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甦廚 ->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最快更新甦廚最新章節!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捧殺

    王問到一個關鍵問題︰“幾歲開蒙?”

    蔡確說道︰“五六歲。”

    王搖頭︰“難,大州大城或者可行,如偏遠小縣,難。”

    蔡確說道︰“的確難,所以這是對赤望以上的要求。”

    “至于偏遠之區,先解決溫飽才是正道。”

    王思慮了一陣,感慨道︰“內藏如今是有錢了啊,經得起如此大的開銷。各地學宮其實都在,不過年久失修,或者被挪作它用,重新整飭一番,這也是皇宋百年大計。你我士大夫,斷無可阻之理。”

    蔡確說道︰“除了慈善基金,還有兩個大肥羊,四通商號和皇宋銀行,願意捐建部分學校,並承擔部分經費,還解決部分畢業生員的安置問題。”

    王很高興︰“那也不錯啊。減小兩府難度,我們尋幾項開支再擠一擠,也懶得去和三司打官司了。”

    蔡確幽幽地說道︰“不過他們有個條件——算術初步,物理初步,化學初步,體鍛,須得納入學業之中。”

    王心里咯 一下,第一時間是想阻止,可立刻就反應過來,這是不可能的。

    果然,就听蔡確說道︰“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要安置生員,就得符合商號和銀行的雇員要求,通過他們的入職考核。”

    “商號的諸多工坊,要求通物理,化學;銀行的諸多分號,需要精通數算。因此只有將這些學業納入其中,今後出來的人才,才能被吸納,否則不符合他們的用人標準。”

    王嘆氣道︰“弄就弄吧,終不能人人皆成得了士大夫。士大夫之家,想來也不會去這樣的學校。也罷,也算是為國解憂了。”

    蔡確說道︰“陛下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設置六察,擴大御史台事權——在京官司,以吏部及審官東、西院、三班院等隸吏察;戶部、三司及司農寺等隸戶察;刑部、大理寺、審刑院等隸刑察;兵部、武學等隸兵察;禮、祠部、太常寺等隸禮察;少府、將作等隸工察。”

    “于外路,從轉運司到縣、軍、監,設都檢察,檢察,明確編制,解決部分冗員問題,專職糾核官員貪廉能否。”

    “而且其任命,除御史台官直接對陛下負責外,其下不受諸路官員約束,直接對上級檢察,都檢察負責。”

    王鄙視道︰“這還不是換湯不換藥?最後還不是一樣能夠官官相衛?”

    蔡確說道︰“相公差矣,這一招我可琢磨了幾天才明白過來,堪稱絕妙。”

    王問道︰“為何?”

    蔡確說道︰“這是抄近道和走遠路的區別,地方要得地方檢察的包容,打通地方可不行,起碼得打通上一級,甚至上兩級,就以相公你來說,願意為某州知州干說御史台嗎?”

    王明白了,以往知州,只要搞定本州通判,事情就算完了,如今卻要搞定路級都檢察,甚至搞定自己,付出的代價和原先搞定自己手下通判完全是兩回事兒。

    犯罪成本太高,犯罪行為自然就會得到一些遏制。

    看似簡簡單單將監督權單列,並且無形中上移了一級,就給干請行賄設置了一條更長的回路,就讓犯罪成本大增。

    這要不是洞悉官場弊病的人,是絕對想不出這等絕妙的制衡措施的。

    王不由得肅然起敬︰“這些都是陛下想出來的?”

    蔡確覺得心好累,這位終于想到了點子上,可依舊沒有說到點子上︰“陛下今年伊始的幾道詔書,大致都是如此,看似平淡,實則深意暗藏。”

    “這和安石相公當政時期的明槍大戟,及王相公去後的乾綱獨斷,手段皆大相徑庭。相公莫非會認為是陛下突然頓悟了?”

    王倏然反應過來︰“陛下身後,有了高人指點。”

    說完低聲驚呼︰“甦明潤?此子何能耳?!”

    蔡確笑得意味深長︰“或者別有其人?”

