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甦廚 -> 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梁

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梁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最快更新甦廚最新章節!

    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脊梁

    如今鋼鐵廠已經在晉州建立了起來,有了選礦廠,采用礦漿離心分離技術就能在離心塔底得到精選的鐵沙,產能大增。

    如今大宋的鋼鐵基地都在改造,除了粉碎設備,選礦設備,還在高爐進氣處配備了球型熱風爐,利用煤氣加熱耐火黏土球,將空氣加熱到九百度的高溫再進入爐膛,這幾項改進,讓各基地的產能再次上了一個台階。

    晉州的設備不是最先進的,三個高爐,也能夠日產鋼鐵十五噸。

    不過甦油知道這些對沈括來說不叫事兒,他更關心這條鐵路上最大的工程難題——石嶺關隧道。

    這是宋人第一次需要在一座山體內打通長度近四百米,能夠架設鐵軌通行火車的隧道。

    為了修建這條隧道,甦油從四通礦冶司、將作監、北洋水師、陸軍炮兵調集了精強的力量,以爆破為主,開鑿這條通路。

    沒有在太原城多作停留,當日晚上,甦油便抵達了石嶺關。

    石嶺關,太原城的北部咽喉,是太行山與呂梁山在晉中平原北部交匯處留下的天然隘口。

    石嶺關過去就是忻州,沿著牧馬河谷行進數十里就能抵達滹沱河邊的定襄。

    那里就是真太鐵路北線的終點。

    按照甦油的意思,這條鐵路在忻州還要修出一條支線,向北直達代州,徹底改觀雁門關守軍的後勤態勢。

    “石嶺關隧道,第一百一十六次爆破,準備——引爆!”

    “轟隆——”

    已經成型的隧洞中爆發出一聲悶響,緊跟著一股氣浪攜裹著煙塵從洞里噴了出來。

    幾名軍士未待硝煙散盡,便帶著豬鼻口罩沖了進去。

    不一會兒,幾名軍士又沖了出來,身上已經沒法看了︰“可以施工,鐵斗車,進!”

    一列長長的鐵斗車,被沿著鋪設在地上的鐵軌推了進去,工人們開始進入,往鐵斗車上搬運石塊。

    宋用臣聲音有些低沉︰“從挖掘至今,已經犧牲了五個戰士,兩個被塌方的石塊壓死的,還有三個是排爆,那慘樣……”

    甦油問道︰“他們的墓地在哪里?”

    宋用臣說道︰“就在石嶺關下的隧道出口處,他們的英靈,會永遠守護著這里。”

    甦油接過宋用臣手里的頭盔︰“走,進去看看。”

    “這個……”宋用臣有些心慌︰“里邊可能還有危險……”

    “危險也是分段的。”要瞞過甦油這樣的工科狗也不容易︰“最危險的地方我不回去。”

    “那走吧。”宋用臣也無奈,將安全頭盔扣在自己頭上。

    隧道已經掘進了百米,而忻州的那一邊,工程同樣在進行,算下來,已經完成了一半。

    不過剩下的一半,只會越來越難。

    好在工程隊的經驗,也越來越多。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爆破隊的隊長是一名三十多歲的漢子,見到拎著馬燈走過來的甦油和宋用臣,又喜又驚︰“少保!你怎麼來了?這里危險!”

    叫甦油少保的,那多半是老西軍,甦油將馬燈拎起來︰“你是……”

    “我王亮啊!學兵團直屬炮隊的王亮啊!”大胡子漢子開心地直嚷嚷。

    甦油拿毛巾用水壺淋了水,伸手在漢子的臉上抹了抹︰“靠王亮?你這把大胡子長得,換誰也認不出來啊!你怎麼在這兒?”

    宋用臣說道︰“建造秦蘭鐵路難度太大,也有不少隧道需要爆破,王亮是高使相特意從軍中調出來的,之後在修路上立了大功,是秦嵐鐵路英雄爆破員。”

    甦油點頭︰“所以這次又把你調到這兒來了?好鋼就是要用到刀刃上!就是苦了點。”

    王亮笑道︰“有吃有喝頓頓有肉,津貼還高,比起當年這叫啥苦?對了,多謝少保給咱調撥了電雷管,現在爆破安全多了。”

    甦油有有些神色黯然︰“只可惜先前幾個弟兄……”

    王亮說道︰“你們都是好樣的……”

    說完又笑了︰“當兵哪有不死人的,你看我這還矯情起來了,少保要不我們出去說?”

    甦油看了看頭頂︰“這里其實挺安全的,你先讓兄弟們都停一下,聚過來,我給大家說幾句。”

    王亮的嗓門大,昂頭吼道︰“都停了都停了,趕緊過來,少保來看望大家了!”

