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甦廚 -> 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

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最快更新甦廚最新章節!

    第九百二十四章解封卷子

    五間倉庫里,堆放的其實是一些蜈蜞島汽油,在現在這個時段,就是毫無用處污染大海的東西。

    彈藥倒是用掉了不少,但是如今的彈藥,已經不再是鄭州工業基地初起時候那麼昂貴。

    冶州能夠完成整個煤鐵工業體系,三酸兩堿制備,有煤有鐵還有鹽,彈殼用的硝化竹紙貼魔芋膠薄膜,效果又完成了一次升級。

    付出的代價太小,跟收獲完全不成比例。

    訶黎的數百頭戰象,還有降軍,被甦油送去了湄洲,參與九龍江平原靖鄞蠼ㄉ琛br />
    沈括原地提拔,完成了市級領導向省級領導的轉變,成為大宋南海路轉運使。

    新州港,會成為大宋在南海最大的中轉站,佔城的收成,大半被甦油投入了這里。

    從杭州出發,順風一月就能抵達新州,幾乎就是貼著澹耳東南斜拉下來的一條最短路徑。

    對于商賈們來說,時間就是金錢。

    出于客戶就是昊天上帝的服務理念,今後整個中南半島的物資——交州的工藝品,冶州的金屬器皿刀具,金甌路的糖,南海路的帆布食品,都會朝這里集中。

    李常杰取三州之後,新州之前是佔城的新王都,後來訶黎覺得海港不安全,又內遷了近百里,現在已經沒有必要了,還得遷回來。

    後世這里也是著名的旅游勝地,芽莊,景色宜人魚肥蝦美,大蝦半斤一只,把甦油饞得喲……可惜現在還去不成。

    三州地區,如今的金甌路,才是他第一個關心的重點。

    在這里討生活的宋人很多,又是重要的蔗糖基地,一年鏖戰,甘蔗地倒是沒怎麼被禍禍,損失不大,現在正是收獲的季節。

    第一批牛犢已經下來了,印度羊角牛和二林牛雜交的一代牛犢,給了所有人一個驚喜。

    安寧河谷的二林牛,已經是如今大宋最健壯的牛種了,而新一代的牛犢,個頭明顯比二林牛犢,還要大上一圈,關節粗壯了不少,而且成活率極高。

    戰爭分散了甦油的精力,到現在終于空閑了下來,才發現自己的牧場已經多了近千頭兩三個月大的健壯牛犢子。

    就連交州周圍農人家中的母牛,也都生了不少小牛犢。

    因為種牛和蕃人們太給力了,李道成在得知甦油的牧場還有能讓母牛們一日懷九百頭的騷操作後,要求將免費配種作為百姓的福利。

    閑著也是閑著,順便還可以練手,于是交州今年出生的小牛犢特別多。

    象草是一種極佳的大型牧草,和甘蔗非常相似,產量非常大,二林部的牧人們早就偷偷給自己的大鬼主送去了好多的種子——鬼主鬼主,大巫的東西就是不一樣,他家的牧草兩人高!

    象草切碎拌上氨水作為青儲,牛,羊,馬都特別喜歡吃。

    青儲池也不用費力了,找個不積水的高處挖個坑,鋪上魔芋膠薄膜,將青儲料放進去壓實,然後將薄膜折蓋起來,堆土壓緊,用油布蓋上,就是一個青儲倉。

    這樣的棚養畜牧業,極大程度地降低了飼養的難度。

    天師道的道人們除了醫人,也能醫動物,而且中醫都是走預防的路子,交趾路的鹽也不缺,牲畜們長得很好。

    不過絕大多數母牛都是二林的,印度母牛只有二十來頭,產奶被牛犢吃掉後,能剩下的就不多了。

    甦油還是忙里偷閑,制作出了很多奶糖,送去了汴京。

    ……

    汴京,文德殿,試官孫洙獻上了今年殿試前十名的試卷︰“陛下,自王相公廢除殿試詩賦,專取策問以來,幾次試卷都不怎麼如人意。”

    “新科進士們欠缺要務錘煉,所言大多虛浮堆砌。”

