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1630 -> 第三十六章 大 

第三十六章 大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將主,必須殺出去燒了這些車子!“郝搖旗再也忍耐不住了,他急躁的揮舞著拳頭,吐出的粗氣幾乎踫到了劉成的臉上。劉成皺了皺眉頭,看了看戰場的形勢,低聲道︰”好,你帶三百騎兵從左邊那個突擊口出去,沿著壕溝從側面掃過去,打垮蒙古人的步兵就好,放火的事情交給守兵。“

    “是,大人!”郝搖旗見劉成應允了自己,興奮的轉頭就往小丘下面走,卻給劉成一把扯住了。

    “記住,燒了大車就回來,咱們騎兵少,可糟蹋不起!”

    “大人,您就放心吧!”

    明軍陣地的左側緊靠著黃河,地勢低窪,為了避免被逆襲的明軍趕進黃河,蒙古人幾乎沒有在這邊投入兵力,只是有少許游騎朝這邊放放冷箭,起到牽制作用。而明軍的三個突擊口之一便在這里。在土壘內側,輔兵們奮力的推開大車,在他們的身後,身披鐵甲的騎兵們正魚貫而出。第一個便是郝搖旗,他大聲喊道︰“楔形隊列,所有人都跟著我,燒掉韃子的突車!”

    每個人都保持著沉默,他們都知道這種逆襲的危險,但畏縮不前更加危險。郝搖旗搖了搖頭,猛地用馬刺踢了一下戰馬的肋部,他的坐騎刺啦啦的向外沖去。

    騎兵們的速度並不快,但隊形十分密集,兩個相鄰的騎兵的膝蓋甚至會相互接觸。在郝搖旗的側後方,旗手高舉著郝搖旗的戰旗,紅白相間的戰旗在風中飄蕩,上面的“郝”字仿佛在火焰中舞蹈。騎隊繞過壕溝的突出部,速度陡然加快,從土壘上射出的羽箭與鉛彈在他們頭頂上掠過,蒙古人看到側面突如其來的敵人,發出驚惶的叫喊聲,慌亂的轉過身來企圖將他們擋住。

    “駕,駕!”郝搖旗一邊催促著戰馬。一邊將用右臂將長槍夾緊,將槍尖對準最近的一個敵人。那個驚惶的敵人舉起手中的盾牌,但高速奔馳的戰馬帶來的沖量絕非人力所能抵擋,長槍刺穿了盾牌並連同他的主人一起串在槍桿上。郝搖旗用力將來人提離地面,但槍桿隨即便折斷了。他丟掉無用的半截槍桿,從馬鞍上解下戰斧,掄起斧子劈在第二個敵人的脖子上,將其一分為二。鋼鐵與骨頭的劇烈踫撞讓他的手臂一陣發麻,但郝搖旗的心頭卻感覺到一種特別的暢快。

    大車旁的蒙古人很快就被打垮了,他們幾乎都沒有騎馬,也沒有步兵對付騎兵所必須的長矛、長柄斧、戰棍、錘矛等武器。橫沖過來的密集隊形的騎兵很快就將他們沖散,然後紛紛砍倒。壁壘上的明軍守兵們看到這一切發出歡呼聲,將油瓶和火把投到大車上,油脂從破損的瓶子里流了出來,隨即便跳起了火焰。郝搖旗勒住戰馬,從腰帶上拿出號角,用力吹了兩下。高聲喊道︰“下一個,下一個!”

    時間過得很快,郝搖旗已經記不清這是自己打垮的第幾隊蒙古人,燒掉了第幾輛大車了,透過頭盔,他能夠听到痛苦的哀嚎聲、火焰饑渴的 啪聲、顫抖的號角、還有沉悶的戰鼓,到處都是煙霧和火,他回頭看了看,楔形的隊形早已散亂,大多數人都在各自為戰。我應該回去了。盡可能帶更多的人回去,郝搖旗一邊這麼想著,卻一邊繼續向前沖去。

    許多蒙古人狼狽不堪的向後逃去,他們渾身帶傷。遍體浴血,方才明軍的側襲,讓這些跟在大車後面的步兵們驚慌失措,與漢人不同,蒙古人是騎在馬背上的民族,步行對于他們就和魚上了岸一樣笨拙。郝搖旗帶領著身邊僅剩的幾個騎兵穿行在其間。輕而易舉的將一個個敵人砍翻,他的手臂直到肘部成了紅色,在火光下泛著血光。郝搖旗感覺到身上的盔甲和手中的武器輕若無物,時間對于他變得含糊、變得緩慢,他感覺不到干渴、感覺不到饑餓、感覺不到傷口的疼痛、感覺不到流入眼楮的汗水。事實上,他甚至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唯有戰斗,眼前的敵人。一個、下一個、又一個,郝搖旗毫不在意的將他們一個個砍倒,他已經沉醉在其中。

    突然,郝搖旗看到左前方百余步遠處站著十幾個騎士,為首的一個衣甲十分華麗,身後站著一個高舉著白色大 的侍衛。“這幾個一定是韃子的貴酋!”郝搖旗回頭對身後的部屬大聲道︰“我們過去宰了他們!”