    宋用臣到底忍不住了,小聲提醒︰“現在是司徒了,叫節帥也行。”

    甦油制止了宋用臣︰“這是我平夏時的部下,老西軍多愛叫我少保,我也愛听,老宋你別瞎指點。”

    隧道里的工人士兵听說甦少保來了,這位可是王都頭嘴里神仙般的人物,都紛紛聚攏了過來。

    甦油說道︰“這條路,辛苦大家了。”

    眾人都連連說不辛苦。

    甦油說道︰“辛苦還是辛苦的,今天我只是想告訴大家,咱們為什麼要這麼辛苦。”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最大的敵人,是遼國;而河北河東四路,是頂在遼人鐵蹄前的防線。”

    “雄霸、雁門一破,後方就是千里平原,再無阻攔,因此我們只能將他們死頂在這里!”

    “如今我們的日子好了,軍力也強盛了,河北河東現在的樣子,想必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這些是咱們大宋百姓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還能如數十年前那樣,讓遼人再來搶走嗎?”

    “不能!”立即就有工人和軍士們喊了出來。

    甦油說道︰“我們的新軍有多犀利,大家也應該知道,我看這里好多兄弟,原本就是新軍過來的來的,這雷管炸藥包,是玩得溜熟啊。”

    底下都是低低的哄笑。

    “但是新軍之所以犀利,靠的是什麼?是神機銃、連機銃、霹靂炮、伏虜炮!”

    “可要是沒有充足的彈藥,這些家伙就全是鐵疙瘩,全是擺設,連遼人的弓箭都不如!”

    “老種經略相公在雄州胡吹大氣,說什麼俸祿只差媳婦,給養只差調料,可他就沒敢吹,說銃炮不差彈藥!”

    “雄霸前線,現在不缺吃的,不缺穿的,不缺騎的。可是新軍還在屯田,訓練還在騎馬,玩刺刀、弩箭,實彈訓練一年才敢一次!”

    “卡住我們脖子的,就是彈藥!”

    “太原有什麼?有銅!這是制造彈殼必須的材料。”

    “所以咱們這條路是干嘛用的?就是要將太原的銅,拉到真定府去,制造出新軍急需的彈藥。”

    “弟兄們想想,要是太原銅能拉到真定,咱們在真定就能制造出彈藥,這是什麼概念?”

    “這就節約了一千多里的運輸成本,相當于將兵工廠推到了前線,推到了新軍的背後。”

    “咱們的十六支新軍,從此就能夠可了勁地訓練,可了勁的備彈,可了勁地揍敢于來犯之敵!哪里還要如現在這般摳搜?”

    “所以雖然如今天底下處處要用錢,陛下依舊撥付了一千五百萬貫,給四路作為振興之用。”

    “所以雖然四路處處要用錢,這一千五百萬貫里,我還是擠出了三分之一多,來修這條路!”

    “所以你們應該知道,自己肩膀上的責任,有多重!”

    “為了這條路,已經犧牲了好幾個弟兄,我非常心痛。但是除了強調安全,盡量給你們保證需求,改進技術,除了這次給你們拖來十來口豬,一群羊,讓大家簡單開開葷,表示個意思,在任務上,我是真的沒有辦法給你們減輕。”

    “因為這里就是戰場!是改變宋遼攻防格局,保證大宋百姓安全,扭轉乾坤,底定天下的戰場!”

    “這條路早一天修通,大宋的國境就早一天安全,河北四路就早一天安全,汴京就早一天安全!”

    “前線的弟兄們,就能早一天擺脫無彈空操的尷尬,就能早一天擺脫和遼人拼刺刀的危險。就可以用我們送去的銅,制造出猛烈的炮火,轟他直娘賊的于百步之外、千步之外!”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只能請大家多擔待,因為——你們就是大宋的脊梁!”

    “辛苦了,拜托了!”

    說完對所有人深施一禮。

    工人們都听得熱淚盈眶,從來沒有人跟他們說過,他們對大宋是如此重要。

    而轉業軍人們都知道套路,全體昂首挺胸,右手捶胸,鏗鏘有力地吼道︰“敢為皇宋效死!”

    石嶺關下,牧馬河邊,五座簡陋的墳墓,靜靜地躺在這里。

    甦油站在墳前,深深嘆了口氣︰“申報烈士了嗎?”

    宋用臣有些踟躕︰“他們已經轉業了,生前隸屬鐵路局……”

    甦油說道︰“忠烈祠里,除了武將,文官,還有普通的戰士,鄉弓手,蕃勇敢,義勇。”

    “只要是為國捐軀,何論戰場在那里?何論身份是什麼?所以他們當然是烈士。”

    “生前,我們已經對不起他們,死後更不能不讓他們瞑目。”

    “這道奏章,我來寫。” <center class="clear">hf();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