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1630 -> 第一百一十四章 興隆寺

第一百一十四章 興隆寺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听了劉成這番表白,洪承疇的目光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漸漸由陰冷變的溫和,又從溫和流露出幾分欣賞,突然他笑了起來︰“陝西民變再起,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業的機會,劉成你這等人杰便是封侯也不是不可能,何止是自保呢?”

    “多謝大人夸獎,劉成愧不敢當!”劉成躬身拜了一拜,問道︰“那那個池樂山的事情呢?”

    “這等劣紳,誣告朝廷命官,罪加一等!”洪承疇臉上露出一絲鄙夷的神色︰“像這等惡徒連朝廷命官都敢誣告,可見平日里行事何等跋扈,一定要嚴加處置,不然民何以堪!”

    “大人所言甚是!”劉成笑道︰“如今西北形勢危如積卵,正需要洪大人這樣的人物主持大局呀!“

    “哦?“洪承疇笑了起來︰”據本官所知楊鶴待你不薄吧。“

    “洪大人,楊制軍的確待我不薄,但坦率地說,縱然沒有賀人龍擅殺神一魁、不沾泥這樁事,他的招撫方略也無法平定西北亂事,多一個劉成,少一個劉成無關大局。”

    “想不到劉游擊對西北亂事也有所見地呀,何不說來讓本官參詳一番。“洪承疇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嘲諷的笑容,顯然在他眼里,像劉成這樣一個區區游擊是沒有什麼資格討論這麼高層次的問題的。

    “西北亂事,簡單來說就是連年天災,加上遼餉之事,民不勘命,老弱填于溝壑,強梁之徒嘯聚山林。邊軍又多年斷餉,不堪用命,反倒逃入亂民之中,教其行軍布陣之法。楊制軍以招撫之法不是不可以,但須有耕牛種子、劃分田土,以為其安生立命之基。但現在朝廷之力,十有七八在于東虜之事。無有錢糧貼補,田土又多為縉紳大戶兼並,招撫之法便成了井中之月、充饑畫餅,如何能成?”

    “嗯。我听說劉游擊你在州清理軍屯,修築陂塘,練兵籌餉,將三千多降卒安置的很好,為何說這招撫之策是鏡花水月呢?”

    “大人。西北土地貧瘠,像州那等河流縱橫之地並不多,若是像榆林那種地方,我再有本事也搞不出花樣來。而且末將也是不知砍了多少人的腦袋,方才闖出一條路來,其中機緣巧合之處甚多,並非能推而廣之的。”

    “能提拔你這這等勇于任事之人于行伍之中,楊鶴也算的上是慧眼識人了。“此時洪承疇的話語中不再有先前的嘲諷味道,他開始用一種嶄新的眼光打量這個年輕武官,武將能帶兵打仗不稀奇。可能夠從縉紳口袋里壓榨出銀子養兵,還不是縱兵搶掠,這在明末可是難于登天的事情,洪承疇自己可是深有體會的。

    “你拿那個池家兄弟開刀,便是為了這個?“

    “不錯,楊制軍令我殺賀人龍之後,便讓我節制其部。但賀部欠餉甚多,軍心不穩,我便許諾補足所欠軍餉……“劉成將自己在宜川所作所為細細講述了一遍,到了最後洪承疇微微頷首道︰“這麼說來那池家兄弟倒也死的不冤。你若不殺他們,又拿什麼立威?若不立威,便沒錢發餉,士卒就要離散。嗯。殺的好,殺的對!”說到這里,洪承疇笑道︰“劉成,你是個有才干、有膽識的人,可是如今光有這些不夠,李廣才氣過人。可也飛將數奇,難得封侯呀?”

