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都市言情 -> 穿成美男子 -> 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

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

    ,最快更新穿成美男子最新章節!

    雪雖然停了,但下過雪的路面,並不好走。即便出門的人不多,但偶有那麼幾輛馬車通過,路上也壓出了深深的痕跡,地面更加的泥濘。

    張氏西府距離南山有段距離,這麼冷的天氣,若是騎馬那就是自找罪受,自然是坐馬車舒服。

    李欽讓坐在馬車里,因為路況不好,馬車行的不快,也不知與他相約的那幾位同年,是否已經到了,是否已然開始賞雪吟詩——

    想到作詩,不由地想到張昌宗的那首作品,唇角不禁彎了幾分。以六郎的性情,寫出這般詩作也不奇怪。真是好生期待同年好友們看到此詩後的反應。

    這般想著,李欽讓忍不住催促趕車的大山︰“大山,快些,莫讓周兄他們久候。”

    “喏,郎君,小的也想快,只是,下過雪,路面泥濘不堪,馬蹄沾了泥,若是快了怕踩滑了出意外。”

    “如此,你行車小心些。”

    “喏,郎君放心。”

    在路上走了一個多時辰,終于到了南山,山腳下停著幾輛馬車,李欽讓看了兩眼,其中一輛是他友人的,馬車上的標記他認識。

    初春的雪下不大,城里並沒有積雪,賞雪自然也無從賞起,唯有山區,方能見到積雪的影子。南山是周圍極好的賞雪地,南山有一面山坡長了許多野梅,每每梅花開時,都會有人來此賞梅。昨日一場雪,如今雪中看梅,更添景致,來的人也更多。是故,一群書生才約了大冷天的來爬山賞雪。

    與大山一起坐在車轅上的柏舟道︰“郎君,孫郎先到了。”

    李欽讓點點頭,掀開馬車布簾,從馬車上下來——

    他們一共五人相約,如今,只有他與孫士釗先到了。

    “子厚!”

    “令嚴!”

    李欽讓,字子厚,孫士釗,字令嚴,兩人是同年的舉子,也是好友。

    互相見禮完畢,孫士釗笑道︰“想不到子厚竟比周兄、冷兄他們來得早,子厚從城中出來,周兄他們居住在城外,居然還如此慢,實則當罰。”

    他們皆是一年的舉子,俱是外地來的。孫士釗家中富裕,在長安城里賃了房屋居住,李欽讓則是在同鄉張氏府上做西席。其余周文斌、許博遠、冷源興三人就沒這麼幸運了,家境一般,長安城內房租貴,賃不起,多寄居鄉間。

    正說著,又來了一輛馬車,待馬車上的人下來,才發現竟是三人聯袂而至——

    “周兄!冷兄、丁兄!你三人總算來了,倒叫我與子厚好等!”

    孫士釗率先開口,周敬先爽朗的笑著道︰“非是我等不想早些到,無奈鄉間小路,崎嶇泥濘,路況不佳,這有心早到也不成啊!”

    眾人寒暄幾句,交待趕車的僕從在山下等著,一行人沿著山路上山去。待到得景色佳處,卻已有一群人在那里。看相貌至多不過十五六歲,看衣著打扮,應是官宦人家子弟。

    兩撥人互不干擾,各玩各的。這面山坡並不向陽,昨日的積雪還沒化,山中野梅乃是紅梅,點點紅梅,襯著枝頭的積雪,景色十分怡人。孫士釗當即賦詩一首,得到同伴的陣陣喝彩。

    有孫士釗打頭,同行之人,除了李欽讓皆有詩作吟就,唯有李欽讓,莫說作詩,連半句也不曾有。周敬先不禁奇怪道︰“如此美景,子厚竟無佳句乎?”

    李欽讓笑著搖搖頭,道︰“紅梅映雪,如此美景,豈會無句?只是,心中默誦幾遍後,終覺不夠意趣,少了幾分味道,干脆便不作了,听你們幾位作便是。”

    孫士釗聞言,立即好奇的問道︰“子厚兄的詩才我們是知道的,竟連作詩的興趣也無,莫不是最近看了什麼佳句?”

