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架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吾愛文學網 -> 都市言情 -> 極限警戒 -> 1627節 大戰余波

1627節 大戰余波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

    115637極限警戒最新章節!

    沈約緩緩點頭,對張繼先所言很是贊同。

    釋家修行無非“明心見性”,可怎麼明,怎麼見,何為心性?世人卻用了萬千言語來闡釋,用了一輩子也不能得窺門徑,更不要說證道。

    何也?

    只因世人始終做著自相矛盾的事情。喊著愛地球,做著毀地球的事情,喊著愛自己,卻做著損傷身體的事情。

    如此撕裂的行為,和修行強調的“身口意”三者一致的三摩地之境完全是南轅北轍,如何能達到明心見性?

    沈約心有感慨,“但黃帝他們怎麼會成為華夏始祖?”

    黃帝他們是世人的最後一批?他們要離開地球,結果變成了世人的祖先?

    張繼先解釋道,“根據天書記載,他們離開地球的時候,經歷了宇宙震蕩,反到達了數千年前。”

    沈約皺眉。

    張繼先接著道,“他們擁有極高的科技,再入蠻荒後產生了分歧,根據記載,那時候的人類處于極為蒙昧的階段。”

    沈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些白衣人。

    不是天柱山那批人,而是他在洞庭湖底、通過眾妙之門看到的那些白衣人。

    這是極為奇特的關聯。

    他那時候通過眾妙之門見到的就是黃帝一幫人?

    意識到這點,沈約推測道,“黃帝他們想要改造人類?”

    人類改造自身的行為,從未停止過。

    從整容拉皮、到基因改造,從超體變異,到黃帝他們的所為,都可說是人類的自我改造。

    張繼先沉默片刻,“根據天書記載,這是他們的分歧點。有一類人認為應該尊重世人的自由,讓他們正常的死,最多是給予他們指導,但需要讓他們根據本心做事。”

    沈約不置可否,只是道,“另外的一批人呢?”

    張繼先緩緩道,“他們認為按照那些人類的聰明程度,不過如螻蟻、野獸般,而且因為世人自有的基因劣根性,所為無非是重蹈人類的覆轍,最終毀滅。”

    沈約也有無奈之意。

    自古以來,有太多理想的口號,可無一例外的破滅,這些事實早就說明人類不改不行。

    但怎麼改?

    同時最大的問題是——掌控人類改變命運的人,自身卻無法克服人類的劣根性,那如何去攻克人類的缺陷?

    這才是人類分分合合的根本原因!

    就如一個人頭腦若是迷惑的,如何能指揮全身清醒的行動?

    “閣下覺得呢?”張繼先驀地發問。

    沈約澀然道,“他們的想法都是好的,但我想……還是改變派會佔據上風。”

    張繼先微揚眉頭,喃喃道,“閣下倒是一語中的。不錯,根據天書記載,對人類的基因加以適當的改造,讓他們更加智慧,再遵從黃帝那些人的引導走出一條新人類的道路,成為他們的可行計劃。”

    “但計劃終結了。”沈約推測道,“因為我記得,黃帝他們內部分裂了。”

    黃帝、蚩尤、炎帝之間,產生了一場曠世大戰。

    就和很多神話記載那般,那場大戰像是神魔大戰,更像是核武之爭……

    張繼先點頭,“是的,根據天書記載,計劃是出問題了。可他們的改造計劃,第一步倒很成功,因為他們將世人的整體智力提高了很大一截,然後他們將改造的世人,投放到世界各地,和當地人種結合,極大的提高了整體人類的認識水平。那些被改造的世人,也就成為了當地的神。”

    沈約暗想,怪不得全球的神話都是大同小異,經過了一場滅世洪水,幸存的人類在神的帶領下重建文明。

    這和暗界李巨人設想的劇本也很相似。

    關聯至此,沈約突然有個奇特的想法——或許、那時候還流傳著李巨人這個先行者的資料,黃帝那些人運用的是李巨人的劇本也是有可能的。

    “但根據天書記載,人類的伊始改造成功,改變了黃帝他們本來的看法……”

    張繼先回憶道,“黃帝他們有一部分決定繼續改造人類,解決人類最終不可避免的毀滅結局。”

    沈約喃喃道,“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初心都是好的,但最終結局和初心一致的實在少之又少。

    張繼先唏噓道,“其實本道覺得,這想法是好的。但太多人很難堅持那種美好的理想,二期人類改造計劃引發了黃帝那些人的爭辯。”

    沈約听到從張繼先口中說出二期人類改造計劃,感覺好笑中又有點可悲。

    “爭辯又引發了爭斗。”張繼先說到這里停了下來。

    “結局如何?”沈約不由問了句。

    張繼先搖搖頭,“天書沒有記載,本道也無從得知。”

    那你說這些做什麼?

    沈約不等發問,張繼先已道︰“天書只說人類改造計劃因為這場戰爭而塵封終結,具體勝負,並未記錄。”

    隨即哂然一笑,張繼先道,“本道自認清心寡欲,對這結局卻是始終念念不忘。是以一直將天書讀了下去,然後發現黃帝那些人戰爭的余波在東漢末年有些蹤跡。”

    知道沈約不知,張繼先解釋道,“根據天書的再度記載,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手下有一兄弟叫做曹棺,是個摸金校尉。閣下知道摸金校尉是做什麼的?”

    沈約點點頭,摸金校尉听起來堂堂正正,做的卻是挖人祖墳的勾當。

    說穿了,摸金校尉就是盜墓的!

    古人一點不笨,打仗需要錢,誰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曹操雖是富家子弟,但也不會掏空家底來擴軍,他的方法肯定是自古亂世打仗用兵的幾個方法——四處擄掠,或者挖墓擴充軍需……

    可張繼先提及盜墓,總不會是曹棺挖掘到黃帝的棺材。

    這很難實現。

    黃帝那些人如果有葬身之地,絕不是一個古代人能夠挖掘得到的。

    張繼先已道︰“曹棺極為聰明,在盜墓一事上,甚至可說是很有天賦。他雖然沒有見過天書,卻通過挖掘古人的墓葬,居然嗅到黃帝等人神跡的影子,然後發現黃帝等人在世間留存了極為高明的科技。”

    “什麼科技?”沈約好奇道。

    張繼先神色肅然,許久才道︰“天書記載,那是三種香——長生、異形,還有無間香!”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我是會員,將本書放入書架章節錯誤?點此舉報