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當學吾 -> 第十三章 天子封賞,蔡女賜婚

第十三章 天子封賞,蔡女賜婚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經過滿朝大臣一頓唇槍舌戰之後,議定封賞如下︰加封雁門侯劉誕破虜將軍,領雁門太守,賞金千兩,布匹兩百,其余下將領段飛封擒虜校尉、張遼封驅胡校尉,並州都尉呂布阻敵有功封平胡校尉。

    又聞劉誕學吾兒年方一十六歲尚未娶妻,多位世家大臣推薦自家良秀,請天子劉宏賜婚。最後由天子劉宏選得蔡家女子文姬,以才學聞動京都,其父又是內閣大學士蔡邕,于是在賞賜的聖旨里面又加上賜婚蔡邕之女蔡琰。

    這可把蔡邕樂壞了,之前就聞名劉學吾才名,前不久又在京都見此人儀表當當,雖算不上俊美,但給人一股踏實的感覺,原本就是宗親封侯,如今又大破鮮卑立下大功,深受皇恩,鎮守一方,可謂前途無量,當然也樂意結親。說起這女兒,蔡邕以前不知多頭痛,作為蔡邕獨女的蔡文姬從小嬌生慣養,又出生在大儒世家,自幼以才女聞名京都,使得京都各大世家弟子門人求親者絡繹不絕,可惜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這女兒眼高于頂,自語非才學者勝己不嫁,非名門貴族者不嫁,非天下聞名者不嫁,此三不嫁,讓蔡邕愁白了頭。之前世代與蔡家交好的河東望族衛家的嫡公子衛仲道遣人來提親,勉強符合自己的女兒的要求,但卻听聞這位衛家公子從小體弱多病。身體虛怕有什麼萬一害苦女兒一輩子,蔡邕正準備思索著怎麼回信,結果就遇到眾大臣弄出了要給劉學吾賜婚的注意,正愁著的蔡邕不由得眼前一亮。于是就毛遂自薦的把自己的女兒推了出去,結果還被劉宏選中,或許在眾女中,蔡文姬不是最美的,但無論才學、修養和世家,卻無疑是最合適的,劉宏也有自己的考量。

    據歷史記載︰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初嫁于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後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並生育了兩個兒子。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

    歷史上的蔡文姬無疑是一位苦命人,小時候拜讀其《悲憤詩》二首,歷史評價獲高,歷朝歷代仰慕者千千萬,可稱漢末第一才女,如不信請百度百科或查一下中華圖書歷史記載。

    不說遠了,就說在益州的劉焉吧,可憐天下父母親啊,自從劉學吾離開家里後,劉焉每天的擔心都多于歡喜的。雖然自己的這個三兒子從來都不讓自己省心。雖說有神童之名,卻從小就不愛讀書,一天到晚就知道舞刀弄棒,請來的老夫子不是被氣跑,就是被嚇得連夜辭行。

    後來實在沒辦法只能忙里偷閑親自教導其讀四書五經,後來劉學吾又提出要拜師習武,剛好早年與昆侖刀宋朝有過命的交情,好不容易請來教學,結果弄得家里不安寧。劉學吾對著家人說什麼輕身健體,強迫兩個哥哥,又帶壞其小弟,逼得劉學吾的兩位哥哥紛紛外跑遠方逃避,美其名求學論道。而原本乖巧文弱的小兒子卻是練武練上引了,在宋朝的指導下,武藝進展不遜色其兄。原來昆侖刀宋朝在陪同劉學吾到達京都後就消失無蹤,其實是回到益州劉府,為了他這第二個徒弟。

    他又為何如此呢?

    原來劉學吾的資質不說極差也僅算得上普通,但在各種千金難求的秘藥的砸造下,勉勉強強算可以,的就是原本但悟性這東西就不好說了,有的人吃個飯看個風景就有所領悟,有的人名師教導,各方授藝可卻懵懵懂懂,而劉學吾就是屬于這一類的,好好的昆吾刀法練著練著變成三尖兩刃刀。哎,宋朝心里苦啊,還好的就是原本只是陪練的小劉璋,反而頗有天賦,于是慢慢引導其專注于武學。就在劉學吾的蝴蝶效應之下,這可完全使得小劉璋脫離主線,原本歷史上那個暗弱之主,變成果敢勇猛,特別是其武藝隱隱有超越劉學吾的跡象,這讓宋朝感到後繼有人老生可慰,可以說使盡渾身解數,將自己一生所學傾囊相授。

    而二哥劉瑁外出游學頗有奇遇,拜廬江名士李先隆為師,雖與周瑜孫策同門,卻與丁奉朱桓為友,自與周瑜等逢為對手。一日劉瑁在後院書亭搖頭嘆氣,周瑜見了,戲笑著說︰“汝弟學吾年方尚幼卻屢立大功封侯賜爵,北抗鮮卑雄居一方,實乃吾輩之楷模;卻不聞年長為兄之汝,只呼嘆氣甩耳?”

