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歷史軍事 -> 甦廚 ->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趙煦的聰明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趙煦的聰明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最快更新甦廚最新章節!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趙煦的聰明

    當然,要程序正確,那就要大動干戈,朝廷得再次集議,明宣蔡確離間兩宮之罪,然後怎麼懲處,都不為過。

    不過高滔滔已經去世了,蔡確死得更早。

    今年又是“務求安靜”之年,加上蔡渭跟著畢仲衍搞法制,也算是得力干將,之前修法一事上,立了很大的功勞。

    于是趙煦也就不為己甚,追復蔡確右正議大夫,提舉玉局觀致仕。

    不過謚號之類,是不可能再有了。

    為了轉移大家對此事的注意力,甲寅,詔王安石、呂公著配享神宗廟庭。

    神宗去世的時候,關于配享之臣到底該是韓琦還是王安石,曾經發生過激烈的爭議。

    因為高滔滔心向舊黨,最終選擇了韓琦和富弼。

    趙煦為了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經曾布所請,重議神宗配享的問題。

    王安石絕對是神宗的重臣,兩次擔任宰相,配享這件事本身,是無可爭議的。

    之所以有爭議,那是不公正,其實都是黨爭搞出來的事端。

    趙煦要搞政治平衡,順便宣傳自己的施政理念,干脆搞了這麼一出,還安石相公公正待遇。

    蔡京乘機夾帶私貨,把呂公著也抬了出來。

    因為在這個時空,呂公著和司馬光有了大區別,和富弼相似,成了代表改良派的旗幟。

    範祖禹覺得司馬光雖然十幾年不在朝中,但是他對神宗的影響比韓琦還要大,畢竟一部資治通鑒在那里擺著。

    于是也替司馬光上奏要地位。

    然而此項建議沒能獲得通過,因為司馬光在神宗朝雖然聲望很高,但是其實地位不咋的。

    最終神宗的陪祀大臣,就成了重視監督,鼓勵諫議,三派兼用的政治正確。

    四個大臣中,一個保守派,一個改革派,一個溫和派,一個改良派。

    至于他們在地下會不會一如既往地爭吵,會不會把神宗氣到顯靈,卻已經不是大家真正關心的問題了。

    閏月,壬申,以陸師閔等二十三人為諸路提舉常平官。

    癸酉,罷十科舉士法。

    十科舉士法是司馬光提出來的,但是的確有些不科學。

    和程頤那一套一樣,雖然出發點很好,可主觀性太大,操作性太差。

    于是趙煦想了個折中的法子,罷十科舉士法,恢復科舉正途,但是又加了一道關卡,那就是已經獲得極大成功的吏部試。

    在十科舉士和吏部試並行期間,吏部試對于提升官員執政水平的優勢就凸顯出來。

    最終朝廷選擇了保留吏部試,廢除十科取士法。

    從今往後,讀書人將通過禮部試獲得入仕的資格,但是還需要在進入官場三年之後,再次通過吏部試考核這三年內學習到的處理公務的能力,這個將決定獲得提拔的“初速度”。

    之後還有外官轉朝官,六品進五品兩道大門檻。

    這就變成了禮部試考文才,考準入資格;吏部試考能力,考進階資格。

    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趙頊能夠在吏部試中,加進去大量的理學內容而不引起大面積的反對和反彈,通過這種變通的辦法,做到讓官員文理並重,名實兼修。

    看似多此一舉,但是想要讓理學得用,這其實是最合理,最變通,最快捷,同時也是阻力最小的方法。

    甦油看到邸報,也不由得對趙煦的聰明大加贊賞,自己辛辛苦苦幾十年的努力,現在終于正式開花結果了。

    而且這是在系統內的自洽,就如同齒輪箱的整體磨合最終得到最優解那樣,不是強行換零件,不是因人成事,注定也就不會像安石相公那樣,因人去事。

    因為這套系統做到了相對公平,也就能夠讓所有官員認賬,沒啥反對的聲音。

    至于甦油那套官吏案頭的公務員入職指南——《時務宜要》賣到飛起,那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辛亥,以劉奉世為真定府路安撫使,兼知定州。

