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玄幻魔法 -> 詩意的情感 -> 第270章 電訊詐騙的成因

第270章 電訊詐騙的成因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

    電訊詐騙的成因張寶同2016.10.2

    山東的徐玉玉被不法分子冒充教育和財政部門工作人員詐騙了9900元,並在報警後因心髒衰竭而死亡。對此,有人認為徐玉玉太單純,沒有防範意識。如果說徐玉玉涉世未深,遭致詐騙,那麼,前不久,清華大學一名老教授,被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人民幣1760萬元。這件事又該如何解釋呢?有些事真不是我們想像得那得簡單。因為我就遇到過這種事,至今我都在感嘆詐騙分子真是太厲害了。

    大概七八年前的一天下午,我正在乒乓室打球,一個陌生電話打過來,說他是某個中學工會的範主席,要向我借5000元錢。我看他打來的電話號碼不是他原來的,就問他怎麼換電話號碼了。他說他用的是別人的電話,然後又說他正在陝南老家,因弟弟跟別人打架,把別人打成重傷,需要給人家看病,否則,弟弟就會被公安抓走。這事當然是大事,這個忙不好不幫。但我還是納悶,他學校里有那麼多老師和熟人,干嘛非要跟我借錢?而且,我和他只是在教育局組織去雲南的旅游中一直住在一起,後來雖然又見過幾次面,但關系還不到要給他借這多錢的地步。可他一直在懇求我,搞得我真是無法回絕。而且他說只要他一從漢中回來就馬上把錢給我還了。于是,我問他怎麼把錢給他匯過去。他當即給我用信息發來了一個銀行帳號,要我盡快把錢給他打過去,因為他實在是非常地著急。

    我想他是不是不想讓本校的同事們知道,不好向同事們借錢,可是,我又想他和妻子都是學校的老師,工資月月都有保證,咋能連區區的5000元錢都要朝別人借。于是,我就又打了電話問他這個問題。因為給別人匯去5000元錢,可不是開玩笑的。他回答我說他不想讓妻子知道這事,因為他和妻子近來關系不好。听著這話,我就說好吧,我得回家取銀行卡,估計半小時就可以把錢匯過去。他就連聲感謝。

    我離開了乒乓球室,急忙回家取銀行卡。可是,當我回到家,已經拿著銀行卡要出門了,覺得還得再做最後一次審核,如果確實是範主席因急事需要錢,我就沒說的。于是,我又給他們學校的一位曾跟我打過球的老師打去電話,問範主席是不是回老家了。可那位老師說沒有,他剛從他們辦公室離開。于是,我馬上用範主席本人的電話號碼把電話打過去,問他是不是在學校。他說是呀。我就把有人冒充他給我打電話借錢一事給他講了。還問是不是他把我的電話號碼和我們之間的關系給他的什麼親戚說了。他說沒有。我說我要給派出所報警。他想了想說,算了,別報了。很快,那邊又打來電話,問我把錢匯了沒有。我說你就不是什麼範主席,你是詐騙犯,我馬上要報警。那邊馬上把電話掛了。我再打過去,那邊已經停機了。

    直到現在,我都鬧不清那些人是怎麼知道我的電話號碼和我與範主席的關系。而且,那人說話的口音和口氣都非常地象範主席,所以,我一直懷疑可能是範主席把我們相關的一些信息無意中透露給了他的什麼親戚。要不,詐騙者怎麼會知道我們之間的這些事情,偽裝得那樣逼真。

    再看徐玉玉被騙的過程,就能知道詐騙者是多麼地專業。他們撥打徐玉玉的電話聲稱有一筆2600元助學金要發放給她。由于前一天她的確接到過教育部門發放助學金的通知,致使她放松了警惕,按照詐騙犯的指示操作後,自己賬號中的錢反而被轉走了。我們無法苛責孩子的天真,因為社會並沒有教給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如何抵御復雜的人性;我們也無法去苛責她的脆弱,因為9900元學費對于一個貧困家庭的份量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得到的。

