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都市言情 -> 顧道長生 -> 第二十一章 魚骨

第二十一章 魚骨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午後,晴。

    從五道河至白城的山路上,一輛客車正緩緩行駛。滑坡的地方已經清理干淨,由于誤了一班車,導致很多人行程變更,乘客也莫名多了幾成。

    顧上車時沒有空座,直走到前方的三道河鎮才逮住一個。沒錯,一道河、二道河、三道河、四道河、五道河,取名就是這麼任性!

    盛天雖是平原的大城市,周邊卻多山多嶺,尤以東南最甚。自五道河起,過四鎮到白城,再至草河口,直通四百公里外的東雲市,一路皆為山區,也是省內最繁榮的旅游線路。

    經過一夜大雨的洗刷,兩側青山蒼翠,透著一股煥然勃發的生機。顧靠著窗,看著山間景致,右手卻不自覺的摩挲著那塊魚骨。

    這東西長約三寸,寬一寸半,通體銀白,非石非玉,搞不清是何材質。之所以叫魚骨,是它的形狀特像一條抽象派的小魚,前方呈三角形,中間左右分叉,尾部又呈扇狀。

    顧找了根細繩,將其掛在頸間,旁人看了,只以為是條古怪的項鏈。

    由于時間較緊,他沒功夫細細琢磨,只覺這魚骨跟自己有一種親近之意。不是皮肉間的接觸,而是精神、意識上的親近。

    搞事情啊!

    我差點就掛了,這會兒又來裝大尾巴狼?

    他吐槽歸吐槽,其實也有所明悟,昨晚那場要人命的虛幻,倒不如說是場試練,通過了,自然可以找到這東西。

    而觀老李頭等人的跡象,他們應該感受不到那種能量。

    顧摩挲了一會,又把魚骨放回襯衫里,暗道︰如不出意外,五道河的靈氣會慢慢平緩,蜜蜂恢復正常,有時間再來看看就好了。

    老實講,他踏上修行之路,雖然預料到困難險阻,但畢竟頭一遭踫到。此事帶給他的沖擊力不可言述,心態也發生了一絲微妙的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生存,凡事講五分情面,留三分余地。因為我們沒有威脅,再不濟也只是丟了工作,女朋友分手,買不起房子,得罪上司,股票套牢等等……什麼性命攸關,天崩地裂,離我們太過遙遠。

    但修行不同,路漫漫上下求索,說生死便是生死,說無情便是無情。滄海桑田,百十年壽命可能一朝化作塵土,最後還不得正果,白白荒廢了一世。

    沒有一顆堅韌的道心,還不如小樂即安,平凡生活。

    顧看上去平泊淡然,骨子里卻裹著莫大的執拗,這一遭,倒把本性勾了出來。

    ……

    七十公里的路程,一個多小時就到了白城。

    顧返回家中,沒干別的,先飽飽的睡了一覺,黃昏時醒來,只覺身心舒暢。簡單吃了飯,便開始炮制那四兩銀桂。

    金桂濃甜,銀桂清甜,曾奶奶年歲大,不適合那種浮華香。

    他先取了三兩,磨成細粉,又微微烘透,放在罐底。罐子有兩層,上面再墊幾片干姜,可以更好的去味增香。

    之後,他把瓷罐封口,需窖藏三日,才是一份合格的香粉。

    剩下的一兩,則是搗成花泥,再取半兩甘草、三只鹽梅,一起搗搗搗,用手捏成瓶蓋大小的香餅,也是用瓷罐密封。

    這香餅可以泡茶,可以煮湯,尤其是煮湯,在沸水中添入一個香餅,便是理氣潤肺的天香湯。

    這個卻是給小齋的禮物,那姑娘工作壓力大,沒空鍛煉,作息不節,一瞧就是氣滯憂思,喝點天香湯最好不過。

    從某種程度上,制香和中醫藥有很多共通之處,顧算不得達人,但一些基本知識還是懂的。

    忙完這些,天色已濃。

    顧來到院中,難得將大門鎖上,之後回屋,又鎖了小門。臥室暗著,工作室拉起窗簾,只亮著一盞昏燈。

    他坐在蒲團上,拿著魚骨發愁,這東西該怎麼弄?

    我要不要懟一下桌角凳角,戳個頭破血流,或者莫名其妙的摔碎杯子,讓玻璃劃了手?哦拜托,這都是要技術的!裝作笨手笨腳漫不經心,實則波濤暗涌順承套路的心機婊,這才能成功的滴血認主。

    “嘖!”

    他搖搖頭,瞬間否定。

    既然如此,那就只剩一個辦法了,這貨將魚骨重新掛好,閉目入靜。

    身體漸漸變得虛無,觀感輕飄,只靈台一點清明。靈氣在空中平緩的游走運行,仍然是那般熟悉。

    過了片刻,忽覺一陣異樣的波動自魚骨涌出,在身邊若即若離。這波動好像在試探、打量,又過了一會,終于確認了目標,嗖地一下迅速貼近,直直的沖進腦子里。

    “嗡!”

    顧只覺腦中一震,像在耳邊敲了一記大鐘,待震蕩散去,只覺一篇信息在意識中浮現。不是文字,不是圖畫,而是直接想表達的意思。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

    “三寶者,精、氣、神也。三寶寄托于外者,為耳目口三門。三門固塞勿發通,真人沉深淵,浮游守規中……”

    “耳多听則搖精,口多說則傷氣,目多視則勞神。收視于目,回目光以內視;反听于耳,回耳聰以內聞;緘閉其口,回元氣以內營。凝神寂照于丹田,了無雜念,使神氣相抱,合乎先天之鴻蒙……”

    “但見靈峰疏杰,疊嶂清佳,元氣流通天地,另有白鶴棲嶺,青鸞佇亭,芝蘭清淡,乃是真福地也……”

    良久良久,他方睜開眼,只是目光迷蒙,似仍在回味。

    這魚骨不知從何而來,記載的內容也頗為雜亂,顯得沒頭沒尾。有修煉法門,有自身感悟,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見聞游記,看那氤氳氣象,亦不是凡塵之景。

    這篇東西的震撼度比紅果強烈百倍,簡直轟的一聲,炸開了所有的顧慮和迷惑,一個炫彩斑斕的世界活生生的戳在面前,讓他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汪!”

    “汪汪!”

    外面隱約傳來鄰居家的犬吠,長夜過半,顧卻毫無睡意。他甚至要壓制過度的興奮和歡愉感,認認真真的將內容梳理,看看對自身有無價值。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