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武俠修真 -> 終極武力 -> 第862章 拳法和心意

第862章 拳法和心意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最快更新終極武力最新章節!

    第八百六十九章拳法和心意

    錘是重兵器中的重兵器,尤其是雙錘,不但重量驚人,而且錘柄要比單手錘短的多,想要練得好非絕世猛將不可。

    而且錘這種武器,雖然以力壓人,走的是一力破十會的路子,但在真正的高手手里講究的卻是以勢壓人,一旦對敵,力打十分,只要被他佔據了大勢,再然後立刻就是渾然天成,連綿不絕的攻勢如潮。一般人如果不能在正面接觸下擋住,那接下來就只能是被活活的捶死了事了。

    “剛才我那兩拳,緊跟你不放那一下,肯定是那人招式中接下來的變化和打法。如果王爺你還不能把你的那一招‘一掌白蓮’練到陰極陽生的地步,那你最好還是不要和這個人交手了。”

    丹增上師這個老喇嘛一反常態的表情凝重,竟然再一次的提醒起了趙禎。

    “甦家的六合拳,本來就是戰場殺伐之術,拳法中殺機凌厲,可和你交手的這個人不但吸收了這門拳法的精華,而且還能融入了西方格斗的騎士技,用拳如用錘,柔為剛用。不管是誰和他硬拼,只要擋不住,立刻就會被他的勁道在觸體一炸的同時,侵入內腑,透骨摧心。就算不被當場打死,受的內傷也會相當相當的麻煩……。”

    原來王越這一式混元捶的功夫,雖然直起直落,看起來似乎動作並不復雜,但實際上卻是典型的內家拳打法,重意不重形,厲害就厲害在其中的發力和運勁上。簡單點說,就是好像一個鉛汞大球,外面一層是硬的,可里面卻裝滿了水銀,是真正的外剛而內柔,而剛柔運轉之間,就會生出一股震蕩的力……。

    而這股力,說白了其實就是拳法中的運勁成圓。亦即是唐國內家拳中最講究的一種練勁的手法!

    丹增上師雖然是個喇嘛,練得功夫也是大雪山瑜伽一脈,可對于這種內家拳的打法卻是絕不陌生,是以一看見趙禎演示,自己再揣摩一番過後,頓時就也對王越的這一招混元捶有了一番極深刻的理解。

    甚至,還由此及彼,推陳出新,剛一上手就把王越拳法中的變化直接推導了出來,並身體力行,給趙禎演示了一番。一記混元捶後,腳下步法如影隨形,完全是依著趙禎的身法而變化,緊跟著又是一捶,雙手連環掄動,招式的餃接根本沒有任何空隙。

    面對于此,就算是以趙禎的拳法武功,身法變化,躲過了第一下,也很難再躲過第二下。而只要他下面一接手,整個人立刻便會陷入到連綿不絕的錘擊中。

    一拳接一拳,打的他骨軟肉酥,應接不暇。直到最後再也接不住的時候,他的命運就也到此結束了。

    這就是王越這一招的厲害之處!憑的就是他強橫無比的體力和爆發力,任你有千般法門,萬種變化,只要體力不如我,那就得挨欺負。

    “所以,除非不接手,從一開始就打定了主意和這個人進行外圍的游斗和纏斗,以消耗對方的體力精神為目的,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否則,在一個人沒有幫手的情況下,再踫到這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和他交手。”

    丹增上師站在原地,精神卻似乎還部分沉浸在自己剛才的演練中,一邊說著話,同時眉頭也是皺的越來越緊。

    “而且,我畢竟已經老了,剛才我和王爺說的那些也僅僅只是我的推論而已,到底究竟有幾分真實,誰也不知道。但是按照一般常理來講,模仿的總是形似多過神似,即便是我能以雪山秘傳的‘大金剛輪拳’能夠揣摩出其中的幾分真意,可到底是沒有親眼見過,再怎麼像也只是像而已。對方的這一拳打法,立意很高,勁力融合起來,渾然天成,里面有種混元一體的味道。給我的感覺,很高明,很可怕……很不好……。”

    丹增,語出藏地西域,翻譯成唐文的意思,丹,指的就是教法,增,形容固守,意在繼承與弘揚。所以,這兩個字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持法”。而丹增上師這個老喇嘛,既以此為名,又有上師的稱號,兩者加在一起,其實就也是藏地大雪山密教一脈中的“持法者”。位在尊者。在教派中不但地位極高,而且身負弘法重任!

