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甦廚 -> 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將

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將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最快更新甦廚最新章節!

    第六百九十一章吐蕃智將

    王安石面色沉重︰“子純,河北旱情還未紓解,朝廷如今無法給你太多供給。”

    甦油奏報︰“陛下,臣請即刻解散蜀中榷茶務,不能再亂了。其存銀、絹帛、度僧牒,委轉運司趙公專管,反李杞蒲宗閔二人之法行之,方能激勵茶農安心生產。”

    “同時命渭州,商州,秦州轉運司,調運物資,接應熙河。”

    趙頊憂心忡忡︰“死灰復燃,這青唐之策……”

    甦油拱手︰“陛下,一時反復,或者有之,即便陷入僵持,也沒關系。”

    “但是熙河不僅僅事關進取西夏,它的後面,就是秦州。”

    “秦州金銅,乃陝西的鈔本。陝西恢復如此之快,金銅功不可沒。”

    “如秦州受到威脅,金銅減產,則陝西局面就必須重新依靠解鹽支持;而解鹽如今又是江南四路發運司倉本,發運司失去本金,漕運京供都要出大問題。”

    “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陛下萬萬不可動搖保熙河的決心!否則登極以來大好局面,一朝全失!陛下,到那個時候再想力挽狂瀾,重新得到天下支持,難度就更大了,所以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王安石悚然而驚︰“陛下,明潤所言,非同小可。當急命河州景思立持重;命李憲即刻回熙河;子純,你今日就出京!”

    趙頊看了一眼一言不發的樞密使陳升之,心底下一百個不滿意,咬咬牙︰“便當如此。召翰林承旨草詔!”

    ……

    河州城外都是山谷,一處草木茂盛的溪谷旁邊,六名紅衣將士倒在了地上,早已犧牲。

    木征恨恨地抹去騎刀上的血漬,收刀入鞘。

    宋軍沒有攜帶軍器,帶的是伐木的斧頭鋸子。

    一位衣著華麗的蕃將取過斧頭,對著陽光看了看刃口︰“宋軍砍木頭都用上這麼好的鋼斧了?”

    木征用腳猛踹一名跪地的宋軍俘虜︰“答話!”

    俘虜“呸”了一聲︰“少廢話!有種的就殺了你家爺爺!”

    蕃將微微一笑︰“不好意思,看你大小是個使臣,的確要借你人頭一用。”

    俘虜瞪著眼看著蕃將身後一人︰“爺爺文思副使張晉!趙常杓,官家賜你姓趙,你敢背叛,小心部族誅絕,死無葬身之地!”

    蕃將身後一名穿著宋軍制服的蕃人,嚇得往後退了兩步。

    “還敢囂張!”木征將張晉一腳揣倒,長刀抽出︰“都元帥,那我就剁了他?”

    蕃將走到宋軍俘虜身邊,將斧頭顛了顛︰“不如試試這個!”

    話音未落一斧頭劈下,張晉的人頭立時耷拉了下來,噗通一聲倒在地上,鮮血彌漫,轉眼被吸入黃土。

    蕃將正是董氈座下名將青宜結鬼章,皺著眉頭看著斧子︰“挺好使,就是刃口不夠寬。”

    木征小心接過︰“要不我命軍中匠人,給都元帥打寬一些?”

    青宜結鬼章搖頭︰“益西威舍的法子古怪得很,同樣的鋼料,我們拿去重打之後,要不就脆,要不就軟……唉,如今宋人軍器精良,士氣旺盛,糧草不缺……”

    木征都傻了︰“都元帥……”

    青宜結鬼章抬手制止︰“不過也不是沒有弱點。益西威舍離開了陝西,王經略也不在,景思立傲狠暴躁,只要能將他引出河州,以我軍擅長的山林野戰,不難設伏殲滅。”

    來回走了幾步︰“木征,你將宋使人頭,與我一封書信,帶去河州,在城下示威,羞辱宋軍,如果景思立按捺不住,出城尋戰,你便將他引向踏白城,我在那里等你。”

    踏白城,踏白城是河湟進入河州的重要咽喉,同時周圍群山連綿,便于隱藏伏兵。

    木征大喜︰“我這就出發!”

