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都市言情 -> 重啟九六 -> 第242章 擴產

第242章 擴產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

    正跟胡維掰扯房子的事,丁一就接到風向標打來的電話,說是有記者來采訪,其實這幾天,風向標已經有幾波記者來訪了,不過一直都沒什麼重量級的媒體。m。不過重量不重量,丁一都要重視一下……

    畢竟現在風向標的規模還沒到驕傲的時候,有點新聞,當個推廣什麼的,總是有些好處的。

    “丁總,據說你們風向標的中國力量系列在美國表現很好,得到那邊的很多華人的支持,還振奮了加州的華人團體?”

    “在美國的華商報,對風向標中國力量這個系列評價很高,認為它們弘揚了中國文化……”

    港城回歸激發的民族自豪感,愛國心,讓風向標也收到了不小的好處。尤其是華商報直接把這東西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整個局面就不一樣了,經濟活動上升到文化,好像讓風向標整個格局都不一樣了……

    面對記者類似的提問,丁一一貫風格,不會進行否認,而是順水推舟的表示風向標是一家愛國的企業,同樣,也是一個很有潛力的企業,以後會再接再厲,為改革開放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總之,這段時間,關于風向標的報道,政治類媒體說影響,經濟類媒體說意義,哪怕時尚類雜志也要說設計!

    雖然沒有什麼有大影響里的媒體,但是風向標還是借此東風出了個風頭。

    大大小小,不少媒體的報道以及吹捧,讓風向標的銷量肉眼可見的上漲,尤其是關于中國力量這一個系列,表現極為良好。所以在明珠發展銀行的貸款下來之後,丁一首先要做的還是擴大銷售……

    ……

    剛送走記者不久,丁一感覺又來了一**廣。

    不得不說,葉曼蘭家里還真的挺有本事,到了現在丁一當然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

    這事,其實最先是葉曼蘭通過朋友登上美國華人商會下轄的華商報上刊登的,當時她也沒想這麼多,主要是想在美國華人那邊打開市場,擴大影響,從而對風向標進行更好的推廣。

    誰成像,一直關注的葉曼蘭的葉家,看到這一幕,立即在經濟報中做了工作……

    時間剛巧,一切都發生正在港城回歸之前,于是造成了一連串的影響!

    正準備再打個電話給葉曼蘭表示感謝時,辦公室門突然被人從外面敲響,丁一連忙收起了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對門口說道,“進來……”

    看到張鵬遠跟胡婭一起從外面走了過來,丁一連忙站起來招呼兩人坐下。

    在沙發上坐下後,胡婭就說道,“丁總,我跟你說個事……”

    “你說!”

    丁一坐下後,對胡婭坐了個請的手勢,然後招呼呂詩秋進來泡茶。

    等丁一交代完後,呂詩秋去泡茶時,胡婭才說道,“我們廠現在的產能已經接近滿負荷了,而看我們風向標現在發展的速度,我們需要盡快擴產,否則產能恐怕很快就跟不上了!”

    听到這里,丁一一愣,“這麼快就接近滿負荷了?”

    本來的成衣車間就是上百人,在並入了一紡廠之後,雖然也淘汰了一部分工人,可加上最近的招工,也有上千工人了,加上設備的更新,管理的提高,產能是以前的二十倍也不止!

    可短短半年,風向標就擴張到了這個地步?

    想著,丁一就奇怪的問道,“上個月不是說產能暫時沒問題嗎?”

    這次倒不是胡婭答話了,而是張鵬遠說道,“華南那邊的計劃太大了,而現在華北的也有了很大的起色,等這兩地都達到預期後,我們最多還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余量,但是現在看來,以我們風向標現在的發展速度,這點根本頂不住兩個月。”

    嗯……

    丁一皺起了眉頭,如果按照張鵬遠的說法,算來算去,風向標還有三四個月的時間來擴產。

    本來要說這個時間對服裝產業並不算太緊,問題現在風向標的廠房已經基本全利用了,如果想繼續擴產,還要去拿地,建廠房,這個周期就比較長了。

    這麼說起來,倒是迫在眉睫了。

    想著,丁一就問道,“對了,開發區現在的地價是多少?”

    胡婭說道,“工業用地也就兩三萬一畝,我相信,如果我們風向標去拿地,還要低!”

    風向標去要地,價格肯定會低,這點丁一倒是相信,而且要的越多,價格越低,想想後世這里一畝地都幾十萬,總沒什麼虧的,便開口說道,“那你去在附近要兩百畝地……”

    “啊?”听到丁一嘴里的數字,胡婭驚訝的說道,“兩百畝?”

    頓了頓,胡婭不理解的說道,“咱們可用不了這麼大的地方。”

    丁一聳了聳肩,“管他用不用的了,反正不要錢。你就說我們要建立一個全球生產基地,這只是一起,後期要容納上萬工人……”

    張鵬遠聞言,從沙發上坐正了,問道,“給開發區畫大餅?”

    上萬工人,就風向標現在的生產效率,沒上千家門店,想維持這麼大的銷量根本不可能,而沒個幾年時間,風向標很難開出這麼多門店。

    丁一聞言挑了挑眉毛,反駁道,“怎麼能叫畫大餅,兩三年之後,我相信我們風向標可以做到這些的。對開發區政府來說,他們不至于連這兩三年都等不了吧?”

    張鵬遠頓了頓,想是想起了什麼,然後提醒道,“我怕等胡總去找開發區這麼說,古城會把整個紡織集團全部塞過來!現在紡織集團的日子可不好過,幾千工人都不知怎麼安頓,有了一紡廠的例子,恐怕巴不得我們會接手吧?”

    見丁一一副不以為然的模樣,張鵬遠連忙說道,“近五千的工人,我們吃掉可是會消化不良的。”

    風向標要是接手紡織集團,可是標準的蛇吞象!

    丁一搖了搖頭,“我考慮過這些,而且認為有很大的可能。前兩天,周書記來時,就隱約點過紡織集團的問題……”

    胡婭聞言一驚,立即叫了出來,“你不會答應了吧?”

    丁一翻了翻白眼,反問道,“我有這麼傻?”

    說著,看著兩人松了口氣,丁一又說了句讓兩人提心吊膽的話,“不過我認為,如果把這個時間放緩到兩三年,我們是可以消化的掉的!”請大家關注威信“小 說 全 搜”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