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甦廚 -> 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工程

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工程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最快更新甦廚最新章節!

    第八百九十四章大工程

    不多一會兒,甦油拿袖子隔著銅盆將它端了起來,對張麒說道︰“小七哥去叫薇兒和正盛進來,可以開吃了!”

    將當做蓋子的銅盆翻開︰“蒜蓉蒸蠔,滋味無比,趕緊動手。”

    將一枚大蠔遞給趙宗佑,自己拿起一枚先嘬了漿汁,然後將蠔肉吸入嘴里,燙得呵呵呵的嘟囔︰“鮮,真鮮美!”

    趙宗佑拿著蠔殼神思不屬︰“槳軸穿過船殼,那船如何才能不進水呢?”

    甦油打開一個竹筒,抖出一把小叉子遞給他︰“認真吃東西,解決辦法多的是,用注油密封軸套,注油密封齒輪箱,連接潤滑油箱,只要油箱高于海平面,讓局部內壓大于海水壓力,不就成了?快吃快吃……”

    趙宗佑拿叉子將蠔肉撥進嘴里,完全不知肉味︰“那還可以設計離合器和差速箱,控制動力傳遞……”

    甦油將蠔殼放下,又拿起一枚說道︰“節度啊,你這樣就沒意思了,美食當前豈容辜負?蒸汽動力傳遞系統的設計,等你到了杭州再慢慢弄嘛,有學院幾位數學大師的支持,集思廣益,不比你一個人在這里鑽牛角尖好得多?”

    趙宗佑也將蠔殼放下,卻又伸手去取下了模型船上的皮筋,拉了幾下︰“出去一年,你們堪稱突飛猛進,這又拉下不少功課啊……”

    甦油說道︰“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理論,應用,數,理,化,機械,動力,哪一門鑽進去都是博大精深,窮一生之力都研究不完,我倒是覺得你把這些當成興趣就好,主攻還是放在數學和天文上。”

    說完將皮筋接過︰“這個東西,成都天師府張道長整整研究了二十年,開闢出了一個學科;天師府小張天師,一輩子就玩一個元素相對原子質量。”

    “所以與其駁雜繁復,不如精其一而絕天下。”

    趙宗佑點頭︰“有道理……不過就算是五胡劉淵,亦曾言‘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恥也’,學士你不就涉獵萬端?”

    甦油赧然道︰“我那是啥都明白點兒,啥都不精通。怎麼能和你們這些理工天才相提並論?”

    “我就是管行政的,保證你們好吃好喝有充足的研究環境和經費就完事兒了,不能比的……”

    這時候石薇和平正盛進來了,石薇臉上還帶著吃驚的表情︰“原來杭州型在船塢里看,竟然這麼大!”

    甦油趕緊選了個肥美的蒸蠔,插上小叉子遞給她︰“那是,不然穆福提的水師遇到韋首安變陣都來不及調整呢,就是這個原因。上周這里就發生過一起事故,兩艘進出港的船只相撞,明明遠隔七百米都調整不及。”

    趙宗佑問道︰“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甦油說道︰“李都監要求整改,給港口配備領航員,所有海舶必須按照領航員的指示進出港。”

    趙宗佑這才點頭︰“這蒸蠔味道真不錯。”

    甦油都無語了︰“節度,你這都吃了第三個了,才嘗出味道?”

    “是嗎?”趙宗佑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是不是很笨?”

    甦油,石薇,平正盛︰“……”

    趙宗佑是宗室,該避嫌的要避嫌,甦油就算是再欣賞他,作為朝臣,也不能同他久待,只是告訴他交趾郡舉事已經結束,地隔萬里,入京應試的舉子們這次也要隨船,托趙宗佑一路上代為看顧。

    趙宗佑自是答應。

    老朋友相聚一場,轉眼又到了分手的日子,船只維護完畢,又該李舜舉忙活了。

    一箱箱的馬蹄金,銀笏,精鋼板材和鋼筋,錫錠,成為船隊的壓艙。

    此外象牙席,牙雕龍船,柚木泰山號模型,硨磲大雕件,紫檀螺鈿屏風,翡翠山子,寶石牙杖,西昆寶玉,通天犀蹀躞帶,玳瑁梳篦,珊瑚八寶妝盒,鯨魚須支撐的襆頭,絹傘,金,銀,銅,錫器皿,不計其數的香粉,香料,香木,香皂,香扇,蜜香紙,冰糖,蔗糖,地丁膠底的烏靴,熱帶水果罐頭,魚罐頭,蜜餞,果干,蕉布,魚露……

