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當學吾 -> 第五十八章 中一之死,中二之謀

第五十八章 中一之死,中二之謀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這一次扶桑人可謂是一敗涂地,不過被稱作戰神之花的織田中一卻是在心腹家臣的拼死護衛下,跑出重圍。為什麼在這里用跑出重圍這個詞呢?其實就是劉學吾暗地里下令放水,讓這扶桑統軍大將安全離開。

    或許在這里有人迷糊了,好端端的直接殺了不就得了,干嘛放他離開。這其中其實是有深意的,扶桑人並不好對付,從張遼的來信中說道,扶桑人擅長偷襲暗殺,經常放火斷其糧道,使得他不得不一退再退丟了代郡。而唯獨這次

    的扶桑人竟然傻叉的以步兵來攔截數倍以上的騎兵大軍,這說明什麼呢?說明這統軍大將要麼是十足的草包,要麼就另外有所謀算。但是劉學吾知道,扶桑是一個彈丸小國,一萬的士兵對于這個國家來說,也算是不得了的數字,不可能直接當棄子。

    何況還和中原相隔著大海,在這個時代的航海技術能安全抵達中原就了不得了,還能指望能運送多少兵力過來。所以放走這個傻叉統軍,放長線釣大魚,引誘更多傻叉來送死。

    而逃回去的織田中一是一個急性子,要不是被心腹護衛敲暈了,估計也帶不走他。這下好了,等到他醒過來,一萬扶桑武士因為他的一時興起只逃回了數十人,他二話不說把自己鎖在馬城的房間里,等到手下護衛發現情況不對時,他已經割腹自殺。

    外面劉學吾攻城的緊,眼看城池就要破,那數十心腹家臣護衛帶著織田中一的尸體無奈的棄城而逃。這讓後來進城得知消息的劉學吾大喊可惜,這麼好的一個扶桑人竟然就這麼死了,該死的武士道精神。

    而在離馬城不遠的平舒縣城,守將是橋本家的橋本三郎,而橋本家是織田家族的附庸家族,所以橋本三郎連忙把織田中一的死上報給主家,並請求援軍。此時的橋本三郎只有五百扶桑武士和一千在北海臨時招募的布卒丁壯,對于來勢洶洶的劉學吾大軍,

    要不是因為害怕連累家人,估計他都想直接棄城而逃。

    “織田君,請節哀,我們遲早會把劉學吾的人頭祭奠織田大將軍的。”渡邊純太郎拍拍一個跟胖得球似的中年男子的肩膀安慰道。

    “放心吧,渡邊君,這次我作戰就不參加了,我要帶著哥哥的骨灰回扶桑,葬在天照大神的光輝下,讓哥哥魂歸故里。”精明的織田中二裝著一副傷心透徹的模樣對著渡邊純太郎說道。

    渡邊純太郎不由的暗罵一聲老狐狸,不過卻也是裝著傷感的樣子說道︰“你就放心的回去吧!這邊有我和井上在這里,想必那劉學吾也耐不得我何。”

    心里面竊喜的織田中二,一臉嚴肅的說︰“大扶桑的霸業就拜托渡邊君了。”

    說完深鞠一個九十度的躬,轉身就走。對于自己雙胞胎哥哥織田中一的死,織田中二心里卻是極為高興,他之所以這麼急忙的返回扶桑,無外乎是趕回去繼承家業。對于這位從小到大就處處與其作對,雖說佔不到老奸巨猾的織田中二的便宜,但是家主之位,

    卻無可厚非的屬于織田中一,這讓織田中二很是眼紅無奈。織田家族在扶桑的地位以及家族的財富都是處于金字塔頂端的,作為家主所得到的好處或許不如天皇,卻也是僅僅不如而已,可謂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所以自己哥哥那種草包也會被吹捧成戰無不勝的

    戰神之花。

    失去了織田兩兄弟的幫助,渡邊純太郎這邊卻也無礙。他們渡邊家族在扶桑的影響力也並不遜色于織田家,只不過從兩家協力變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當然了為了以防萬一,渡邊純太郎還在拉攏扶桑其他幾大家族,甚至是皇族。