    通過我那次差點被騙的親身經歷和所看過了其他的一些案例,我覺得詐騙的主要方式是要贏得被騙者的信任。否則,詐騙者就無法把受害人的錢騙到自己的腰包里。而要想獲得被騙者的信任,就必須要獲取被騙者本人大量的相關信息,然後再根據這些信息設置一個嚴密的圈套。一旦獲取了被騙者的信任,他就會自然而然地放松警惕,進入圈套之中。

    上當受騙者雖然只是少數人,可是,詐騙者是利用電訊設施實施大批量的詐騙操作,只要這成千上萬個詐騙電話中能騙取到百分之一二的人群。那也不是個小數字。實際上據一個電信詐騙嫌犯說,電訊詐騙的成功率只有千分之一。但即使是千分之一,說起來也是驚人的。如2012年11月23日在對彭發榮等9名被告人參加台灣籍人員組織的針對中國大陸公民的電信詐騙案中,這些嫌犯在印尼當地冒充中國公檢法人員,半年內騙取了40多名大陸受害者250余萬元,其中最多的一筆是51萬余元。而今年10月落網的公安部A級通緝犯陳福金,卻在10分鐘內,將晉江人羅女士銀行卡里的錢分9次盜刷走880.4260萬元。這也是晉江歷年來實施電信網絡詐騙金額最高的案件。

    而且,最讓人感到不可理解的是在有些鄉鎮和村子,為了搞電訊詐騙,許多過去的包工頭和小老板都不干了,紛紛回來做這種“生意”。他們並不將此當成違法犯罪,而是當成一種本事。誰要是騙到了大錢,就會被人們稱之為“有本事”。就跟在湖南省雙峰縣“全國假證之鄉”馬街鎮里一樣,如果你不會做“生意”,就會讓人瞧不起。就如被稱為全國擔保詐騙縣的河南某縣,村村戶戶都在從事擔保詐騙,如果你不參加其中,那你就是另類。這種整個村,整個鄉,甚至整個縣集體從事犯罪活動的事件,確實讓人觸目驚心,憂心忡忡。

    大家也都知道,在我們手機的電話和信息中,每天都有許多令人討厭的內容在騷擾著我們。在我的手機里,別的不說,光是從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還有東莞、泰安、泉州和石家莊打來的詢問你股票經營的電話就把人煩得不得了。還有各種各樣的信息層出不窮,有問你要不要開發票的,要不要開商鋪的,甚至還有要向你賣身和要把處女之身獻給你的。我就納悶︰這些亂七八糟的人咋就知道我的電話號碼,還口口聲聲地叫著我張大哥。顯然,是電訊運營商內部有人把我們的電話號碼賣給了商家。今天早上網上還在報道︰中國電信某分公司的員工周某,利用自己在電信公司的工作之便,違反國家法律規定,以每條500元的價格出售公民信息20余條給他人,獲利1萬元。而中國聯通公司一員工肖某,利用在聯通公司工作的便利,非法獲取並出賣公民個人信息129400條。檢方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肖某提起公訴。近日,豐台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國家一直在要求電訊運營商實施電話實名制,切實保護電話用戶的個人信息。可是,他們為了掙錢,根本不把國家的要求落在實處。現在我們的電話號碼差不多讓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而且,電話的實名制也是一句空話。特別是那些進城務工的人員中,有幾個是用自己的身份證辦的手機卡?而且,在許多辦理手機卡業務的小店里,就根本不要本人的身份證。公安部公開解釋說170和171號段本來是為虛擬運營商準備的專門號段,但因為監管措施跟進不到位,無需實名登記即可購買,所以,這兩個號段已經成了詐騙電話和短信的溫床。