    李欽讓笑起來︰“詩嘛,確實讀了一首,是否佳句……卻不好評說,然我確實是因此詩,今日才無作詩興趣的。”

    許博遠露出一副感興趣的表情來,催促道︰“能讓子厚兄如此,想來應是好詩才是。有好詩還不與我們吟來,大家一起品鑒品鑒。”

    眾人皆點頭,表示感興趣,連連催促著,讓李欽讓趕緊吟來。

    想起張昌宗那首詩,李欽讓唇角又彎了幾分,連被催促之下,只得開口吟哦出來。臉上帶著笑,吟哦的語氣卻十分正經︰“江上一籠統……”

    “噗!”

    孫士釗正從書童手里接過酒壺,打算喝一口暖暖身子,結果,一口還沒咽下去,直接就噴了出來。其余人等,也是面色古怪。

    見狀,李欽讓臉上笑容不禁大了幾分,眼中閃過促狹之色,繼續吟道︰“井上黑窟窿!”

    “哈哈哈哈”

    笑聲卻是從旁邊之人群中傳出來的,是個圓眼圓臉的少年,笑得抱著肚子倚靠著同伴,邊笑邊道︰“這是什麼詩?這也叫詩?”

    “志學!”

    同伴輕斥了一句,不好意思的朝李欽讓拱拱手。李欽讓不以為意,繼續往下念︰“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噗哈哈哈哈哈!”

    最後兩句出來,不止李欽讓這邊的同伴笑聲連連,便是一旁偷听的另一群人也笑作一團,李欽讓也是滿臉的笑。

    那圓眼圓臉的少年最甚,笑得幾乎癱倒在同伴身上,笑夠了,方才拱手朗聲道︰“這位兄台請了,恕小子失禮,敢問此詩可是兄台所作?”

    李欽讓回禮道︰“勞小郎君動問,這首並非我所作,乃是我的學生所作。”

    少年圓眼楮瞪得溜圓,好奇的追問道︰“竟是兄台的學生?!不知兄台在哪一家坐館?可是我長安城內之人家?”

    李欽讓道︰“確是長安城內之人家,此詩之作者,年方四歲,剛進學開蒙,昨日下雪不能進學,我讓書童傳話,讓學生們試著做與雪有關之詩作,今日收得此詩,好笑之余,越品卻覺越有趣味,遂帶來與友人共賞之。”

    少年大奇︰“竟是位四歲的小郎君所作?”

    一群人,不止少年,一听竟然是個四歲的小孩兒作的詩,皆嘖嘖稱奇起來。扶著圓臉少年的那位少年,反復吟誦了兩遍,贊賞道︰“此詩初讀只覺淺顯俚俗,然細品之,通篇無一個雪字,卻把雪景描述得卻覺得詼諧幽默,生動形象,意趣盈然,可謂妙詩。想到此詩竟是一四歲小郎所作,更覺有趣,想來,這位小郎應該為可愛的小郎君?”

    最後一句卻是問的李欽讓。李欽讓想起張昌宗,笑著點頭。圓臉少年被引起興起來,好奇的問道︰“不知寫出此詩的小郎是哪一家的孩子?被景融一說,我倒想認識認識。”

    李欽讓猶豫起來。圓臉少年的同伴見狀,行禮道︰“是我的同伴冒失了,哪有不介紹自己先問別人來歷的。好叫兄台知了,在下李景融,這位叫婁志學,我們雖非祖籍長安,卻也是自幼長于長安之官家子弟,非是壞人。志學有此問,也不過是因為好奇。”

    李欽讓點點頭,拱手道︰“原來是李郎、婁郎,在下李欽讓,忝為吏部郎中張郎中府上西席,此詩作者名喚張昌宗,乃是郎中族中子弟,也是我的學生。”

    “原來是張郎中族中的小郎!多謝兄台告知,這詩我極喜歡,來日有機會定要去認識認識這位小張郎。”

    因著張昌宗的一首詩,兩伙兒人竟熟識起來,攀談了幾句,婁志學他們便邀請李欽讓等人一起賞雪喝酒。

    興盡而返時,喝得微醺的婁志學竟然還摟著李欽讓的脖子,連聲道︰“李郎回去,莫要忘了告訴小張郎,就說有個叫婁志學的哥哥極欣賞他,喜歡他的詩,讓他有空時多作幾首!”

    李欽讓被摟得哭笑不得,看婁志學的樣子,若不是同行的李景融把他拽走,大有要跟著李欽讓上門去親眼見見張昌宗的架勢。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