    劉成听到這里,如何還听不出洪承疇的招攬之意,趕忙躬身道︰“洪大人若肯收留,末將自當效命。“

    “嗯,好,好!“洪承疇笑了起來,在他看來眼前的這個劉成與賀人龍並無什麼區別,都不過是自己的一條走狗罷了,他年少時博覽群書,最佩服的便是漢高祖劉邦,認為做大事之人須得虛懷若谷、善于用人,才能成就大業。季布曾經擊破劉邦,逼得高祖多次于窘境,但等到劉邦為帝後,卻接受夏侯嬰的諫言赦免了他;雍齒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背叛了他,可後來在投降劉邦之後,劉邦為了安定群臣人心,便封其為什方侯。劉成雖然曾經與自己作對,但那時他在楊鶴手下,自然听命于楊鶴行事。此人又抓著自己的把柄,一時間也拿他沒有什麼辦法,自己若是當上三邊總督之位,就要面對楊鶴未能解決的問題,人才只會嫌少不會嫌多,不如將其招入麾下,以為己用,過去的那些舊事 就不必記得太清楚了。

    亭舍外,曲端與池樂山不敢站得太近,距離那亭舍足有二三十步遠,只能隱約听到亭舍內傳來的話語聲,這不但不能解除他們的疑惑,反而讓兩人的心中增添了更多的擔心,都懷著同樣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著事情的結果。直到洪劉二人走出亭舍的時候,曲端心里的石頭方才落了地——洪承疇站在前面,劉成緊隨其後,兩人臉上都滿是笑容,一副言談甚歡的樣子。

    “既然有劉游擊與曲縣尊這等良才在,宜川的事情我就放心了!“洪承疇笑著對曲端、劉成兩人說道。

    “大人謬贊了,下官(末將)愧不敢當!“曲、劉二人趕忙躬身稱謝,洪承疇又與兩人寒暄了兩句,才笑呵呵的告別而去。

    “洪大人,洪大人——“池樂山搶上前去想要說點什麼,立即被兩個親兵推搡開了,他也不知道在亭舍里發生了什麼,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自己已經完了。他木然的看著洪承疇的背影,心底已經冰涼一片,但奇怪的是,此時的池樂山卻絲毫沒有想逃的心思。

    片刻後,送別完洪承疇的劉成走到池樂山面前,微笑著上下打量了一會對方,突然拱手笑道︰“對不起!”

    池樂山只覺得後心一疼,眼前一黑,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京師,興隆寺。

    隨著咚咚的木魚聲,十幾個僧人在兩側的蒲團上念誦著《金剛經》,觀音菩薩像前的香爐上飄出淡青色的煙氣,大堂上彌漫著一種安靜祥和的氣氛。

    王承恩恭謹在香爐上插上三柱香,又磕了三個頭,虔誠的雙手合十禮拜。此時的他只穿著一身青衣,除了頷下無須以外。看上去就是一個家境殷實的普通讀書人。在燒完香後,他走到門旁的功德箱旁,從懷中取出十兩銀子來,放到功德箱旁邊的一個僧人面前︰“這位師兄。承恩前些日子有些不方便,出不得宮來,這是這幾個月的份子錢,還請收納。“

    那僧人看樣子與王承恩很熟,笑嘻嘻的接過銀兩。一邊在旁邊的名冊上記錄一邊笑道︰“王總管何必如此客氣,您是何等的身份,幾兩銀子的小事派個小太監跑一趟腿就是了,何必請自來。“

    “師兄這話就說差了,進了這興隆寺里哪有什麼總管,公公?都是些寄居此地的畸零人罷了。“王承恩說到這里,嘆了口氣︰”我們這些人外邊再怎麼光鮮,內里也不過是個殘廢,早晚都是要來這兒的,要是連這個都忘了。那也太愚了點。“

    原來古時太監往往出身貧寒,自小淨身入宮,又身無長計,沒有後代,一旦年老體衰不能做事被驅逐出宮就只有死路一條,甚至連個葬身之地都沒有。因此在明朝初年在宮中就出現了一種公益組織,太監們在年輕的時候拿出一部分錢交給這個組織,而這個組織則負責其喪葬養老之事,比如今天北京著名的電子產業聚集區中關村,在清朝末年就是太監公墓(中官村)。宮中當差的時候。在太監內部有著森嚴的等級,但在這個互助組織里卻是平等的。由于太監在古時被人瞧不起,即使有錢也未必有人肯接近,所以他們往往在年輕的時候將積攢的一部分錢財購買田地捐獻給寺院。拜寺院中長老為師,而到年老出宮後便可以到寺院中居住。因為古代寺院僧人也沒有妻室兒女,這一點上倒也和太監相仿,因此倒也不用擔心為其瞧不起。而興隆寺便是這些寺院中的一所,由于太監沒有子嗣,所以這類寺廟被當時百姓稱為“兄弟廟“以區別于通常與某個或者某幾個家族長時間結緣的普通寺廟。