    他驅策著戰馬,在硝煙與灰土間穿行,越過溝壑,爬上矮丘,向那一小隊騎士沖去。當郝搖旗被發現的時候,雙方的距離只剩下二三十步了,這些粗心大意的侍衛發出驚惶的叫喊聲,郝搖旗甚至可以看清那個為首的貴酋扭曲的面容,他在頭頂上揮舞著斧頭,大笑道︰“受死吧!韃酋!”一般朝那邊沖去,他身後的隨從們緊跟著沖了上去。戰馬們沖撞在一起,人們揮舞著武器,相互砍殺,抱作一團,跌落馬下,接著被戰馬踏成肉泥。郝搖旗砍翻了兩個敵人,筆直向目標沖去,那個貴酋高聲叫喊了兩聲,轉身打馬就走,那個手持白色大 的侍衛大喝了一聲,放平了大 當做長矛向郝搖旗當胸刺去,郝搖旗本能的一提韁繩,戰馬人立而起。大 的刃尖刺穿了戰馬的胸口,將郝搖旗從馬鞍掀下。郝搖旗就地一滾,避開敵人坐騎的踐踏,從地上跳了起來,乘著那侍衛策馬回頭的功夫,將其從馬背上扯了下來,按在地上,在喉嚨上用匕首刺了兩下,結果了性命。郝搖旗從地上站起來,想要追那貴酋,才發現對方早就跑遠了。

    “娘的,讓他走脫了!”郝搖旗往地上吐了口唾沫,走到自己的戰馬旁,沮喪的發現這可憐的畜生不但胸口有傷,還折了一條腿,他拔出匕首割了坐騎的喉嚨以免其再忍受痛苦。他看了看左右,發現唯一像樣點的戰利品便是那根刺倒自己坐騎的白色大 ,便取了這桿大 ,隨便挑了匹敵人的戰馬,回己方軍營去了。

    蒙古大營,林丹汗坐在軟塌上渾身顫抖,臉龐已經慘白如紙。方才他只帶了少數侍衛親自前往陣前督戰。卻不想不知從哪里殺出一伙亡命之徒來,若非手下侍衛平時阻截,自己便遭了毒手,連成吉思汗傳下的甦魯錠大 也給奪了去。簡直是奇恥大辱!

    “大汗,那隊明軍已經不見了!”一個侍衛沖進帳內,躬身稟告道。

    “甦魯錠大 呢?”

    “也,也不見了!”那個侍衛的聲音小了許多︰“興許,興許是被漢狗取走了!”

    “廢物!”林丹汗一口氣直沖頂門。隨手抓起右手邊的銅壺向那侍衛頭上砸去,那侍衛被砸的頭破血流,卻連吭都不敢吭一聲,只敢伏在地上。

    “來人,擊鼓!全軍進攻,把這群漢狗趕下黃河,用他們的血洗清甦魯錠大 的恥辱!“

    明軍陣營,土丘上。

    “什麼?你說這玩意就是插汗的帥旗,成吉思汗傳下來的甦魯錠大 ?”劉成有些不敢相信指著地上的那桿大 的向一旁的王安世問道。

    “末將不敢肯定,不過有七八成把握!“王安世拿起地上的大 又仔細看了看。笑道︰”不瞞鎮台大人,末將祖上便是達官,小時候就曾經听族中長輩說過,這甦魯錠大 乃是用的一丈三尺五寸的柏木制柄,纓子必須用九九八十一匹白色公馬之鬃毛,矛頭為三叉戟狀,成吉思汗將其指向何處,哪里就奏響了凱歌,看其形制與傳說中並無差別。“

    “會不會是其他韃酋偽造的?”劉成有些疑惑的問道。

    “絕不可能!”王安世趕忙搖頭道︰“這甦魯錠大 乃是成吉思汗的標志,除了黃金家族的嫡系絕無他人敢于使用。韃子雖然凶悍,但在這件事情上是決計不敢含糊的。”

    “那郝搖旗放跑的就是插汗本人啦?”

    “十有八九!”說到這里,王安世轉身對一旁跪在地上的郝搖旗笑道︰“恭喜郝千總,你這可是立下大功了!”

    “俺立下大功了!”郝搖旗喜不自勝的想要從地上站起來。一旁的劉成冷哼了一聲,他趕忙又跪了下去。

    “搖旗呀搖旗,我讓你燒了突車就回來,你呢?我問你,給你三百騎兵,你帶回來多少?”

