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1630 -> 第八章 紅陽宗

第八章 紅陽宗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劉成看著慧能意氣風發的樣子,全無先前僧人內斂的樣子,心中不由得一動,沉聲問道︰“你到底是什麼人?”

    慧能微微一笑,振衣坐下,先前游方僧人的那種內斂已經被上位者所特有的矜持所代替,雙手在胸前做蓮花盛開狀︰“白蓮花開,彌勒降世!某家姓徐名萬成,乃是白蓮聖教紅陽宗的宗主,慧能是我在江湖上行走時的化名!“

    拜後世發達的影音傳媒所賜,如果說紅陽宗是什麼玩意劉成還不太清楚的話,白蓮教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在諸多影視劇中白蓮教主早已成為了反派boss的代名詞。而劉成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居然在穿越之後能夠看到一個活生生的邪教頭子站在自己面前。

    徐鶴城見劉成神色有異,以為對方如大部分僧侶一般對白蓮教有偏見,便笑著解釋道︰“劉兄,並非我有意欺瞞,只是江湖上對我紅陽宗頗有誤解,我用慧能這個名字行走比較方便。其實我教秉持‘去惡揚善,互通有無“之訓誡,世人不解我等之行為,頗有偏見,劉兄乃是明智之人,且听我

    解釋一下,再做評斷不遲。”原來這白蓮教乃是南宋紹興年間吳郡昆山僧人慈昭所創立,兩宋時期淨土宗盛行,而這慈昭也是屬于淨土宗。由于淨土宗的教理儀式比較復雜,不為普通民眾說理解,于是慈昭就加以簡化,繪制了《圓融四土三觀選佛圖》,將抽象的理論簡化為圖像;又將原有的佛教參拜儀式簡化統一為《白蓮晨朝懺儀》,白蓮教也由此而得名。由于其理論淺顯,儀式簡單,而且在教義中有相互扶助,簡樸持家等,因此白蓮教在民眾,尤其是底層民眾中發展的非常快,而且與其他佛教宗派不同,白蓮教並不要求信眾出家修煉,信徒也可以娶妻生子,于是其主持者往往代代相傳,教門的財產也形成了他們的私產,教主不但擁有豐厚的財力,而且還對下面的信眾擁有很強的人身控制能力,形成了一個個排他性很強的小團體。在太平年代這些人往往與官府勾結,成為地方一霸,而一旦世道不穩,在這些教主中就很容易涌現出野心家。因此無論在官府眼里,白蓮教是潛在的不穩定因素,而在其他佛教、道教宗派眼里,白蓮教是危險的異端,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中國歷史上白蓮教成為邪教的代名詞了。

    劉成听了一會徐鶴城對白蓮教歷史的講述,心中不由得暗想︰“這不就是中國的天主教和新教的演變史嗎?誰說中國沒有宗教戰爭?只不過中國是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白蓮教沒有辦法像西方新教那樣在波西米亞、瑞士、德國、低地國家那些地方建立自己的獨立小王國罷了,不過這廝能夠混到一方教主,想必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了。“想到這里,劉成又上下打量了下徐鶴城,也許是心理作用的緣故,覺得對方器宇不凡起來。

    “听兄台一番講解,在下受益匪淺!”劉成打了個哈哈,小心問道︰“不過在下有個問題不知當問不當問?“

    徐鶴城聞言暗喜,他本就存著拉攏劉成之意,眼見得對方態度改變,趕忙答道︰“我與劉兄雖然不過是道左相遇,但俗話說‘白首相知,傾蓋如故!“我實在已經將劉兄當做自家骨肉兄弟一般,劉兄盡管開口便是,某家一定實言相告。”

    “我以前也未曾听聞過紅陽宗,敢問一句,徐兄麾下共有多少教眾?”

