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都市言情 -> 顧道長生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請柬

第一百五十三章 請柬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江州,穹窿山。e Ω├小說モ 1

    上真觀最里面的小院內,悄愴幽邃,晨光正好。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響起,一人從後舍走至院中,緊了緊衣袍,便開始修習體術。

    只見他腳踏神虎罡,拳勢開闊,氣勢威猛,如此耍了幾招,又突地一變。化拳為掌,路數也隨之柔和,好似剛柔並濟,連綿不絕,簡練中又蘊含著精妙。

    此人正是穹窿山派的觀主譚崇岱,而這套東西,便是小齋留下的精編版體術。共有十六手,老道每日勤修,絲毫不敢懈怠。

    “砰!”

    譚崇岱打了幾路,最後興致不減,一掌拍在樹上。他刻意收了大半勁道,那一人抱粗的樹干顫了顫,撲簌簌的掉落好些樹葉。

    “呼”

    他這才吐氣收功,只覺渾身氣血旺盛,面帶紅光,跟去年那副衰敗的樣子完全不同。

    修道人都有一種感覺,隱約知道自己的壽元期限,他現在就很清楚的感受到,自己衰老的身體又煥出一絲生機,起碼能延壽數載。

    光這一點,他跟小齋那檔子不愉快,就足以揭過。

    “啪啪啪!”

    譚崇岱擦了擦汗,正要回屋生火做飯,忽听外面叩門聲響。那斑駁的銅環敲在木門上,在一片清晨寂靜中,顯得極為突兀。

    “哪位?”

    他拉開門栓,抬眼一瞧,來人卻是本地道教協會的會長秦雲峰。

    這人圓圓滾滾,戴著副眼鏡,沒有半點道士模樣,開口就道︰“哎呀,老修行打擾了,您早您早!”

    “有事麼?”

    譚崇岱面色一沉,顯然對他感官極差。

    正是在這個人的主持之下,好好的上真觀才被承包出去,而自己不願意配合商業炒作,沒少被他搗鬼。就像正常的道士津貼,時常拖著不,非得找上門去,看丫耍一通官威才能拿到。

    就倆字,惡心!

    不過此時,秦雲峰卻是滿臉堆笑,遞過一張帶著雲紋和八卦圖的請柬,道︰“知道您不待見我,但我今天是給您送請柬的,您看看。”

    “嗯?”

    譚崇岱一怔,隨手拆開,見上面就寫著三句話︰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敝派將于6月2o日-26日,舉行‘道濟天下,法傳十方’傳度祈福法會。

    素仰大德高名,譽隆望重,特此敬邀。”

    他再看落款︰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這”

    譚崇岱心中一抖,忙問︰“是正一支派都被邀請了麼?”

    “听說是。”

    “可往屆沒辦過這麼大規模的,今年怎麼不一樣?”

    “這我就不知道了,您先回個話吧,去還是不去?”秦雲峰問。

    “”

    譚崇岱沉吟片刻,應道︰“我一定準時到場。”

    “那就好!到時我們來安排,我就不打擾了。”

    秦雲峰很痛快,抹身就閃。

    而老道重新插上門,回到後舍,也沒心思煮飯了,就盯著那張請柬出神。

    話說正一、全真分居南北,各有各的規制。

    比如正一派,普通人想當道士,皈依是第一步。皈依後是居士,也就是信徒,可以住在道觀里。

    第二步,是傳度。天師府傳度牒文上明確寫道︰凡屬修士,應就祖師名下傳度,用以弘道宣化,濟世利人。

    這相當于正式的資質認可,通過了才叫道士,才能賜下法名、經文和法器。

    第三步,叫授。

    ,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行功施法的牒文。授了法,才能有道位品級,得神仙護佑。

    授一般有七品,初受太上三五都功經,為六、七品餃。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經,為四、五品餃。加授上清五雷經,為從三品餃。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為正三品餃。

    再往上,是上清大洞經,為正二品餃。最高則是三清三洞經,為正一品餃。

    每一級又分三階,共二十四階品,對應上八景、中八景、下八景二十四氣。比如授太上三五都功經,七品下,就是最低的品級。

    居士傳度,才能變成道士,道士授,才能稱作法師,能獨自主持齋醮,並且收徒開觀。

    所以在古時,傳度、授是非常嚴格的。當然現在就跟批一樣,每年都能懟出去一沓,有錢有關系就能上。

    至于全真派,又是另一套規制。

    先居士是相同的,居士之後是冠巾,冠巾後就成了道士。道士往上,是戒子,要經過

    三壇大戒,即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之後,品級依次提升。

    因為全真派是戒律教,要求出家修行,不娶妻,不茹葷,不飲酒等等。所謂學道不持戒,無緣登仙界。

    而傳戒由十方叢林的方丈(道教方丈)負責,稱為傳戒本師。本師之下,另設證盟師(為戒子解說經義的大師)、臨戒師(負責監督戒壇威儀,禁止戒子違犯戒規的大師)、糾儀師(負責糾正戒子儀規的大師)、提科師(負責誦經拜懺及經堂事務的大師)、登師(負責為戒子取道號,填寫登真錄的大師)、引請師(負責主持大型道場,擔任高功的大師)、道值師(巡視各寮,查處犯規戒子的執事)等等。

    可謂層級分明,嚴格守序。

    話再說回來,各門各派都可以傳度,授只有龍虎山有資格。所以往年的傳度法會,都是自家辦自家,從沒擴大化。

    今年冷不丁的糾集各派觀主,齊聚龍虎山,用膝蓋都能猜出有貓膩。

    譚崇岱可是知曉內情的,腦筋一轉,就明白跟靈氣、道法有關,只是這一去,不知是福是禍,又有多少因緣變化。

    “唉”

    老道士念罷,又瞧瞧四壁空空的後舍,不禁嘆了口氣。

    穹窿山派是神霄派分支,神霄派又是正一分支,算是頗有淵源。但老實說,他對正一半毛錢的感情都木有。

    都說世人涼薄,其實道門更甚。

    內部兩極分化嚴重,大門大派吃香喝辣,小門小派垂死掙扎,連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問題。

    尤其分支屬于獨立門派,過的好壞全憑自己,沒有人會施以援手。像老道士這樣的,一心求道,不願同流合污,反而落得一生淒慘。

    “咕”

    譚崇岱苦笑一聲,摸摸抗議的肚子,還是煮飯要緊。

    “啪啪啪!”

    他正要轉去廚房,結果又听有人叩門。今兒就奇了怪了,平日無人理睬的天師殿,接二連三的來客人。

    老道士無奈,只得前去開門。

    晨光和煦,日照高林,那兩扇木門一拉,一個修長的影子就落在了地上。

    顧一拱手,笑道︰“譚前輩,好久不見了。”

    (晚上還有) (.)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