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紅樓大官人 -> 九十六、興師問罪?

九十六、興師問罪?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

    被稱之為老趙的青年微微一哼,也不言語。薛蟠那里有這個膽子喊什麼學長?人家身居高位者禮賢下士,是他們的禮貌,可若是下士的人不尊體統,被笑話還是其次,只怕是自己的身家性命麼都很難得到保全,薛蟠連忙道不敢,“王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實在是罪過罪過。”

    “我也不過是興之所至,故此前來瞧一瞧,”義忠親王雙手合在一起,放在身前,笑的很是溫和,“算起來還是我叨擾了才是,你來咸安宮許久,我忙著庶務,無暇來問候于你,實在是我的不是,我今日偶得一空,又聞你已經入宮,于是起了興致,要來瞧瞧你,”義忠親王笑道,“各領風騷數百年!這樣的詩句,足見文龍賢弟這胸襟厲害了!”他環視眾人,“咱們咸安宮多少年沒有出這樣的風流人物了?”

    眾人都點頭,“老親王說的極是。”

    雖然被眾人尊稱為老親王,但義忠親王人還年輕的很,按照薛蟠的估計,今年不過是二十多歲的樣子,薛蟠又道不敢,義忠親王和薛蟠攜手一起進了他的屋子,四處打量了一下,不免微微皺眉,“文龍賢弟的居所未免也太簡陋狹小了些,難不成,”他有些不悅,對著尾隨而來的後勤官說道,“就讓我們的大才子居住在這破地方嗎?須知道咸安宮如此廣闊,還找不出一處像樣的地方來?”

    後勤官連忙低下頭不敢說話,還是薛蟠解圍,他時不時的要深夜悄悄溜出門去和安福海見面,那里能夠安排在地段好,人來人往的地方?他住在這里已經頗為滿意,薛蟠對著住行講究不大,對著吃穿倒是很在意,他听到義忠親王如此呵斥,連忙搭話︰“我住在此地,已經極好,我不喜熱鬧,這里幽靜的很,我很是喜歡,不是他們不盡心的緣故。”

    義忠親王這才霽然,對著那後勤官點頭,“倒是我怪罪你了,實在是對不住。”

    那後勤官連忙道不敢,又退了出去,薛蟠微微驚訝,這親王居然會對著一個不入流的內務府後勤官道歉,雖然只是一句對不住……可見此人頗為和氣。

    幾個人分主賓坐下,薛蟠一定要請義忠親王上座,義忠親王笑道,“都是自家同學,無需如此。”只是和薛蟠左昭右穆的分坐,臻兒和李馬鹿連忙上了茶來,義忠親王也不覺得這茶普通,和薛蟠談笑風生,說了好一陣子的話兒,義忠親王對著薛蟠似乎頗有好感,笑道︰“文龍你還沒入京的時候,我就有所耳聞你的事跡了,那避瘟丹和鹽引改派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兒,我從政事堂那里得到的公文仔仔細細的瞧了瞧,不僅要拍案稱奇,端的是匠心獨運,又利國利民,文龍賢弟不僅是詩書厲害,這經濟之道,我瞧著也不比胡閣老昔日料理江南鹽務的手段差。”

    薛蟠忙道不敢,又說義忠親王謬贊,“王爺說的極是,”坐在義忠親王下首的一位青布衣裳青年笑道,他的衣著不算華貴,甚至說,在這滿座珠光寶氣的掩映下,穿著有些寒酸了,他對著坐在炕上的薛蟠和義忠親王笑道,“只是我倒是有些不同見解,避瘟丹的事兒,自然不必多說,可這鹽引改派的事兒,”他仔細的看了薛蟠幾眼,似乎要把薛蟠看出一個端倪來,“到底是傷了兩淮鹽商的元氣,說起來,國家的賦稅多了,但只怕是兩淮鹽引的價碼上去,老百姓又要吃不起鹽了,這對著民生來說,可不能算是什麼好事兒。”

    義忠親王看著薛蟠,見他有什麼解釋,薛蟠微微一笑,這大約也是自己辛辛苦苦辦好了鹽引而為什麼沒有得到厚賞的原因吧?這也是實在是有人提出來的意見,而且這種意見,皇帝也不得不要听進去一些,薛蟠笑道︰“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兒,素來這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舊年鹽引改派,恰好是因為西南戰事吃緊,需要軍餉的時候,那辦事當差的,我倒是覺得沒有十全十美的時候,能緊著要緊的事兒,也就夠了。”

    薛蟠這擺明了就是耍無賴,我就是這樣辦事水平不夠,沒辦法弄的十全十美,你怎麼地吧?我就是先緊著困難的一邊,其余的什麼民生我是管不到了,我就是這樣認輸了,才不和你爭辯,你能把我咋地?

    義忠親王點點頭,“文龍兄的話兒,倒是有理,所以說有句古話,叫做飲鴆止渴,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他轉而說起了另外一件事兒,“除卻這兩件事兒外,還有侯家,哎,”義忠親王輕輕一嘆,“侯家來信和我哭訴,說起甦州之事,我也才知道是你在這里頭主持鹽引之事的。”

    果然說起了侯家!薛蟠心里警惕之心大起,今日果然是來興師問罪的,沒想到義忠親王把蓋碗重重一放,冷哼一聲,“仗著親戚情面,居然做有礙國家的事兒,實在是可笑之極!我還不知道他們在里頭做了什麼,居然藐視林鹽道的權威,不尊上官,行逼宮之事,實在是該死,文龍賢弟你處置的極好!”

    薛蟠瞠目結舌,這套路不對啊,不是應該氣勢洶洶來興師問罪要求自己必須要給侯家一個交代嗎?怎麼會這樣子的一副面孔出來?

    “侯琳算起來是我嫡親的表弟,素日里頭被我額娘慣壞了,實在是不知道輕重,不尊國法,不懂禮數,還來寫信與我哭訴,被我很是呵斥了一番,我又命額娘寫信給侯家姨爹,務必叫他好生管教,不許他再出門,在家里起碼要讀書出來才好,侯家並一定要為國效力才是,若非如此,怎麼當得起鹽商?說起來別人不知道,咱們還能不知道這鹽商就是捧著金飯碗麼?”

    義忠親王對著薛蟠點點頭,“今日我來是給文龍賢弟賠禮道歉的,侯家的事兒,是他們做差了。”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