    “鄙宗起自關東,枝蔓頗多,具體多少教眾一時間也說不清楚,不過僅在山東一地,就不下四十萬教眾,位于聊城的總壇下就有十余萬人,寄在庵堂名下的田畝就有五千余傾。“說到這里,徐鶴城隨手拿起一只海碗放在地上,拿起一旁的禪杖,將底部旋開,原來那杖里面竟然是中空的,流出的金沙很快就充滿了碗,徐鶴城微微一笑,將碗向劉成那邊一推︰“這是我教眾在西北的一處金礦,每五六日都能產出這麼多金沙來。“

    劉成小心翼翼的接過碗,碗中的金沙在日光下反射出富有魅力的光,感覺到手里沉甸甸的分量,劉成的右手劇烈的顫抖起來,他竭盡自己的意志力將碗又推回徐鶴城那邊︰“看不出來徐兄竟然是個大財主!”

    “呵呵!”徐鶴城笑了起來︰“些許阿堵物罷了,劉兄若是有意,大可取去花用!”說罷徐鶴城將那海碗推到劉成面前。

    “這怎麼行!“劉成趕忙將海碗又推了回去,自從徐鶴城暴露了白蓮教徒的身份,他心中隱隱的就有了些許戒備之意,更不要說這些金子他覺得是非分之財,只怕會惹來禍患。

    徐鶴城笑著將金子又推了回來︰“君子有通財之誼,若是我沒有看錯,劉兄你身上並無多少財物,俗話說窮家富路,若是身上無錢,什麼事情都辦不成的!“

    劉成想想也是,自己身上除了手機、幾張百元鈔票、幾張銀行卡以及電擊器就什麼都沒有了,不管是要干什麼都要一筆啟動資金,若是不接受這徐鶴城的饋贈,難道要去坑蒙拐騙不成?反正自己將來發達了十倍百倍歸還給他便是了。想到這里,劉成接過木碗,從懷中錢包里取出三張百元鈔票,遞了過去︰“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卻之不恭了,這些是一點小玩物,徐兄拿去做個紀念!“

    徐鶴城微微一笑接過那幾張鈔票,他在江湖歷練多年,豈能看不出劉成即缺錢又不願意和自己的關系拉的太近的矛盾心態。不過他接過鈔票後一看,不由得對其精美的印刷和挺括的質地暗自乘奇,對劉成的來歷又高看了幾分。

    劉成將銀兩收好,覺得有些困倦,便告辭下去歇息了。徐鶴城將劉成送出門外後,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了,他回到桌旁坐下,用腳跟輕輕頓了兩下地板,隨即外間便進來一人,卻是那于何,只見他恭謹的朝徐鶴城長揖為禮︰“下屬參見教主!“

    “于長老免禮,坐下說話。“徐鶴城指了指右側的椅子︰”你可看出此人的來歷?“

    “稟告教主,此人非官、非學、非僧、非道、非農,下屬看不出他的來歷。“于何低聲道︰”只是有一點可以確定,他對于本教似乎有些戒備之心。“

    “你也看出來了。“徐鶴城點了點頭︰”我本想招攬其入教,但看他這般模樣,卻又不知從何入手,不知于長老你有什麼辦法?“

    “稟告教主,世上招攬之法無非威逼利誘兩途,教主方才拿出的一碗金沙怕有三十余兩,尋常人家一世所積也不過如此,而此人竟然毫不在意的收下,只怕以利誘之沒有什麼用處。以屬下看來,恐怕只有——“

    “不可!“徐鶴城打斷了于何的話語,他從懷中取出那幾張百元鈔票,遞給于何道︰”你可曾見過這等物件?以我看來這個劉成並不簡單,背後只怕有人,若是我們貿然使用武力,只怕弄巧成拙,不如且先結好,靜觀其變為上!“

    那于何接過百元大鈔,在手上翻看了幾遍,不由得嘖嘖稱奇︰“圖案做的如此精細,天下間竟然有這等巧匠,當真是匪夷所思,恐怕此人是宮里面出來的,會引來禍事?”

    “哼!”徐鶴城冷笑了一聲,一掌將一旁的幾案打的粉碎︰“宮里面的又如何?時間過了這麼久,除了那個同胞兄弟,還有誰惦記著要我徐鶴城這條性命的?”