    秋,九月,大熟。

    寧國軍節度使趙孝騫上奏,懇請將母親馮氏接回府中供養。

    馮氏案可謂是陳谷子爛芝麻。

    趙顥和元妃馮氏感情破裂分居,高滔滔對馮氏就很有意見。後來趙顥在宮中鬧出火災,高滔滔害怕趙顥被趙頊借故遣出宮去,便搞事情說是馮氏干的,差點讓馮氏自盡。

    趙頊知道這是老娘和弟弟在拿弟妹作伐給他看,于是忍氣吞聲,表示趙顥可以繼續呆在宮里,將馮氏保了下來,命她在安置宮里有罪妃嬪的瑤華宮出家。

    待到趙頊威權強盛之後,為了惡心趙顥,趙頊給馮氏提升了待遇。

    高滔滔臨制時,趙顥曾經不老實過,于是高滔滔也有樣學樣,再次給馮氏提升待遇。

    馮氏其實就是政治犧牲品,到了趙煦這里,馮氏已經在瑤華宮居住了十八年。

    趙孝騫提出來後,趙煦立即同意,不但同意,還因馮氏在瑤華宮減半支給,特召恢復全支,一並恢復的還有馮氏崇國夫人的稱號,依舊以趙顥的正妃的身份,讓趙孝騫接回府邸奉養。

    一來是標榜“仁孝”,二來,也是惡心自己那個已經死了的皇叔,給自己父親報仇雪恨。

    左僕射蔡京趁機拍馬屁,說之前向太後就提出過隆遇太妃,不過後來太皇太後病重,就沒了下文。

    既然馮氏都可以提高待遇,朱太妃作為陛下的生母,是不是也該考慮一下?

    向太後也是妙人,高滔滔臨制後,曾經命修繕慶壽宮讓她居住,向皇後辭曰︰“安有姑居西而婦處東,瀆上下之分。”

    最後只在隆佑宮居住。

    讓勛貴大臣們的女兒入宮幫助料理賬冊,實際上是為了給趙煦選後,給諸王子選妃。

    向太後作為實際的操作者,卻令娘家向氏族中,不得以女參選。

    族黨有欲援例以恩換合職,及為選人求京秩,且言有特旨者,向太後依舊不同意︰“吾族未省用此例,何庸以私情撓公法。”

    也是個聰明的女人。

    听聞蔡京的建議後,向太後立即下了懿旨,提高太妃的地位,為她修造別墅,稱“聖端宮”;改乘車為乘輿;可以由宣德東門進出宮廷;並追贈太妃崔、任、朱三位父親,皆至太師、太保。

    除了百官上箋時稱太妃“殿下”外,其余一律比照自己的待遇。

    朱太妃也是聰明人,要求趙煦處處以向太後為尊,她還是一如既往地搞她的農事——種菜、種花、養魚。

    宮里的其它事務,皆由向太後和孟皇後共同分擔。

    種菜養魚不但名聲很好,而且每年都能在群臣那里刷上幾次存在感,因為賞賜近臣宮里的水培綠菜、瓜茄,已經成了常例的恩典。

    不少都是很罕見的新品種,比如最早時候的玉黍、馬鈴薯、西紅柿;最近的甜椒、金瓜、長茄。兩年前還開始有辣椒醬、豆瓣醬等美味,冬日里甚至已經開始賞賜新鮮的蘑菇、木耳。

    太妃“善農”的名聲,早已經傳揚了開去。

    己亥,趙煦臨皇家理工學院。

    皇家理工學院如今包括了附屬小學,附屬中學,學院三部分。

    與普通小學中學不同的是,皇家理工學院從小就一直伴隨著金融和理工課程。

    從附屬中學畢業後,成績一般的就參加工作,成績不錯的宗室子弟,除學院外,還會選入皇家軍事學院、皇家海軍學院、京師大學堂,繼續深造。

    今天趙煦是帶著一幫子弟弟妹妹來開學的。

    趙煦現在有六個弟弟,九個妹妹,其中同母的有普寧郡王趙似,鄆國公主、潞國公主、邢國公主。

    神宗在九子趙氐囊槳鋼 螅  賈厥涌蒲V攪疲 辛聳 薄ぉ 搖ぎ粕魑 母# 諍蠊 腦  螅 優 薊盍訟呂礎br />
    除了九子趙匾蛭 瘟票煌涎櫻 賈卵劬Τ雋宋侍庖醞猓 漵嗟畝計奈﹦】怠br />
    在高滔滔下召小公主們交還給生母撫養後,小公主們的性情反倒是越加活潑開朗了。

    趙煦最喜歡的弟弟包括趙亍 再ャ 運疲 釹不兜拿妹萌詞親鐶〉募父觶 禿汀 途病 突蕁br />
    不過現在一大幫子在一起,嘰嘰喳喳地吵得頭疼。 <center class="clear">hf();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