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武俠修真 -> 無限制神話 -> 第三百零九章眾志成城鑄劍宮

第三百零九章眾志成城鑄劍宮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

    在白雪皚皚的高峰頂端,建築起一座宏偉的城市或是宮殿,需要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

    這一點,楚河怎麼也算不清。

    不過他卻根本不擔心這個問題,以一邊勾引,一邊收買,的手段,乞顏部落為楚河弄來了接近一萬奴隸,日以繼夜的工作。

    鑿山、開石,大塊的青磚一個人從山腳背到山頂,就最少要一天。而建築一堵牆,也最少需要好幾萬塊同樣的青磚。

    速度太慢,楚河不得不給現有的幾十個弟子發布任務,當他們完成一定的建築任務,就能獲得功勛,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功勛,就能兌換修行法門還有法術和武功。

    最冷的季節,卻在熱火朝天的劍宮修築中渡過。

    等到第二年,草原上的新草已經長的能淹沒馬蹄的時候。

    楊辰空和傅青博帶著商隊回來了,同樣隨同商隊一同前來的,還有大量的人口,其中有鏢局中不少人的家人親眷,還有一些則是楚河交代招收的中原孤兒。

    這一次傅青博回到威遠鏢局,以絕對的實力,奪取了鏢局的領導權,成為了總鏢頭。

    在他的帶領下,幾乎將大半個鏢局搬到了北海。

    既然已經決定投身楚河門下,共同建立宗門,那麼在宗門開創初期,盡可能多的安插自己的人手,就是一種生存本能了。

    不得不說,老謀深算的傅青博已經計算到了很多,很久以後的事情。

    而楊辰空雖然沒有這麼多彎彎繞的心思,但是那些招收來的孤兒們,卻天然的對他更容易產生好感。

    當然這也和楊辰空一路行來,發自內心的關照他們有關。

    和傅青博一樣,楊辰空也幾乎是將全家都搬到了北海。

    有了這些生力軍的加入,劍宮的修築變得迅速許多。

    商隊帶來的大量中原特產,成為了整個大草原上的緊俏貨。

    茶葉、食鹽、糖、瓷器、絲綢都成為了換取大批奴隸和牛羊馬匹的硬通貨。

    此時北海劍宗名下掌管的奴隸,已經多達三萬多人。

    加上花費一定的代價聘請來的乞顏部落的蒙古人,劍宗新入門的近千弟子,到了六七月份的時候,北海畔的幾座山頭山巔之上,都已經可以看得清城池和宮殿的格局、框架。

    隨著北海劍宗的漸漸成型,也越來越多的草原勢力,注意到了這里。

    幾乎每隔幾天,楚河都可以用天眼,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神靈,駕著長風從很遠的地方飛過來,然後在山頂的城池與宮宇之間巡游,有很多神靈在離開的時候,表情上都流露出滿意的神色。簡直就已經將這里視為他們自己的地方,只等著建成之日,便正式入駐。

