己剛剛的表現,接下來就算自己什麼都不做,爺爺也一定會重視、栽培自己的,就像大哥、二哥他們那樣。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發展卻超出了王沖的預期。

    “亙兒,現在朝廷里面都在商議些什麼事情?”

    老爺子和一班老部下聊著聊著,突然問起了大伯王亙。“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一班老部下雖然已經卸下了權利,但朝廷里的事情也一直是他們關心的對象。

    王亙的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麼,但猶豫了一下,又改變了注意。

    “最近倒也沒有什麼事情,只是朝廷里面正在商議,要改都護為節度,設立十大節度使的事情!”

    “嗡!”

    听到節度使三個字,王沖渾身一震,猛的抬起頭來,心中仿佛颶風過境一般,掀起一陣驚濤駭浪。

    “節度使”!

    王沖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會在這里听到這三個字。這是帝國的“禍亂之源”。王沖一直都知道這件事情,但從來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發源的。

    因為等到王沖意識到這件事情的時候,木已成舟,大禍已成了。王沖就像其他人一樣,只知道結果,卻並不知道他的來龍去脈。

    然而王沖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會在這種斗室之中,听到“節度使”這三個字,而且從大伯王亙的說話來看,這件事情已經開始萌發了。

    “節度使,節度使,居然是節度使……”

    王沖心中喃喃自語,一片狂風暴雨。“太真妃”的事情吸引了滿朝的注意,王沖敢肯定,大伯剛剛欲言又止的,必定就是太真妃事件。

    然而表面的喧嘩掩蓋了真正的危機,當所有人注意力被吸到“太真妃”這件事情上的時候,沒有人注意到帝國的禍端已經萌發。

    就像王沖,如果不是大伯提起,也根本沒有注意到一件足以未來崩毀帝國的大事。

    王沖心知肚明,“太真妃”的事大,然而和“節度使”的事情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不可能道理計量。

    太真妃事件影響的還只是齊王和王家的命運,但是“節度使事件”影響的卻是整個中土神洲的國祚氣運!

    然而王沖的目光掃了一圈,大伯父,爺爺,葉老,胡公,馬老……,一群人顯然還沒有意料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就算是自己的大伯王亙,他是朝廷上的重臣,這件事情他是了解的最深,也是最透徹的了。然而就算是他,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也僅僅只是有所觸動,而沒有真正認識到這件事情的嚴肅性和危險!

    “大公子,節度使是怎麼回事?”

    議事廳里,葉老問道,微微皺了一下眉頭。

    “這是朝廷上的最新動議,東北的奚、契丹,高句麗,北部的東、西突厥汗國,西部的烏斯藏,南部的洱海六詔,碎葉城、疏勒城以西的大食、條支,這幾年正在迅速崛起,一個個越來越強盛,越來越不安份,也越來越具有攻擊。”

    听到葉老,王亙也不隱秘,便把節度使的事情一一說了出來︰

    “帝國八面臨敵,現在面臨的壓力是越來越大。因此考慮撤大都護,設立節度使,除了兼任原來的都護職責,另外還各自統領額外兩洲,一切便宜行事,以抵御外敵為主!”

    “現在,宰相大人正在極力促成此事。另外,宰相大人正在提議,打破以往慣例,唯才是舉,重用胡人,以抵御邊寇!”

    轟!

    听到最後一句,王沖心中仿如掀起十二級地震,一片驚濤駭浪。真正的危險永遠潛伏在平靜的表現之下。

    大伯父在政治上極度敏感的,但恐怕就連他也沒有察覺到那位宰相大人背後提議的真正目的。

    “打破以往慣例,唯才是舉,重用胡人,以抵御邊冠”,在這十九字背後,歷史上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叫做“杜絕邊將入相之策”!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節度使政策”加上重用胡人,“杜絕邊將入相之策”,成為了捅進帝國心髒的兩大尖刀。

    也成為了使得這個帝國迅速崩潰的兩大誘因!

    “這條計策恐怕有些不妥吧,帝國還從來沒有重用胡人邊將的先例。而且,邊將統管行政,這在前朝也沒有先例。”

    一旁的趙老道,他以前是統領後勤、軍務的,本能的覺得這里有點問題。不過也僅僅是覺得胡人擁有地方行政權有點不太妥當,其他倒也沒多想。

    “這也是聖皇的意思。”

    大伯王亙有些無奈道︰

    “私底下听說宰相向陛下建言說,文臣為帥,太過怯懦,而沒有戰將的勇猛。不如任用那些寒苦的胡人,胡人天性勇猛,習慣拼殺,而出身寒苦,就不會結黨。只要陛下加以恩典,這些人必定會以死效之。陛下听說後,覺得很有道理,所以已經在認真考慮了。”

