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都市言情 -> 道闢九霄 -> 第二百九十章五行羅天秘要

第二百九十章五行羅天秘要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魔龍身和涂山跟古齊陰王商議爭龍之事。便在鬼國盤桓,一同圖謀大計。

    陽界,天寶食肆。在第二日,五毒神君送來兩壺願力香火以及一本秘籍。

    那兩壺願力結晶呈現一枚枚雲幣的形狀,乳白色的雲形玉幣滿滿登登裝了兩壺。

    這種雲幣是神道專有的一種交易物。五毒神君懶得自己淨化香火,遂把神道這種貨幣送給清泓。這種貨幣和仙道的甘露一樣,都是自身攜帶巨大價值,可以幫助修煉的寶物。

    至于那本《五遁羅天秘要》,兩人在看到的第一眼,果斷決定今天放假。二人以昨天太累為由,關上食肆,各自在屋中焚香沐浴。

    《五遁羅天秘要》極為珍貴,是玄門一本專屬仙典,二人為展現誠意,便用一上午時間凝神靜氣,平復自己的心神,斬去諸般雜念,確保精氣神圓滿。

    “要參悟這門法決,我必須保持全盛狀態。”李靜洵在屋中靜思,默默解開自己的封印。一股磅礡浩然的人仙氣息充斥滿室,讓她的精氣神恢復到巔峰。

    李靜洵腦後有五色道果寶輪徐徐轉動,頭頂慶雲裊裊升騰,上面端坐著一位紅衣女仙,這正是她斬卻的一尸。其道行之高,道基之穩固,絕對不遜色玄門年輕一輩的頂級高手。

    清泓也是如此,在室內養氣凝神,又把龍王的仙丹服用。

    這枚玉神之丹入腹內,化作一股清涼的法力流轉全身,散入四肢百骸。龍王的丹藥取天玉精華凝練而成,能讓清泓仙體提升百年法力。一時間難以完全吸收,便散入體內潛藏起來。

    忽的——

    清泓腦後射出二十四道靈光,一枚枚碧色寶珠閃耀生輝,演化二十四氣節氣之律。

    煉氣士的修行,無非是混元一氣為本,化生陰陽五行,運轉四象八卦。清泓他另闢蹊徑,研究出一門二十四節氣心法。將混元一氣運轉陰陽八卦之理,化出四象五行二十四節氣。這也是他編出來的那個神話。

    將元氣比作一條神龍,從春而醒,驚蟄而出,歷谷雨而飛天。後轉入夏季,再行秋冬而季,完成一次天地輪回。

    目前姬飛晨體內涌出一股元氣,那元氣化作龍形,在體內來回游走攝取丹氣。從立春而生,驚蟄而醒,谷雨而騰,隨後轉入夏季,木行轉火性。

    在火性六節的影響下,元氣漸漸濃烈,仙丹的玉精元氣在火勢中淬煉出一道道玄光沒入體內五髒六腑,在身後形成一尊五氣圓滿的道果光輪。

    接著,火行轉土,復又從夏入秋。土行入金,陽氣轉陰,過秋時六節。最終金行化水,一片水光化作法力進入氣海丹田,和三光淨水融合,成為仙光澄澈的淨水法力。

    一年二十四節氣便是一次輪回更替。每一次節氣律,便讓清泓的法力多出一縷,積蓄在丹田。

    “想要完美煉化仙丹,看樣子需要幾個月的功夫。”畢竟憑空得到百年法力,若不能好好穩固道基,反而會有各種弊端。

    見日上三竿,清泓起身和李靜洵匯合。

    二人皆著白衫素服,長發垂肩,一副剛剛出浴的打扮,端坐在後院邊上的天井竹林畔。

    天寶食肆的精致頗雅,契合清泓和李靜洵二人的審美。院內種著長青翠竹,養著丹紅錦鯉,四下栽著各種牡丹、藥菊。

    “開始吧。”李靜洵拿出道德玉書,從里面抽出一道符。符光彌漫全院,將天寶食肆封印,杜絕外人窺探的可能。

    清泓也把碧潮珠扔入井水,通過水脈又再度施加一重禁制鎖住此地靈機。

    這本《五遁羅天秘要》,比二人預想之中更為重要。上面有專門的一套禁法防止外人輕易窺探。

    玄門傳法,大致上分為三等。

    第一類廣傳,便是在典籍之上不設任何禁法。但凡得到秘籍,不論仙魔妖神都可修煉。這是前輩仙真為後世留下的機緣,得到仙書本身便是機緣,有緣即可修行。當初《太上雲成龍微玉華真解》便是此類,但凡有緣即可修行。主要是雲霄閣用廣撒網的方式,來尋找傳人。

    第二類定傳,比起廣傳之法要更為精深一些。專門限定某種力量才能開啟。比如魔門典籍必須煞氣激發禁制才能打開。若是仙家翻閱,必然看不到正文,可能會出現某種排列錯誤的篇章,甚至引來典籍自毀。還有專門限定男修亦或者女修的功法,同樣是不符合要求便無法打開。

