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紅樓大官人 -> 一百二十二、名在利前

一百二十二、名在利前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CTRL+D 收藏:吾愛文學網www.x2552.com,享受更多精彩閱讀

    ♂

    翁常熟太清楚明白永和皇帝的性子了,他這樣忍耐著不發作,絕不會說是要讓東方納蘭一個人難堪,也不是說要對付東方納蘭一個人而已,本朝上下之別,較之前頭歷朝歷代,都嚴苛了許多,皇帝若是想要對付某一個臣子,就算是東方納蘭這樣譽滿天下的名臣,也是輕而易舉的,不過是花上一些功夫罷了,但他這樣子留中,明顯是想要去對付蘭台寺這麼一整個衙門,或者說是要對付整個御史的系統,那麼如果自己不付出一些代價,讓外頭的人明白你已經下定決心要整治御史系統的話,大家伙很難會凜然听命,不對皇帝的命令發出質疑。

    翁常熟的意思就是這個,永和皇帝想要拔掉蘭台寺這些人,必須要自己個付出一些東西,王運原本就是品行不佳,如今趁著勛貴重臣們朝著王運和咸安宮發難,要取締咸安宮官學,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家伙也不想自己家的子弟們將來少了一個出身的捷徑,那些科舉出來的官兒自然是不願意咸安宮官學的存在,但這還是一定品級之下的,如果到了一定的品級,到了九卿這樣部堂級的高官,那麼自己家的子弟就可以入讀咸安宮了,這何樂而不為呢?故此很多人沸沸揚揚,群情洶涌,想要取締咸安宮官學,不過是指桑罵槐,要對付王運,這個心黑手辣想要挑撥咸安宮官學生內斗或者是丟掉小命的祭酒而已。

    皇帝微微一嘆,卻也點了點頭,“這話是沒錯了,翁師傅的意思,朕明白了,”他從炕桌上拿了一個折子起來,遞給翁常熟,翁常熟忙欠身,表示不敢閱讀給皇帝看的折子,“無妨,這是王師傅的折子,是請辭折的。”

    “請辭的?”翁常熟身子一震,這個王運居然猜到了皇帝要放棄他了?翁常熟也來不及說謙遜的話了,連忙打開一看,果不其然,王愷運言明自己在咸安宮當差許久,根據本朝慣例,已經當差兩屆的應該轉任,自己無所建樹,反而將這天子親軍給陷入了風波之中,實在是與國無益,又辜負了皇帝的信任,故此要辭去咸安宮官學祭酒的職位,避免咸安宮官學被外頭非議。

    “這不過是假意推讓罷了!”翁常熟冷笑連連,他自覺自己已經看穿了王愷運的把戲,“也是和東方納蘭一般,只是拿著聖上的仁善來做文章罷了,老臣倒是覺得,若是只要聖上下旨寬慰于他,只怕他即刻再也不說要辭去祭酒職位的話兒了。”

    皇帝對著翁常熟的話兒不置可否,又拿起了另外的一本折子,這本折子沒有放在炕桌上,倒是放在了靠山炕小抽屜里頭,“翁師傅你再來看這本折子,這是王愷運說的兩班大比的事兒。”

    翁常熟接過了那折子打開一看,才粗粗看了幾眼,就不由得瞠目結舌觸目驚心起來,“什麼!這兩班大比要給乙班這個魁首嗎?”

    “這原本也是題中應有之事,”皇帝微微一笑,“這乙班在天竺全勝!難道翁師傅沒有瞧見嗎?抓了馬德里思汗,這就是大功了,又在英國人的腹心之地牢牢地挖下了一個陷阱,叫印度總督寢食難安,這兩樁事兒可都是大功!”

    再者還有這些見過血並且殺過英國人的川軍士兵和官學生們,須知道大英帝國的軍隊雄霸天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實在是天下一等一的強軍,可這些人居然全殲過英軍,當然了靠著是計謀不是堂堂正正之戰正面擊潰的,但這些人通過在天竺這麼一系列的戰斗樹立起了英軍不過如此,並不可怕的想法,這種想法就是自信心,自信心起來了,日後若是真的執掌軍隊,對于英國人不至于和以前的那些人一樣畏手畏腳,這就是極為厲害的後備了,只是若是這話兒說給翁常熟听,只怕翁常熟又要大談聖人治國在德不在武的迂腐道理,故此皇帝沒有說這個,只是說乙班的大功。

    “聖上所言甚是,可這幾日的風波,算起來,都是薛蟠那人所引起的,”翁常熟對于一切不循規蹈矩的人,都十分的反感,故此他也很不爽薛蟠,倒不是說他是什麼身份,亦或者是什麼王愷運的弟子,只是因為他做事出格,不合翁常熟為人處世之道,“這還未正經的出仕,就這樣的鬧騰,日後必然是無事生非的主兒,這一次若是聖上要用此事來罰他,也是理所應當,”翁常熟也是會察言觀色的,他窺見永和皇帝不悅的皺眉,于是連忙改口,“但的確是有大功于朝,聖上要抬舉他,也是尋常的。”

    皇帝見到翁常熟這個樣子,不免是心里頭微微一嘆,翁常熟就是如此的性子,就知道固執己見,他就是看不清咸安宮甲班那些人,到底都是些什麼人!如今有人幫著自己打壓這些甲班的人,難道自己還要拒絕嗎?若是這樣還拒絕,不如直接遜位得了!

    以前原本倒也無妨,起碼他立身甚正,可接下去,自己是要大用他的,有些話兒還是要先說清楚,“翁師傅啊,你這看不慣王師傅,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他的品德不高,還是你翁師傅嫉妒王愷運?”

    這話說的就極嚴重了,翁常熟頓時站了起來,垂著手說道,“老臣不敢,老臣一生清廉,從不計較這些名利之事!”

    “翁師傅,名在利前啊!”皇帝不悅的說道,“你翁師傅是一生清廉,故此你最看不穿的就是這個名字兒!”他拍了下炕桌,翁常熟頓時就跪了下來,“你素來愛惜羽毛,卻沒有想過,朕之處境是如何的水深火熱,咸安宮甲班的人,有哪些,你翁師傅不清楚嗎?朕手里頭統共就這麼幾個得用的人,你偏生要自覺道德君子,王愷運這些人不配和你翁師傅一起當差辦事,有機會就要攻訐一二,詆毀于他,王愷運品行操守的確是不高,但主持咸安宮,不知道為朕少煩心多少事兒!可你翁師傅,卻只是顧忌著自己的名兒!”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