    眾人聞言面面相覷,如果真是這樣,涉及到陛下,那這件事情就不好說了。因為反對的人,就等于是在反對聖皇陛下。

    而且,這條策略就並不見得就錯了。

    “改都護為節度使,以夷制夷,這件事情倒也不是不可以。而且,胡人勇猛好斗,大唐這麼多年,這些內附的胡人早已融入中土。前有太宗皇帝時期的契必何力,阿史那?社爾,後有本朝的執失思力,夫蒙靈察,這些都是朝廷的忠臣。如果用的好,就像宰相說的,那些胡人將領必定會以死效之。”

    胡公點頭道。

    做為老臣,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上,要學會不要抵觸天子,這是為臣之道,也官場之道。

    重用胡人雖然有些問題,但胡公也並不認為這是件太大的問題。

    “嗯,這條計策只要執行得宜,其實也可以。”

    “嗯,六大都護府的事實行也有近百年了。也是該改革一下了!”

    “設立節度使,便宜行事,以切抵御外敵為先。這樣也可以免去了公文來回,時機上的耽閣。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優點。”

    ……

    其他諸老也紛紛點頭。

    大唐立國這麼多年,內附的胡人越來越多。像太宗時期的契必何力,領軍作戰,殺過的胡人恐怕比他的族人還多。

    而且,受中土文化燻陶,很多胡人越來越受漢人的影響,甚至名字都取了漢人的名字,像白孝德,如果不明說,誰會知道他是龜茲的太子,經常受陛下召見,到宮內拜見。

    和他們原來的族群相比,這些內附的胡人已經有很大的改變了。

    甚至邊陲的軍伍之中,就有不少參軍的胡人,他們和東、西突厥汗國打起仗來,一點都不手軟。

    所以這一點,諸老絕不會有太多的成見。

    而且,黨爭歷朝歷代都是大忌,前朝周暢舊事,就是因為結黨,甚至不連累老宋王在獄中蹲了三個月,受盡了皮肉之苦。

    這些大家都是知道的。

    陛下想要杜絕結黨營私,重用胡人,也並不是不可以接受。

    王沖越听臉色越難看,到了最後臉色都變了。

    外面那些人也就罷了,這間議事廳里的人,無一不是朝廷的老臣,在軍國大事上極有先見。

    他們能夠察覺到北邊東、西突厥汗國的威脅,但卻沒有人意識到“節度使”政策和“重用胡人”政策的危害。

    連爺爺的這些老部下都如何,更別說是朝堂上的人了。

    王沖終于知道,當年朝堂上的那條政策是如何出台的了。

    “不可以!這件事情絕對不可能!——”

    王沖再也忍不住了。如果今天這間議事廳里都沒有人能夠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危害,那整個朝廷,整個天下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意識到了。

    等到木已成舟,大局已定。那個時候說什麼都晚了!

    “言多必失”,王沖本來已經打定主意,不再多說了。但是如果這種事情都不說,那麼王沖以後都無法原諒自己。

    “嗡!”

    被王沖一插嘴,整個議事廳驟然一靜,所有的目光都望向了葉老身邊靜坐的王沖。

    “沖少爺?!”

    房間里眾老一臉的訝異。

    王沖這翻爆發突如其來,把房間里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就連近在咫尺的“葉老”也是扭過頭來,驚訝的看著王沖。

    王沖之前給他的印象非常不錯,即有禮貌,也有見地,對諸老也非常尊重。但他這個時候的表現完全出乎他的預料。

    在諸老聊天,沒有詢問他,而且在節度使的事情上已經達成一致的情況下,王沖突然跳了出來,可以說是極為冒失,而且極為不禮貌的。

    “王沖,你這是做什麼?眾老面前,有你說話的份嗎?還不快給我坐下!”

    王亙也突然變了臉色,整個人臉都黑了。

    好不容易給諸老留下好印象,王沖這不是自毀前程嗎?

    大堂上方,老爺子沒有說話,但是一雙濃密的白眉也不禁皺了起來。三子王嚴的這個孩子給他的印象非常不錯。

    但是就算是再不錯,在這種場合沖撞長輩,也最好有個很好的理由!

    “哈哈哈,搞得這麼嚴肅做什麼,沖少爺,你有什麼想說的就說吧!”

    最後,還是一身殺伐氣息,出身軍伍的葉老開口道,哈哈笑著,緩和氣氛。對于王沖,他還是很有好感的。

    雖然驚訝于王沖的唐突,但是葉侗還是深深相信,這孩子必然是有什麼原因才這麼做的。

    九公家的孩子並不像是那種冒失,沒有禮貌的人!

    【汗,這章有點難寫,但是不能不寫,因為關系到後面的劇情!延遲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涼解,報歉了。】

    【PS,謝謝大家的熱情。微信公眾號上的消息,我可是都回了啊!^-^】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