    第三類真傳,則是每個門派的功法限定,唯有各個門派的仙光真氣才能激發打開。是讓門人弟子修煉的法門。

    而今這本《五遁羅天秘要》,就是定傳一類。其限定,非煉就五行真法之輩,非仙家正道之輩而不可開啟。

    五色精光裹著典籍,除卻五行之氣、清靈之氣、天罡真氣外,一概無法開啟。

    “難怪五毒神君那麼爽快,敢情這東西在他轉入神道後,失去仙家法力無法繼續開啟。”

    清泓搖搖頭說︰“他本人不再具備仙家真元,但他煉就五毒神蠱,那蠱蟲照樣可以打開典籍。之所以他肯送人,想必是自己已經領悟的七七八八了?”

    清泓伸手在閃爍五色精光的寶書上一拂。仙家真元落入禁法,讓這本書自動打開。

    仙書薄薄共計九頁,每一頁都以金玉精心打磨,並刻著仙家特有的靈篆文字。

    隨著清泓點開第一頁,里面密密麻麻跳出五色蝌蚪文,圍繞著二人來回穿梭。

    “果然是定傳之法。若非你我乃玄門正宗,擁有道果根基,恐怕還無法尋得真正的功法哩!”李靜洵嫣然笑著,也激發一縷仙家法力,裊裊青煙把這些符文纏住,梳理陰陽五行,化成一篇真正的仙文。

    這篇文字,唯有玄門仙家梳理陰陽五行才能看到。若是妖魔前來,只能出現雜亂無章的鬼畫符。

    清泓打量仙文,這篇文章噴出五色彩霞,字字珠璣仿佛蘊含大道真理,其講解的正是五行大道的本質。

    玄門修行,無非是從混元入手,修陰陽五行,四象八卦之理。這五行之道,可以說是修士的必修課。但包括清泓在內,大多都是略略接觸,不曾花費時間專精于此道。

    如今這篇仙文讓清泓大有頓悟,以往的理解因為這篇仙文而補全。

    但這篇文章仿佛僅僅是總綱,僅僅闡述五行大道和相應的生克法門。至于其他應用,則一概沒有。

    等李靜洵默默看完,兩人再翻一頁,第二頁冒出青光,同樣在二人疏導下形成一篇文章。

    “這是講解木遁之術的仙文。”

    而且這種木遁法門,清泓和李靜洵都會,講的是使用草木之物施展遁術。大略看了看,便再度打開第三頁。

    第三頁冒出赤光,是火遁之法。兩人看罷,李靜洵直接將第四頁、第五頁以及第六頁同時打開。

    這三頁以黃白黑三色光輝,描繪土遁、金遁以及水遁之術。其中二人都對水遁最有了解。

    五篇文章環繞在他們身側,李靜洵說︰“這五篇遁法和大眾所傳別無二致,按理說當不得秘要之論。”

    清泓陷入沉吟,突然施展五行遁法將五篇仙文以及最初的總綱相互融合。

    頓時,六篇文章交互串聯,第一篇總綱化作天蓋立在二人頭頂。而其他五篇文章也紛紛落在五方圍住二人。而且從木遁篇開始,有一股木行之氣流入第二篇火遁法,接著繼續往下連接。

    最終,周而復始,形成五行相連的一篇“五行化遁術”。也就是說,在火海之中能施展土遁,在大海之中能施展木遁。只要是相生的遁法皆可施展。

    “五行相生,構成一個大循環嗎?”

    二人閉目凝思,參悟這篇《五行化遁術》。雖然兩人都能在腦中回憶相關口訣。但想要寫下來時,大腦瞬間一片空白,根本無法下筆。仿佛有一種特殊的咒法,專門限制仙法外傳。這正是當年那位創造者所留下的禁法咒語。他允許後人傳看,但卻不讓後人大肆復刻,一切全憑有緣,讓後輩仙人學習五行之道。

    良久後,清泓再度打開第七篇。

    這一篇同樣是總結,五色仙文中系統講解五行遁法的聯合手法,和二人參悟的“五行化遁術”有相通之處。

    但若僅僅是如此,前面又何須六篇融合?李靜洵心中狐疑,突然靈機一動︰“師兄,既有天蓋,自然當有地盤。”

    清泓馬上又把第七篇仙文置于下方。七篇仙文構成五角柱的形狀,將二人罩住。隨著他輕輕一撥,原本從木行開始的五行相生,立刻發生逆轉。

    雖然仍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循環。但左右五篇仙文的仙光徹底逆著來,變成水、金、土、火、木的順序。

    “並非五行相克,而是逆五行相生嗎?”

    同樣,在腳下地盤的第七篇仙文和五篇文章組合下,形成另一篇“五行化遁術”。這種化遁術法,講求逆轉五行相生的順序。能在海洋用“生水”的金遁,在森林施展“生木”的水遁。

    “逆轉五行相生嗎?”比起順延的五行化遁術,這種逆轉五行而來的五行化遁術,明顯更為晦澀,讓二人花費精力苦心研究。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