    對于這些圖騰神靈的不客氣,楚河心中雖然不爽,卻也並未直接表示不滿。

    而是通過一些來交換茶葉等物品的小部落,放出風去。

    北海劍宗,將在北海之畔的山之巔,聳立起大草原上,最雄偉、壯麗的城市,也唯有最偉大的神靈,才能和騰格里一起在山巔的眾生廣場上,朝著北海的方向,立起宏偉的雕像。

    這就是楚河的歹毒之處。

    大草原上最強大的神靈,自然只有騰格里。

    如果他只立一座雕像,那麼理所應當就是騰格里的雕像,不會有任何的爭議。

    但是現在楚河先肯定了騰格里至高無上的地位,然後再有意選出別的神靈,與騰格里有並駕齊驅之勢。

    這樣就很有意思了。

    畢竟第一沒了,第二、第三的位置,還是很有爭議的。

    北海劍宗的潛力,大家有目共睹,都想要成為這座即將屹立于群山之巔的城市標志。

    于是就著這個問題,很多草原上的神靈,便先動手打了一通。原本就亂成一鍋粥的大草原,變得更加紛亂。更多的小部落被滅,然後楚河又多了更多的奴隸可以用。就像滾雪球一般。

    不僅如此,也成功的讓楚河將主要矛盾轉移了出去。

    當然楚河是真的會在面向北海的一座宏偉廣場上,立起眾多神靈的雕像。

    身在別人的地盤上,總是要示好,否則一些無所謂的麻煩,便會沒完沒了。

    楚河表示沒有戰天戰地戰無窮的本事,更沒有那個興趣。

    不過北海劍宗是他為自己準備的籌碼,自然也容不得那些神靈插手。

    那麼遏制的手段,首先便是劍宗的結構問題。

    帝辛和玉質道人,都成為劍宗名義上的太上長老,平時基本上不參與任何的管理,只是偶爾現身,威懾一下宵小。

    楚河本人自然是劍宗的宗主,毋庸置疑。

    而楚河麾下,便是楊辰空和傅青博兩大堂主。而張子鳴也被楚河安排了一個大總管的身份。

    再往下,便是劍宗的核心弟子,一水的基本都是從中原帶來的漢人。

    有以前鏢局的鏢師以及他們的親眷,也有那些收養的孤兒。

    孤兒們自幼還是學漢話,習漢字,懂漢禮、風俗,盡量避免他們和蒙古人接觸,以免被同化。

    而核心弟子再往下,才是蒙古人、羅剎人、突厥人、契丹人等等。

    當然也沒有都封死,一切視功勛而定。

    功勛值越高,不僅能夠兌換各種修煉功法,更能提高身份、地位。

    如此一來,大草原上的神靈,想要插手北海劍宗的事物,並非絕對不可能,但是那至少也是幾十年以後的事情。

    短期內是不可能做到了。

    而所有神靈的雕像,楚河都會單獨分出一個山頭來,打造一座巨大的眾神廣場,廣場要多宏偉多宏偉,要多華麗多華麗,完全可以將世間的一切美好都往里填充。再將神靈們的雕像都放在那里,接受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

    但是通往山頂眾神廣場的通道,卻是要修的要多窄有多窄,要多險有多險。

    畢竟求神拜神嘛!總是要突出一個求字來。不夠艱難不夠險,怎麼體現的出來心誠?

    這些用來敷衍草原神靈的雕像,自然也就因此相當于被打入了冷宮。只要沒有什麼人去參拜、觀賞,那這些雕像,又和山上的爛石頭,有什麼太大的區別麼?

    終歸不過是浪費一些人力物力的問題。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這些神靈為了給自己修雕像,為了獲得更多的參拜和信仰,自然也要出力了。

    所以修建神靈廣場的人力物力,豈不都該這些神靈的信徒們來出?

    楚河只需要在其中玩一點小花樣,輕輕松松好幾座其它宮殿的人工、材料成本就都能‘節省’出來了。

    如火如荼的大建設中,一年又過去了。商隊也又跑了兩個來回,倒是因為劍宗的崛起,而借助著大草原的力量,越做越大。

    畢竟那些神靈們都想著在新起的山巔雄城分一杯羹,在眾神廣場有個身份,又怎麼好意思縱容信徒,給商隊找麻煩?至于別的跟風而來的商隊,可沒這麼好的運氣了,只要敢來。很容易就被餓狼般的草原部落,吞吃的一干二淨。

    經過一年多的不計成本建造,在被楚河命名為‘帝山’的主峰頂端,北海劍宗的主體城池,基本上便已經完工落成。

    風雪滾滾之中,一座閃爍著銀光的城市,如同一截鋒利的劍尖,就杵在山頂上,然後還有未完成的余韻,向下盤山而建。

    每一個來到山腳下,仰望這座城市的人,都會忍不住發出驚嘆之聲。

    懷疑這是否就真的是仙人、神人的居所。

    (求訂閱、推薦、收藏、月票!謝謝大家!麼麼噠~!)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