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當學吾 -> 第一百六十七章 騎兵統帥,學吾懸賞

第一百六十七章 騎兵統帥,學吾懸賞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而白虎城內六千騎兵為首的統帥卻是一個無名之輩,他原本只是劉學吾麾下的一個學吾教觀出來的學員。他從小無依無靠,根本就不知道父母是誰,靠著穿百家衣,吃的百家飯,行乞為生。日常生活極為艱苦,原本是跟著一個老乞丐一起生活,可是在他六歲的時候的一個冬天,老乞丐把最後的一個乞討得來的饅頭給他吃。可就是在那一夜,老乞丐看著他一口一口的吃著饅頭,笑著睡過去了,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醒來。從此以後,他就開始了一個人的乞討生涯。那段塵封的記憶,是他這一輩子也不想回憶。與野狗爭食,在天寒地凍的時候抱著野草窩熱。每一天都過著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知道了九歲的時候,也就是劉學吾推行學吾教觀,他被當地的好心人通過官府送到學吾教觀,這才使得他脫胎換骨。

    在學吾教觀給他享受到了從懂事以來做夢都沒想到的待遇,餐餐有肉,頓頓管保。還有衣食住行,學藝啟蒙,這些都讓他健健康康的完成了成長。他知道這一切都是一個人給予他的,那就是劉學吾。那時候的劉學吾弱冠之年封侯拜將鎮守邊疆,那一次次擊退蠻夷外族,抵抗侵略者的勝利,劉學吾幾乎在大漢的聲望達到了頂峰。那時候的他義無反顧的北上並州投軍,同行的時候有五百弟兄,或許他是屬于幸運兒,在一次次殘酷艱苦的作戰中,五百人幾乎所剩無幾。但是他都活了下來,並且從數十萬軍中脫易而出。還記得那一次受傷最嚴重的時候,匈奴人一根箭鏃從後背心穿透琵琶骨。單是給他搶救的軍醫幾乎都已經給他下了死亡通知書,可是最後他卻是硬生生的撐下來。靠著自己做乞丐的時候,老乞丐常用來止血救命的香灰這種土辦法,當著那已經不報任何希望的軍醫面前,忍著痛苦,自己用手強行拔下琵琶骨上的箭鏃。再用手抓著火燒的煤炭狠狠的烙向自己留血不止的傷口,那種非人的疼痛,這位硬漢式的傳奇在將士們之中流傳。

    今天他憑著自己所學的,用命換來的機會,一次次的挑戰自我。終于登上了千人將,並追隨著劉學吾南征北戰。這一次他自告奮勇參加敢死隊,最為第一批登陸的騎兵,他被劉學吾命為作戰先鋒。可無奈將士們如今水土不服,加上將士們集聚容易暴露目標,所以這才借著白虎城嚴家的掩護,帶著這六千余水土不服的騎兵在此修養。卻不料走漏了消息,使得如今情景陷入了無比的被動。

    若是城內的六千騎兵沒有出現水土不服,憑著並州鐵騎強悍的戰斗力,根本無懼城外的兩萬步卒。只可惜現在不止是將士們出了問題,就連戰馬也有上吐下瀉的反應,這才逼得他龜縮于此,不敢輕舉妄動。還好有嚴氏一族的幫助。他們暫時還是守得住白虎城,現在他們通過白虎城東面臨大海的碼頭,等待主公劉學吾那邊等派來新的援軍,哪怕是荊州的步卒也可以替換掉這些沒有戰斗力的騎兵。

    事情想的時候是美好的,可是事實上卻是很艱難。現在的氣溫已經入冬,城內的六千騎兵習慣了北方平原的奔馳,卻受不了南方氣候的濕冷。一些戰馬開始出現生變,甚至是死亡。這讓作為統領的他十分愧疚,在于騎兵,騎字當頭。將士們和戰馬的感情可想而知,可是現在卻是無能為力的看著一批批曾經戰功赫赫,微風四面的戰馬慢慢的死去。對于騎兵來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比著更加折磨人的。很多將士都跑來跟他這位統帥提議是否放棄白虎城,從海上返回。可是這個問題是他能下決定的嗎?

    一旦返回,這後果如何?等待他這個不戰而逃的先鋒官又會有什麼下場。計算他豁出去不怕軍法處置,可是這一走,就是徹徹底底的放棄了白虎城,放棄了嚴氏一族這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盟友。可想而知,當他們成功的撤離之後,孫策孫權兩兄弟得知嚴氏一族的所作所為,他們絕對會大開殺戒。而且一旦這麼做了,劉學吾的軍隊今後要在收復江東,難度上會難上千百倍。要知道如果今天放棄了嚴氏,那麼就等于劉學吾的軍隊以後可以為了任何利益而犧牲所有同盟。這對于江東的布局來說,是噩夢般的打擊,估計到時候,江東的世家豪族不用孫策去逼他們,他們都會聯合起來抵制劉學吾軍隊的進入。

    而劉學吾這邊得知登陸之後,登陸部隊在江東出現的問題。立即召集了荊州的文臣武將進行商議,按照劉學吾的說道,要了解一個人,無疑從他的對手的口中開始了解。畢竟相互敵對,彼此都有時刻關注對方的一切行動資料。而這水土不服,在劉學吾看來,這東西最好是問當地人,最能得到解決方法。而在劉學吾的認知里面,江東和江西都是一樣的。問荊州的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這不這些剛換了主子的文臣武將無謂避免以後的地位不保,紛紛快速響應。個個根據劉學吾的問題進行探討,甚至是劉學吾發出百金懸賞,求能最快處理治療水土不服的辦法。

    這消息一出,各地吃瓜的群眾紛紛踴躍參與,各門各派的赤腳醫生,巫師,薩滿以及土生土長的道士紛紛冒頭。各種奇思妙想,各種令人無語的土辦法猶如百家爭鳴般的綻放。比如下面這一幕。

    ”大人,大人,我是牛頭山牛腳寨的術師,我這里有蠍子、蛇、蜈蚣、蟾蜍、蜘蛛,世間五毒,別說區區水土不如,就是全時間的疑難雜癥都手到擒來。“一個頭戴著牛角帽,身穿著牛皮的滿臉胡腮的中年男子,拿著口袋里面的毒蟲吆喝著。這下子可是把周圍的人都嚇得連忙退後幾步。

    (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