    王站起身來,在書房中來回幾步︰“這個……”

    蔡確拱手道︰“陛下讓相公提舉修兩朝國史,其目的已然明了。”

    “宰輔制度要恢復唐代三省規模,只能是尚書左、右僕射為宰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行侍中之職,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行中書令之職。”

    “參知政事,改稱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和尚書左、右丞。”

    “其後中書取旨、門下覆奏、尚書施行,這就完成了第一步。”

    “所謂綱舉目張,事要不煩,第一步邁出,其後勢斷不可回,相公對上對下,盡有交代,陛下倚重,自不待言。”

    “想來甦奉常那邊,其意亦是如此,相公,得抓緊啊。”

    王也是典章精熟,知道蔡確說的是正理。

    雖然此舉其實有干涉甦頌事權之嫌,但是自己是首相,陛下要改制,第一個要改的是自己。

    身為三旨相公,當然更要當先鋒,不能留下不听話不配合的印象。

    所以此功搶也得搶不搶也得搶,何況自己本是陛下任命的提舉詳定官制所主官,也不是毫無理由︰“厘定官制好說,人員安置卻難。”

    蔡確說道︰“其實也不難,變數就那幾個,高官便是甦油,章 選!br />
    “章 埠冒歟 暇故切陸牟沃 攏 桓鏨惺橛邑┬鬩勻    撬沼汀  菹陸抵賈校 墑峭 惺槊畔縷秸率擄 !br />
    那就只有兩個坑,尚書左、右僕射。

    要是王自己做了左僕射,侍中;那甦油就得是右僕射,中書令?

    刀子抵到後背上的滋味可實在是不好受。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如果今年陛下幾道詔書背後,都有甦油影子的話,這傷害就已經很明顯了。

    見到王一臉的難色,蔡確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如今死馬,只能做活馬醫得。”

    王說道︰“持正你定有計較。”

    蔡確笑道︰“其實厘定官制,還有一重要步驟——寄祿。”

    這就是定工資等級,以往的工資等級是用《唐六典》上那一套官制來定的,現在要將這些職位變成正式職務,那麼工資等級就得用另一套方法來排序。

    王想了一下︰“那就只有以階易官了。”

    蔡確點頭︰“正是。”

    “詳定官制所應當抓緊制定《寄祿格》,雜取唐及宋初舊制,以原散官開府儀同三司以下,替代原寄祿用的中書令、侍中等,實行以階易官,用來確定官員俸祿及品級標準,成為新寄祿官。”

    “而原寄祿之朝廷各部正官,自左、右僕射以下,依其官稱,主管本部事務,與實任相符,即成職事官。”

    方法倒是簡單易行,但是,這與甦油又有何干系?

    見王還在納悶,蔡確笑道︰“相公別忘了,甦油的散階,可比相公你還高,甚至,與安石相公同列。”

    妙極!

    王終于懂了,要是按照這個法子來,甦油就成了官員里邊的特例!

    這娃現在的散官是特進,換成官階,高得一逼,高得過頭了!

    過猶不及!

    甦大童鞋,已經達到了退休大臣的高度,這就叫鯤之大,一鍋裝不下!

    蔡確笑道︰“安石相公如今是舒國公,如果寄祿格得行,封國還得再升一階。”

    “同理,甦油也得從郡公,進為國公。”

    王真是太開心了,要是這樣,甦油就只能如文彥博,王安石那樣外放,哪怕是成為大宋十分之一土地上的最高長官,只要不威脅到自己的位置就好!

    就算趙頊那里過不了關,考慮到平衡官員們的情緒,也不可能再放到宰執之位上。

    名與利,爵與位,總不能都佔盡了。

    要這麼干,就是對群臣不公;不這麼干,那王安石,文彥博這些故舊重臣,等于是被甦油拖累,不得升國。

    所謂的特例,換成另外的說法,就是眾矢之的,就是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真是越想越美,按照這個法子,甦油可以說進也死,退也死。

    堂堂正正還無計可破,蔡持正這招捧殺,端的是厲害無比! <center class="clear">hf();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