    說完周瑜又哈哈大笑的走了,一旁丁奉朱恆等人看到被周瑜嘲笑的劉瑁形態失落,氣舉沮喪,有心安慰卻無從說起。

    突然遠處一個聲音傳來︰“汝弟之所,妖孽爾,汝又試比呼?現不奮而趕之呼,嘆息又何補焉。”

    眾人看去,原來是老師李先隆,路徑書亭見到全程經過,不願劉瑁沉淪下去,開口喝道。

    此時的劉瑁猶如被醍醐灌頂,立刻精神煥發,更加奮力讀書,學習文韜武略。

    四兄弟中,反而是劉學吾的大哥,以游學為名,聚狐朋狗友,整日花天酒地,只因劉學吾寄回來的一封家書與劉焉言不久天下即將大變,注意防備以宗教為名的民眾活動,害怕劉焉當耳邊甚至風,特別強調關注太平教張角等教人,五斗米教張氏等人,甚至還派段飛帶著五百心腹回益州,暗中行事,劉焉原本對宗教之事听之任之,如今劉學吾如此慎重的示警,劉焉也不馬虎,召回劉範加強益州軍事建設,以及地方治安。另外派遣心腹時刻盯著張氏等人與太平教眾。

    蜀中張氏所立五斗米教原本就是效仿太平教的行事,張氏之子張魯與太平教核心人物有所交集,可惜蜀道艱難,而且益州在劉焉和劉學吾多年的治理之下,百姓安穩,所以太平教就放棄了蜀中這塊天府之地。而張魯不甘,所以自立五斗米教,以道術吸引百姓入教。

    而現在的蜀中卻非原本歷史上的蜀中,可以說整個益州都在劉學吾所立的學吾教觀的人才治理中日新月異,各種奇才窮出不窮。百姓安居樂業,生活水平日益高漲,再加上劉學吾之前所行的教觀商會,由軍隊遣押貨物外銷與各地,以錢糧聚集蜀中,吸收各地前來的流民散戶,不斷的發展自己,如今蜀中現有現役軍隊八萬,捕快兩萬,可謂是兵強馬壯。或許你沒看到,或許你以為看錯,不你沒看錯就是現役,早在劉學吾八歲時就跟劉焉說,士兵常年外派,使得很多年紀很大的都還未娶親,使得百姓都不肯讓自己的兒子去從軍,而且每次因為招兵很多家庭都妻離子散,所以提出現代軍事預備役之說,以四年為期,兩年一招,十六歲為起,招強壯子弟為兵,任期內若無升職者退役,留骨干以什長以上之職以練新軍,以此循環,不出二十年,若遇戰事瞬間可得百萬精兵。然而吾蜀中久無戰事,所以安排新軍兩年行軍屯,可使退役士兵可與軍中學得一技之長,或護衛或鐵匠或廚師或木工或農夫等等。

    即可安民心,也可建威望,若得數十年,就算天下亂爾,吾又何懼哉。

    這話可說得劉焉動心了,不過還是把劉學吾教訓了一頓,讓其且不可外語,然後就計劃實施了。

    好了話說回來,我們還是說說劉學吾吧,此時正頭痛呢!

    當聖旨宣讀完,劉學吾真想哭啊。拿著賞金打發走宣旨的小黃門後,整個人悶悶不樂的,而一旁和眾將領鬧得正歡喜的張遼轉過頭看著劉學吾一臉苦逼樣,不由得問道︰“學吾啊,這封賞加賜婚大喜事怎麼你一點也不歡喜啊。”

    正煩著呢的劉學吾听到張遼問自己,不由的裝一下逼︰“遼哥啊,你豈不聞听聞驚雷而面不改色者,可為上大將焉!”

    “可是我看你臉色不對啊,不像是無所謂的樣子啊,反而好像很憂愁。”

    劉學吾搖了搖頭,命卒下拿酒來,把酒向張遼一舉,說道︰“還是遼哥你了解吾,小弟正憂愁著呢,天子一句話不聞不問就定了吾的終生,吾不說了,來陪吾喝酒,一醉解千愁。”

    聞言,張遼哈哈大笑︰“你小子是得了便宜又賣乖,吾听聞蔡家娘子,以美貌文采響度京都,蔡府提親的大門就差被踩塌了,如今天子賜婚,別人連羨慕都羨慕不來呢,你還挑三揀四的,你老哥吾可現在還未取妻呢,不求比得上其,但求有其百分之一就可。”

    這一說完,劉學吾不覺眼前一亮,原本就是害怕蔡文姬太丑,如今又張遼的這句話,心里就踏實多了,但卻還死鴨子嘴硬︰“傳言不可盡信,來今這兒不醉不歸。”

    “好,就等你這句話了。”張遼也不顧形象,一手搶過酒壺就喝。

    或許讀者會感覺,劉學吾堂堂一郡太守為何敢如此稱呼劉學吾,其實啊,這大戰結束後,劉學吾就拉著張遼拜把子,認其為大哥,還強迫張遼不許以太守什麼的稱呼,隨意就好,最後張遼實在受不了劉學吾的糾纏,這才有了如上稱呼。

    不過人世間事事變化千千萬,有人歡喜有人憂。比如如今的丁原呂布,此事大破鮮卑,得利的是劉學吾,而丁原呢,只是得到了口頭嘉獎,卻什麼也沒得到,就連呂布都被升為平胡校尉,雖說還是歸他管,但是心里的一口氣啊還是憋著難受啊,既然這口氣發不到別人身上,就發到呂布身上。

    直接以抗命之事,說功不抵過,雖然朝廷封了呂布校尉,但丁袁還是打了呂布五十大板。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