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都市言情 -> 我在洪荒有座山 -> 第134章 軒轅稱帝,以土為德

第134章 軒轅稱帝,以土為德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

    一縷神思擴散,整個蒼梧山頓時映照在李燭影的識海之中。

    灰蒙蒙的霧煞已經退去,只是山上的植物就沒那麼好運了。觀照自身,如琉璃圓滿,無塵無垢。

    李燭影大呼慶幸。

    要是沒有血星中涌現出來的無限生命精氣,此劫怕是難過。他猜測,這些從血星里涌現的生命精氣,極有可能是盤古所留。因為李燭影身體中的這十二個星星,正是得自盤古的機緣。

    他這樣猜測也非常合理,也唯有盤古,才有如此雄厚的生機,哪怕是一點點遺澤,也是難得的機緣。

    輪回紫玉蓮開放,花香四溢,茵茵紫光照亮了寒潭,幽靜、典雅。

    李燭影化作流光飛出,收了紫玉蓮,卻發現這蓮花吸收了太多煞氣,轉化不過來,重現另外生出一朵花苞。這花苞與紫蓮不同,它渾身漆黑,那根、睫、葉全都是漆黑之色。沒有煞氣逼人,也沒有不祥。

    反而讓人覺得澄淨無垢。

    “花苞未展,也不知品質如何?罷了,先養著吧。”李燭影將它放在寒潭,任其成長。

    澧劍峰是蒼梧山的主峰,這地下寒潭自是難得的靈譚,墨蓮在此扎根,也不渝有什麼問題。

    卻說,軒轅將蚩尤分尸,分別將身軀的一部分埋于不同的地方。

    將常年跟隨蚩尤的大將秘密處死,收編他的族眾。玄女自蚩尤死後便消失在眾人眼前,無人知道她的蹤跡。軒轅派人四處打听玄女的消息,後來,有人從死亡黑沙漠中逃回來,說遠遠的見到在一片沙漠之城中有一個長得和她極似的人,而那片沙漠,長年刮著黑旋風,埋葬一切進入那片沙漠的生命。

    蚩尤的軀干正是埋葬在那......

    蚩尤之死不過是混亂的開始,隱藏在暗處的宵小,現在才漸漸冒出來。

    蚩尤和軒轅大戰,雙方都消耗了太多底蘊,無論從兵力、糧草輜重都經不起折騰了。

    方才平靜不過半年,原先臣服于軒轅,認他為天下共主的人,在回到自己部落後,紛紛舉起了反旗。

    從此,天下有作亂者,一個接一個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軒轅研究出李燭影留下的獸皮上的線條是十二州的地形圖,于是每次都會親自去征伐,平定之後再離開。軒轅還派人繪制蚩尤的畫像,昭示四方難以教化之地,告誡那里的部落不要忘記蚩尤作亂的教訓。

    軒轅前後共經五十余戰,天下始歸一統。

    螺祖沒能陪他走到最後,他長年在外征戰,見到李燭影留下地形圖另一側的九天戰歌,便會想到玄女當年一舞。他不斷尋找玄女的身影,見到與她長得相似的女子,便納做妃子,不知不覺便納了三千之多...卻無一人能再現九天戰歌……

    “玄女,你究竟去了何處......?”輕輕的嘆息聲隨風飄散。

    戰爭平息,軒轅稱帝,以土為德,是為黃帝。

    眾聖顯聖,李燭影正式退位,天詔其金德,加蓋崆峒聖印,烙印虛空,彰表其功。天感其功,降下無邊功德,一成落向十二元辰,一成落向第一學宮。一成分別落向金靈聖母、龜靈聖母和烏雲仙三人。李燭影得了全部七成,收獲頗豐。

    黃帝為帝,為百姓披荊斬棘,開山通道,自己卻沒有過上一天安閑的日子。他的足跡東到東海,登丸山和泰山,西邊到崆峒,登雞頭山,南到長江,登上熊山、湘山,北邊驅逐葷粥,與各部落首領在釜山合符。他在涿鹿的廣平山下建立都邑,周圍守衛著軍隊;

    他用“雲”來命名官員的職位,設五種官職分別管理天、地、神、祗和物類,使各司其序,不相混亂。軍隊稱雲師;設立左右大監,以監察數以萬計的大小部落;親自主持對鬼神山川的祭祀封禪之禮;立寶鼎,用蓍草推算歷法,預測未來的節氣朔望;任用風後、力牧、常先、大鴻等賢能之人治理國家;順應天地四時的輪回,遵循陰陽五行的變化,服從生死存亡的道理。

    他稱帝之後又過七年,李燭影讓他照顧的瘋子,他賜了閑職的左史官,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

    人族從此有了自己的文字,有了傳承的載物。

    倉頡有雙瞳四個眼楮,和李燭影的大徒弟一樣,天生睿德,觀察星宿的運動趨勢,受鳥獸足跡的啟迪,集中智慧,嘔心瀝血數十載,搜集、整理流傳與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號並加以推廣和使用。

    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年久月深,難于辨識。後倉頡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出了象形文字。

    倉頡造字成之日,舉國歡騰,感動上蒼,把谷子像雨一樣嘩嘩地降下來,嚇得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來,幽冥地府少了轉輪王,霎時亂作一團。

    李燭影作壁上觀,不理地府之事。他派遣侯真下屆,為倉頡送去了洛書,借他參考用以完善造字。

    倉頡造字,後世無不感念其功。軒轅更是對他委以重任,放手讓他盡管造字。

    軒轅將事情交代好,便有投入到緊張政事之中。人族經過長年的戰火,各州都是滿目瘡痍,容不得他有片刻休息,有太多事在等著他做。而且,他一停下來,就會想到玄女......

    黃帝軒轅劃分州野,制禮興樂,教化百姓。同時還發明各種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其中,大臣曹胡發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則做了鞋子。百姓們從此不再穿獸皮樹皮。黃帝還依浮葉飄于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上舟揖行于水上。又根據轉蓬的道理發明了車輔,便利了出行。黃帝接著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飯烹粥。以後又造屋室,築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穴處。黃帝又與歧伯作內外經,使百姓疾患得以治愈。

    他還確定了天下萬物的名稱,劃分星度。以甲乙十天干紀日,以子丑十二辰來紀月,而六旬為一甲子。如此又有時空觀念。

    黃帝年歲漸老,可他卻還不想死,于是問道廣成子︰“師父,徒弟一生兢兢業業,從不敢有半點懈怠,如今年歲漸老,力不從心,想修習長生永壽之法,請師傅成全。”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