    此外還有印度駿馬,羊角牛,西亞大驢……

    六月初一,一個明媚晴天,張散和趙宗佑帶著浩浩蕩蕩的海貿船隊向杭州出發。

    同船的還有黎文盛,楊蒔等一干交趾文士。

    晁補之也在船上,他也要參加這次科舉。

    送走他們,蘊州港又迎來今年回港的第一批蕃商,而甦油和李舜舉,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活。

    ……

    鄭州,甦元貞也帶領著休沐前來的蔡京,正在陪著他查看工業基地的恢復情形。

    今年大宋沒有災害,但是去年災害導致的影響,還未完全消去。

    主要體現在幾處恢復工程。

    徐州,朝廷撥給了二千四百萬錢,批準可以使用丁夫四千余名,又調撥常平錢六百三十萬、米一千八百余石,重新修築徐州外城,建成木岸四條。

    甦軾以工代賑,除了正常的防洪救災工作,還興辦了學校,舉子倉,收養了一千多名孤兒。並在徐州西南的白土鎮發現了煤礦,加上徐州本地一直就產鐵,于是干脆在白土鎮建立了徐州鐵冶,成為和鄆州城一樣的鋼鐵中心。

    甦軾因此受到趙頊的嘉獎,朝廷專門下達赦令,表彰甦軾在徐州身先士卒,率領全城軍民抗災自救,保衛了徐州城,並且妥為善後的功績。

    鄭州也是重災區,甦元貞本來是蒙朝廷召入,考計史料,繪制地圖的,結果臨危受命,成為了鄭州工業區恢復重建的直接領導者。

    好在鄭州有嵩陽書院,有石家,有無數的理工人才,甦元貞干脆利用這個機會,升級煤鐵產業,機械制造產業,將被水浸泡過的機床淘汰給了石家,又從石家購入了新型機械。

    石家作坊則將這些機械維修改良之後,賣給了周邊州城的工坊。

    五月初,鄭州的工業完成了升級換代,其中內工坊,冑案耗費了朝廷和趙頊內藏的五十萬貫,建立起了和冶州一樣的高爐和平爐。

    不過因為原料問題,這倆爐的使用壽命不如交趾郡,還得定期大修。

    四通商號則撥款八十萬貫,升級了機械加工產業。

    鄆州,朝廷同樣撥款四十萬貫,除了在梁山泊周圍修建堤圍,還擴大了港口和鐵冶規模,技術是沒錢提升了,不過產量還是得到了長足的增加。

    五月,甲戌朔,趙頊御文德殿視朝。是日,中書上報,鄭州,曹村決口新堤修成,河還北流。

    自閏正月丙戌首事距此,凡用功兩百九十余萬,材兩千二百八十九萬,錢、米各六十萬,兩地堤圩,全長兩百一十四里,皆用卵石竹籠和水泥槎馬進行加固,能夠抗擊百年大洪。

    此次大治黃河,乃文彥博力行倡議︰“臣曾經奏報德州河底淤澱,泄水稽滯,上流必至壅遏。若不預為經制,必溢魏、博、恩、澶等州之境。而都水司略無施設,止固護東流北岸而已。”

    “前幾年正好枯水,官吏希省費之賞,未嘗增修堤岸。導致大名諸埽,皆可憂虞。”

    “以曹村一埽為例,自熙寧八年至今三年,雖每計春料當培低怯,但有司未嘗如約撥款,此非天災,實人力不至也。”

    “今河朔、京東州縣,人被患者莫知其數,熬熬吁天,上垂聖念。而都水官不能自訟,猶汲汲希賞。”

    “臣前論所陳,出于至誠,本圖補報,非敢微訐也。”

    至是趙頊才下定決心,大修河堤。

    河堤修好,趙頊很開心,將鄭州堤取名為永平埽,曹村堤取名為靈平埽。

    不過幾處大工程,還有汴京城牆的整修改造,前後耗資不下兩千萬貫,將大宋今年的財政直接吃成了赤字。 <center class="clear">hf();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