    “王老哥說的是。咱們在宮里的身份,來了這兒還是都忘記了好。”

    這時身後傳來一個尖利的聲音,王承恩轉過身來,說話的卻是高起潛,只見其也只是穿了一件素色袍子,只是質地做工卻是極好,他身後跟著兩個容貌俊秀的小太監,距離王承恩還有七八步便拱手行禮︰“王老哥,您這些日子在乾西(宮城的西邊,通常關押犯了錯誤的宮女太監和嬪妃)那邊吃苦了,咱們有日子沒親近了,待會若是有空一同去喝兩盅?也暖和暖和?”

    王承恩沒有說話,他的目光停留在高起潛那種保養得非常好的國字臉上,過了好一會兒方才答道︰“王某還是戴罪之身,這酒就算了吧。”

    “王老哥!”高起潛上前一把挽住王承恩的胳膊,將其拉到一旁壓低聲音道︰“您那罪可是替皇後娘娘家受的,這娘娘知道,皇爺也知道,這不是罪,是情分呀!我就和你透個底吧,最多再過半個月,您就能回皇爺身邊了。“

    “哦,原來如此!“王承恩的目光閃動了一下,問道︰”那高公公,你今天找我來是有要緊事吧?“

    “什麼要緊事,咱們兄弟今天喝的開心就是要緊事!“高起潛笑了起來,可是王承恩的臉上就好像涂了一層蠟一樣,一絲笑意也沒有,一雙眼楮眨也不眨,只是死死的盯著自己,高起潛覺得自己臉上的肌肉也漸漸的僵硬了起來,連笑容都維持不下去了。最後他嘆了口氣,道︰”王老哥你猜的不錯,我的確有要緊事要找你,咱們到後院去說。“

    王承恩點了點頭,他隨高起潛走到後院,隨行的兩個小太監把住了門,院子里只剩下高、王兩人還有一棵大槐樹,那槐樹葉子倒也掉光了,只剩下幾根干枯的枝杈,只指上天,讓人看上就身上一陣陣的發冷。

    高起潛在槐樹下走了兩圈,突然停住腳步道︰”王公公,我馬上就要出宮了。“

    “出宮?”

    “是的,山東孔有德兵變,形勢危急,皇爺讓我去當監軍,督領諸將平亂,也不知道回不回得來。”說到這里高起潛嘆了口氣,他從懷里取出一張紙來,遞給王承恩︰“這是一張憑條,你可以憑這個到寺里取五萬兩銀子,我已經存在寺里了。“

    王承恩看了看憑條,卻沒有伸手︰“這是什麼錢?”

    “是那幾位大人的心意!”高起潛笑了笑︰“我這次出京,也不知道啥時候能回來,他們在皇爺身邊不能沒有人。”

    “五萬兩,好大方!”王承恩笑了笑︰“你干嘛不找別人?偏偏找我?”

    “田皇親點了你的名。“高起潛翹起了大拇指︰“王老哥,您心里沒別人,只有皇爺和皇後娘娘,這錢除了你,別人拿不下來。”

    “是嗎?”王承恩冷哼了一聲︰“高公公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別人我信不過!”高起潛的臉上泛起了一絲苦笑︰“說實話,這塊肉太肥了,若是別人咬在嘴里,肯定會一口吞下去,我就連點渣子都吃不到了。王老哥你是個講規矩的,不會欺負我。”

    “拿了錢我要做什麼呢?”

    “這是一年的價錢,其實也沒啥,你在皇爺身邊,平日里耳朵留意點便是了,若是要為他們開口說話,還得另外加錢!”高起潛的臉上重新恢復了平日的笑容︰“王老哥你可別壞了行情,後面的兄弟們還指著這個吃飯呢!”

    “哼!”王承恩冷笑了一聲︰“處人主之旁,進順耳讒言,咱們中官的一點好名聲都給你們糟蹋了。”

    “王老哥,你這話就說的差了,這錢我們不拿也有別人拿,我們不干也有別人干。再說西北楊鶴的事,下手的可不是我們。”(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