    于何趕忙出言勸慰,原來這徐鶴城方才的話只說了一半,他的確是白蓮教紅陽宗的教主,但在教主前面要加個“前”字。這紅陽宗在以前在北方雖然傳播廣泛,但在山東和北直隸卻不如白蓮教的另外一個分支聞香教。天啟二年,聞香教教主徐鴻儒發動教眾起義,不久後就被明王朝說消滅,聞香教也被禁絕。這無形之中就為紅陽宗的發展掃平了道路,數年時間就發展成為白蓮教在北方的最大分支。這徐鶴城就是當時老教主的長子,為人慷慨好義,精明強干,又習得一身好槍棒,為紅陽宗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卻不想老父死的突然,徐鶴城當時正在外地忙著教務,他的同胞兄弟徐萬仞為了爭奪家產和教產,便向官府舉報他收容教眾、圖謀不軌。為了確保徐鶴城翻不了身,徐萬仞用五百傾好地和三萬兩銀子搭上了宮里司禮監掌印公公魏忠賢的關系,一舉借助官府的勢力將忠于他兄長的四十個教中中層干部流放的流放、處死的處死,徐鶴城若非武藝高強,只怕也死在弟弟派來的殺手之下,為了逃避官府和弟弟的追殺,徐鶴城不得不逃亡到紅陽宗勢力較為薄弱的關西,並在幾年內發現了金礦,並掌握了一部分勢力,這于何便是當時隨他出逃的少數教中干部之一。萬歷駕崩,魏忠賢倒台後,徐鶴城本以為可以翻案,卻不想他弟弟又勾搭上了田皇親——當今皇帝最寵愛的田貴妃之父,而當今天子當時才二十出頭,要等到他駕崩少說也得三十年,偏偏今上又不是好色的主,要等那位田貴妃失寵也不知要到什麼時候,眼見得他的案子也就成了無法翻身的鐵案了。

    于何見徐鶴城漸漸氣消了,低聲道︰“不如讓屬下去劉先生那兒,旁敲側擊一番如何?”

    “如此甚好!”徐鶴城點了點頭。

    劉成回到屋子里,在屋子里找來找去,偏生沒有找到一個東西可以盛放金沙的物件,那只海碗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正沒柰何間。外間傳來敲門聲。劉成一愣,趕忙將那海碗放入懷中,用袖子蓋上,方才應道︰“什麼人?”

    “劉先生在否,于何求見!”

    劉成看了看左右,沒有找到隱藏海碗的地方,只得將碗放到床下,才轉身開了門,笑道︰“于老先生有什麼事嗎?“

    于何從懷中取出一個鹿皮口袋,笑道︰“劉先生,我家教主方才想起來那些金沙不好盛放,便讓在下將這個口袋送過來。”劉成接過口袋,想起自己將海碗放在床下,臉色不由得微微一紅,正想開口道謝,那于何又從懷里取出一個小口袋遞了過去︰“這里面有些許零散銀錢,俗話說財不露白,那些金沙平時用起來頗不方便,這些零錢便供先生平時花用。”

    “多謝老先生想的周到!”劉成接過兩個口袋,那于何卻不走,在屋內轉了兩圈,突然笑道︰“敢問劉先生仙鄉何處?”

    “西安人!”

    “原來是西京人氏,怪不得如此不凡。”于何突然一屁股坐下了︰“那怎的我听起來口音倒有些像是遼東軍話?”

    劉成的額頭已經滲出一層薄薄的冷汗來,搪塞道︰“俺少時出家寺廟的主持是遼東人氏,因此小人沾了些口音。”

    “那敢問一句先生出家的寺廟在何處?是何宗派?可有度牒,為先生剃度乃是哪位高僧?”

    劉成被于何一陣連珠炮般的問題問的啞口無言,他就算在這兒隨口胡編,以這老兒的精明再追問下去就知道自己在撒謊。于何微微一笑︰“在下並非是要故意為難先生,只是先生若是要將這些亂兵解到官府,官府就必然會查問先生來歷,若是出了紕漏,只怕有些麻煩。”說到這里,于何稍稍停頓道︰“不過若是先生再在這兒休息幾天,我定然能給先生弄出一套沒有紕漏的身份來。”

    面對于何滴水不漏的安排,劉成唯一能做的只能點頭了。帶到于何離開,劉成將金沙倒入鹿皮袋子里,才發現這袋子做的十分精巧,裝滿金沙後可以束在腰上,就成了一條腰帶,在寬大的外袍遮掩下根本看不出來,雖然明知道對方是收買人心,但心中還是不由得一暖。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