    電訊運營商之所以不按照國家的要求去做,還是因為國家在這方面的管理不嚴,強制度不夠。如果國家對不能嚴格執行這些措施的運營商們進行嚴厲的處罰,想必會有顯明的效果。據說中國目前還沒有電訊運營方面的相關法律。這也是我國電訊產業在許多方面無法可依的尷尬和無奈。

    近年來,由于國家經濟形勢的一路下滑,各種生意越來越難做,所以,一些農民工開始經營起一些違法的營生。于是,電訊詐騙應運而生,日趨活躍,甚至已經成為了災難。拿福建安溪為例。安溪本來以烏龍茶出名,因烏龍茶行情不好,一些年輕人便開始從事電信詐騙。電信詐騙成本低、獲益快、取證難、量刑輕,屬于典型的低風險和高收益。一個村民拉幾個合伙人,弄幾台手機,買個行騙本子,再買一批銀行卡號、手機號、身份證等電信資料,鈔票就可以從取款機里滾滾而來,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不用投資,不用交費,不用跑腿,就可以賺大錢。即使“生意”出點紕漏,大不了“進去”一下,幾個月後放出來再干。而且詐騙團伙分工明確,一線人員負責打電話,遍地撒網;二線人員負責誘導家長匯款;三線人員負責異地取款。

    安溪人之所以有那麼多人把電訊詐騙當成“手藝”和“生意”,是因為台灣與安溪有很濃的血脈關系,台灣有200萬人的祖籍在安溪。該縣魁斗鎮的移動電話通信基站曾是“亞洲最繁忙的基站”。所以,電訊詐騙早已成為當地的經濟支柱。在徐玉玉電訊詐騙案中的六名嫌疑犯中,5人來自福建省泉州市,其中3名來自安溪縣。

    目前,被公安部列入電訊詐騙全國重點整治的地區還有廣西賓陽、河北豐寧、福建龍岩新羅區、江西余干縣、湖南雙峰縣和海南省儋州市。而被稱之為中國“電信詐騙第一縣”的廣東茂名市電白區,從2013到2015這三年中,公安部門查處的電訊詐騙案件就有12906件。在公安部正式發布的10名A級通緝犯當中,有5人來自廣西的賓陽縣。近10年來,我國電信詐騙案件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快速增長,2015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的電信詐騙就有59萬起,造成經濟損失222億元。

    在徐玉玉事件出來之後,有人一連提出了六個令人深思的問題︰為什麼電信詐騙如此高發?為什麼大學生成為被騙重災區?為什麼會被騙子精準詐騙?為什麼破案率這麼低?為什麼監管缺失?為什麼不嚴懲重罰?這里除過詐騙形式多樣、作案手段狡猾、詐騙對象特殊、應用科技詐騙、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隱秘和被騙群眾貪圖便宜的因素之外,政府的法制和監管缺失,對犯罪分子的懲罰和打擊力度薄弱也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特別是那些出現電訊詐騙村、販毒村、造假村和擔保詐騙村的地方,這些問題就暴露得更加明顯。而且當地農民的法制意識和法制觀念也是非常地淡薄。就如從電腦中盜取了徐玉玉的資料信息的電腦黑客,18歲的四川宜賓少年杜天禹的母親吳女士所說的那樣︰兒子有電腦方面的天賦,但沒人教他學習法律。之所以會出現那麼多的電訊詐騙案件以及其它詐騙案,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許多農民群眾都不太懂法,或是並不把法律看得多少重。如果當地政府能及時地對他們進行大力宣傳,並對犯罪分子嚴懲狠打。電訊詐騙就不會這般囂張。

    不過,國家已經開始對電訊詐騙進行全面嚴打。大批的嫌犯被逮捕,境外的嫌犯被遣送回國。國家迫使電訊運營商實行手機實名制,並對電訊運營管理制訂相關法律。這也讓我們期待著在這個充滿著電訊與信息的國度里,能實實在在地感到個人信息的安全和不被騷擾。(未完待續。)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