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都市言情 -> 登堂入室 -> 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116161登堂入室最新章節!

    元允中抬瞼。

    撞上一雙含笑的眼。

    仿佛蘊著一汪春水,輕柔的,令人心悸。

    他一時愣住。

    宋積雲輕笑,跳上了馬車,靠著車壁而坐,再次俏聲問他︰“你怎麼來了?”

    棗紅色的車壁,映著她白皙的皮膚, 嫩得像春天剛剝殼的春筍,滿頭的青絲烏鴉鴉的,也格外的亮澤。

    元允中有些不自在地側臉朝窗外望去,耳垂上的那枚紅痣越發的嬌艷欲滴。

    “太太讓我來接你回去!”他淡淡地道。

    宋積雲不解。

    元允中回頭望著她,眼尾微微挑起,似笑非笑的地道︰“听說以後宋家會由女人掌家, 男人只負責傳宗接代?”

    “胡說八道。”宋積雲矢口否認,佯作薄怒,“這是誰在造謠生事?”

    她從來都不會用性別去判斷一個是否應該做什麼。就像女人未必非得帶孩子,男人未必非得養家糊口。誰應該在哪個位置上,從來都不是用性別來決定的,而是由他的能力或者是天賦來決定的。

    她當時那麼說,不過是為了給家里爭取一個喘息的機會。

    “不是你在祠堂里當著宋氏宗族的人說的嗎?”元允中目光微閃,卻帶著些許的戲謔,“宋家的人可都親耳听見了。”

    宋積雲嘆氣。

    她沒想到流言傳得這麼快。

    不過一頓飯的工夫,不僅人盡皆知,連話都傳變了。

    她無奈地攤手,道︰“孟嘈耪獠皇俏宜檔穆穡俊br />
    誰知元允中卻認真地點了點頭,道︰“信!”

    宋積雲有些意外。

    元允中瞥了她一眼,道︰“你就是這麼想的,也不會當著眾人面前這麼說出來。”

    宋積雲愕然, 坐直了身子骨。

    元允中整了整衣袖, 這才慢條斯理地道︰“你要說, 也只會說能者居上, 誰能干誰當家。至于什麼女人當家,男人傳宗接代, 一听就是那些人傳來傳去,把話給傳走了樣。”

    他的話,如巨石,狠狠地砸在了宋積雲的心間。

    她沒有想到元允中這樣的信任她。

    她否認,他就信。

    宋積雲心頭頓時如雲海翻滾。

    這算是被偏愛了嗎?

    她愣愣地望著眼前男子英氣俊朗的面容,久久都沒能回過神來。

    *

    錢氏見到宋積雲就狠狠地朝著她的肩膀捶了一下,嗔怪道︰“你一個女孩子家,怎麼能當著那麼多族人說什麼‘男人只負責傳宗接代’的話,你以後可怎麼見人?還好人家元公子不相信,不然你這樁婚事就算是假的,只怕都要起波瀾了!”

    宋積雲卻只把“還好人家元公子不相信”這句話听進了心里,她不由打斷了母親的話,道︰“您問過元公子這件事了?”

    “那當然!”錢氏不滿地望著她,道,“我一听說如今景德鎮大街小巷都在傳你這句話,就心里咯 一聲,生怕元公子誤會,跟著外面的人起哄,讓別人看我們家的笑話。忙讓鄭嬤嬤去請他過來。

    “誰知道這孩子不僅自己不相信, 還讓我們也不要相信。說你看似橫沖直撞沒有章法,可心里什麼都知道,心思細膩著呢,決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的。

    “讓我們要對你有信心!

    “他怕你遇到什麼事,說要去接你。”

    說到這里,錢氏萬分的感慨︰“你這孩子,也算好命了。能遇到這樣的元公子,以後,你就不要胡思亂想了,好好跟元公子過日子吧!

    “有這樣一個人,日子再差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宋積雲笑著握了母親的手。

    萬丈紅塵,誰又不喜歡繾綣的柔情?

    有時候孓然獨行,不過是沒有找到那個能夠相依相偎的人罷了。

    如果遇到了,她並不怕去試一試。

    *

    晚些時候,嚴老爺和吳老爺等人來拜訪她。

    和他們隨行的,還有李子修。

    不過一個春節沒見,他明顯的蒼老了很多,見到宋積雲,也恭敬了很多。

    他們這次來,主要是來打听宋積雲去南京的事。

    “听說一船的瓷器都賣出去了?那邊的市場如何?舊青花的生意能不能做?”嚴老爺沒喝兩口茶就急不可待地道,錢氏嘴里的那些傳聞,不知道他們是沒有听到,還是覺得自家的生意更要緊,沒空理會。

    宋積雲也沒準備藏私,將南京那邊的情況說了說︰“我主要是有朋友幫助,找了家銀樓,一口氣全賣給銀樓,再由他們去想辦法賣高價去。舊青花那當然也好賣。就是這一路過去巡檢司的關口不好過。真是拿了瓷器過去賣,還得盤算清楚了。”

    嚴老爺因為已經決定金盆洗手了,听了這話並不著急,還又拿了個桔子剝著吃。

    吳老爺和李子修都急得不行。李子修干脆開口道︰“宋老板,我們都知道您是個有本事的,您看您能不能幫我們搭個橋牽個線的,我們也想把瓷器往外賣。”

    宋積雲驚訝道︰“可是出了什麼事?”

    吳老爺和李子修對視了一眼,朝著宋積雲吐起了苦水︰“還好您有先見之明,去了南京,不然留在景德鎮,只怕是要被氣死。”

    原來,她走後,宋桃連開了兩次龍窯,共燒了一萬多件瓷器。萬公公干脆又把他們叫去了一次,將燒瓷的份額重新分配了一次。

    不僅宋家窯廠的份額全都沒了,而且李子修等人的份額也大幅縮水,全給了良玉窯廠,還美其名曰“能者多勞”。

    現在景德鎮一半以上的作坊都為了活下去,開始給良玉窯廠制匣、做瓷坯或者是畫畫。

    “賺的錢也就和窯工差不多。”李子修沮喪地連連嘆氣,“因為這個,開春的時候很多作坊和窯廠既不敢招收徒弟,也收不到徒弟。再這樣下去,我們這些窯廠都沒活路了。”

    他非常客氣地道︰“這才厚著臉皮來找您的!”

    可照宋積雲說的,去南京賣也不是個事。

    他和吳老爺都有些茫然了。

    這的確是個問題。

    窯廠要想興旺發達,傳承最要緊。而有天賦的孩子卻不多。此消彼長,如果都落入良玉窯廠手里,其他窯廠、作坊未來拿什麼和良玉窯廠一爭高下?

    宋積雲沉吟道︰“要不,你們找個常在我們本地收瓷的?他們通常都有自己的門路。”

    這也治標不治本。

    畢竟現在景德鎮的舊青花能不能賣出去不再是燒不燒得出來了,而是能不能和良玉窯廠拼價格。

    吳老爺大罵起宋桃來。

    我閨蜜說我騙大家的推薦票,給了推薦票就不加理,哈哈哈哈哈……我在這里弱弱地辯解一下,沒有……是寫不出來……

    (本章完)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