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都市言情 -> 穿成美男子 -> 第300章 胡蘿卜

第300章 胡蘿卜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

    “……”

    想不到陳子昂一個古人,好吧,還是一個古代名人,腦洞居然比他還大!張昌宗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面無表情的看著對方︰“陳師,請問有沒有人說過你想得多?跟你講,想太多容易提前衰老……哎喲!”

    忍無可忍的陳子昂伸手想拍他後腦勺,然後被張昌宗敏捷的避過了。得意的朝陳子昂笑笑,在他抱起前趕緊求饒︰“言歸正傳,這不怪我,是陳師先胡說嚇人的!”

    陳子昂忍不住白他一眼,不過還是放心的舒了口氣︰“不是造反就好。你雖有了領軍征戰的經驗,且大勝而歸,然威望不足。”

    一句話總結,造反是沒前途的。

    張昌宗已經不知道要說什麼了,最後,無奈的嘆了口氣︰“陳師,所有都是你猜度的,不是我說的,能不能麻煩您幫人把話听完?”

    陳子昂面上浮現不好意思的神色,趕緊道︰“你說,你說。”

    可是,被陳子昂這麼打岔了一下,氣勢已經一瀉千里了,果然,他就沒裝逼賣安利的命嗎?好心酸!

    收拾收拾被揉碎的心,努力的重整旗鼓,努力的鼓舞氣勢︰“陳師,你想過大周之外的世界嗎?”

    陳子昂一愣︰“大周之外的世界?!鐵勒?高句麗?波斯?”

    張昌宗黑線︰“陳師,您不覺得波斯太遠了嗎?還有不能只把目光局限在陸地上,海呢?東南方那一大片海,難道從未入過您的眼?”

    “海!?”

    陳子昂有些茫然,顯然,他就跟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一樣,從不曾留意過大海,想的、念的還是陸地。張昌宗能理解,咱大華夏人都這樣,土地是命根子。

    “對。”

    張昌宗道︰“陳師去過東南或是南方沿海嗎?”

    陳子昂搖頭︰“不曾。”

    張昌宗道︰“陳師想去大海之上看看嗎?看看更廣闊的世界,尋找大海之上的陸地,然後,開疆拓土,建功立業!”

    陳子昂一愣,沒有說話。張昌宗繼續道︰“我與秀兒妹妹有一艘船廠,對船型研究略有心得,規模也還可以,這幾年陸續建了幾艘船,有出海探探的打算,但是,我們缺一個領頭的人,不知陳師是否有意?”

    “出海?探尋別的陸地?”

    陳子昂眼楮發亮,似乎被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但他畢竟三十好幾的人了,還能克制著不貿然答應什麼。

    張昌宗微笑著點頭︰“沒錯,是出海!但並不急于一時,因為船還有兩艘沒造好,要出海,為了安危,總要湊夠一個船隊再出去,然後就是保證足夠的武力可以護衛大家的安全。趁著這段時間,陳師可以考慮一下,順便完成一下人生大事,如果陳師時間抓緊些,說不定等小師弟會走路,我們的船隊才能出行。”

    到那個時候,能帶領船隊武裝力量的人手也培養好了,要保證除了自然災害之外,所有人為因素都能控制,都能抵擋。

    “陳師可以好好考慮一下,不著急。”

    雖然不厚道,但是,先吊根胡蘿卜在前面,想來陳師就舍不得消沉了吧?如果是張昌宗,別說消沉什麼的,簡直要熱血沸騰了好嗎!

    男人天生就喜歡冒險和探索,渴望去征服,只是,有許多人,在生活中,在責任與天性中權衡後選擇了扛起責任,畢竟,人不能只為自己活著。

    或許,有人能把責任和天性平衡好,但大多數人都不是,並非不夠勇敢,所有能勇敢面對生活,積極面對生活地人都是勇士,自己與家人的勇士,畢竟,生活並不是對每個人都友善。

    把陳子昂送回他的帳篷的時候,中年老憤青還有些神思不屬,畢竟,沖擊太大了,得給人個時間捋捋。

    把陳子昂忽悠回去,距離天亮還有一個時辰,張昌宗也不挑剔,回營帳倒頭就睡,抓緊時間休息,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依舊還有許多事情要忙。張昌宗始終認為,發動一場戰爭,打一場仗,戰斗的結果雖然有決定性因素,但場外的因素也不可忽視。他已經領著他的兵打贏了,剩下的自然也要做好,特別,他營中還有將近一萬被搭救回來的百姓。

    若論做群眾工作,放眼世界,大土鱉兔黨認第二,沒人有資格認第一。張昌宗前世是P出身,從普通的小兵兵做起,將近十二年的時光,他無比熟悉那一套的精髓,自己琢磨琢磨,根據現在的世俗習慣稍微修正一下,就是標準的安撫辦法。

    于是,被搭救的人中,多了張昌宗帶著人走動的身影,詢問籍貫,詢問村落,然後,還有人的村莊就返回原籍,村子已經被滅的,統計整理出來,然後,編成一個村子,與各州刺史一起配合,重新分配田地給他們,趁著還能趕上,先把春耕種上,盡快恢復生產生活。

    一個人用不用心,並不是你臉上笑著,把事情做完就行的。就算是傻子,都還能憑借本能去分辨旁人是否對自己具有善意,何況大家都是正常人,即便這些被抓走又被救回來的邊民沒幾個識字的,但作為邊關人民,他們見識過太多的將軍和士卒。

    有人把他們當成籠絡士卒的工具,縱容士卒搶掠他們,比如去年的武攸宜。有人嚴厲的對待他們,雖不縱容劫掠,卻也不管死活,就像他們不是人,只是一群牲畜一樣不把人當人看。唯有張昌宗不同,而這點不同,足夠讓人心懷感激,足夠讓人印象深刻。

    就在張昌宗投入到群眾工作中去時,上官婉兒也收到了好徒弟從自己途徑寄來的信,滿臉期待的打開一看,瞬間笑倒——

    師父,您是想氣死你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徒弟,重新收一個嗎?作為稀缺資源,天縱奇才,氣死了可就沒有了,您千萬不要被外面的妖艷賤貨哄騙了!師父,等徒兒回來保護您!別怕,您是有徒弟的人了!

    字跡寫得龍飛鳳舞,鋼筋鐵骨,幾乎力透紙背。上官婉兒輕輕地撫摸著上面的字跡,嘆息著低笑︰“傻孩子!也不知幾時才能回來?”

    然而,殿中並無人可回答她的疑問,她也並不在乎是否有人回答。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