    ……

    河州,魏奇和賈詡正在巡城。

    皮靴踩在泥地上,濺起細細的灰塵,轉眼被大風送走。

    賈詡與三國毒士同名,但是卻是個粗魯漢子,一軍指揮而已。

    啐了一口嘴里的沙子︰“這直娘賊的鬼風!魏老二,這羌人還真是尚貴種哈?來了個青唐那邊的鬼章,四周蕃人立馬投奔消失了。”

    魏奇抽了抽臉頰︰“多半是給殺得怕了。”

    賈詡放低了聲音︰“我記得河州剛下的時候,城中尚有一千多降蕃。”

    魏奇也放低了聲音︰“活人一錢不值,首級一個五貫,留著干啥?耗炒面?”

    賈詡說道︰“殺俘到底不詳,俺們不應該是仁義之師……”

    魏奇笑道︰“這話是王經略這樣的帥臣說的,我們偏俾談仁義就是笑話。甦少保說過,只有死了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俺們知軍不也睜只眼閉只眼嗎?”

    賈詡分辯道︰“話可以不能這樣說啊,降人和敵人,還是有區別的。人家高知軍下岷州,可是命令活捉老幼與得首級相同,數萬人得以活命呢。”

    魏奇啐了一口︰“能和高知軍比?那是當今陛下的舅公!人家一個首級不要,這官升得比王經略慢?”

    賈詡掰著指頭細數︰“進獻歸附羌部圖籍和武勝地形圖,升為引進副使、帶御器械;破武勝時在武勝城下安營,讓羌人自己逃走,次日大軍進城,升鎮洮知軍;熙、河、洮、岷、通遠合為一路,升任西上合門使、榮州刺史、充總管;恢復岷州,加岷州刺史……哎呀細數過來還真是,你說這八字怎麼生得!”

    魏奇說道︰“攻取河州時,高知軍說兵馬和糧草都不齊備,遠離本營奪人之地,會陷入進退兩難之地,還惹得王經略和李婆婆笑話。結果呢?”

    結果王經略讓他收束熙、河、洮、岷蕃部,戰沒怎麼打,卻已經因功升岷州知州了。

    就在這時候,城中號角嗚嗚響起,帥府隱隱傳來鼓聲。

    兩人對視一眼,賈詡道︰“知軍這是要聚將出兵?經略學士不是交代持重嗎?”

    魏奇已經跑了起來,邊跑還邊回頭喊︰“三鼓不到人頭落地!你特娘的快點!”

    ……

    帥帳之中,景思立看著青宜結鬼章送來的“謾信”,眼里幾乎噴出火來。

    信中極盡詆毀辱罵之語,歷數宋朝背信棄義,佔了大王董氈佷子的土地,人口,鹽池;

    痛罵景思立將兵無能,除卻殺降,上了陣就尿褲子;

    又說宋人英杰,一任不如一任,甦油是上師,王韶是英雄,而你景思立,就是一條土狗。

    如今兩人不在,大王命我前來討要公道,卻不料你景思立鼠膽早破,連城門都不敢出,只好在狗窩里夾著尾巴嗚咽。

    我這便回青唐宣揚大宋將領的膽略,讓你景思立的大名傳遍整個青唐!

    景思立狂怒地將信件撕成碎片︰“我決意出征!”

    鈐轄韓存寶連忙相勸︰“敵情未明,焉知不是誘敵之計?”

    韓存寶是個命大的人,當年巢谷就是在他的手下混飯吃,因軍敗湖北,被囚禁前讓巢谷送銀返家,才導致後來諸多故事。

    結果被同僚彭孫竭力營救,上書邊事繁重,不宜誅殺重將,才算是保住一條命。

    關了幾年,直到西疆再次吃緊,才重得啟用,許戴罪立功,但是官職從節度使一抹到底,如今才剛剛重新混到鈐轄。

    投靠過來的蕃將瞎藥嚷嚷道︰“鬼章乃青唐名將,我手下兒郎們崇慕非常,知軍要是出征,可莫要帶上我,否則被兒郎們綁了去請賞也未可知!”

    走馬承受趙元凱也道︰“知軍,經略臨走之前,一再叮囑持重,不可不听啊!”

    ps︰老周第一次參加起點活動,請大家看完後高抬貴手,在作家的話那里點一下,往下拉,輸入作家姓名查找那里,輸入二子從周,或者選擇四川省,為《甦廚》這本書點個贊,謝謝! <center class="clear">hf();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