    說完又有些得意︰“但是這一屆,這十卷不但文理清通,且分析獨到,諫議可行,看來大宋士風開始轉向務實。”

    “鞭闢入里者,縱然文辭稍遜,臣亦取之,而華麗空泛者,列之于後。呵呵呵,這一科,縱然不能與歐陽學士嘉佑二年龍虎榜比肩,亦必將名揚後世。”

    趙頊對孫洙的身體更關心,老頭本來就在生病,熬著主持了一次閱卷,愈加干瘦,不過眼神灼灼,精神處于亢奮之中。

    于是問道︰“孫老身子可還支持得住?此間事了後,給你兩個月假期,好好調理修養一下吧。”

    孫洙身體有些搖晃,神情卻是愉悅︰“還沒給陛下道喜,此科朝中可稱得人也。陛下你趕緊看看吧。”

    趙頊點頭,將試卷翻閱了一遍,期間還拿指甲在佳句側面劃痕跡,最後抬起頭來︰“不錯,真是不錯。尤其這個第一名,深于經術,可以革除如今的浮藻。我沒什麼意見,那就解封吧。”

    彌封揭開,第一名,濟州巨野人士,晁補之。

    殿中哄然一聲,試官們全都是滿臉興奮之色。

    趙頊這段時間被家事煩心,忽略了科舉,便問道︰“怎麼了?”

    孫洙拱手道︰“陛下,晁補之今年二十六歲,之前開封府試,禮部別院試,皆為第一。陛下,我大宋,又多了一名及第三元!”

    “是嗎?”宋人重文事,趙頊也不由得感覺非常光榮︰“我的治下,也出了三元了?”

    試官們齊齊拱手︰“陛下文德天運,臣等為陛下賀。”

    趙頊也興奮了起來︰“接著開吧……等等,晁補之這名字我听過,好像是甦明潤幕府要員,大宋狀元不落官身,他……不是官員吧?”

    章 蒼謔怨僦 校 蛭 退沼凸叵擋淮恚 哉廡┤碩急冉狹私猓骸氨菹攏 瞬怪 ┤徘考牽 姓叛 抗坎煌 埽 虼慫彰魅笤諏秸懵肥北儻 榧牽 閌遣臥弈桓   俏薰佟!br />
    趙頊松了口氣︰“幸好幸好,呵呵呵,要是甦油當時薦上來,我朝可就少了一個三元及第了!”

    章  Φ潰骸骯γ輝謚敝腥。 退閌撬彰魅笥姓庖饉跡 宋蘧坦蘭埔不峋芫!br />
    趙頊看了章 謊郟 媲罷 唬 蹦昕墑且蛑蹲優盼輝謐約褐 埃 團椎艚儈犯媯 渙艘喚 乜跡 我謊芨叩鬧鰲br />
    再想想前段時間發落的那些投機干謁的上舍生,嘆了口氣。

    算了,學霸的境界,學霸才懂,學渣們只有瑟瑟發抖的份……

    第一把開了個好張,第二名揭開,青神人,唐瞻。

    唐瞻的經術學問比晁補之還深專,不過在實務上稍微欠缺一點,孫洙猶豫了好久,還是將實務精彩的一卷置為頭名,把唐瞻的放到了第二。

    唐淹是西南經學大家,如今邕州學宮里邊有一千多學生,除了蜀中慕名而去的,尚有周圍的西南夷,甚至大理,吐蕃人。

    唐淹倒是有教無類,每日授講,大量吸收和繼承了龍昌期的理念,深得蕃夷信服,聲望非常高。

    孫洙皺了皺眉,龍昌期,這個名字讓他很不舒服,當年進京的時候,歐陽修上書反對龍昌期留朝,他雖然很年輕,卻也是附議了的。

    第三名揭開,交趾郡交州人,楊蒔。

    名不見經傳,交趾又太偏遠,沒人知道是誰。

    文章前面部分趙頊倒是在殿試上看過,不由“咦”了一聲︰“這人竟然不是黎文盛?交趾郡還有比李道成黎文盛更突出的文才?知道他是誰嗎?”

    眾人都是面面相覷,然後搖頭,沒听說過。 <center class="clear">hf();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