    “這個。末將,末將殺的興奮的過了頭,于是就——“說道這里,郝搖旗也說不下去了,劉成咬牙切齒的看著跪在地上的手下,罵也不是,夸也不是,先用刀背在他脖子上劈了兩下,喝道︰“搖旗你可記住了,這次便饒了你,若是下次可就不是刀背了!“

    郝搖旗感覺到脖子上冰冷的刀背,不由得汗流浹背,趕忙答道︰“是,大人,我下次決計不會了!”

    劉成冷哼了一聲,走到帳篷旁取了兩只人頭大小的口袋,扯了一根皮索將兩只口袋拴在一起,將那兩只口袋往郝搖旗脖子上一掛,便好似往驢背上放口袋一樣,厲聲道︰“你斬獲韃酋大 ,立下大功,這兩口袋金子便是賞你的!”

    郝搖旗剛剛脖子一沉,便感覺到腦袋邊多了兩只口袋,正想著是福是禍,听說里面都是給自己的金子,不由得喜出望外,趕忙連連叩首道︰“末將肝腦涂地,亦不得報大人厚恩!”

    劉成冷哼了一聲,看著地上的郝搖旗,又是好氣又是好笑,此人打起仗來悍不畏死,對自己又十分忠心,只可惜往往一上陣就殺昏了頭,作為沖鋒陷陣的突將還行,獨當一面卻是不行的,眼下自己方面還小倒也罷了,將來自己局面大了,他的發展就有限的很了。

    “大人,大人!”

    為何王安世的聲音如此激動,劉成驚訝的轉過身來,只見王安世指著遠處︰“大人,韃子這次是要孤注一擲了!”

    劉成順著王安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遠處蒙古軍本陣開始緩慢的向自己這邊移動過來,看來方才郝搖旗真的是弄到了個了不得的人物,不然按照以往的經驗,蒙古人是不會這麼快就投入主力的,他咽了一口唾沫,低聲道︰“是呀,拼死一搏的時候到了!”劉成稍微整理了會自己的思緒,大聲道︰“來人,快將巡撫大人、還有諸將都請到這里來!”

    “是,大人!”幾個親兵都知道決戰的時候到了,向劉成欠了欠身子,便紛紛下去傳令,劉成隨即叫起郝搖旗︰“搖旗,你讓人把火箭全部都搬到這里來!”

    “是,大人!”

    隨著劉成的號令,小丘頂部的氣氛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劉成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的情緒稍微平靜了點,向王安世問道︰“王參將,你覺得韃王應該在何處?”

    王安世向蒙古人的軍陣望去,數萬騎兵組成的大陣綿延開來足有七八里寬,無數面旗幟連綿在一起,根本分不清哪面才是敵人的王旗,他猶豫了一會,將右手指向中間偏右一點的位置,用十分肯定的口氣答道︰“應該是在那兒。”

    “為何這麼說?”

    “韃子軍陣如此之寬,非旗幟鼓號所能節度,當分為數翼,各以貴酋為首腦,其王局中調度。而虜中以左為貴,其韃王之本陣應該在此處。”

    “嗯,好!”劉成笑道︰“今日若能破虜,本鎮台當為王參將記上首功!”

    王安世正要謙謝,呂伯奇與諸將都來到丘頂。劉成低咳了一聲,指著丘下洶涌而來的蒙古騎兵,大聲道︰“韃王親至,破賊就在今日,待會當韃虜兵鋒稍挫,本將便以火箭攻其首腦。格桑,你便領突騎沖出,自取其中軍,破陣之後,轉而向左。“說到這里,劉成伸出雙臂,做了個合攏的手勢︰”將韃子的右翼趕到黃河里去!”

    劉成這一番話說完,除去手下幾個見識過火箭威力的之外,那些沒有見過的旁系將領個個大驚失色,在他們看來韃子兵勢如此之盛,便是堅壁而守也未必能低檔的住,以僅有的區區數千騎兵沖出壁壘野戰,豈不是自尋死路。那個胡守備正想開口勸諫,卻被劉成手臂一揮,把話堵在了嗓子眼里︰“各軍待會當殊死戰,若有畏縮不前者,當以軍法從事!”(未完待續。)

    PS︰  韋伯提醒一句,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下一份譚其驤老先生的《中國歷史圖集》里面明代陝西布政司的地圖,對寧夏地區的形勢有個大概的了解,這樣對書里面雙方的軍事行動才明白其原因。而軍事行動是必須建立在相應地理環境的了解之上的。譚老先生是我國歷史地理學科的奠基人,對這方面有興趣的書友可以看看譚老先生的《長水集》,里面有不少不錯的文章。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