    為了得到更大的支持和幫助,他不得不把北海共享給整個扶桑,讓整個扶桑的家族們都知曉中原的富饒。對于人性的貪婪,渡邊家不愧是研究得透徹。就在開放北海不久,扶桑的幾大家族就紛紛派來觀摩團來實地考察,相信只要不久,各大家族就會有所表態。

    而另一邊上谷郡沮陽城,呂布一輪又一輪的攻城,而張遼卻是死守著這沮陽城。張遼真的不敢再把沮陽城給丟了,如果沮陽城丟了,那麼整個上谷郡即將不保,而後面的右北平也會暴露在呂布的鐵騎之下。

    “張遼小兒,你我相識多年,又是一同從軍,如今汝已被吾四面包圍,吾勸汝識相,速速開門投降,念在同為並州人,吾可免汝一死。”呂布在城外對著城樓的張遼喊道喊道。

    “呂奉先,三姓家奴,賣主求榮,奪軍弒父,可憐那丁刺史一身正氣忠烈滿門,喪汝賊手。吾恨不得喝汝血吃汝肉,砍汝人頭以祭奠丁相公的在天之靈。”張遼在城樓上不客氣的罵道。

    呂布見張遼提起丁原,他自知理虧,不過卻也開口說道︰“昔日是汝年少無知,壞了義父性命,但吾無愧對于天下。”

    “好一個無愧于天下,吾問汝,昔日出征的那五萬並州將士今日何在?吾大漢天子如今何在?無愧這個詞,你呂奉先還沒有資格說。”張遼性子起來痛罵道。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麼好說的,待到城破,你張遼要是不投降,就別怪我呂奉先不仗義。來人下令攻城。”呂布見勸降無果,只能讓士兵繼續攻城。

    還好城池上的箭鏃和滾石什麼的都有大量存貨,這些大部分是當初公孫瓚準備和劉學吾死磕的物資軍備,可惜公孫瓚戰死,這些物資軍備也轉手被張遼所得,正好用來對付呂布和扶桑人。

    戰況極為慘烈,呂布的八千人馬和後續來援的三千扶桑武士共一萬一卡人進攻張遼帶領的三千守軍,這戰役雖說不是很大,但卻是最艱難的。主要是沮陽城的地理位置有關,先是沮陽城比較小,對于沮陽城來說三千人馬守衛已經是非常完美了,城外都是高山峻嶺

    加上以前秦始皇修建的長城作為關卡,此地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險峻。這就讓張遼的三千人馬好好展開,而呂布這邊人馬雖多卻有些施展不開。

    而且經過之前的教訓,張遼吃盡了扶桑人暗殺偷襲的苦頭,何況單打獨斗也不是呂布的對手,所以張遼就一直死守不出,使得呂布和扶桑人井上一奴也無可奈何。至于陳宮這一某臣卻因為干擾了扶桑人的計劃施展,而在某一次戰斗中被犧牲了。沒錯就是被犧牲,

    主要是扶桑人感覺陳宮呆在呂布身邊,使得呂布難得掌控,于是安排人在戰場上暗地里放冷箭殺掉。陳宮一死,呂布果然被扶桑人一路牽著鼻子走,這也間接的造就了現在對付張遼的死守城池無計可施。

    自作孽不可活,渡邊純太郎這邊因為對整個扶桑開放了北海郡,結果皇家的人看上了,直接就討要了北海郡的治理權。隨便賞賜了一些榮譽虛職就霸佔了渡邊家族辛辛苦苦經營的地盤,而且扶桑的天皇還下令,派遣扶桑的大軍來入侵中原,當然了什麼渡邊家族也都沒有他們的

    事情,漸漸的真的只有了通商的權利,這一切都少不了織田中二的功勞,誰叫織田中二一回到扶桑就通過自己的妹妹也就是扶桑的皇後織田紀子向天皇進言,也因此成為了扶桑在北海郡的代理人。

    當然了遠在幽州辛苦奮戰的渡邊純太郎卻還是不知道此事,不然還不得氣得吐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