    而這也正是丹增上師這個老喇嘛在前朝覆滅之後,一直跟在趙禎家族身邊,始終不離不棄的根本原因。

    “上師言重了!我和那人剛剛交過手,但以我之見,他那一招雖然厲害,可真要和上師比起來,卻還是有所不如的。只是那家伙的體力強橫,簡直非人,在這一點上的確也是我生平之僅見。除此之外,單論拳法武功,卻也未必就能比得上我。”

    一口氣,听到丹增上師不斷的唏噓贊嘆,讓自己再踫到王越時,最好不要交手。饒是以趙禎這個年紀的修養和城府,都不由听得心口一陣發堵。

    “體力是一切的根本,有這一點你不如他,就已經先天處在了劣勢。”丹增老喇嘛看了一眼趙禎,眼神中驀地閃過了一抹笑意,但隨即又隱去不見︰“我密教之中有力士,執金剛神,最能摧伏外道,破滅邪魔,且身心堅固,不可毀壞。此雖為經文記載,凡俗不能得見,但若要是引申到武道中,有個詞便喚作‘不壞’,就好比王爺你的冰肌玉體,如要練到最上乘的地步,便足以卸掉任何加諸于身的外力,點塵不染,這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就已經有了幾分不壞的意思。可相比之下,你的那個對手,他的體力明顯又遠在你之上……。”

    “這個……妖孽!”趙禎咬牙切齒。

    哪怕心里再不服氣,但他也不得不承認王越的體力之強橫,事實上的確也是遠在自己之上的。丹增上師雖然說得直白,可句句都是大實話。

    並且,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從和王越交手之後,趙禎其實就也沒打算過再和對方單對單的過招。雙方的梁子既然已經結下了,可謂仇深似海,但想要殺人,誰說就得非要自己動手了?!

    “有的人得天所眷,一生來便注定不會平凡,這就是得天獨厚了!我到了這個年紀,雖然眼下還能保持住幾分體力,但也依靠的是秘法修持,長年累月的修身養性。但如果換了王爺你,恐怕不等到了我這個年紀,你的身體就已經開始腐朽了。究其原因,還不就是在一個爭字上麼!血氣方剛,故強強好勝,好勇斗狠,殊不知這也正是常人的取死之道。”

    “拳法武功,可以激發人身潛力,但以我之見,這卻絕非為了爭斗。因為越是上乘的武功,立意的根本都只在于鍛煉自身,培元固本,進而使人有機會得以上窺最精彩的生命之巔,到達並打破,讓自身可以沖破身體與生俱來的極限!就好像剛才我給你演練的那一招捶法,動作簡單直接,可起落之間實際上卻是肯定內應了某種內家真傳的練氣術的。是有心意灌注在里面的。”

    丹增上師一邊說著,突然眼楮一瞪,重又擺出了個混元捶的架子,怒目而視間,瘦小的身體頓時顯得無限高大,並且氣息有如水漲船高,只一作勢,在他面前的趙禎便面色一變,忍不住向後退了半步。

    “唐國的內家拳,往上追溯就是內丹法,練氣術,氣息流轉周身,煉精,練氣,煉神。而這廣而言之,其實都屬于心意的範疇之內,一個人專精此道,如果練的高深了,心意溶入拳法,打出來的拳就有了拳意精神。而到了這一步,要是放在過去,那就可以被稱之為真人和羅漢了,高高在上,可以俯視眾生。不但可以打,而且更能養。所以,在一些傳說故事里,這種人往往都代表著長壽。”

    “但是要練到這種地步,過程中就要少受傷,會養身體。就如同是把一塊粗鐵煉成精鋼一樣,拳法武功的錘煉鍛打雖然可以驅除生鐵里大部分的雜質,但心意精神的灌注才是起到最關鍵作用的催化劑。不明了心意,無法使其堅固,你的武功再厲害,也只是殺伐的手段而已,並不會對生命本身產生任何積極向上的好處。而且,常人好勇斗狠,殺伐隨意,時間一長,心意自然就會不純,必會招致外魔入侵,長久下去,一過了體能巔峰,人十有八九便也要廢了。”

    “是這個道理!”趙禎聞言不斷點頭稱是。

    他年輕時也曾縱橫一方,以拳法武功橫行,掙得偌大名頭,後來到了日不落後,站穩腳跟,才慢慢的脫離以前的生活,開始修身養性。這麼多年下來,自然也是感悟頗深,是以對于丹增上師這番話趙禎心里也多了許多共鳴。

    “這一招拳法的勁,是混元勁,剛柔陰陽層層包裹,如鉛汞大球,暗合道家龍虎交匯之意,本質是丹法,是練氣術。能打出這樣的一拳出來,這個人顯然也是個精煉心意的……。”

    藏地西域的密教傳承雖然和唐國各家的拳法武功,均有不同,走的幾乎是兩個路子,但年深日久,無數時間的積攢下來,源于宗教之間的互相滲透和融合,像是丹增上師這樣的持法者,很多也是精研了道家的諸多理論。是以觸類旁通之下,他以自身的學識來解釋理解王越這一招混元捶的拳理變化,反倒是別有一功,令人耳目不由為之一新。

    這就像當初甦明秋教王越練拳時,也經常從自身的角度來分析其他門派的拳法武功一樣。哪怕不曾練過,只是听過,見過一些招式變化,往往也能在他嘴里說出許多真知灼見。或是推演,或是分析,總能讓王越從中得到很多東西。

    “看到我身後的那龍象兩個字麼?我在年輕時不明白其中真意,只道是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身為龍象者必要勇猛精進。所以有三十年的時間,我也曾好勇斗狠,走遍西域上百寺廟,手中沾滿無數鮮血!然五十歲之後,得大圓滿瑜伽灌頂,我才明悟龍象亦是般若!金剛般若!!”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