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純陽 ->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顆明珠放異彩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顆明珠放異彩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當然不是,他犯了過錯,可依律懲戒之,只是現在我們卻說不出理由來。”

    “怎麼沒有理由?他不經過道門允許就在天子面前論道,還接受天帝的天恩!”玄靜道人憤憤的說著。

    這時連虛雲真人都是啞然一笑。

    道門不可能有著明文規定,規定道人必須無條件把研究的道法交給道門,更不能明目張膽規定道人不能接受天帝恩典。

    因為連道君都是天帝之臣,這理由就算是潛規則,卻說不出口。

    要是普通道人也就罷了,打殺就打殺了,可是如果是所猜想的應運的那一位,又有著道論,這樣打殺了,必惡了天意。

    “……道門基業來之不易,不能不謹慎,唉,天意……天意真難知啊!”上顏子嘆息著,下了結論︰“待得這玄尚回來,就立刻用天舟回去,不要露出形跡,怎麼樣處置,還要道君和連雲道道主裁決,你我听命就是。”

    這結論一出,無論是心里暗喜,還是心里不爽,都只得稽首,應著︰“是!”

    濃雲y n沉沉壓在皇城上,天子信步走著,听著道宗正匯報,王存業的消息,卻是傳了過來。

    “是蒙了天眷?”天子的臉s 有些y n沉,半晌才問著。

    “是,皇上!”道宗正回答。

    天子沒有說話,轉身就走,臉s 越發y n沉,道宗正只是遙遙隨著,沒有說話,心里卻是明白。

    天帝實際上不面對臣民,只面對天子,祭天之權,一向在天子手中,別說臣民,就是太子私下祭天,就是謀反!

    現在這道人卻受了天眷。這使天子心里極是不快,不過瞥了道宗正一眼,氣s 又變得平和,說著︰“召見王存業吧。朕再會會這個真人!”

    “皇上,這時天晚了,快下錢糧了。”

    下錢糧意思就是“下鎖”,宮中忌諱“鎖”字,故以代替,一旦封閉宮門,就算是皇帝想出去。也要花費一些手續。

    “不是還沒有下錢糧嘛,召見罷,今夜特旨,等此人出去再下錢糧。”

    道宗正怔了一下,說著︰“是,臣遵旨!”

    天子回到殿里,換了一身,把有些濕漉的衣服換了。頓覺得渾身干爽,愜意就坐著,取來了卷子再看。

    雨下得很大。殿里靜得能听到打著屋檐沙沙聲,風吹打著玻璃,天子沉吟著,心里也若有所思。

    外人看他是天子,至尊之位,實際上卻也高處不勝寒。

    現在道法顯聖,天子也知道了許多奧妙,官爵職缺系于國運民命,以前隨意封賞的事就少了許多。

    天子之運雖大,但這是社稷所有。太祖與龍氣合一,主持龍運,自己雖是天子,真正能調遣的不多。

    而且現在諸侯林立,道門分潤,更顯的少了。

    現在自己是天子。要是只當了平庸皇帝,對社稷無所功績,怕死後能得的果位和氣運也是稀薄。

    天子想到這里,咀嚼著這篇道論,想起天眷的事,目光一凝,更是下了決心。

    “中興之主!”天子牙齒咬著,細細想著︰“要是能中興,自己就可擁有大量氣運,成就膜烈豐碑,死後也能主持部分龍運。”

    “要是平庸,我先祖先父就是前車之鑒。”道法顯聖後,皇帝的下場,天子也有所知,平庸皇帝的下場甚至未必能超過功業甚偉的賢臣賢將!

    對皇帝來說,自己的考終命,以及社稷延續才是最重要的事,至于儒家只是臣子,若是在三百年前,皇帝也不敢隨意改換,但在這個道法顯聖的世界,儒家早就被打擊不成氣候,這時罷黜並不為難。

    而這時王存業受到天眷,更是使他下了決心,天d  d 中意了,顯是這條路能走的通,能走下去。

    正想著,突听著太監稟告︰“皇上,玄尚真人來了。”

    “請著進來罷!”天子說著。

    片刻,就見著王存業進來稽首︰“見過天子,不知入夜召見,有何差使?”

    天子笑著看了一眼,說著︰“賜座,上茶!”

    待太監上過茶,見得王存業坐了,這才說著︰“真人在殿前演法,說的很清楚了,只是具體的入手,朕還有些難解。”

    “眾國稱藩納貢,卻有王權,自主治理,奢侈換取糧食,看是極妙,但未必順利,對方也未必沒有人才,能識得此計,怎麼才能吸取國家氣運呢?”

    王存業一听,就笑了,定了定神,就說著︰“本朝總有十一番國,高麗、扶桑、安南、甦祿、緬甸、南掌、暹羅、龜茲、樓蘭、于闐、車師。”

    “的確,這些藩國雖向本朝稱藩納貢,歲歲上朝,但自成王統,不能隨意干涉。”說到這里,王存業冷冷一笑,說︰“外邦雖是臣藩,實不過名義罷了,皇上要是以宗主國之權威強行掠奪,臣可以說,不出三十年,必有邦亂,甚至可以勾結朝內諸侯,討伐無道暴秦。”

    “自祖龍以來,窺探神器者斬不盡殺不絕,唯天下之位無可代替,皇上要是作了此舉,卻授人于柄。”

    “而且本朝現在,也不宜戰爭。”

    如果大統一,戰爭並不難,但現在諸侯林立,天子軍隊威懾天下就有些力不從心了,更談不上遠征諸國。

    天子听著悚然動容,默思良久,點頭嘆著︰“的確是這樣,卿可有良計?”

    王存業笑著︰“皇上,對邦國一般士紳貴族來說,倉庫里有的是糧食,這些糧食在倉庫里不能食,徒是變霉化粉,能換取絲綢瓷器茶器又有何妨呢?誰不想著享受富貴呢?”

    “不過這種趨勢,的確會引起邦國有識之士的反對,久久積累,怕是引起邦亂,臣有一計,不敢說釜底抽薪,卻也有些效果。”

    “天下之道,在于禮,有道伐無道,無不勝,與邦國交往,更要站住正理,才能呵斥不臣。”

    “天下之法,在于公正和對等,雖是君臣,實是兄弟之邦也!皇上,要是天朝以君長之邦,卻謙和與藩國簽下公正對等之約,請問天下誰能說不是呢?”

    “公正和對等,兄弟之邦?”皇上卻不解其意,看向了王存業。

    王存業笑著︰“臣比喻,兩漢在碼頭挑磚,約定不欺不壓,跳一擔磚,算十文錢,這公平否?”

    天子說著︰“甚善!”

    “這法公平,但假使我是壯漢,彼是幼兒呢?生計一r 只有百擔,臣一天挑九十擔得九百文,彼幼兒一天挑十擔只得一百文,這有誰能說不是呢?”

    “故公平之道,就是法理公正,而力不同,所以臣越來越強,不消幾r ,就可壟斷此生計,而彼幼兒就得餓死!”

    “國朝和外邦,實是壯漢和幼兒之別,軍士能勝過本朝?人口有本朝繁多?貨品有本朝j ng美?”

    “只要約定彼此關稅相當,誰也不許私下提高,並且二國商人不得扣押攔截,不消三十年,外邦糧食、金銀、礦產,盡入本朝矣!”

    “威逼進貢有失大義,或可討伐無道暴秦,而本朝謙和公正,禮賢下邦,約定貿易z  y u,就算對外邦商人,也沒有壓迫欺凌,此王道之風,必久傳邦國,要是有人還敢撕毀條約,不但皇上可討不臣,就是外邦內部也必響應王師。”

    對藩國上層階級來說,用多余的糧食換去j ng美產品,為什麼不呢?

    貴族和商人跑到天朝如浴ch n風,國王卻要貿易保護閉關鎖國,這就斷了大家的財路,下場會怎麼樣,就很明白了。

    天子眼楮一亮,站起身,徘徊著,久久嘆著︰“真上策也!”

    頓了一頓,又說著︰“卿此計是何名?”

    “皇上,臣曾持明珠而思得此計,故此計叫明珠之策。”王存業恭謹的回答說。

    這樣實際上是光明正大的掠奪,大義凜然,說實際這樣搞下去,邦國還有什麼活路呢?

    公平z  y u吸引人心,資源礦石糧食卻被掠奪,長期下去,邦國就不得不變成了天朝的電池,這大殺器使出來,五十年內必擺平邦國。

    “明珠之策。”天子雖覺得這名字有些不倫不類,起身來腳步踱著,倏然回身說著︰“朕明r 就下旨議定與外藩十一國,定兄弟之約,持公平之理,行z  y u之策,以奪其國運!”

    “真人此計大益社稷,單是玄尚真人之號不足表彰,朕這就冊封你正三品玄尚輔國真人!”

    能給這封號,也是因天眷的原因,不然不可能這樣爽快。

    王存業頓時行禮,說著︰“謝皇上!”

    頓了一頓,又說著︰“不過此計雖是陽謀,卻能保密的就保密,內閣大臣……”

    天子冷冷一笑︰“朕登極以來不酒s ,就期社稷中興,這是朕之願,誰逆朕此志,朕豈吝殺戮?”

    “真人放心,沒有哪個大臣,能泄得一字半句!”

    “真人放心,沒有哪個大臣,能泄得一字半句!”

    “真人放心,沒有哪個大臣,能泄得一字半句!”

    “真人放心,沒有哪個大臣,能泄得一字半句!”

    “真人放心,沒有哪個大臣,能泄得一字半句!”RQ

    <b>最快,請(.)。</b></dd>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